Re: [心得]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的殭屍退化史

看板Horror作者 (LP33)時間14年前 (2010/03/26 00:0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Mayaku (麻藥)》之銘言: : 寫在之前 : 身為一個殭屍片的愛好者 : 不免俗的要先推崇一下George A. Romero : 從Night of the Living Dead裡的殭屍還只會捕食昆蟲 : 接著Dawn of the Dead的殭屍已知逛街購物 : 然後Day of the Dead的殭屍習得用槍 : 到Land of the Dead的殭屍會號招群眾集體遊行 : George A. Romero的殭屍總是一直在進化 : 每每都能令我驚艷 : 儘管他在電影中灌注了或多或少的社會議題 : 也許不在同樣時空的我較不能體會(前三部曲) : 但是從今天來看 : 光是看到殭屍們可愛的成長著(?) : 也令我大呼過癮 : ********************************************************* : 閑話休題 : 這2天又把芝加哥打鬼(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系列連續的看過一次 : 雖然很多人都說4.5跟前三部曲...呃 你知道的 : 但是好歹也掛著同樣抬頭 : 所以就讓在下說說小小的殭屍心得 : 在第一集中的殭屍 : 有看過的人都知道 : 會跑會跳會說話 : 非旦可以溝通 : 還懂得引誘更多糧食前來 : 甚至有組織的作戰捕食 : 正因為它們優秀的思考能力加上恐怖的存活能力 : 雖然沒有感染性(第一集的擴大是環境所致) : 依舊是異常難纏 : 存活能力大概只比新空房禁地的殭屍差了那麼一點 : 雖然做作的讓我頗噁心 在討論《芝加哥打鬼》系列為何歧異度會如此之大時,必須先搞清楚這個系列作 成形的原因。 引用一下自己之前的文章: 在1978年前後,George A. Romero 正在籌備拍攝《Dawn of the Dead》的時候, 《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催生者之一John A. Russo寫了一本叫做《The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的劇本。 後來卻由獨立製片Tom Fox買下這篇劇本。 後來則交給本片導演Dan O'Bannon來執導。 Dan看到劇本以後,則是拒絕了這個劇本上寫的來導演。 他覺得本片太像Night of the living Dead的續集; 而他覺得沒有必要闖入George A. Romero的勢力範圍。 所以改寫了劇本,添加許多幽默元素。 然而,到了PART II,劇本與導演並非一開始就被指派為系列作的續集。 而是製片Tom Fox對Ken Wiederhorn的故事相當有興趣,但是這個拍攝計劃必須成為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的續集。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奪魂鋸2) 所以除了類似的元素(化學毒氣、奔跑的殭屍及黑色幽默),並沒有延續第一集的 故事劇情或者是延續第一集劇本中的某一些警世意函。 原先在Part 1一開始出現的老伯與年輕人也重新客串為新的角色。 在PART II的劇情中,更加輕鬆歡樂,以小男孩做為主角,也使得暴力的成分大幅降低。 而2005一同拍攝的Part IV及PART V,製片仍是Tom Fox。 也看得出來為了節省成本,本片甚至連B級片都稱不上。 在劇本、特效,運鏡上都慘不忍睹。 也捨棄了前兩部作品的設定。 至此,系列作一、二、四,五集都還跟製片Tom Fox有關聯。 只有PART III最為特別,他是唯一非Tom Fox擔任製片的一部。 所以風格也完全不同。 PART III是由Brian Yuzna製作與導演,這一集一反系列作的黑色幽默。 全作氣氛悲愴低迷,是一齣愛情悲劇;甚至以本片的劇情結構來說,也十分不像殭屍 電影。 Brian Yuzna有名的作品為《幽靈人種(Re-animator)》系列,同樣都是以化學藥物使 死者復活為主要題材。 除了相似的化學毒氣桶之外,PART III實在跟系列作無甚關聯。 因為製作團隊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設定。 類似的情況在不斷推陳出新的恐怖電影常常出現。 如:奪魂鋸拍攝至今,編劇與導演已經一換再換。   《十三號星期五》最初的兇手並非Jason,他的曲棍球面具造型也不是生來如此。   異形系列在四部作品集中,也有些微的設定上的差異。  預算越高的作品在系列的連貫性上也會越嚴謹,但大部分的長壽的系列作都是因為 票房考量而一拍再拍,成本受到限制;或者原先的團隊離開後,就越來越偏離原味。 大多數的恐怖系列作一拍再拍,在某一個頂峰過後就會開始走下坡。 無論是觀眾的評價或是現實票房的成績。 但不得不說,這這種好萊塢文化二、三十年也打造了好幾部恐怖經典。 即使現在的觀眾感到厭倦了,也許日後仍是好的題材。 當然也有系列作在不斷推出的續集中漸漸使其形象鮮明,如《養鬼吃人》的針頭 因為造型特異,竟成為系列作的代言人。 《Return of the Living Dead》可惜之處在於,首集是形象最完整鮮明的一集。 他所創造的殭屍形象一別以往,的確是前無古人,但也後無來者了。 那種對於化學武器的恐懼,荒山小鎮的幽閉,龐克青年對於死亡的自嘲。 (以及真正面對死亡的反應) 對照著荒誕不經的戲謔色彩的是軍方對於危機處理的荒謬與冷血。 且伴隨著如同毒氣蔓延一般,不斷挑動你神經的尖銳配樂。 這種反映當時時代氛圍的作品,實難以重現。 對於幾個議題的處理,在後來的續集皆未能超越。 Part II仍算是繼承第一集喜劇風味的可看之作,娛樂效果不俗,但總不如首集這樣 常存人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2.104.114.217

03/26 00:40, , 1F
這讓我想到BIO電玩,劇本大概也一直換人,BUG一代比一代多
03/26 00:40, 1F

03/26 02:30, , 2F
Part II其實我覺得沒那麼好,加了小孩進去以後劇情就弱了
03/26 02:30, 2F
文章代碼(AID): #1Bgub0qS (Horror)
文章代碼(AID): #1Bgub0qS (Ho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