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 桶後越嶺2018 宜蘭小礁溪--台北烏來

看板Hiking作者 (CS)時間5年前 (2018/09/08 23:54), 5年前編輯推噓2(315)
留言9則, 7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將自行車扛下了河谷,我們眼前所見是透澈見底、泛著碧綠果凍色的池水,在兩側綠樹夾 道的溪谷間,我脫下了迷彩褲一股溜地躍進水中,與閃著銀白光的魚兒共游,沁涼的溪水 完全令人忘卻了先前芒草割臉、險走懸崖、攀登斷層、繩索垂降等等驚悚的路程;溯溪完 最後的一段山路,開始騎乘進入桶後林道,享受著迎面徐徐吹來森林芬多精,所謂桶後越 嶺的夢幻道路就在今日的腳下踏過了。 https://i.imgur.com/zQ1pWaj.jpg
全紀錄詳見: https://youtu.be/KG-AvgbQxvo
桶後越嶺是台北往返宜蘭的3大越嶺古道之一,另外的哈盆越嶺道,以及巴福越嶺道也是 往來宜蘭山區百年越嶺古道。因位在烏來大桶山的後方,所以稱為「桶後」或「桶后」, 桶後越嶺自烏來端孝義派出所起,前段有桶后林道約13公里,後段有「桶後越嶺步道」 約 7公里,中途穿越雪山山脈,全長從新店捷運站,到宜蘭新城火車站約逾50公里,最高 海拔則有 743 公尺。 在2018年以前,需辦理入山許可證始可進入,但2017年底國防部與內政部解除管制30 年的烏來山地管制,不必再申請入山證即可進入桶后林道。只是2015年蘇迪勒颱風侵襲, 這個颱風除了就造成知名地標「歪腰郵筒」,也將桶後越嶺步道沿線嚴重損壞,沿途至少 10多處大小崩塌,所以桶后林道終點匝道口目前還有封閉警語,宜蘭端也立有告示牌呼籲 遊客不要進入,因此如果近期要挑戰桶後越嶺,務必要先作好準備再行出發。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3-1872231973_n.jpg
桶後越嶺有人稱之為台灣亞馬遜森林,挑戰的部分過程很像打越戰一樣,但勇士面前 無險路,這次領隊的超哥還將單車小折背在身後,人生像這樣,冒一點風險總是令人開心 的,很多時候似乎總走不到期望中的陽光大道,其實每向前一步,我們也離目標就更近一 步,最後我們花了12小時,完成了桶後越嶺的任務,覺得我們這回征服的不只是這條險路 ,還有自己的鬥志與意志力。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200-856949962_n.jpg
身為一個宜蘭人,每次從台北回家,心中總是感到溫暖的,從過去北宜公路、濱海公 路,到後來的國道五號雪山隧道的路線都是常走的路線,但自從老家搬到宜蘭員山之後, 知道從福山植物園可以通往烏來,但始終沒有機會走過這一條路,它就一直變成我心中想 要走的另一條「回家之路」。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9-1541723513_n.jpg
開始騎腳踏車之後,又聽說可以騎單車從烏來,經桶後林道,直接到宜蘭,雖然中途有幾 段要溯溪扛車,但大部分原本是可以騎單車在林道上的,更是傳說中泰雅族人用雙腳走出 來的北宜高速公路。因此,這條路線就變成我常搜尋資料的內容之一,近期在網路上查詢 的資料,都還有登山健行的文字記事,還看到3年前youtube影片有人騎公路車越過,但影 片中都只拍頭、尾段有自行車道的畫面,這次實際走過,才知道我之前查詢的資料都不準 了,過去沒有人拍出這些細節畫面,因為中段路程如果沒有架運動攝影機,應該是沒有手 可以空出來拍攝的。幾次查了地圖、下載了前人的GPS路線軌跡,也曾騎到宜蘭小礁溪登 山口,或烏來孝義的入口去探勘,但每每遇到了深山中碎石off-road的路況,總會讓人充 滿不確定感,真的是這條路嗎?因而作罷。直到今年剛好又和超哥提到這條路線,他也表 示想再次騎看看,於是我們開始了這一段人稱大台北到宜蘭的夢幻道路之旅。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57-1384716456_n.jpg
8月的第一個周六我訂了桶後越嶺宜蘭端入口處的山上有水露營區,與老婆、女兒們 從桃園開車回宜蘭,也請超哥搭火車到宜蘭,在營地一起會合並過夜,隔天天一亮5點半 就出發。我們四人騎登山車上山,而老婆則將我們多餘的裝備載回,再開車到烏來跟我們 會合。 出發不到200公尺就是連續off-road大陡坡,要注意的是第一個岔路口,很容易就跟 著大路而走錯路,在那個路口須左轉,往上坡的小徑,而非通向杉林奇蹟露營地;再往前 20分鐘,如果看到「蔣公銅像」就沒錯了,這一位世紀偉人的遺跡在這個路口守護著我們 ,至於他怎麼會出現在這邊?您可以猜測一下。接著會遇到第二個大岔路口,這時要往右 轉,仔細觀察這兒有登山友的布條和記號,過了這個路口,就完全要依登山的經驗判斷路 跡了,因為道路在山與溪之間常常沒有明顯路口。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86-2917592826_n.jpg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87-3620756508_n.jpg
我們在7點左右就來到了桶後溪的源頭,到了這兒,沒有任何電信或網路訊號,對外 通訊聯繫全斷,直到烏來端桶後林道才會再度聯絡上外界;我們的另外兩位車友,在前面 的岔路口就失去了蹤跡,所以我和超哥在這痴痴地等他們。國輝兄首先出現,但76歲的范 大哥則遲遲未現身,他曾在第一個岔路口的山下呼叫我們,我們也回應讓他知道他走錯路 了,彼此都有聽到聲音,但等了一個小時,還是沒有看到他跟上來,超哥只好回頭去找范 大哥,找了三次,我也加入回頭找的路程,我返回到有3G訊號的路段,打電話問我老婆, 以及問營地老闆以了解他是否折返營地,但大家就是找不到范大哥。這才一出發不到 2公 里,他就消失了,剛好我前一周看新聞報導提到有消防員們在此地迷路,最後請119支援 尋找到他們才下山,加上今天是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這種詭異氛圍真是令人心中毛毛的 。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88-4100467757_n.jpg
超哥曾有參與消防人員搜山的經驗,他與我分享登山安全守則,其一就是在遇路況不 熟悉,看到岔路口時,要立刻停等;我們來來回回找了2小時,又遇到了一群同樣要越嶺 的20多人登山健行團,因此,我們決定跟著他們足跡之後,趕快抵達烏來,畢竟這路線屬 於一天的路程,到下午再確認范大哥是否回家,應該還在安全的救援時間內,於是我們又 繼續向前。 通過台北及宜蘭交界,開始進入看不見路面的芒草大斜坡,此段是越嶺路程中的最高 點,當時山谷中強風狂吹,像是颱風前的強勁風勢,超哥上周才來走過桶後越嶺先為我們 探路,他說這段是最美、最適合空拍之處,我為了取 3-4個空拍鏡頭,只好放大膽子試著 將空拍機起飛,結果空拍機一離開地面,遙控器螢幕上各項紅字提醒及警報大響,嗶嗶聲 叫個不停,我馬上開啟飛力強勁的運動模式,才能穩住沒被風吹去撞芒草叢;強風下,空 拍機在低空也只能稍微定點,一副搖搖欲墜狀,覺得不久就要墜機炸機了,我撐住幾秒鐘 逆風向前飛了50公尺錄了一小段畫面,就直接飛回到超哥頭頂,開始降落,因為溪谷中沒 有平地,就請他以單手高舉抓住降落架,才能順利安全降落。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1-3219451276_n.jpg
越嶺不難,難在下山,後續一段段的行程開始披荊斬棘、溯溪垂吊,在這個現實狀況下, 完全地能體會何謂「難過」--難以通過。超過二分之一的路程,大多溯溪行走,並沒有明 顯的路,上下山谷之間極易迷路,短短幾公里,如果沒有超哥當嚮導前一周來探路,一般 像我沒登山經驗的人是不敢完成的,因為有太多「抉擇」要做了,也體會到總要遇到山崩 障礙,才會喚醒了心中潛在的能量;遇到菅芒荊棘,也唯有面對它、跨過它、勇往向前。 過中午時分,終於來到較開闊的溪谷,桶后溪係台北市重要水源南勢溪的支流之一,位於 集水區上游,屬於水質保護區,桶後溪在這山間蜿蜒,形成急流、短瀑、平潭 及淺灘,呈現迴然不同的風情,我們午餐的這處水潭溪水猶如果凍,這裏已經封山30年, 所以水中翩翩的魚兒對人類感到蠻陌生的,對我們丟下的麵包屑等食物也沒有被吸引,真 是奇妙的反應。看著陽光透入水中照著台灣原生魚種的溪哥、苦花等等,當魚兒轉身覓食 吃著石頭上的水藻時,水下銀光閃耀,好像是池中的百盞閃光燈向天空陸續按下快門。攀 了一上午的山路,這裏可以玩一下水,當然不能放過這個大好機會,在樹影叢叢的景色下 ,立即換上泳褲,在仿如仙境的夢幻水域,好好地來個蝶泳或自由泳,放鬆漂浮一下。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9-2391205831_n.jpg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0-420773133_n.jpg
如果說創新,就是要在前人沒有走過的地方踏出一條新路,那我們76歲的范大今天可是最 佳實踐;下午1點多我們午餐後重新啟程時,聽到對面山腰傳來一聲聲「頭前、頭前 (台 語:前面)」丹田十足的大喊,原來是與我們分開 4個小時之後的范大,現在居然出現對面 山頭,自己一個人循跡開路,走山脊高繞路,像獵人般追了我們好幾個小時,果然有六度 桶後越嶺的經驗的前輩不是當假的,范大重新歸隊合體,讓我們覺得士氣大振啊。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6-3057492787_n.jpg
看到溪中四大水泥管,就離桶后林道不遠了,紅色鐵匝矮門是林道的終點,路面恢復成一 般熟悉的水泥路和柏油路,整體路況尚佳,但車道狹窄,以機車或自行車進入為宜。自孝 義派出所起約13公里的桶后林道,開闢於日據時期,當初乃是為造林目的而興建,我們本 來帶著單車桶後越嶺,就為了就是在終點段爽騎這一段路,風塵僕僕騎出林道,看到孝義 派出所,真有一種歷劫歸來的感覺,原來從11小時没有手機訊號的深山中竄出後的平路, 才是夢幻道路啊,整過行程真像是在作夢。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9-2416427147_n.jpg
這12小時的旅程路線出乎我意料之外,原以為只有10%路程要扛車,但實際上舊路都崩塌 了。今年行前的消息打探,雖然有多位告誡我此路不通,但也都是耳語也未有明確佐證, 學管理的我,記得有一個四隻猴子的寓言,跟這種消息很類似。內容是: 「科學家將四隻猴子關在一個密閉房間,每天餵食很少食物,讓猴子餓的吱吱叫。 幾天後,實驗者在房間上面的小洞放下一串香蕉,一隻餓得頭昏眼花的大猴子一個箭步衝 向前,可是當牠還沒拿到香蕉時, 就被預設機關所潑出的滾燙熱水燙得全身是傷,當後 面三隻猴子依次爬上去拿香蕉時,一樣被熱水燙傷。於是眾猴只好望「蕉」興嘆。 幾天 後,實驗者換進一隻新猴子進入房內,當新猴子肚子餓得也想嘗試爬上去吃香蕉時,立刻 被其他三隻老猴子制止, 並告知有危險,千萬不可嘗試。 實驗者再換一隻猴子進入,當這隻新猴子想吃香蕉時,有趣的事情發生了,這次不僅 剩下的二隻老子制止牠,連沒被燙過的半新猴子也極力阻止牠。 實驗繼續,當所有猴子 都已換新之後,沒有一隻猴子曾經被燙過, 上頭的熱水機關也取消了,香蕉唾手可得, 卻沒人敢前去享用。」 這個故事講的是有些禁忌或負面訊息,經常故老相傳,雖然事過境遷、環境改變,大 多數的組織仍然恪遵前人的失敗經驗,平白錯失大好機會。所以如果沒有證據的消息,我 會懷疑地求證一下,這段路就是近年尚未有明確消息的路線,自己當然要去求證一下。其 實,這也代表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如果自己不想跨越,那就有可能跟著老猴子做同樣 的事,也變成世上最難攀越的山,如果想跨越,即便一小步,對己、對人也算是有新的高 度。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93-19262695_n.jpg
冒險,也是創新的開端。當背起背包踏上桶後越嶺之路,一上山就是所謂「頭洗下去 了」,這夢幻之路無法後退只能前進,也可以深切感受,這條路已經不是過去的自行車扛 一兩下就可以的,超哥這次很聰明地帶了繩子背車,所以應該說他被腳踏車騎才對。如果 您也要帶車越嶺,一定要鍛鍊一下體力,因為光扛車就會扛到哭出來,會像我走到想把車 子丟掉。我女兒在看了這次影片之後,說明明「車騎人」的時間比較多,用走的就好了, 幹嘛扛車?哈哈,真的,總是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可能因為這路線較少人全程拍攝,加上 天災的影響,過去資訊都鮮少派上用場,有了這次的經驗與全紀錄,希望給後面的人們能 有所創新發展。如果您看完此篇,也想去冒險一下,建議簡便輕裝,揪幾個有登山經驗朋 友一同去把路踩出來,一同欣賞我們一起生長寶島的美麗秘境!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86-969265268_n.jpg
https://pic.pimg.tw/cs72/1536453186-405352640_n.jpg
紀錄影片: https://youtu.be/KG-AvgbQxv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228.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iking/M.1536422087.A.7AC.html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8/2018 23:57:43

09/09 01:20, 5年前 , 1F
好片!
09/09 01:20, 1F

09/09 07:43, 5年前 , 2F
「台灣亞馬遜森林」其實是哈盆...
09/09 07:43, 2F

09/09 07:51, 5年前 , 3F
既是南勢溪支游,怎還會位於翡翠水庫集水區(北勢溪)上游?
09/09 07:51, 3F

09/09 09:15, 5年前 , 4F
應該是入翡翠水庫下游的直潭淨水場才對,謝謝提醒更正
09/09 09:15, 4F

09/09 09:21, 5年前 , 5F
要叫哪裡是台灣亞馬遜沒人規定吧
09/09 09:21, 5F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9/2018 09:39:20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9/2018 10:10:05 ※ 編輯: cs72 (123.195.228.97), 09/09/2018 10:21:05

09/09 17:01, 5年前 , 6F
銅像晚上會嚇到
09/09 17:01, 6F

09/09 17:11, 5年前 , 7F
我還有聽過人家說南澳古道是台灣亞馬遜欸
09/09 17:11, 7F

09/19 22:27, 5年前 , 8F
噓劊子手
09/19 22:27, 8F

09/19 22:27, 5年前 , 9F
世紀偉人,笑死
09/19 22:27, 9F
文章代碼(AID): #1Ra_37Ui (Hi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