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哪一種形式耳機最傷耳?

看板Headphone作者 (Oswyn)時間1年前 (2023/04/20 18:42), 1年前編輯推噓7(7037)
留言44則, 6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耳道輕便好戴(對不少人而言),就更容易拉長聆聽時間 2017 瑞典針對青少年的研究 測得的聲級介於 54 和 100 dB L 之間(平均 76 dB L) ※ 本文中測量的聲壓級 dB LAeq, FF 均略為 dB L 80% 的青少年聽到的聲級 <85 dB L 10% 在 85–90 dB L 之間 10% 的聲級在 90–100 dB L 還針對所使用的不同耳機分析了聲級 普通耳塞 (regular ear buds) 的平均聲壓級為 75.0 dB L 耳道式耳機 (canal phones) 為76.2 dB L 圖 7顯示最高、最低和平均測量電平以及青少年使用的三種不同類型耳機的平均測量電平 https://i.imgur.com/emWij9z.jpg
幫耳道上個紅 大多數人還是保持在安全的音量範圍 高於 85 dB L 的青少年通常聆聽時間更長、聆聽頻率更高、使用手機的頻率也高 當然聽力問題也更高 結果表明青少年不可靠的估計自己的聆聽音量,與實測相比有很大落差 舉例來說有些人估計自己聽到的是最大聲級的 25%,但實際測量是 81.44 dB SPL 其它計是最大聲級的 100%,但實際測量是 73.95 dB SPL 有16名青少年聆聽音量在 70~80 dB SPL 間,但回答卻散落在 25、50、75、100% 幾年前的美國研究也有年輕人對 3(or 4) kHz 以上的聽損好像佔了 13% 還是 14% 跟上述的研究有 20% 聽太大聲對照起來... 目前好像沒看到有研究直指聽損原因是耳道式 但用 IEMs & BT earbuds 的人數的確在近年大為上升 不過我自己覺得耳道有幾個問題 封閉、閉鎖空間造成耦合,帶來更大風險(就算用較小的音量聆聽 阻塞效應(occlusion effect) 耳道封閉會發生阻塞效應,耳道腔內的低頻聲壓級會上升 這點也可以從上面研究中的圖7中看到 耳道式有更突出的低頻,聆聽者有可能為了聽清楚中高頻相對拉高了聆聽音量 上面研究中耳道式用戶也比一般耳塞的聆聽音量平均高了 1.2 dB L 低頻的「能量」也比中高頻多上很多,對聽力的損耗當然也更大 除非聆聽者能適當的控制音量及聆聽時間 開大聲的確聽的爽,也更能聽清楚細節 但聆聽音量又很難被客觀評估,你以為 ok 但很有可能不 ok 最終可能不自覺的傷害聽力,就跟近視一樣等你發現已經中了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183.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81987358.A.5D3.html

04/20 19:22, 1年前 , 1F
真正傷耳的是airpods那種耳塞式 在捷運聽還能聽得清楚音樂
04/20 19:22, 1F

04/20 19:22, 1年前 , 2F
那肯定就是傷害聽力的大小聲了
04/20 19:22, 2F

04/20 19:24, 1年前 , 3F
能量高低看的是耳膜位置的聲壓級 不管那種耳機只要在耳膜位
04/20 19:24, 3F

04/20 19:24, 1年前 , 4F
置到達一樣的聲壓級那就是同樣的聽力耗損率
04/20 19:24, 4F

04/20 20:06, 1年前 , 5F
是說 airpods 現在可以統計自己的聆聽音量水準。有人
04/20 20:06, 5F

04/20 20:06, 1年前 , 6F
知道這玩意有多少可信度?
04/20 20:06, 6F

04/20 20:17, 1年前 , 7F
阻塞效應的說法很有意思
04/20 20:17, 7F

04/20 20:22, 1年前 , 8F
每個人耳道形狀不太一樣,要怎麼用假人耳去達到每個人配
04/20 20:22, 8F

04/20 20:22, 1年前 , 9F
戴時的氣密度,進而測量到真正的聆聽音量?還是說在音量
04/20 20:22, 9F

04/20 20:22, 1年前 , 10F
固定的情況下配戴的微小差異不會影響音量測量結果太多?
04/20 20:22, 10F
每個人的差異在這應該沒計了吧 實驗中測耳機統一由 KEMAR 假人頭跟上半身 不過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耳道長、寬及形狀 實際上同一副耳機給不同人聽到的響應也會有差異 像影響阻塞效應主要是腔體大小及氣密 所以入耳程度、耳塞大小形狀、聆聽者的耳道差異都是變因 會影響阻塞效應造成的頻率響應

04/21 11:49, 1年前 , 11F
專業推
04/21 11:49, 11F

04/21 12:01, 1年前 , 12F
不管怎麼樣的形式的耳機 設計上都是考慮最終聽感 也就是正
04/21 12:01, 12F

04/21 12:01, 1年前 , 13F
常使用時耳膜位置的頻率響應為主 所以根本不需要在意iem有
04/21 12:01, 13F

04/21 12:01, 1年前 , 14F
閉鎖效應造成低頻被加權的問題
04/21 12:01, 14F
但你不會換耳塞嗎 耳塞的材質跟大小就是會影響閉鎖效應 加上每個人塞多進去跟耳道長短都有差 所以最終聽感每個人都有差異

04/21 15:23, 1年前 , 15F
低頻傷耳的原理是因為低頻的聲波
04/21 15:23, 15F

04/21 15:24, 1年前 , 16F
在耳蝸基底膜會從底端行經到頂端
04/21 15:24, 16F

04/21 15:26, 1年前 , 17F
按行波理論會傳播到更遠,所以低頻能量太強會傷害
04/21 15:26, 17F

04/21 15:27, 1年前 , 18F
整個耳蝸的毛細胞
04/21 15:27, 18F
是的 https://www.phon.ucl.ac.uk/resource/cochsim/ 這個耳蝸模擬器對了解聽力如何運作很有幫助 心理聲學中的掩蔽效應主因就是基底膜對頻率共振並不是這麼精準 低頻灌進去耳蝸會從頭搖到底,所以高頻纖毛比其它位置更加被過度使用

04/21 16:08, 1年前 , 19F
不管怎麼換 每個人都自己會換到一個悅耳的調音吧 也就是說
04/21 16:08, 19F

04/21 16:08, 1年前 , 20F
每個人會因為自己的向性把不同形式的耳機和聆聽方式都調整
04/21 16:08, 20F

04/21 16:08, 1年前 , 21F
到趨近的頻率響應@耳膜位置 所以你說的那一段都是沒有意義
04/21 16:08, 21F

04/21 16:08, 1年前 , 22F
的 而且不管高頻低頻怎麼傳遞 聽覺以及聽覺損傷就是要激發b
04/21 16:08, 22F

04/21 16:08, 1年前 , 23F
asilar membrane才有用 你說對照感應低頻的那一段在最底部
04/21 16:08, 23F

04/21 16:08, 1年前 , 24F
但你怎麼知道高頻在開口處被感應之後就被吸收了沒有繼續前
04/21 16:08, 24F

04/21 16:08, 1年前 , 25F
進 講很多卻沒有建立論點
04/21 16:08, 25F
高頻也會前進一小段,基本上就是心理聲學中的掩蔽效應影響範圍 可以跑看看上面的 cochsim

04/21 16:14, 1年前 , 26F
iem和平頭耳塞如果是放在開放音場 量測出來一定會是iem低頻
04/21 16:14, 26F

04/21 16:14, 1年前 , 27F
相對缺乏 相對缺乏的低頻放在pressure field被補償成正常的
04/21 16:14, 27F

04/21 16:14, 1年前 , 28F
頻率響應 正常的頻率響應就是最終結果
04/21 16:14, 28F

04/21 16:14, 1年前 , 29F
而不是單獨的對於閉鎖效應做文章感到恐懼
04/21 16:14, 29F
所以總有人調到爽了最後提早聽損 就像上面的研究就告訴你,青少年聆音量過高的就佔了20% &有很多人無法準確判斷自己聽到的音量大小 而且我應該沒寫任何需要恐懼的內容吧

04/21 17:05, 1年前 , 30F
1. 要轉大聲或轉小聲是人決定的
04/21 17:05, 30F

04/21 17:05, 1年前 , 31F
2. 要調eq調音色是人決定的
04/21 17:05, 31F

04/21 17:05, 1年前 , 32F
3. 音色主要是由頻率響應控制的
04/21 17:05, 32F

04/21 17:05, 1年前 , 33F
4. 重點是同音量和同音色之下iem/平頭/開放式/喇叭都只會用
04/21 17:05, 33F

04/21 17:05, 1年前 , 34F
一樣的程度激發聽覺神經
04/21 17:05, 34F

04/21 17:05, 1年前 , 35F
5. 而且因為iem相較於平頭塞有辦法遮蔽外在環境所以有辦法
04/21 17:05, 35F

04/21 17:05, 1年前 , 36F
以較小的聽覺神經激發程度達到足夠的snr
04/21 17:05, 36F

04/21 17:05, 1年前 , 37F
6. 也因此不管是不是青少年用平頭塞往往更容易不小心轉到比
04/21 17:05, 37F

04/21 17:05, 1年前 , 38F
iem更大的聆聽音量(aka聽覺神經激發量)
04/21 17:05, 38F

04/21 17:05, 1年前 , 39F
7. 所以為什麼你說iem因為有閉鎖效應所以更容易造成聽力傷
04/21 17:05, 39F

04/21 17:05, 1年前 , 40F
害?
04/21 17:05, 40F
因為低音多,一般人最自然的就是調音量以聽清楚中高音 So easy be happy ※ 編輯: Oswyn (220.136.183.102 臺灣), 04/21/2023 17:14:43

04/21 18:09, 1年前 , 41F
提供一個觀點,其實聽喇叭也很常遇到空間駐波問題讓低
04/21 18:09, 41F

04/21 18:09, 1年前 , 42F
頻轟,也是有人為了聽清楚中高頻得把音量調大,那這樣
04/21 18:09, 42F

04/21 18:09, 1年前 , 43F
是不是跟前述的IEM閉鎖效應而加音量的結果接近呢?
04/21 18:09, 43F

04/21 19:28, 1年前 , 44F
沒聽過低頻少的iem嗎
04/21 19:28, 44F
文章代碼(AID): #1aGHSUNJ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aGHSUNJ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