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極熊開箱】(oOo)- KUANG PAI曼陀羅

看板Headphone作者 (Yazi)時間1年前 (2022/10/29 19:3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照慣例先送上圖文好讀版: https://bit.ly/3SHTCMc 又一陣子沒和大家分享新玩具 今天小弟帶來最狂的狂派曼陀羅USB-DAC 一次提供(oOo)三種完整耳機孔 有興趣的新玩家可以參考小弟文章喔 d(`・∀・)b ====我是分隔線==== https://i.imgur.com/S683bWo.jpg
(Credit: Meteor Studio 米堤插畫x設計,圖片均自行拍攝 & 後製。) 文章同步發表於小弟的部落格,歡迎大家到小弟的部落格中觀看: Yazi Lightar 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 首先,非常感謝台灣 KUANG PAI 代理外借本次的評測樣機,讓小弟有機會接觸平價又好 玩的產品;再來要感謝女王大人在拍攝、後製上的指導,讓小弟有拿得上檯面的圖片;最 後要感謝每一位閱讀文章的讀者,有你們的支持是小弟撰寫文章的動力,也推薦您多參考 其他專業評論人員的文章,以期獲得一個更加客觀的結論。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北極熊開箱】(oOo)- KUANG PAI曼陀羅 https://i.imgur.com/cecVGF8.jpg
前言 隨身音訊產品經過市場一番的洗禮,逐漸劃分出追求音質和便利優先這兩塊族群,便利優 先自然是目前日正當中的真無線藍牙耳機,而在隨身配置下追求音質的消費者,和早年那 些綑綁堆疊的炸彈客不同,邁向了輕便和音質兼顧的隨身 USB DAC 配置,隨身 USB DAC 除了體積和重量方面有優勢,也解決智慧型裝置缺乏耳機孔的問題,其中還不乏提供平衡 輸出選項,當然部分也是目前隨身 USB DAC 在各廠家的努力下,硬素質也有了顯著的提 升,而非只是提供耳機孔或是增加輸出功率的玩具,讓大家在輕便之餘也能擁有水準以上 的音樂饗宴。 在今年台中 TPAF 台灣耳機文化節中亮相的隨身 USB DAC -「KUANG PAI曼陀羅」,一推 出就獲得相當高的詢問度,其原因不外乎有兩點:1. 價格實惠 2. 同時提供3.5、2.5、 4.4 mm 三種耳機孔,市面上提供單端+平衡的產品不少,但同時提供三種端子的確實罕見 ,通殺的設計下讓所有耳機都有用武之地,自然也吸引到更多目光,內部搭載的 Cirrus Logic CS43131 DAC 晶片雖然不是甚麼新玩意,不過曼陀羅很有誠意的一次用上兩顆,加 上便宜的售價自然吸引不少目光,那曼陀羅在實際表現上到底如何?底下就讓本熊來分享 近期使用心得: 產品設計和特色 ▼ 曼陀羅的外包裝採用方形扁盒造型,白色底色搭配左上角燙金 Logo,其他文字說明部 分則採用貼紙貼上去,質感和設計感自然是沒辦法高階產品相比,不過這個價位下也不能 要求太多就是了,但如果能夠將更詳細的資訊放上會比較佳;由包裝說明來看,似乎有 Lightning 和 USB Type-C 兩種端子,本次測試的是安卓版本。 https://i.imgur.com/XcgpLP2.jpg
https://i.imgur.com/aMN9Wh2.jpg
▼ 打開外盒就能看見 KUANG PAI曼陀羅躺在預設好的泡棉凹槽內,除了產品說明書外, 曼陀羅還付上 USB Type-C 轉 Type-A 的轉接頭,讓曼陀羅能夠輕易地在 PC 或是其他具 備 Type-A 的裝置上使用。 https://i.imgur.com/euzqazj.jpg
https://i.imgur.com/t9jgfsc.jpg
▼ 曼陀羅的造型簡潔,猶如一支 USB 隨身碟,正面帶有一個操作按鈕和一顆顯示燈號, 背面則印上 HiFi Audio 字樣,並說明搭載雙 CS43131 DAC 晶片;金屬機身表面採用霧 面處理,整體手感滑潤無銳角,USB 連接線採用不可替換式設計,採用防拉扯的編織線, 對外觀和耐用度上都有加分。 https://i.imgur.com/0ZwFqJA.jpg
https://i.imgur.com/xf4onHK.jpg
▼ 就是這個!(oOo) 一次通通打包回家的 2.5+3.5+4.4mm 配置,雖然說有時候這樣的 配置有些多餘,不過能夠一次擁有心情還是相當不錯,另外當使用 2.5mm 時,3.5mm 的 孔是能夠使用的,理論上能夠同時連接兩台裝置(說不定 4.4mm 也能夠用,但空間不夠 沒能嘗試)。 https://i.imgur.com/yqNPQng.jpg
▼ 當曼陀羅插入裝置後會自動進入待機的綠色燈號,播放時會再由播放的增益和 PCM 或 DSD 決定顯示何種顏色的燈號,然後下圖是連接 Switch 的示意圖,雖然曼陀羅具備 UAC1.0,但實際測試是沒辦法成功連接 Switch,想要用在 Switch 的玩家可能要失望了 。 https://i.imgur.com/sHGn8vD.jpg
https://i.imgur.com/9uPMfO0.jpg
▼ 高/低增益下,播放 DSD 時為紫色/藍色燈號,播放 PCM 音訊時為黃色/紅色燈號,使 用者能夠清楚知道目前播放模式,不過還是希望能擁有顯示資訊的小螢幕。 https://i.imgur.com/5zXyF0d.jpg
https://i.imgur.com/QMdOQ7U.jpg
看完了以上的外觀介紹,相信大家都對曼陀羅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本熊在這邊幫各位整理 一下曼陀羅的特色供大家參考: ● 一次全包的 2.5+3.5+4.4mm三耳機孔輸出。 ● 內部搭載雙Cirrus Logic CS43131 DAC,四通道平衡輸出設計。 ● 131dB超晶片理論的信噪比,1.320 μVrms 極低底噪表現。 ● 具備 2 Vrms/4 Vrms 高低增益切換功能。 ● 內建 5段數字濾波切換,同時提供 NOS 模擬濾波選項。 ● 藉由長按按鍵切換 UAC1.0/2.0模式,讓支援裝置更加廣泛。 ● 支援 PCM768Khz/DSD256 音訊格式。 硬體架構探討 當把 KUANG PAI曼陀羅連結到 Win10 後,就會顯示出裝置名稱為「XR768 43131 A1」, 由此可知曼陀羅使用的是目前比較流行的 Cirrus Logic 的 CS43131 DAC 晶片,這顆晶 片是融合 Cirrus Logic 收購 Wolfson 技術開發的 CS43130 後繼款,數位濾波器風格繼 承 Wolfson 的設計,並且提供 Non-Oversampling (NOS) 模擬濾波器,主要針對行動音 訊的高階 DAC 晶片,相較於同廠的 CS43198 來看,兩顆晶片在指標性能上幾乎完全一致 ,能夠達到 130dB 訊噪比和 -115dB 的總諧波失真,主要差異點在於是否有內建耳機功 率放大器,CS43131 自帶耳機功率放大器(Class H,2.0Vrms into 600Ω),所以在供 電需求也稍微有些不同,不過就指標性能來說,CS43131 DAC 晶片用於小尾巴上可以說是 綽綽有餘。曼陀羅的宣傳途中有提到使用 FPGA,推測是用於 DSP 方面的工作,至於型號 則和 USB 橋接器晶片一樣未標示是使用哪一品牌,另外內部似乎有使用雙晶體振盪器來 提供穩定的時鐘。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 CS43131 產品普遍有 0dbFS 的多音 bug 問題,聽說是硬體上的問題 ,或許和 CS43131 用的 Class H 耳擴有關?目前暫不清楚曼陀羅有無解決這問題,但宣 傳上沒有提到很高機率是放水流,不過在正常使用下很少音量全開,這情況多是在機器測 量狀況下發生,一般使用者應該是無須擔心,但如果您是有使用一些預設音量全開獨佔模 式的玩家,建議還是避開搭載 CS43131 的產品。 ▼ Cirrus Logic CS43131 DAC 晶片的框架圖,可以看到內建耳機功率放大模塊。 https://i.imgur.com/VwDOGC9.jpg
Credit:Cirrus Logic。 由於曼陀羅搭載兩顆 CS43131,提供平衡輸出也自然成為合理的選項,一般來說多數產品 都會在 2.5mm 或 4.4mm 中擇一,但曼陀羅就是屬於那種「我全都要」的設計,並且額外 搭載一個 3.5mm 單端,確實很符合其品牌-「狂派」的字面意義,這也讓使用者無需考慮 是否需要搭配轉接頭;Cirrus Logic 原廠設計規格提到 CS43131 能夠輸出 2Vrms 的電 平,這也是為何曼陀羅宣稱平衡輸出能夠達到 4Vrms 的輸出電平的緣故,同時也可以推 斷曼陀羅應該是使用 CS43131 內建的耳擴電路,而採用官方套組的解決方案,可能也是 為何曼陀羅在各平台間表現相對穩定的原因之一?之前接觸過幾款 CS43198 小尾巴似乎 都有不同平台間表現落差大的問題,CS43131 的曼陀羅無論在 Android、iOS 和 Win10 間都有相當一致的表現。 測試環境和使用情況 本次測試過程主要使用 Pixel 5 和 Hiby R5 搭配海貝音樂播放器作為 Android 測試平 台,iPad Pro 作為 iOS 的測試平台,PC 部分使用 Surface Pro 4 搭配 MusicBee 播放 器;KUANG PAI曼陀羅一如往常的小尾巴,只要接上支援 UAC2.0 的裝置即可使用,曼陀 羅也提供了長按按鈕接入後切換成 UAC1.0 的選項,主要是給那些只支援舊規格裝置使用 (但 Switch 不明原因無法辨識為音訊裝置),在剛接入時會有一個 Handshake 的動作 ,裝置會由藍燈然後切入待機的綠燈,第一個測試樣機有時候會發生無法成功握手的情況 ,裝置會長時間呈現藍燈,新換的樣機後只有發生過一次,可能是和曼陀羅需求的工作電 壓比較大有關,如果碰上這狀況可以反覆插拔試試。另外在使用上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概就是播放的裝置是否完整支援 UAC2.0 功能,有些手機會鎖定 48kHz 輸出(是的, 老朋友 SRC 又出現了),不過目前測試起來新一點手機似乎都沒有這個問題。 根據 Cirrus Logic 的規格能夠原生支援 PCM 32bit 384 kHz和DSD256 的 USB 傳輸、解 碼,實際測試起來曼陀羅能夠正常播放 384 kHz 的音檔,CS43131 規格上只支援最高 384 kHz,宣傳圖片 PCM768kHz 不知道是標錯還是指 USB 接收晶片的上限?DSD 部分可 能因為驅動問題,曼陀羅沒辦法用 Foobar2000 公版插件成功播放,但 Android 或 iOS 上選用合適的軟體則無問題,但不確定是經由 DoP 還是原生 DSD。 數位濾波器 在濾波器部分,曼陀羅除常見的低延遲快速滾動、相位補償快速滾動、低延遲慢速滾動、 相位補償慢速滾動 4 種外,額外開啟了 CS43131 的 Non-Oversampling (NOS) 模擬濾波 器,不過 NOS 濾波器在測量上都會產生大量極高頻雜訊,除非您真的很喜歡他的風格, 不然建議避開;當然,雖然說濾波器的選擇的確會影響到聲音表現,但總體來說影響程度 相對低,大多是在切換時才能約略感覺到,但對於喜歡仔細打磨聲音的玩家,能夠選擇使 用何種濾波器還是相當不錯的特色。 ▼ 曼陀羅提供 5 種數位濾波器供選擇。 https://i.imgur.com/M2wssNC.png
Credit:KUANG PAI。 主觀聲音評論 曼陀羅的聲音風格一如預期,就是維持 CS43131 一貫的溫暖、中低頻紮實有力、和出色 高的動態表現,這也是 Cirrus Logic 近期幾款晶片常見的味道,但可能為了強化輸出功 率,曼陀羅的聲音稍微有些衝,這似乎也是最近接觸到的小尾巴常見的狀況,在播放時音 量對於靈敏度較高的入耳式耳機,即使調整到最小聲也還是偏高,好在能夠再進一步切換 至低增益模式,稍微緩解這個問題;另外相當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近期測試的其他競品 都困於底噪略高的問題,曼陀羅的底噪幾乎不可聞,這對於有在使用高靈敏度耳機的用戶 是件不可多得的好事。 測試過程中我們使用了幾款需要一定輸出功率的耳罩式耳機(Sennheiser HD650、SONY MDR-Z7),曼陀羅優異的輸出功率在這幾款耳機中帶來正面影響,能夠輕易地發出足夠的 聲壓,但受限於供電限制,在低頻區段的瞬態和爆發力還是略顯吃力,但如果是一些低阻 抗或是入耳式耳機,曼陀羅的控制力和大動態下爆發力是綽綽有餘,在平衡輸出下更是如 此,低頻密度和厚度都相對出色,雖然有著出色的爆發力,但曼陀羅並沒有去追求濃郁厚 重感,反倒有著相對均衡的風格(略豐厚,但程度輕微),低頻整體表現得相對穩定、乾 淨、中性,要說問題就是細節表現相對有些普通,鼓皮的振動細節似乎有些流失,不太像 是控制力不佳造成,反而比較有可能是表現風格過於拘謹所故?低頻后延收得略快了些, 也許是為了減低低音的厚重感? 曼陀羅的中頻延續出色的動態表現,同時控制力度相當良好,瞬態表現得不錯,優異的控 制力帶來清晰的結像,音像也更為飽滿和立體,男聲的表現會比飄忽的女聲來得出色一些 ,但聲音稍微拘謹了一些、不夠舒張,並且有些微的顆粒感,好在不至於落入呆板、粗糙 的範疇,如果將濾波器切換至慢速滾動模式能夠引入更加鬆弛氣氛,中低頻區段鬆弛度和 層次感會有所改善,不過快速滾動的濾波模式還是有著更中性的聲音風格;整體來說,曼 陀羅的中頻在這價位區間中表現得相對出色,如果能在細節方面的表現能加強的話會更令 人期待。 曼陀羅的高頻部分呈現出乾淨、穩定、不刺激的風格,在耐聽度上沒有太多問題,有著不 錯的控制力,同時修飾感並不強,在極高頻部分略為乾澀,搭配一些入耳式耳機時會比較 明顯,不過相較於使用舊款 ESS 晶片(9018Q2C)的小尾巴來說,已經和緩、內斂許多, 但和其他搭載 CS43198 或 AKM 晶片的機種相比,就顯得不夠鬆弛、層次感稍差(當然其 他晶片有自己的問題),且極高頻延伸能力和空氣感表現一般,也讓曼陀羅的空間感比較 受限,細節表現也比較一般。 寫在最後 曼陀羅設計上是一款主打平價的隨身 USB DAC 產品,自然在很多面向都會有所妥協,像 是沒有顯示狀態的小螢幕、缺乏替換式連接 USB 導線設計、沒有音量調按鈕、沒有手機 App 等其他競品常見的功能,不過如果您有在智慧型裝置上使用有線耳機的需求,同時想 要裝置能夠一次涵蓋常見的耳機孔(3.5mm單端 + 2.5mm平衡 + 4.4mm平衡),那價格實 惠的 KUANG PAI 曼陀羅就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雖然其各項表現都不是隨身 USB DAC 中最好的,但以上提到的匱乏點也都反映在售價上,這部分就視您需求和能接受的價格來 評斷,沒有完美的產品,但有合適的價格,Cheers! 技術規格 ◆ 支援位元深度:16/24/32bit ◆ 支援 PCM:44.1/48/88.2/96/176.4/192/352.8/384/705.6/768khz ◆ 通過USB輸出DSD音頻支持模式Dop:dsd64/128 ◆ 通過USB輸出DSD音频支持模式Native:dsd64/128/256 ◆ 支持系統:Win10、Andorid、iOS ◆ 輸出端子:3.5mm單端 2.5mm平衡 4.4mm平衡 ◆ 工作電壓(VBUS): 4.5-5.3V ◆ 平衡輸出功率4Vrms: 245mW@32Ω ◆ 單端輸出功率2Vrms: 135mW@32Ω ◆ 頻率響應:20-50khz ◆ 信噪比:131db (RL=600Ω,計權=A) ◆ 失真:0.00017% (RL=600Ω , 0dB) ◆ 體積: 48x22x10.5mm(線長不記) 相關文章 【北極熊開箱】隨身碟?DAC?隨身DAC- hilidac|Audirect Beam 2 https://bit.ly/2ZUXmQX 【北極熊開箱】麻雀雖小,力大無窮- EarMen Sparrow https://bit.ly/3EkRliH 【心得】超容易!一次搞懂耳機類別 https://bit.ly/3U34hCq 【心得】如何 Burn In/Run In 耳機?讓新耳機進入最佳狀態 https://bit.ly/3W88bM4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42.200.10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67043520.A.096.html

10/30 10:59, 1年前 , 1F
連接線不能換的一律pass
10/30 10:59, 1F

10/30 11:08, 1年前 , 2F
如果再便宜個幾百塊的話,不能換線倒不是什麼問題
10/30 11:08, 2F

10/30 18:16, 1年前 , 3F
推心得
10/30 18:16, 3F
文章代碼(AID): #1ZNH302M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