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dynahi搭配耳機

看板Headphone作者 ( Lifting Turn )時間3年前 (2020/12/29 00:16), 3年前編輯推噓21(21025)
留言46則, 1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隨便寫一下今年開團的dynahi搭配耳機心得 圖片就不附了,板上應該很多 外觀質感真的很棒,重量體積也真的嚇人 郵差搬箱子進來的時候看他一臉結屎面XD 由於之前比較時也有拿來搭dac2541,考量兩者DAC mode預設輸出電壓稍有不同 因此dynahi搭配DAC是TT2時,使用amp mode low gain並將音量調至-7 這樣切到dac2541就無需調整後端音量,都是約2V rms(single end,平衡double) 不過這篇寫的都是TT2作為DAC to dynahi,XLR使用Neotech NEI-1002廠線 與TT2屁屁直推做比較 底下附上試聽比較時使用的音量做參考,盡量都調整到差不多音量 TT2直推時是amp mode hi gain XLR out 其中dynahi沒升級VR,所以是23段(開始後悔了XD) 1. 低阻動圈 手上有的是Z1R、AWKT和Grado White 這一組搭dynahi除了有可聞的底噪這個小缺點之外 聲音可說是氣勢驚人,寬鬆又具有控制力的聲音 音場被推的更寬,細膩度也不錯的,高密度的聲底 但就不是走優美路線了,某些類型音樂轉折的地方比較喜歡TT2直推的表現 某些類型dynahi帶來的氣勢又非常舒爽,不同口味的感覺 其中Grado White是用單端推 這個嘛...老實說,因為這隻耳機本身下盤的關係,感覺比較變化有限XD 天花板不高的意思 Z1R: TT2 -41 dynahi +2 AWKT: TT2 -42 dynahi +2(DAC-8) White: TT2 -33(SE) dynahi +6(SE) 2. 高阻動圈 只有T1 2nd一個選手 爆幹好聽,完全了解為什麼說dynahi是高阻絕配 T1的聲音變得輕鬆又開闊,那種開闊不是硬撐開的感覺 而是讓人感覺收放自如 這樣狀態的T1幾乎聽什麼都適合,非常全面 三頻均衡,音場寬大 會讓人不自覺一首一首聽下去停不下來 如果換換病控制得好,這組合完全可以退燒 T1 2nd:TT2 -29 dynahi +7 3. 平板 & KK 選手是LCD3 & 1266 & K1000 LCD3推起來跟低阻動圈感想差不多 更寬鬆的音場、更有氣勢的聲音 但是我會更喜歡TT2直推的轉折,感覺更滑順 1266方面,中高頻很不錯,也推的夠開 但不知為何中低頻動態有點被吃掉,punch感軟軟的 這點在KK上也碰到類似的情況 中高頻推的寬闊,但中低頻的下盤基礎就變得不太穩定 TT2屁屁直推在這組上可以勝出 LCD3: TT2 -35 dynahi +4 K1000: TT2 -14 dynahi +15 1266: TT2 -23 dynahi +11 結論:還有哪些高阻耳機很搭dynahi的想玩玩看XD -- 對角矩陣在矩陣家族中是個非常特別的現象。通常矩陣相乘很麻煩,因為不滿足交換率, 使得矩陣運算變的不容易處理。然而對角矩陣相乘,即為對角線相對應元素各自相乘, 因此對角矩陣必定滿足交換率。且對角矩陣determinant即為對角元素相乘,計算簡單, 特徵值、rank皆非常容易計算;對角矩陣簡直不是矩陣,矩陣帶給人類的困擾到對角矩陣 全部消失了;它有矩陣之形貌,卻無矩陣之傲嬌,他就是療癒系的矩陣。 出自 民明書房刊 線性代數與矩陣之屬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1.78.10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609172176.A.CF8.html

12/29 00:24, 3年前 , 1F
感謝心得~~~
12/29 00:24, 1F

12/29 00:35, 3年前 , 2F
兩個箱子分開放不要疊然後搭配角錐聲音會更好
12/29 00:35, 2F
可以理解,但是它的體積真的是... http://i.imgur.com/zeGZwiz.jpg

12/29 00:46, 3年前 , 3F
就專找電阻高的(?)拜耳600ohms系列、鐵三角ADX5000
12/29 00:46, 3F

12/29 00:46, 3年前 , 4F
、R70X之類的(?)
12/29 00:46, 4F

12/29 01:10, 3年前 , 5F
Sennheiser HD800s?
12/29 01:10, 5F

12/29 01:57, 3年前 , 6F
推簽名檔XD
12/29 01:57, 6F

12/29 06:27, 3年前 , 7F
ADX5000 不適合暴力推他喔,我用phonitor X的第二檔位(+1
12/29 06:27, 7F

12/29 06:27, 3年前 , 8F
2)那個聲音已經有點哥肌的傾向了……別看他420歐姆就這樣
12/29 06:27, 8F

12/29 06:27, 3年前 , 9F
對待他。
12/29 06:27, 9F
上次用BHA100的hi low gain試了一下ADX5k 覺得也是沒必要非得用hi gain 大致上就是氣勢更多,音場更寬,聲音更刺激一點 但是low gain的滑順感就缺少了一些

12/29 06:35, 3年前 , 10F
樓上ADX5000教徒(?),我豪想聽聽看啊QQ
12/29 06:35, 10F

12/29 06:36, 3年前 , 11F
沒,我現在是009s+727ii的教徒了。
12/29 06:36, 11F

12/29 06:57, 3年前 , 12F
哪尼?727ii這麼夠力嗎?看d大每次都推這個加009s,這
12/29 06:57, 12F

12/29 06:57, 3年前 , 13F
樣總價不高耶,DAC可先隨便找個有RCA的就好(大誤
12/29 06:57, 13F

12/29 07:19, 3年前 , 14F
爬完009s的文感覺有點抖...我還是聽過再說好了XD
12/29 07:19, 14F

12/29 07:55, 3年前 , 15F
現在新靜電擴好像是007t和007s了,價格貴一萬臺北。有乖乖
12/29 07:55, 15F

12/29 07:55, 3年前 , 16F
放電加放乾燥櫃應該是不會壞啦
12/29 07:55, 16F

12/29 08:13, 3年前 , 17F
*一萬台幣
12/29 08:13, 17F

12/29 08:34, 3年前 , 18F
夠不夠力看要求到哪阿
12/29 08:34, 18F

12/29 08:49, 3年前 , 19F
謝b大分享,我TT2高增益T1-2音量-35~-48/Z1R是-40~-52,有點
12/29 08:49, 19F

12/29 08:50, 3年前 , 20F
難想像T-2音量-29,另TT2昨晚試低增益其實更耐聽,也蠻不錯的
12/29 08:50, 20F
忘了說明 我PC上的音檔都有apply replaygain & prevent clipping according to peak spotify的話則是有開標準化音量——安靜 如果是播youtube或是其他網頁影片的聲音,音量都會需要再降低7~10之間 這樣應該就跟你的使用音量差不多了

12/29 09:09, 3年前 , 21F
看完圈粉了,推低阻的T1 3rd不知道怎麼樣,可能要多段
12/29 09:09, 21F

12/29 09:09, 3年前 , 22F
VR控制會較好,其實推低阻也可把前端輸出調低,看底噪
12/29 09:09, 22F

12/29 09:10, 3年前 , 23F
會不會少一點,不過應該是dynahi本身gain關係
12/29 09:10, 23F
團購的dynahi可以選擇升級47段級進VR,沒升現在有點後悔了XD 不過也就是低阻動圈比較不好調音量,T1 2nd是不會 前端再調小也是可以,只是一般還是會在不發生輸入飽和的情況下拉高前端訊號求SNR 不過最終聽得舒服兼方便還是比較重要 以T1 3rd的情況,用GSX感覺應該很夠?

12/29 09:54, 3年前 , 24F
ADX5000感覺不適合用暴力擴去操他 但是很適合用癖性
12/29 09:54, 24F

12/29 09:54, 3年前 , 25F
高的奇聲耳擴去玩聲音!
12/29 09:54, 25F

12/29 10:40, 3年前 , 26F
寄過來(咦?
12/29 10:40, 26F

12/29 14:29, 3年前 , 27F
b大請參考,關於標準化音量 https://tinyurl.com/yd9yyf7a
12/29 14:29, 27F
這篇之前看過 我個人是贊同O大的看法XD #1VdOQAuI 用擴去調整音量比較好

12/29 15:28, 3年前 , 28F
推心得 太讚了
12/29 15:28, 28F

12/29 19:40, 3年前 , 29F
Dynahi再訂做的時候,好像也可以再降gain
12/29 19:40, 29F

12/29 19:40, 3年前 , 30F
如果要很厲害的VR的話,又不是T1那種需要大推力的
12/29 19:40, 30F

12/29 19:41, 3年前 , 31F
amg-hpa可以考慮。 他用的是MUSES72320
12/29 19:41, 31F

12/29 19:41, 3年前 , 32F
那顆應該算是很好的VR IC了
12/29 19:41, 32F

12/29 21:00, 3年前 , 33F
推R 持續製作中
12/29 21:00, 33F
幫你搖旗吶喊XD

12/30 01:23, 3年前 , 34F
推一個自家出品
12/30 01:23, 34F

12/30 01:25, 3年前 , 35F
其實dynahi現在大家拿到的版本已經是降過gain的了
12/30 01:25, 35F

12/30 01:26, 3年前 , 36F
原本的設計高阻超爽 低阻放推的設計適用範圍太小了
12/30 01:26, 36F

12/30 01:28, 3年前 , 37F
009(s)的話我還是推薦搭carbon啦 真正解放他的潛能
12/30 01:28, 37F

12/30 01:29, 3年前 , 38F
727II大動態會軟腳
12/30 01:29, 38F

12/30 01:31, 3年前 , 39F
補充一下 dynahi盡量接平衡 單端跟平衡差距頗明顯
12/30 01:31, 39F
好奇問一下,輸出用單端的時候只會用到半邊的線路嗎?

12/30 10:04, 3年前 , 40F
聽聽看HD800平衡,這組合絕妙
12/30 10:04, 40F
有點想,不過因為主要在辦公室用所以...也許只能選HD820 但是之前聽過幾次對HD820印象不是很好XDD

12/30 10:13, 3年前 , 41F
回報b大,昨晚把Spotify調標準化音量+安靜,TT2+T1-2nd果然音
12/30 10:13, 41F

12/30 10:14, 3年前 , 42F
量在-30上下(後方平衡),Z1R約-33(前方單端),好6奇的是,TT2
12/30 10:14, 42F

12/30 10:14, 3年前 , 43F
不管高低增益,同樣-30dB聽起來音量差不多,個人感覺H-gain是
12/30 10:14, 43F

12/30 10:14, 3年前 , 44F
有比較鮮活,但L-gain比較婉約,蠻適合邊工作邊聽! 感謝指導!
12/30 10:14, 44F
沒什麼指導不指導啦,只是比較的時候這樣比較好用同個基準參照XD 我自己覺得hi gain音場較寬,結像定位也更好一點

12/30 15:11, 3年前 , 45F
單端輸出是直接tap出來,所以只有一半
12/30 15:11, 45F
最近拿到ATH BHA100看來也是這樣 不過他弄了兩個音控讓兩個單端孔可以分開控制音量 切平衡輸出的時候就只剩下一個音控有作用 雖然我不知道這樣設計能做什麼用...同時run兩隻耳機? ※ 編輯: breadf (1.163.94.244 臺灣), 12/30/2020 15:35:39

12/31 02:44, 3年前 , 46F
dynahi感覺真的棒
12/31 02:44, 46F
文章代碼(AID): #1VwWJGpu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