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沒入坑前,也覺得音樂很好聽啊

看板Headphone作者 (Romarin)時間3年前 (2020/08/31 02:32), 3年前編輯推噓8(807)
留言15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6 (看更多)
※ 引述《Mayu (真由)》之銘言: : 等等 先別END噓我 先說沒要噓你。 只是半桶水社畜潛水久了出來講點人話。 : 我只想請教困擾我一年的問題 : 假設今天有個問卷實驗 : 受測者A group: 這幾年都用NTD 2000以下的耳機聽流行音樂(MP3) : 完全不知道什麼是HIFI : 受測者B group: 這幾年都用NTD 20000以上的耳機聽流行音樂(Lossless) : 問卷題目 : 你享受音樂的程度? 雖然不清楚你想做什麼樣的實驗。 若想採問卷的方式做調查,建議先定義享受音樂的意涵(factor)是什麼,並且擬出前測卷後 再次檢證,確保題目內容的factor獨立可靠並進行修題。 如果想簡單地搞一搞,這個實驗前提在資料的收集上有歧視,你要的是完全隨機取樣以消除 其他變因,這應該要放在同一個母群體中做取樣。 記得最後確認基本的p-value和額外檢證強度,只要解讀時小心點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結果 了。 : 簡單來說,我的問題是我入坑以前不覺得音樂不好聽 : 還是能夠被娛樂,如果這個問卷題目問我,滿分10分我會說9分 : 然而入坑以後,第一次聽到K712的小提琴聲音居然有點眼眶泛淚 (現在用T1 2nd) : 但是同樣的問卷題目問我,我可能一樣回答9分,儘管聲音差超級多 也有可能是當時有placebo,或是你現在對這類刺激反應已經不敏感了。 : 這個問題讓我無法繼續投錢在耳機,雖然荷包也不允許 : 是只有我會這樣想嗎? 還是說這就是個坑呢? 話說自己要做實驗,以自身或找人ABT時,除了音壓校正外,也要check環境的狀況。 雜訊變化是動態的,偶爾會有在你非預期的狀況下出現,影響你的實驗結果(失準=錯誤的實 驗設計)。 就算是使用低失真的器材,還是有可能在錯誤的環境建立觀念下導致failed。 例如下面是同個器材同個環境中,有一個主要變因改變後得到的結果。 https://imgur.com/MOhX1tf.jpg
https://imgur.com/fhrqnXu.jpg
因此,強烈建議確認一下環境條件。確保幾個比較critical的變因是在相對被控制的狀態下 。 例圖中第一張我atten active有開著,實際狀況其實更糟。 (也許有人應該可以猜到這是哪台。) 如果是高失真或PSRR不優的機器應該更壯烈,直接就地擺出一個前進高棉的姿勢。 不過數據對消費者是不透明的,電子電路又涉及專業知識。 還是希望版上業界前輩們有空能發表高見讓大家能參考。 不要整天只想要吃拉麵打球買鞋子和腳扭到,好歹也讓大家抱抱大腿QQ 總之,雖然雜訊如何達到聽力閥值;並且如何影響生理聽覺是更進一步的議題。 但我想這或許能片面解釋或提供一個思考材料:為何大家在不同時空與環境聆聽同一台機器 會有不同的評價。 (當然,也讓我們暫時先撇去公差的問題。) 因此網路上的文章參考價值也要斟酌一下,像我自己過去的文章就很想重寫或整份收掉。 至於是不是坑,還是要清楚知道想要追求什麼。 我就只求可以當個廢物薪水小偷準時上下班而已。 大guy是這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29.10.2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98812362.A.62E.html ※ 編輯: clioneurise (220.129.10.229 臺灣), 08/31/2020 02:34:43

08/31 05:56, 3年前 , 1F
嗯嗯我也是這麼想
08/31 05:56, 1F
4848

08/31 06:28, 3年前 , 2F
你說出我想說的了,good job
08/31 06:28, 2F
原來大家想的都一樣呢>_^

08/31 06:47, 3年前 , 3F
這麼晚不睡幹嘛
08/31 06:47, 3F

08/31 06:49, 3年前 , 4F
其實他沒有要做任何問卷和實驗 只是想找人取暖罷了
08/31 06:49, 4F

08/31 08:38, 3年前 , 5F
上班囉
08/31 08:38, 5F
真4不想上班,有人生重來槍嗎?

08/31 09:37, 3年前 , 6F
當然是假日加班吃書。隔天照常上班整個人都不好了。
08/31 09:37, 6F

08/31 09:45, 3年前 , 7F
請直播吃書(?
08/31 09:45, 7F
是不是看我太有魅力想當火山孝子啊? 暗戀我要說啊peko! https://imgur.com/SBRclpR.jpg

08/31 11:12, 3年前 , 8F
我看你信仰不足ㄛ
08/31 11:12, 8F
一定是沒錢花才會研究這堆。

08/31 12:37, 3年前 , 9F
客觀科學,我推你
08/31 12:37, 9F
總覺得版上正經的理性推論很少呢, 此外一些現象大多都沒有討論是否可重現或可觀測。 最後淪為個人信念詮釋。相當可惜。 ※ 編輯: clioneurise (220.129.10.229 臺灣), 08/31/2020 20:57:46

08/31 22:08, 3年前 , 10F
我覺得你以前的心得蠻好看的啊 只有某一篇有點好笑
08/31 22:08, 10F
看來之後寫文要ㄎㄧㄤ點,口秋口米>_^)

08/31 22:09, 3年前 , 11F
明顯是有在聽音樂的人寫出來的心得 我是覺得這蠻重要
08/31 22:09, 11F
最近認識一個古典氣質妹子,交換音樂的感受真D讚。 這邊版友也算互動多的了。 古典和爵士版完全一灘死水。

08/31 22:09, 3年前 , 12F
的啦 聽音樂的角度和聽音響的角度是有點差的
08/31 22:09, 12F

08/31 22:10, 3年前 , 13F
但 聽音樂的角度就像你講的個人信念詮釋
08/31 22:10, 13F

08/31 22:10, 3年前 , 14F
如果只用聽音響的角度去評斷設備 有時會誤殺忠良
08/31 22:10, 14F
或許吧,但也不用硬性分成兩個不同的類型。 如果碰到有不足大家再來一起看是環境要調整或機器與耳機/喇叭需要換一組就好:)

08/31 22:49, 3年前 , 15F
喜翻看尼的心得文+1(///▽///)
08/31 22:49, 15F
我也許翻你唷,貼貼 ※ 編輯: clioneurise (114.136.31.93 臺灣), 09/02/2020 17:17:21
文章代碼(AID): #1VI_3AOk (Headphon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I_3AOk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