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Foobar 2000(FB2K) 實用手冊

看板Headphone作者 (Oswyn)時間4年前 (2020/06/14 21:12),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推 linyoyo: 想請問foobar不管用Asio還Wasapi切歌時dac會有繼電器聲 06/13 14:42 : → linyoyo: 音該如何解決?但是用DS(似乎是windows內建的)時第一首歌 06/13 14:42 : → linyoyo: 播一下子再切下一首又不會有了... 06/13 14:42 : : 有可能是dac或是pc的反應不夠快 : 撇除掉dac本身的設計外 : 通常比較有關聯的地方是buffer : 你可以在DAC的driver或是播放軟體的driver : 找到buffer : 將兩者試著調高到2000ms以上看看有沒有幫助 這應該跟 Buffer 無關,而是某些 DAC/系統 收到的 Audio data 兩相鄰採樣點之間的 值差異太大,也就是曲線太陡峭時反應出的特性 foobar2000 對於快轉或切歌,無論檔案是什麼採樣率都是在中間插入 2048 個零來避 免產生所謂的 "POP" 聲 除了插零外,foobar2000 預設並不會修改交接處的 Audio data 的值 大概是作者認為 foobar2000 對於 Audio data 應該要是透明的 但少數 DAC/系統 還是無法避免會出現異音,可以加掛一類似淡入淡出的 DSP 改善 或不想破壞所謂的位完美的話...可以改用一些預設有修改 Audio data 的播放軟體 :D https://imgur.com/s6WcIFl
圖上方是 foobar2000 點擊快轉的結果,下方是己對齊過的原始音檔 主要看的是點的部分,點是 PCM 數據。曲線是分析軟體模擬 DAC 重建所畫出來的 可見當截斷處的兩個點的值差大大時,波形會變得很奇怪 因為 DAC 的 DSP 重建時會試圖以正弦曲線通過每一個點的位置 相鄰的 PCM 值差異小=低頻、值差越異大=越高頻 但基於 Nyquist–Shannon 取樣定理,這種值差太大陡峭的數據其實已經不合法,頻率 超過了採樣率的 1/2 DAC's Digital Filter 的脈衝響應特性就會反應在這裡 分析軟體應該是以 Sinc 來重建所以和下方原始檔相比,可以看到出現了前後振鈴 越陡峭振鈴就越激烈,可見上方左聲道比下方右聲道的振鈴起伏要大 實際上不同的 DAC 會依所選的數位濾波(插值)類型出現不同的響應 上圖為播放中的數據被截斷插入零,如果是點擊快轉 2048 個零之後會插入新的數據 但與截斷時同樣,新的數據多半也不會是從零開始,一樣也會有碰到陡峭的問題 把上圖左右鏡像就可當例子,所以不再附圖了 而為什麼用 DS(DirectSound)多半就不會發生這個問題 foobar2000 送出去的 Audio data 還是跟上面同樣的,不會有差異 但 DirectSound=共用模式,Audio data 會進 Windows Audio Engine 基本上會被重採樣≒低通濾波,再被 DAC 過採樣≒低通濾波 本來陡峭尖銳的被濾了兩次後就平滑多了所以就不再這麼激烈了 另外,如果 Audio interface 在傳 Audio data 時,發生了掉資料(封包)的狀況 也會發生跟這差不多的情況,只是沒插入零而是少了中間一段資料 接起來的前後數據間差異越大,就越容易產生明顯的異音 H/W buffer 大就容易發現跳針了,H/W buffer 小、且值又接近時就很難發現 -- 人間五十年、化天のうちを比ぶれば、夢幻の如くなり ^,,,^ 一度生を享け、滅せぬもののあるべきか (ω)\m/ NOBUMETAL DEATH!!('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6.213.3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92140324.A.85D.html

06/14 21:16, 4年前 , 1F
感謝補充 受教了
06/14 21:16, 1F

06/14 21:59, 4年前 , 2F
太專業了!
06/14 21:59, 2F

06/14 22:00, 4年前 , 3F
那請問文中說的預設有修改audio data的播放軟體不知有哪
06/14 22:00, 3F

06/14 22:00, 4年前 , 4F
些是符合這條件的?
06/14 22:00, 4F

06/15 23:41, 4年前 , 5F
推,O大的文每次都讓我學到新知識~
06/15 23:41, 5F
文章代碼(AID): #1UvY8aXT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UvY8aXT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