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北極熊開箱】Nuarl N6 Pro

看板Headphone作者 (Yazi)時間4年前 (2020/04/03 19:50), 4年前編輯推噓10(1008)
留言18則, 10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照慣例送上圖文好讀版: https://bit.ly/2x2Kw95 四天連假的第二天,大家都有好好的在家休息嗎?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的是在台灣廣為人知的日本品牌 Nuarl 所推出的產品 - Nuarl N6 PRO ,這是我們目前測試過實際支援高通 TWS Plus 的藍牙無線耳機,能夠有效的降低音訊延 遲,有興趣的朋友趕快往下看看吧(ノ>ω<)ノ =====================我是分隔線====================== https://i.imgur.com/V96wgJU.jpg
(Credit: Meteor Juan,圖片均自行拍攝 & 後製。) 文章同步發表於小弟的部落格,歡迎大家到小弟的部落格中觀看: Yazi Lightar 在痞客邦的小天地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 首先,感謝 Nuarl 願意外借本次的測試樣機,讓小弟有機會體驗日本設計的 TWS 耳機; 再來要感謝女王大人在拍攝和後製的指導,讓小弟有漂亮的圖片和大家分享;最後要感謝 給一位讀者,有你們的支持是小弟撰寫文章的動力,也請您多參考其他專業人員的文章, 或有機會親自試聽體驗,以獲得一個更加客觀的結論。 接下來我們就開始進入今天的主題: 【北極熊開箱】平穩細緻的日系風格- Nuarl N6 Pro https://i.imgur.com/GVXAvP1.jpg
前言 自從高通 (Qualcomm) 推出專為真無線藍牙 (True Wireless Stereo,TWS) 設計的 QCC302X 藍牙 SoC 晶片後,眾多藍牙無線耳機品牌都卯起來更新產品線,這是由於 QCC302X 晶片除了提供眾多實用功能外,加上高通處理器長時間稱霸 Android 手機市場 ,考量到 QCC302X 在和智慧型手機連線相容性和穩定度都屬上乘,還有高通的品牌加持 效果,廠商自然無法忽視這波更新潮,都爭先恐後地自動上車。 而今天要介紹的產品,是由在台灣廣為人知的日本品牌 Nuarl 所推出的新產品,Nuarl 是日本 MTI 株式會社旗下的音頻品牌,秉持產品與日常生活融為一體的理念,雖然旗下 產品是由對岸工廠進行生產製造,但全產品線均是由日本設計師進行設計開發,所以可以 很明顯地感受到 Nuarl 的產品有著與眾不同的氣息;Nuarl 於去年年底發布的 N6 系列 ,包含 N6 Pro 及 N6 兩個版本,兩者均是出於日本設計師 Takahashi Masataka 之手, 在外觀和功能上均相同,區別是在搭載了不同的聲音驅動單體,加上內建 DSP 數位調音 的差異,造就兩轉種截然不同的聲音風格。 今天要介紹的是 「Nuarl N6 Pro」,主打平穩精細的聲音表現,加上高通 QCC3020 的加 持,除了實現更好的連線品質和更長的續航時間外,同時也是少見實裝高通專利左右獨立 通訊 “True Wireless Stereo Plus” 技術的產品,左右耳機將獨立連接到智慧手機, 理論上能夠達成更好的通訊品質和低延遲,也是我們第一次能夠實測這個技術,那效果到 底如何?底下就讓我們來和各位讀者的細細分享吧! 產品設計和特色 ▼ Nuarl N6 Pro 的外盒正面放上清晰的產品圖樣,帶著 VGP 受賞的標誌和奈米碳管振 膜的字樣,背面則列出 N6 Pro 的特色和規格,從外盒映入眼簾開始,就能感受到不同以 往歐美或對岸產品的包裝設計風格,透露出一股淡雅的氣息,我知道了,是粉色,他用了 粉色 (踢)。 https://i.imgur.com/qsJomAp.jpg
https://i.imgur.com/0F7j92L.jpg
▼ 移除最外層包裝後,眼前是純白色的襯墊紙,上面印著 Nuarl 的 Logo,似乎有種化 妝品產品包裝的感受,移開襯墊紙後就能觀看到 N6 Pro 的充電盒和耳機本體,下方還有 一個小紙盒擺放著配件。 https://i.imgur.com/ENBk3aJ.jpg
https://i.imgur.com/JmidF7i.jpg
▼ 配件部分除了說明書、充電用的 USB Type-C 連接線和三種 Size 的耳套之外,N6 Pro 還額外附贈一套特別訂製的 SpinFit CP360 耳套,顏色和市售版本不同,但材質部 分則是完全一致。 https://i.imgur.com/onlt1kC.jpg
▼ 接下來就讓我們仔細觀看 Nuarl N6 Pro 耳機的外觀,本次開箱的是「墨都」(啞光黑 ) 配色,另有紅緋 (紅銅色) 配色,N6 Pro 外觀為圓潤的四邊形設計,和目前見過 TWS 耳機不同,N6 Pro 呈現出一種獨特的高雅感受,看得出來設計者在外觀上下足了功夫。 https://i.imgur.com/A1bYsyj.jpg
https://i.imgur.com/V96wgJU.jpg
▼ 轉到 N6 Pro 的上側,就會看到在金色飾環處有實體控制按鍵,雖然說觸控設計讓人 感覺比較具科技感,但在盲操作的情況下,能夠觸摸辨認的實體按鍵有其優勢,特別是 N6 Pro 具有三顆實體按鈕,能夠達成單耳即可控制所有必需功能。 https://i.imgur.com/WjN1mBH.jpg
▼ 下圖是卸下耳套的樣式,N6 Pro 的耳管偏粗壯且長,內附預設的 SpinFit 耳機套會 稍微比較難裝上,著裝時要比較小心;出聲口有緻密的布質濾網,用以防止異物掉入;耳 機內側印有左右耳辨識符號。 https://i.imgur.com/JHHiUJi.jpg
▼ N6 Pro 的充電盒擺放採用常見的磁吸式設計,耳翼部分也有預留擺放的空間,N6 Pro 只有內附一組預裝的耳翼,無其他尺寸可以供替換,這是由於這個耳翼使用方式是手 動彎折放入耳甲艇來固定,所以單一尺寸應該還是能符合多數耳型,而且即便不使用耳翼 也不會影響到配戴。 https://i.imgur.com/qvoVJyC.jpg
▼ N6 Pro 的 LED 指示燈位於耳機內側,圖中亮起的小孔就是 LED 燈的位置,在配對的 時候會橙白兩色交替閃耀,連結上使用中則會每七秒閃爍一次;而緊鄰的另一個小孔是麥 克風收音孔,內搭全方向性麥克風。 https://i.imgur.com/RwgxFeE.jpg
▼ N6 Pro 的充電盒相當小巧,開蓋處有三個橙色 LED 指示燈來顯示充電狀態和電池剩 餘量,充電盒和墨都配色的 N6 Pro 表面均塗著一層皮革漆,摸起來溫潤且觸感柔滑,但 說實在我們有點擔心皮革漆將來會不會劣化後黏黏的?只能等時間來證實。 https://i.imgur.com/guSC3g0.jpg
▼ Nuarl 還特地為 N6 系列設計真皮耳機套,同時還開設一堂手作DIY課程,還能在皮件 上印下專屬的燙金符文,有興趣的玩家可以到這裡報名 https://bit.ly/3bTDzGhhttps://i.imgur.com/gXUoYOu.jpg
看完了以上的外觀介紹, 大家應該都對 Nuarl N6 Pro 有一定程度的認識,這邊幫各位 整理一下 N6 Pro 的特色供大家參考: ● 專利技術HDSS且支援aptX,重現自然清晰的音質 ● 採用了「NUARL DRIVER™[N6]v5」,追蹤並捕捉更細微聲音 ● 類比和數碼的混合調音,調試出更加細膩的音色 ● 三按鍵設計,直覺性的單邊操作 ● 充電15分,即可使用2小時 ● 搭配充電盒總續航可達55小時 ● IPX4 生活防水,濕手操作不必擔心 ● Type-C充電設計以及自動連接功能,使用更便利 硬體架構探討 和一般產品多以功能性區分 Pro 版和一般版不同,Nuarl N6 Pro 相較一般版 N6 的差異 之處則是在內部搭載的發聲單體,就官方資料顯示,N6 Pro 搭載的是 6mm 的 NUARL DRIVER™[N6]v5,而 N6 搭載的是v3 版本的單體;這兩組單體最大不同在於振膜表面的 強化塗層,v3 版使用的是在 PEEK (polyetheretherketone,聚醚醚酮) 和 TP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熱塑性橡膠) 複合的振膜上蒸鍍一層鈦金屬,而 N6 Pro 搭 載的 v5 版本振膜則是 PEEK 和單壁奈米碳管 (Single Wall Carbon Nanotube) 複合而 成的“SWCNT 複合振動板”,由於奈米碳管強度是鋼材的 100 倍以上,理論上複合後的 振膜剛性會好於鍍鈦振膜,能夠讓聲音更加乾淨穩定,不過這還要看貼附的基材類型、塗 佈方式和奈米碳管層的厚度決定;除了振膜之外,NUARL DRIVER™[N6] 均使用高品質的 釹磁體,擁有良好的磁器迴路特性,再用兩層調音阻尼進行高低音的調整,最後使用銅製 抑震框體減少不必要的震動,Nuarl 並沒有因為藍牙耳機是便利性優先的產品,就放棄對 音質的琢磨,看到有品牌願意在這方面下苦功,也還算是蠻欣慰的。 ▼ NUARL DRIVER™[N6]v5 動圈式全音域喇叭分解圖。 https://i.imgur.com/w8XJbEI.jpg
Credit:Nuarl。 至於 N6 系列還有提到搭載 High Definition Sound Standard (HDSS®) 技術,文案上 一般都說是能防止耳機常有的顱內定為現象,能夠重現自然清晰的音質和寬廣的聲場, HDSS® 官方說明這技術是藉由耳機內置一個 ETL (Embedded Transmission Line) 模板 來解決封閉音箱的熱累積現象,這 ETL 裝置可被看成一個冷庫,可以吸收腔體內多餘的 熱量,進而保持腔體內壓力穩定,達到降低失真的和擴展聲場的效果,從官網列出三分美 國專利報告 (US 20100142741A1、US007614479B2、US007207413B2),看起來似乎是一種 封閉音箱內的特殊吸音材質,也許是能在低空間占用和模組化概念下,提供一個簡易使用 且高效的吸音模塊,對於耳機這樣腔體封閉的系統確實有其幫助。 ▼ High Definition Sound Standard (HDSS®) 技術。 https://i.imgur.com/0anrtA7.jpg
Credit:HDSS®。 N6 Pro 內部搭載目前廣泛被使用在中高階 TWS 耳機的高通 (Qualcomm) QCC3020 藍牙 Soc 晶片,這是一顆內部具備兩個 32 位元處理器和一個 Kalimba™ DSP 音頻處理器的 集成晶片,能夠讓設計者藉由 DSP 調整出想要的聲音風格,這也是 Nuarl 廣告中提到的 “類比和數碼的混合調音”,簡單說就是用 DSP 來調試出更加細膩的音色;再來受益於 QCC3020 出色的電源管理能力,N6 Pro 的續航時間大幅提升至最大 11 小時,這在目前 眾多 TWS 耳機中屬於前段班的成績;另外,Qualcomm® cVc™ 通話降噪技術也沒有缺席 ,在通話上應該也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 Qualcomm True Wireless Stereo (傳統模式)和True Wireless Stereo Plus 模式 藍牙連線的差異。 https://i.imgur.com/qRFbShK.png
Credit:Qualcomm。 這邊值得特別提到的是,N6 Pro 是少數開啟 Qualcomm True Wireless Stereo Plus (TWS Plus) 功能的耳機,雖然說這是 QCC3020 的基本功能,但多數品牌都沒有真的實裝 這項功能,看上圖就能夠簡單了解 TWS Plus 的原理,一般 TWS 耳機都有主副耳之分, 不論是否能夠切換主耳,總是會有一支負責和裝置連結,然後再發送訊號給另外一耳,除 了產生較大的功耗外,也因耳機需要左右同步而產生傳輸延遲的問題;而 TWS Plus 模式 下手機會直接將個別聲道的訊號傳給左耳與右耳,因為兩耳接收的訊號量減少 (單一聲道 ),除了可以提升連接穩定性外,由於不須經主耳做同步運算,可以讓使兩耳電力消耗均 一和降低同步帶來的延遲;比較可惜的是,TWS Plus 目前僅限於搭載 Snapdragon 845 以上的智慧型手機,iOS 裝置暫時是沒辦法使用此模式。 測試環境 本次送測之樣機應為全新品,為了保證耳機處於最佳狀態,我們對其進行大約 50 小時 的 Burn-In,Burn-In 後聲音有較為舒張一些,但差異並不是非常明顯,整體風格還是偏 向緊實的類型;由於是測試藍牙連線功能,本次測試平台主要以支援 TWS Plus 和 aptX 的 ASUS Zenfone 6 為主,另外以只支持 AAC 的 iPhone 6 和測試電腦連結穩定度的 Surface Pro 4 為輔;對比的耳機為 TaoTronics Duo Free+、Astrotec S60 和 Aukey EP-T10,如想了解比對耳機的評價,歡迎翻閱小弟的舊文章。 使用體驗 N6 Pro 採用現在比較流行的開蓋即開機的模式,開啟充電盒上蓋後耳機就會自動連結上 次最後配對的裝置,N6 Pro 開機後連線的速度中等,好在過程中不用等待,開盒後可以 直接將耳機取出盒戴上,戴上耳機後剛好就完成連線,在使用上算是相當便利;N6 Pro 支援單耳使用模式,如果只從充電盒中取出一支耳機,就能輕易達成單耳使用,同時由 於 N6 Pro 兩耳都具備三顆實體按鍵,而且兩邊的操作是鏡像的,所以任何一耳都能夠擁 有完整的操作模式。 N6 Pro 的配戴機構和 Sony WF-1000XM3 相當接近,但相較於 WF-1000XM3使用耳套來穩 固配戴,N6 Pro 還額外加上了一個耳翼結構,對於配戴穩定度有很大幫助,這邊要特別 再提醒一下,N6 Pro 的耳翼使用方式是需要手動彎折放入耳甲艇來固定,正確配戴後才 能提供穩定的配戴。 N6 Pro 的操作按鈕位於主機上方,所以操作時是托著下方上下施壓,比其他觸擊面板會 將耳機往更深壓入的操作模式好上很多,按鍵段落感清晰,藉由長短按壓來達成換曲和音 量控制,同時也支援 Siri/Google 語音助理啟動,整體操作體驗相當直覺;語音通話部 分,雖然支援 Qualcomm® cVc™ 通話降噪技術,但由於是全方向的單麥克風設計,在吵 雜環境下的通話品質並沒有非常良好,好在於相對安靜的環境下語音辨識是沒有任何問題 ;另外 N6 Pro 具備 IPX4 防水能力,但提醒這只是生活防水,建議還是避免將耳機主體 碰到任何液體。 藍牙無線連接體驗 N6 Pro 第一次連結裝置時,需雙擊耳機上的主控制按鈕兩次,耳機會進入閃爍橙白燈號 的配對模式,當配對上其中一耳後,另一耳的配對也會緊接跳出,這是為了讓耳機能夠能 夠使用 TWS Plus 功能,但即便您的手機不支援 TWS Plus,在傳統模式和兩耳都完成配 對的情況下,N6 Pro 開機時會自動選擇剩餘電量較多的耳機作為主耳,以達到平均電量 的目的。 ▼ Qualcomm True Wireless Stereo Plus 連線模式。 https://i.imgur.com/lkpUu0T.jpg
Credit:Qualcomm。 連線品質部分,N6 Pro 和其他搭載高通藍牙晶片的相差不遠,現在的 TWS 耳機已經很少 出現左右耳斷訊或是不同步的情況,在隔一道輕隔間牆的情況下,N6 Pro 的連線還是相 當穩定,即便在藍牙複雜環境下 N6 Pro 也有著比其他耳機更穩定的表現,可見天線設計 有特別下苦心;聲音延遲部分,在一般模式下,N6 Pro 的聲音延遲已經非常小,而在 TWS Plus 模式下,聲音的延遲又再更進一步地改善,尤其在音樂遊戲中特別明顯,雖然 不到完全可以忽視情況,但基本上是我們目前測試過搭配 Android 智慧型手機中表現最 出色的機種。 主觀聲音評論 Nuarl N6 Pro 的聲音主觀評論主要是基於 TWS Plus 和 aptX 編碼模式下完成;N6 Pro 整體呈現出一個非常優雅、細緻的聲音,和市面上多數走比較濃郁流行風格的耳機有所差 異,雖然高低兩端還是稍微有所修飾,但最少在低頻部分已經有較高程度的收斂,瞬態方 面的表現較為迅捷,整個聲音風格是偏向比較緊緻的類型,而高頻部分保留較年輕張揚的 風格,帶有輕微的顆粒感和明確的聲音輪廓,再加上 N6 Pro 有著較為明亮的聲音風格, 使得整體聲音細節顯得比較精緻細膩,比較可惜的是在大聲壓時高頻會有些生硬,在需要 表現鬆弛細膩時稍微有點過沖,這個現象在 AAC 模式下會稍微緩解,不過會些微影響到 細節的表現水準;N6 Pro 高頻的延伸能力相對普通,為整體聲音帶來一絲緩和,但該有 的寬敞感受還是有成功重現,整個虛擬音場足夠寬廣,猶如一個中型的音樂廳大小。 在 aptX 模式下,N6 Pro 的中頻和中高頻有著不錯的聲音密度,動態和層次感方面也相 對有一些優勢,使得整個中頻聽起更為鮮活;中頻人聲部份清晰乾淨,尤其清亮的女聲有 比較凸出的表現,細節部分更顯清楚和抓耳,可惜中頻厚度稍微有些偏薄,柔和感方面表 現比較弱,但卻有著不錯的透明感,人聲顯得比較年輕,呈現出多數日系耳機共通的調音 取向;這樣的聲音風格在搭配品質比較差的音樂時,會稍微出現輕微發澀和單薄感,如果 能選擇高品質音樂會是較恰當的選擇 (藍牙下音樂品質影響還是很大);樂器分離度部分 ,N6 Pro 有著不錯的表現,但比較著重在形體邊緣的描繪,樂器聲音細節部分則因收束 偏快,在質感和紋理上有所流失,呈現出一個乾淨俐落但缺乏微細節的狀態,但在同類型 產品中,N6 Pro 細節還原的能力實際上已經是中上,只能說是受無線藍牙傳輸的桎梏。 低頻部分,N6 Pro 的低頻有著較強的修飾感,低音收束速度跟中頻一樣偏快和緊緻,能 夠感受明確的敲擊鼓點和不錯的彈性,衝擊感和力度上也屬於不錯的層級,不過雖然能呈 現出較佳的凝聚感和清晰度,但聲音厚實度和動態稍嫌不足,在需要鋪天蓋地的震撼低頻 時,N6 Pro 則會顯得有點放不開,尤其在電影配樂或是遊戲音效方面,N6 Pro 比較無法 展現澎湃的氣勢;不過整體而言,清晰緊緻的低頻搭配上其他頻段,讓 N6 Pro 有著乾淨 清晰的聲音表現,在眾多 TWS 中有著較高水準的表現。 寫在最後 從高通發表專為 TWS 耳機設計的 QCC302X 藍芽晶片後,TWS 耳機市場進入一個整合態勢 ,各品牌均推出搭載 QCC302X 藍牙晶片的中堅產品,也為市場注入了一股活水, QCC302X 帶來穩定的連線品質和出色的電源管理能力,給予消費者更多、更優質的實惠選 擇;不過即便搭載同款藍牙晶片,各品牌在功能的實作上還是略有差異,並且多數並未 將 QCC302X 的功能完整發揮,像是我們多次提及的 TWS Plus 功能,就只有少數產品開 放這項功能,而今天介紹的 Nuarl N6 Pro 就是少數支援此功能的產品,如果您對耳機的 外觀和聲音都有比較高的要求,同時手機有支援 TWS Plus 功能,想要體驗一下極低延遲 的影音表現,那平穩精細日系風格的 Nuarl N6 Pro 是一款非常值得考慮的產品,推薦您 有機會到外面門市試聽看看,也許就是一款適合您的真無線藍牙耳機。 技術規格 ‧ 外型尺寸:單側耳機:W26.0×H30.0×D20.0mm,充電盒:W72.0×H37.0×D38.5mm ‧ 重量:單側耳機:約7g充電盒:約45g ‧ 連續播放時間:約11小時(使用SBC/AAC)約8小時(使用aptX) ‧ 連續通話時間:約15小時 充電時間(最長) ‧ 充電時間:約1.5小時 ‧ 與充電盒並用的連續播放時間:與充電盒並用長達55小時 ‧ 藍牙功能:Version5.0/Class2/最高擁有4台配對記憶 ‧ 支援協議:A2DP, HFP, HSP, AVRCP ‧ 支援解碼:aptX, AAC, SBC ‧ 喇叭:φ6mm SWCNT複合振動板NUARL DRIVER&trade;[N6]v5 動圈式喇叭(採用HDSS專 利) ‧ 頻率響應:20~20,000Hz ‧ 麥克風:全方向/搭載cVc降噪 ‧ 耐水性能:IPX4 相關文章 【北極熊開箱】無線運動好夥伴- AUKEY Key Series EP-T10 http://bit.ly/2VZUZw5 【北極熊開箱】高通加持小改款- TaoTronics Duo Free+ http://bit.ly/2UFVBq0 【心得】超容易!一次搞懂耳機類別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197981514 【心得】如何 Burn In/Run In 耳機?讓新耳機進入最佳狀態 http://yazilightar.pixnet.net/blog/post/1968800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5.89.18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85914644.A.C93.html ※ 編輯: Yazilightar (1.175.89.181 臺灣), 04/03/2020 20:05:44

04/03 22:58, 4年前 , 1F
推,感謝大大之前推文分享,已經入手一陣子爽用中
04/03 22:58, 1F

04/03 23:31, 4年前 , 2F
個人聽感上會覺得偏上盤,鈸聲甚至有些動鐵的味道;調音像
04/03 23:31, 2F

04/03 23:31, 4年前 , 3F
k712,低頻有但淡薄,人聲靠前
04/03 23:31, 3F

04/04 00:45, 4年前 , 4F
04/04 00:45, 4F

04/04 10:36, 4年前 , 5F
原本以為討論得差不多了,但熊大的聽感分析還是有講到
04/04 10:36, 5F

04/04 10:36, 4年前 , 6F
一些使用者上的共同感覺,十分用心,推!
04/04 10:36, 6F

04/04 16:30, 4年前 , 7F
熊大會有buds plus配360的心得嗎
04/04 16:30, 7F

04/04 17:06, 4年前 , 8F
推推
04/04 17:06, 8F

04/04 19:34, 4年前 , 9F
推推
04/04 19:34, 9F

04/05 00:35, 4年前 , 10F
感謝大大們的推文 :)
04/05 00:35, 10F

04/05 00:39, 4年前 , 11F
@qlver大,感謝您分享心得 :) N6Pro瞬態確實比較凌
04/05 00:39, 11F

04/05 00:39, 4年前 , 12F
厲,有時候高頻確實會有些鐵味,但多數情況還算拿捏
04/05 00:39, 12F

04/05 00:39, 4年前 , 13F
適中。
04/05 00:39, 13F

04/05 00:41, 4年前 , 14F
@wableHD大,很高興能和您的心得相類似 :D
04/05 00:41, 14F

04/05 00:42, 4年前 , 15F
@tony大,Galaxy Buds+嗎?
04/05 00:42, 15F

04/05 04:35, 4年前 , 16F
我覺得很耐聽又好看 是我現在的主力藍牙
04/05 04:35, 16F

04/05 12:56, 4年前 , 17F
04/05 12:56, 17F

04/07 20:29, 4年前 , 18F
請問通話如何
04/07 20:29, 18F
文章代碼(AID): #1UXoCKoJ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