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拜耳 有什麼好?

看板Headphone作者 (............)時間5年前 (2019/03/16 23:20), 5年前編輯推噓21(21026)
留言47則, 18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takase (............)》之銘言: : 標題: Re: [閒聊] 拜耳 有什麼好? : 時間: Sat Mar 16 14:00:39 2019 : : 推 bh2142 : 所以是班上第三好看但是收到最多情書的女孩! 03/16 16:05 : 推 mktg : 拜耳就像臉蛋身材不是最好,最後卻娶回家的老婆一 03/16 16:37 : → mktg : 樣 03/16 16:37 : 推 Iluvatar : 在外面玩一輪想安定下來惹 03/16 17:02 : 推 robin30518 : 推老婆理論. 臉蛋身材不是最頂. 但卻最適合娶回家 03/16 18:21 這樣講可能有點僭越,Beyer畢竟還是動圈老廠 以旗艦T1為例,在表現力和另外兩個同格對手HD800/800S,K812 是不落下風的 泛中頻的能量感,密度感是我覺得其獨一無二的優點 這點以初代T1最明顯 如果用"肉食"來類比 我會說HD800就像本土溫體牛肉片,爽嫩鮮甜 K812就像是桌邊現切烤牛肉,肉質細嫩多汁,分量剛好 初代T1就是感官層面最暴力的,大火炙燒,外面微焦裡面半熟的紅屋牛排 次代T1....最具爭議的點還是調音上 從上述的大塊牛排,變成了日式鐵板燒煎和牛排這樣.... 更通透,音質更細膩,但是中頻能量感相對較分散/軟質,導致相較初代 在感官上不是那麼"過癮" 以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x_KKmBQo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pUuXb0muwE
這兩首為例,Mk2更全景、更通透更細膩,細節也更多 但是初代T1的人聲更動人 自認態度相對理性,沒有太多新不如舊的迷思 覺得現今已經把mk2發揮的相對不錯了,但每每拿起初代T1對照 總還是有點欠一味的失落感......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52749646.A.137.html

03/16 23:25, 5年前 , 1F
餓了
03/16 23:25, 1F
※ 編輯: takase (114.38.180.6), 03/16/2019 23:31:33

03/16 23:30, 5年前 , 2F
這個時間你用肉食來比喻 這就過份了!
03/16 23:30, 2F

03/16 23:32, 5年前 , 3F
宵夜文?方便問一下前端是什麼嗎?
03/16 23:32, 3F
我前端很陽春,就是Benchmark Dac1 > 谷津HA3 沒變過 差別在一些避震,墊釘的琢磨和電源迴路先天體質不錯(?) 一些眉角以前應該都有寫過

03/16 23:33, 5年前 , 4F
我剛買到HD800沒幾天有網兄借我聽了一下T1
03/16 23:33, 4F

03/16 23:33, 5年前 , 5F
害我一瞬間有想把HD800出掉的想法
03/16 23:33, 5F

03/16 23:33, 5年前 , 6F
那時候品嘉還沒有T1 我是第一次聽到
03/16 23:33, 6F

03/16 23:34, 5年前 , 7F
Ninelie這首歌灌唱片的時候有修這麼大歐...
03/16 23:34, 7F

03/16 23:35, 5年前 , 8F
這時間點...我到底要去哪找宵夜啊~
03/16 23:35, 8F

03/16 23:45, 5年前 , 9F
二代GG跳回一代的路過
03/16 23:45, 9F

03/17 00:10, 5年前 , 10F
看過的T1一二代對比心得 總括來說就是二代降低了高
03/17 00:10, 10F

03/17 00:10, 5年前 , 11F
頻諧振的尖銳感 也使低頻更易推 讓耳機的驅動變好處
03/17 00:10, 11F

03/17 00:10, 5年前 , 12F
理 但卻也失去了某些特色/魅力 我有想過拜耳為何這
03/17 00:10, 12F

03/17 00:10, 5年前 , 13F
樣做 大概是為了打開市場做出的取捨 畢竟降低驅動
03/17 00:10, 13F

03/17 00:10, 5年前 , 14F
門檻後大家更容易聽到可接受的聲音 也更符合大眾消
03/17 00:10, 14F

03/17 00:10, 5年前 , 15F
費習慣(前端與耳機價差不會太大) 至於吹毛求疵的
03/17 00:10, 15F

03/17 00:10, 5年前 , 16F
頂級客層(老燒/大佬) 其實倒也不必太擔心他們 畢
03/17 00:10, 16F

03/17 00:10, 5年前 , 17F
竟這些人可以調音的手段多著呢(口袋深)只要提供T1
03/17 00:10, 17F

03/17 00:10, 5年前 , 18F
的骨架 這些人就有本事把它弄成自己要的形狀
03/17 00:10, 18F

03/17 00:13, 5年前 , 19F
沒那麼容易 更何況現在很多器材不走有特色風格
03/17 00:13, 19F

03/17 00:17, 5年前 , 20F
只要有錢玩得起 真的沒什麼難度... 嫌人聲不夠?換
03/17 00:17, 20F

03/17 00:18, 5年前 , 21F
頂級管機呀 再把耳機線換成1960或金銀合金之流
03/17 00:18, 21F
T1二代那條號稱7N的銅線不見得問題會比較少 中高頻很容易翹起來,反而不如初代那條sommer線討喜 這是在使用一段時間,耳罩柔化之後的情形 要說降低驅動門檻也頗微妙,不如說跟HD800S是類似的狀況 一開始聽起來的"平衡",其實像是上了限制器的狀況 所以很多T1和HD800的老玩家,覺得MK2和HD800S這些後繼機沒那麼揮灑自如的原因 在這裡──內部新增的那個聲學共振器的關係 主觀感受上我會覺得MK2比初代更難推開一點,畢竟多了卡在中間吃能量的聲學結構 但是以沒推開的狀況而言,MK2反而比較不容易失去平衡 或者不容易有高頻刺耳諧振的情形 我想突然斷言初代T1的人聲比較好可能會有爭議 其實這算偏好與習慣的問題 一定程度也反映了MK2這條7N銅線的特性,換上PAD線應該會對中頻密度有相當幫助 上面主要還是針對原廠原配的狀況來講

03/17 00:28, 5年前 , 22F
K812和HD800的形容是不是調換比較好??
03/17 00:28, 22F
現在兩隻耳機都不在手上,只能憑記憶做不精確的類比 HD800音色比較豐潤,音質也有那種澄澈甜美的感覺 所以我當下想到的就是台南牛肉湯的鮮甜,溫體牛那種"活肉"的感覺 而K812在厚度上會比較吃香,音質也相當細緻 相對之下音色就比較乾,但原味會更加凸顯

03/17 00:54, 5年前 , 23F
餓了 地球動圈出拜耳啊~
03/17 00:54, 23F

03/17 01:07, 5年前 , 24F
感謝補充 看懂比喻的立足點了
03/17 01:07, 24F

03/17 08:46, 5年前 , 25F
看完好想買T1
03/17 08:46, 25F

03/17 09:14, 5年前 , 26F
驚!?樓上竟然沒有T1
03/17 09:14, 26F

03/17 09:38, 5年前 , 27F
初代T1與HD800同時有過,印象是T1不容易出惡聲,比H
03/17 09:38, 27F

03/17 09:38, 5年前 , 28F
D800好搭很多
03/17 09:38, 28F
T1和HD800合適的系統方向其實蠻不一樣的

03/17 10:57, 5年前 , 29F
溫體牛屌打all
03/17 10:57, 29F

03/17 12:38, 5年前 , 30F
T1系列真的推,跟HD800系列比適用性好很多
03/17 12:38, 30F

03/17 14:28, 5年前 , 31F
為什麼我看完的反應是餓了…
03/17 14:28, 31F

03/17 17:03, 5年前 , 32F
借串問有類似T8iE的耳罩嗎?
03/17 17:03, 32F
沒辦法給你具體建議,如果是最原始版的T8iE,搞不好跟前3000號的初代T1比較像 音圈繞法沒改(所以容易爆),單體中心通孔沒加裝套管/濾網(所以低頻下潛普普, 高頻容易失控) 一堆bug,但偏偏音色好到不行

03/17 17:14, 5年前 , 33F
二代T1不管怎麼聽,換各種系統,各種升級線聽就是無
03/17 17:14, 33F

03/17 17:14, 5年前 , 34F
法打動我,一代T1繼續使用路過
03/17 17:14, 34F
二代T1也要一段開聲時間啦,開聲前給人笨拙悶聲的感覺是很正常的

03/17 20:28, 5年前 , 35F
T1一二代都很讚 所以都要收
03/17 20:28, 35F
我自己手上的初代T1當初沒好好保養,現在頭帶整個.... 二代T1就很好的修正這問題了 ※ 編輯: takase (114.38.188.205), 03/18/2019 02:06:23

03/18 02:27, 5年前 , 36F
我目前T1二代的耳機線借鏡T1 90th 用Cardas黃金比
03/18 02:27, 36F

03/18 02:27, 5年前 , 37F
例18.5awg純銅線做了一條平衡線 自認便宜且效果不
03/18 02:27, 37F

03/18 02:27, 5年前 , 38F
錯 相較原線聲底飽滿了很多 音樂性大幅上升 且三頻
03/18 02:27, 38F

03/18 02:27, 5年前 , 39F
仍然是很正統的金字塔型分佈 有興趣的可以參考看看
03/18 02:27, 39F

03/18 02:27, 5年前 , 40F
感覺這篇應該改標題成T1有什麼好XD
03/18 02:27, 40F
這年頭很多燒友都捏一捏直衝一發旗艦啦XD 相較之下像DT990,Amiron Home這定位的討論就少很多.....

03/18 02:33, 5年前 , 41F
更正用的是21.5awg 3.5頭用atl的 算是能塞進去最好
03/18 02:33, 41F

03/18 02:33, 5年前 , 42F
的頭了
03/18 02:33, 42F
< 沒有動手能力,系統也不是平衡的,殘念 orz ※ 編輯: takase (114.38.191.61), 03/18/2019 23:17:26

03/19 04:19, 5年前 , 43F
被你這麼一說好像是,很少看到拜耳單個型號耳機可以
03/19 04:19, 43F

03/19 04:19, 5年前 , 44F
討論成這樣的...
03/19 04:19, 44F

03/19 19:25, 5年前 , 45F
我聽到的二代T1已經都是三千小時以上的了,我不喜歡
03/19 19:25, 45F

03/19 19:25, 5年前 , 46F
的問題點依舊在,換什麼線都一樣沒救,所以選擇放
03/19 19:25, 46F

03/19 19:25, 5年前 , 47F
03/19 19:25, 47F
文章代碼(AID): #1SZHHE4t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SZHHE4t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