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CHORD回憶錄之二

看板Headphone作者 (Joshua)時間5年前 (2018/11/24 10:19), 5年前編輯推噓15(1506)
留言21則, 14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試聽曲目: 這次比較的曲目,都是使用一些耳熟能詳的音樂來做比較。 Pictures at an exhibition - The Bogatyr Gates Eagles - Hell Freezes Over專輯 Suara - 星座 器材比較: https://i.imgur.com/Dh4zXOO.jpg
https://i.imgur.com/IsWRwX6.jpg
主要比較的訊源有二,一個是我的CAT,一個是MBP 耳機主要是使用HD800和HE1000來做聆聽。 MOJO: https://i.imgur.com/eUvydgv.jpg
作為CHORD新世代最入門的DAC一體機,MOJO有別於HUGO和TT,採用較新的FPGA晶片處理解 碼, MOJO的支援格式可以支援到24bit/768kHz,這讓我相當期待。 MOJO的玩法我認為可以歸類為兩類, 一個是標準隨身的玩法, 使用手機或是撥放器,輸出3.5同軸或是USB線, 取代手機或是撥放器較弱的解碼效果,達到音質的提升。 第二是把MOJO當家用系統來使用,用家用系統的處理方式來處理它, 以此激發MOJO的最大潛力,這兩種方式都有玩家使用。 MOJO的可玩性相當高,音量控制分為三段, 第一段為左邊音量鈕淡紅色,右邊彩虹燈號調整大小聲, 此模式比較適合效率高的隨身耳機使用, 第二段為左右旋鈕顏色一樣,在這個模式下推一般家用耳機都能處理得不錯, 第三段為右邊旋鈕白色,左邊旋鈕彩虹燈號, 在耳機是平板耳機、旗艦耳罩需要大推力的情況之下,就會需要用到這個增益, MOJO接上外接電源之後,聲音還會進步。 我把MOJO當家用的一體機來使用, MOJO的推力很大,即使耳機使用HD800,推出來的音壓仍然夠, 在使用CAT聆聽之下,聲音中性,高低頻的延伸比MBP更好,音場也大了一圈, 細節呈現完整,就像在小酒館內聆聽音樂一般,舒服且耐聽, MOJO相當能反映前端訊源的好壞,好的訊源給它提升很大。 HUGO: https://i.imgur.com/sIfr618.jpg
HUGO的小巧外表和富含細節的聲音,從第一次試聽就被吸引住了。 HUGO採用的FPGA晶片是屬於較為前期的晶片,可以支援到24bit/384kHz的規格, 和MOJO相比支援介面豐富很多,RCA的輸出讓玩家可以繼續挑戰上擴逼出HUGO的極限, RCA輸出電壓為3V,比標準規範多出1.5倍, 在搭配其他耳擴時,更好驅動一些難以驅動的耳機。 和MOJO相比,HUGO的聲音比較飽滿,MOJO聽起來單薄很多, 整體素質和MOJO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 HUGO的音場更大,聲音更為細緻寬鬆,在處理HD800時聲音更為飽滿且完整, 處理HE1000平板耳機也能處理得有聲有色,音樂該有的輪廓都相當完整, 接上BHA-1耳擴後,聲音還有不小的提升,驅動HE1000聲音更完整,整體營造出來的場面 更大。 HUGO 2: https://i.imgur.com/YMeaSW8.jpg
https://i.imgur.com/SuaGIa2.jpg
https://i.imgur.com/la54zSU.jpg
HUGO 2使用的晶片是較新的晶片,和DAVE相同,演算法也提升不少, 這次加入了遙控器非常方便,音量大小、濾波模式、Crossfeed等等,都可以使用遙控器 進行控制, 而HUGO 2只要插電24小時之後,電源按鍵的燈會變成紫色,進入到家用模式, 在家用模式聆聽下,聲音更好,不過這次比較都是在一般模式下比較, 畢竟HUGO 2體積不大方便攜帶,帶著跑來跑去自然就很難得進入家用模式了。 這次新加入了濾波模式,使的玩法更為多元有變化, 濾波總共有四段,分別是HUGO、HUGO HF+、MOJO、MOJO HF+, 我自己的聽感認為,HOGO段的聲音較為明亮、分離度佳,音場也比較大, MOJO段的聲音較為濃郁溫潤有感情,而有HF+段音場則是會提升, 四段各有不同的風格及搭配,我自己最喜歡的則是HUGO HF+的聲音。 和HUGO相比,HUGO2的聲音進步非常多,聲音更為寬鬆細緻,音響性好了一大截, 在新一代的FPGA調整之下,HUGO2有著較為穩重飽滿的下盤, 這點在MOJO及DAVE上都能感受到,相比之下HUGO的聲音較為清爽, 接上耳擴聆聽之下,HUGO2聲音的提升也是非常顯著的。 HUGO TT: https://i.imgur.com/nD1mkYZ.jpg
https://i.imgur.com/LlApPlt.jpg
https://i.imgur.com/FcBDyrr.jpg
在HUGO熱賣沒多久後,CHORD就宣布推出HUGO的高階產品HUGO TT。 HUGO TT的內容架構跟HUGO非常的接近,主機板甚至長得一模一樣, 差異只在電池的數量以及TT有了平衡輸出的端子。 不過聲音卻是和HUGO有著十萬八千里的差距, 即使是到了HUGO2上市,TT和HUGO2同場比較,聲音仍是勝出一大截, TT的聲音比HUGO2更為飽滿、豐潤,音場和解析也在好上一大截。 讓我最為訝異的是TT前面的耳機孔, MOJO、HUGO、HUGO2一直到TT,耳機孔的推力我認為都是相當大的, 但是越入門的器材耳機孔的聲音容易爆衝過推, 就像是拿MOJO來推日系耳機像是W1000, 聲音聽起來會爆衝而且刺,不過到了TT之後,聲音改善相當大, TT的耳機孔可以推動難處理的耳機,也能推動高靈敏低阻抗的耳機, 適應的耳機比MOJO、HUGO都還要來的更多更廣。 TT作為CHORD新世代第一台能夠平衡輸出的DAC一體機, 原廠表示在平衡的輸出下,XLR輸出的電壓為6V, 在平衡輸出方面也和HUGO拉開了極大的差距, 在外接耳擴的狀況之下,TT的平衡聲音比單端還要好上非常多。 DAVE: https://i.imgur.com/CxO0TO4.jpg
https://i.imgur.com/95EsPXF.jpg
DAVE是新世代CHORD便當盒系列的旗艦,取代了QBD76這個產品線, 作為新世代的旗艦,DAVE所使用的技術都是目前CHORD中最高的設計, DAVE也回歸到了一般電源的使用,裡面不再使用電池供電。 DAVE的電源處理,我認為比前面幾款產品都還嚴苛, 使用了交換式電源供電,電源產生的高頻雜訊,都會使DAVE的聲音劣化, 在完全不做電源處理的狀況之下,DAVE聲音比TT還要難聽都是可能的。 DAVE在發售之際,就受到很多的討論, 其中還有一些網友的盲目推崇,導致有許多玩家一聽到DAVE或是聽到CHORD器材就感到厭 惡, 每一樣產品都有喜歡它和不喜歡它的客群, 如果因為一些主觀意識偏見,而不去接觸它試看看就下評論,那我認為是比較可惜的。 與前面的產品相比,DAVE的重點還是在於系統整體處理這一個部分, DAVE反應前端的能力非常的好,在提升電源、訊源、線材的處理之下, 提升的幅度更大,得到效益也更大, 這和許多高階器材的情形都一樣,讓我覺得DAVE不愧是旗艦。 心得小結: 比較了了五台CHORD家的產品,自己有了一些主觀的心得 沒做任何電源處理訊源處理之下 DAVE≧TT>HUGO2>HUGO>MOJO 有做訊源優化和電源處理 DAVE>>>TT>>HUGO2>HUGO>MOJO 投入了大量預算做電源處理和訊源優化 DAVE>>>>>>TT>>>HUGO2>HUGO>MOJO 如果要說這幾台哪一台性價比最高 我主觀認為二手的TT性價比最高, 價格便宜簡單好處理,該有的端子一應具全。 如果說預算無上限想挑戰自我, 那DAVE是目前CHORD新世代的最佳器材。 PS:感謝上一篇大家的支持,還有剩下兩篇我會盡快補完>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3.99.1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543025952.A.D02.html

11/24 10:24, 5年前 , 1F
Dave上打MSB了沒啊
11/24 10:24, 1F

11/24 10:28, 5年前 , 2F
MSB的價格太浮誇了,DAVE已經是高階訊源價格比較平
11/24 10:28, 2F

11/24 10:28, 5年前 , 3F
實的了
11/24 10:28, 3F

11/24 10:30, 5年前 , 4F
先推
11/24 10:30, 4F

11/24 10:30, 5年前 , 5F
話說我對Analog的印象有點類似於擴大機的Diablo
11/24 10:30, 5F

11/24 10:30, 5年前 , 6F
這樣看來MSB是法拉利 Dave大概就GTR吧
11/24 10:30, 6F

11/24 10:31, 5年前 , 7F
你的等級至少要買到reference吧
11/24 10:31, 7F

11/24 10:31, 5年前 , 8F
起碼也要打個analog (?
11/24 10:31, 8F

11/24 11:02, 5年前 , 9F
推個TT
11/24 11:02, 9F

11/24 11:08, 5年前 , 10F
大大能不能比較hugo2跟TT當純dac的部分,謝謝!
11/24 11:08, 10F
TT還是比較好,聲音更開闊,解析好上一截,聲音的密度感也比較佳^^

11/24 12:36, 5年前 , 11F
盲目推崇XD
11/24 12:36, 11F
盲目推崇真的是比較可惜的,器材沒有什麼強弱上打之分,只有適不適合自己使用,每個 音響玩家都有自己的方向,只要器材能符合自己追求的方向就是好方向^^

11/24 12:52, 5年前 , 12F
推 心得
11/24 12:52, 12F

11/24 12:53, 5年前 , 13F
純DA應該要把qutest算進來吧
11/24 12:53, 13F

11/24 12:54, 5年前 , 14F
不知道hugo2大改電源能不能跟TT比, 畢竟算法和硬體
11/24 12:54, 14F

11/24 12:54, 5年前 , 15F
都更先進就差在電源和USB
11/24 12:54, 15F
當時聽TT和HUGO就覺得,兩個基板都一樣,可是聲音差了那麼多,在看到最近要推出的dC S器材,也是標榜基板和高階的羅西尼一樣,我會覺得FPGA裡面寫的東西,是我們不太知 道的,這才是影響聲音的關鍵^^

11/24 17:23, 5年前 , 16F
推推
11/24 17:23, 16F

11/24 17:55, 5年前 , 17F
推 好文,筆記中......
11/24 17:55, 17F

11/24 19:43, 5年前 , 18F
聽了一輪5-10萬dac還是覺得chord家很好啊 其他都調
11/24 19:43, 18F

11/24 19:43, 5年前 , 19F
音太有特色或是升級感不大
11/24 19:43, 19F

11/25 00:01, 5年前 , 20F
太陽系內已量產第一DAC Chord Dave,讚
11/25 00:01, 20F

11/25 03:34, 5年前 , 21F
Mojo套上原廠皮套 冷刺的的聲音會改善很多
11/25 03:34, 21F
※ 編輯: joshuachina (111.83.70.30), 11/25/2018 10:15:13
文章代碼(AID): #1R-BKWq2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