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Marantz NA-11S1 VS Mytek 192 dac

看板Headphone作者 (口責口責)時間8年前 (2015/10/28 02:16), 編輯推噓9(9013)
留言2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前言: 這兩三年網路撥放器真的開始比較流行起來,我朋友很有興趣, 先去醉音聽了P家的N-70來確定是否要玩. 在他評估之下Z>B後, 於是開始著手尋找預算範圍內的網路撥放器. 詢問我D100pro 以及自己查功課看一些機種資訊. 總之他覺得對Marantz家的機器有興趣. 但是台灣售價真的不便宜,於是我剛好去了一趟中野. 隔天我就拿到了! \(^▽^)/ == 不過實際拿到才發現... 這台二手是2015年6月才買,有夠新. 一開聲真得亂糟糟,整個等於用二手價買到新品.(朋友表示:買二手還要run機,麻煩. 大概這一個月以來,我每天約使用五小時. 到現在基本上聲音有一定穩定了. 不過也要寄回去給他了,於是還是寫一些心得好了. 對照組: Mytek 192 (以下簡稱192) 我發現NA-11S1(以下簡稱S1)康康線可以吃, 所以基本上可以無痛純粹比較DAC能力 路徑: 筆電=>鐵殼USB HUB=>康康線=> 192 or S1 =>耳擴=>Denon D7000 PS1: 192 我動過RCA母座手術 內部貼黑豆干 紅外線貼紙 等等遮蔽小物 所以多少跟其他擁有者聲音不同. 試聽歌曲: 古典 (貝九 行星組曲) 流行(西洋 and 日本) Etc.. 以下試聽純粹比較DAC能力,網路撥放部分請等待物主自行分享.(因為他不給錢我買線 == 先來談外觀:我想體積跟重量都大勝 192. 我覺得他金屬殼算滿漂亮的 打開電源還有微微透出藍色的LED燈(雖然我想關掉),整體滿貴氣的感覺. 而後面端子也不會很擠,電源是沒地線,這點我沒甚麼特別意見. 開機後有歡迎畫面,然後照數位輸入方式有不同選擇,但我是走USB, 在這邊反而要選"PC",因為選項中的"USB"是給隨身碟輸入使用的. 而驅動官網抓很快,驅動介面很簡單,就是只能調整緩衝大小而已. 這點192介面相對多了一些選項,不過是好是壞還是看使用目的. 輸入不同頻率位元的數位檔案面板上也會跟著顯示,DSD也會寫,這台最多到2.8MHz 其實是跟192一樣的,以下比較的時候我全部用撥放軟體及時把檔案轉成dsd給兩者. 我沒有仔細看說明書,所以是否能像192把輸出by pass之類選項更改就不得而知. (以下都是討論耳機系統的聲音,喇叭系統就不納入考量) == 聲音: 兩者詮釋上有相同的地方,也有顯著不同的地方.(廢話中 我想因為聽久了192,可能在器材的喜好上,對於樂器或者人聲的刻畫. 我沒有很喜歡過度線條化或者過度肥大化這種極端的方式. 當然你可以認為192我覺得線條感之類的很重壓,但這不是我要討論的. 以我的聽感這兩台大約都趨於中間,也就是他們的解析不是靠線條去刻劃出來的. 細節聽得出來,但是你又覺得自然有層次感,不是犧牲某樣去達成另外的事情. 以我來說Hugo是在稍微偏點線條感了,端看個人喜好. 但系統是很多環節在影響的,挑自己喜歡的就對. == 三頻: 邊RUN的過程邊看T大的文章來比較到底聲音到哪種程度,一開始拿到我是覺得 有點慘啦. 大概過一個多禮拜差不多好聽了起來.(你確定不是想戰?) 簡單來說 192 VS S1 高 清新 溫和圓潤點 中 活潑稍大港 較細膩溫暖 低 衝擊力好 豐潤厚度棒 以行星組曲來說,三角鐵的聲音192就是清新稍甜,S1溫和些,但是以顯眼度來說. S1的反而有"嘿,我在這裡,請注意我"的感覺,反而殘響上較豐富些,提醒她的存在. 以人聲來說,西洋流行樂我挑192,我喜歡活潑不太需要韻味加成太多,我需要活力. 但是日本女聲來說S1的溫暖帶點稍稍韻味那就恰如其分(但是S1不帶拉尾韻) == 低頻如同T大所說,量感十足但是又不會掩蓋到中上頻段. 在解析力足夠下, 像是Hans Zimmer作的杯麵系列,全面啟動這些有不少低頻帶起氣氛的曲子, 他補足底盤的穩定度,你會覺得滿不錯的. 192量感普普,但是在衝擊力道上 明顯優於S1,但不是S1會軟腳打出淤塞的低頻,只是相對192更能打在你耳朵上. S1是穩定豐富但層次不差的低頻塞滿你的底盤,端看個人選擇. 所以三頻的整體上,基本上兩者解析都夠,我沒有明顯覺得誰特別優於誰. (我不討論等級到幾萬,因為對我來說都輸某哈哈) S1:高頻溫和中帶有質感,不侵略你的耳朵但是他會適時提醒她的存在 中頻細膩帶有溫暖,韻味中又不加以牽拖,且沒有作特殊染味. 低頻豐富量感又有層次,聽了以後覺得很穩重但又保持一定彈性. 192: 高頻中等明亮帶點甜甜感,不帶空靈感,不搶眼但他又適時存在. 中頻稍大港有活力,些許的韻味加上水份讓聲音不至於像死魚般. 低頻衝擊力夠,動靜分明又不失彈性. == 空間分布: cayin DAC-11我沒聽過不敢說S1跟DAC-11比起來空間感強了多少. 跟192相較之下,RUN之前跟RUN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左右寬度是小於192的, 在行星組曲的木星這首低頻一出來時候,192相對輕鬆拉出左右寬度的邊界感, S1左右邊界明顯靠近,但是在上下寬度上S1比較佔了上風,所以在低頻消散上. 我覺得上下寬度夠的情況下也不會嚴重蓋到其他樂器的感覺,縱深來說兩者 倒是沒特別優劣. 一言以蔽之: 192左右分得開 S1上下較吃香. 背景黑&通透度: 這個我倒是歸因於192我換過RCA母座頭,在這點上面偷加分了不少. 也就是毛邊感,通透度,滑順感這方面192略顯優勢,S1沒有特別差就是. == Marantz家自豪的類比電路設計我覺得還滿發揮功用的(不然機殼那麼大好看的喔?) 不然以我自己猜想,沒換過RCA母座的192可能會稍微小輸也說不一定. 人聲位置: 這個其實我覺得有顯著的不同,但又牽涉到整體感覺,整體感稍後談. S1的人聲其實是跟背景相對比較融在一起,但你又不會聽不到它的存在. 192明顯比較獨立出來,這一前一後的位置就有差,就像我說192中頻卡大港, 這種差異就明顯化. 整體感: 這邊的描述我想了很久,決定用演奏廳位置來做說明. S1的情況是,你可能坐在演奏廳中後排欣賞,左右視角比較小,上下就大 樂器雖然你知道前後差距有別,但對你來說可能一個差10M,一個差8M == 所以整體感受上,前後有別但又不是差那麼多,大家是整體融合再一起演奏. 於是台上人在唱歌,也等於他也是樂器的一部分,因為距離上的問題w. 192就屬於近場臨聽,寬大且明顯各樂器人聲有獨立位置以及立體感,但是整體 融合度又不錯,鮮明直接感受非經由麥克風傳過來的聲音. (大概是這樣子吧?) 內擴部分: 我是給順順是OK的,有外擴就接外擴吧. 基本上整體三頻分布不會差太多,但溫暖的音色稍微不見了一些, 毛躁感跑些出來跟音場又在小了一點,大概接難處理的耳機還是免了吧. (朋友表示說原場訪談HD-DAC1的內擴等級還是比較高點) 總結: 是台好機器,在日系機器裡面是我相對比較喜歡的廠牌. 不喜歡過於直白,中性不會過於溫暖,音響性又保持住而整體厚度又不錯. 雖然台日售價有差,以日本售價來說是我覺得這價位帶很好的選擇 網路部分有待物主分享,感謝收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6.77.142.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eadphone/M.1445969762.A.2D1.html

10/28 02:22, , 1F
看樣子該買曼哈頓了... 我亂講的
10/28 02:22, 1F

10/28 02:25, , 2F
我想d大自己經驗夠,不需要聽我怪力亂神
10/28 02:25, 2F

10/28 06:58, , 3F
人到東洋還是得繼續戰下去!
10/28 06:58, 3F

10/28 09:33, , 4F
\Manhattan/
10/28 09:33, 4F

10/28 09:34, , 5F
推戰神大心得分享文!
10/28 09:34, 5F

10/28 10:13, , 6F
manhattan 開箱呢!
10/28 10:13, 6F

10/28 13:34, , 7F
S1如果用平衡輸出應該空間感會更大
10/28 13:34, 7F

10/28 13:34, , 8F
NA11S1的類比放大線路是用全平衡的HDAM
10/28 13:34, 8F

10/28 13:34, , 9F
所以要盡量用平衡輸出才能展現它的優點
10/28 13:34, 9F

10/28 13:38, , 10F
等物主了 雖然我不確他是否要用XLR那邊
10/28 13:38, 10F

10/28 14:56, , 11F
物主表示:綜擴沒平衡輸入哭哭喔
10/28 14:56, 11F

10/28 15:24, , 12F
綜擴該丟窗外了
10/28 15:24, 12F

10/28 23:01, , 13F
DSD1792呀,還真是少見的DAC晶片
10/28 23:01, 13F

10/28 23:21, , 14F
其實真正少見的是NA11S1的DSP晶片--PEC777
10/28 23:21, 14F

10/28 23:22, , 15F
這是marantz自家做的 有點類似FPGA的東西
10/28 23:22, 15F

10/28 23:22, , 16F
包含升頻跟濾波還有dither功能
10/28 23:22, 16F

10/28 23:23, , 17F
marantz只在自家最頂級機種用這顆晶片 像是7系列的CDP
10/28 23:23, 17F

10/28 23:23, , 18F
還有11系列的SACD player 跟NA11s1
10/28 23:23, 18F

10/28 23:24, , 19F
NA11S1的細節豐富 其實這棵DSP晶片功勞不小
10/28 23:24, 19F

10/28 23:24, , 20F
因為這顆DSP晶片也不是市售現成晶片 是marantz家自創的
10/28 23:24, 20F

10/28 23:28, , 21F
有錢下線真好
10/28 23:28, 21F

10/29 16:01, , 22F
這兩台都不錯啊@@
10/29 16:01, 22F
文章代碼(AID): #1MBxzYBH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MBxzYBH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