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IE8i / HD598接上Aune T1

看板Headphone作者 (對酒當歌)時間10年前 (2013/09/28 18:53), 編輯推噓9(905)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有時候我真的搞不懂DAC跟擴,原本懂的,又搞混了。 : 擴不就是單純的音量控制,更好推。 : 這邊又衍生出一個問題,什麼叫做更好推? : 使耳機在工作範圍內發揮應有的細節? : 是這樣嗎? 小弟的解釋很業餘,獻醜了,專業的請詢問Dopin大(逃~) PC、音效卡、DDC(數位轉換介面/數字介面)、CDT(轉盤)中的USB、同軸、光纖、I2S等 各類輸出口,所提供的都是「數位訊號」。 而耳機和耳擴的3.5mm、6.3mm、RCA、TRS、XLR等端子,只能接收「類比訊號」。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將「數位訊號」轉換為「類比訊號」的器材為仲介。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DAC(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 數位類比轉換器,或者稱解碼 器) DAC的input部份,接收數位訊號;output部份,輸出類比訊號。 DAC依其市場定位的不同,input和output的端子也不盡相同。 給電腦玩家使用的DAC,數位輸入方面往往只有USB,如Aune T1、Bladelius USB DAC。 而專業音樂製作者所使用的DAC,在類比輸出部份往往會使用TRS或XLR。 在早期USB尚未普及的年代,DAC往往只有同軸或光纖輸入。 近年發佈的中高端DAC,輸入和輸出介面一般都很完善,如W4S、Mytek 192、Lavry DA11 等。 耳擴原理我就更不懂了,以下業餘級解釋僅供參考~ 我知道的僅是,提供足夠的功率給耳機XDD 有了充足的功率,耳機才能發揮其性能,提供更多的解析力、更平衡的三頻、更凝聚的結 像、更完整的空間信息…… 當然還有調音和潤飾作用。 : DAC是數位轉類比,所以以T1為例。 : 在#1I1JKd8B這篇討論到 : waves66:我覺得T1的賣點主要還是DAC,它的耳擴是沒經過真空管的, : 那麼"我從USB接到T1,在接耳機。這就是DAC了吧?" : 那真空管是用在?DAC嗎? : 還是我一直沒用到該用的? : (例如後面的Audio in/out我還搞不懂怎麼使用他) 如果是純DAC或純耳擴的話,那麼如上所述,分工是很明確的。 不過現在的許多器材,廣義來說大多是「一體機」,所以新手看了會很亂,我入坑的前兩 年就從來沒有搞懂過XDD 像最近很夯的Fiio X3播放器: 當你使用它的同軸輸出時,它是一台數位播放器(類似CDT?)。 當你使用它的Line Out時,它是一台播放介面+DAC(類似CDP?)。 當你使用它的Phone Out時,則是把它當一體機在使用(加入耳擴功能)。 (以前在音悅的官網Q&A看到說,凡是有Phone Out的器材就一定有內建耳擴線路,是否如 其所述就有待其他高手解答了~) 至於Aune T1,它是一台一體機,真空管DAC+晶體耳擴。耳擴部份是沒經過真空管的。 T1的DAC部分只有USB輸入,如果你要用到它的真空管DAC的話,那就只能通過USB線直接連 上電腦。 如果你連上USB之後,再把耳機接上Phone Out孔的話,就是把T1當成一體機來使用,同時 使用了真空管DAC和晶體耳擴的功能。(也就是你現在的使用方式) 如果你要使用T1的純真空管DAC功能的話,那還要另外買一台耳擴。T1的USB部份接電腦, Audio Out部份接耳擴。 如果只想使用T1的純晶體耳擴的功能,那麼你需要一條訊號線來連接電腦音效卡、隨身播 放器、或另一台DAC的Line Out部份,再把訊號線的另一端接上T1的Audio In,最後在T1 的Phone Out端接上耳機,就大功告成了。 : ===============舊文↓================== : 目前Aune T1是拿來接我的HD598... : 反而IE8i入手最早確一直沒有上T1聽聽看。 : 也不知道這樣行不行,會不會燒掉? : 順便一問。 : 這再買DAC之前就有的疑問了。 : 從電腦接出去,到底是要接音效卡=>DAC(T1)=>耳機 : 還是USB出=>DAC=>耳機? : 差異到底在哪? : 之前爬文完全是有看沒懂。前端,後端。 : 如果更要求一點是否要買張音效卡接DAC呢? 【一體機】 PC USB Out → USB線 → T1 USB In → T1 Phone Out → 耳機。 【純真空管DAC】 PC USB Out → USB線 → T1 USB In → T1 Audio Out → 訊號線 → 耳擴 Line In → 耳擴 Phone Out → 耳機。 【純晶體耳擴】 (前省略)音效卡/DAC/隨身播放器 Line Out → T1 Audio In → T1 Phone Out → 耳 機。 ~~~~~~~~~~ 因為閃光有這台機器,所以有過一些把玩調校的經驗,獻醜了XD 我的看法是,Aune T1的CP值很不錯,尤其是DAC部份值得一玩。 耳擴部份較弱,而且偏亮,旗艦級或次旗艦級的東西就不要為難它了,我拿來配AKG K601 和Etymotic ER4S相當悲劇。搭配一些容易驅動的厚聲耳機還是ok的。 接近的價位還有Audinst MX1和Fiio E17。前者沒玩過,就不評論了。E17和T1相比的話( DAC部份),我覺得T1稍勝一籌。 T1的優點是:細節豐富、解析強大、音場開闊、線條細緻。 缺點則是:中低頻量感不足,結像比較鬆散,整體聽起來有些乾澀和偏亮,且只有USB輸 入(E17則有USB、光纖和同軸輸入)。 個人覺得T1的可玩性很高,對周邊器材的靈敏度也很高。 上面提到的缺點,可以通過周邊器材的小調整,來稍作改善。 換掉原裝的USB線和真空管,提升都很大。 原裝的USB線聲音比較乾澀粗糙,run了幾天也沒什麼改變。建議換條厚聲的USB線,應該 會有很大的提升。我換了一條百多元的大陸線和Belkin線,就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了。 我對USB線材研究不多,詳細的推薦可請教版上的USB之神XD 管子的話,我只玩過Amperex號角男孩、Tesla e88cc code32、Electro-Harmonix (EH) 金腳6922。 我覺得前兩個都不錯: Amperex的空氣感、音場、解析都不錯,高低頻的延伸和量感一般,但是滑順度和細膩度 都很好。 Tesla的高低頻量感比較多,音色較雄渾,衝擊力和動態感較好,但細膩度、細節和音場 都不如Amperex。 EH是現代管,聲音是比T1原裝的南京管細膩很多,但各方面還是不如上面兩支。 有版友推薦過JJ管,應該也值得一試。 電供我沒玩過,換更好的應該會有提升,但我不會玩XDD 我個人還是認為Aune T1是一台DAC比耳擴強很多的一體機。 試過外接耳擴(大陸牌的山韻306A隨身擴),提升相當明顯。 廠機的話,如果搭配得宜,我覺得配到10k等級的耳擴都還算門當戶對。 配到20k等級的擴的話,可能就會開始覺得訊源部份遇到瓶頸了。 如果預算不多,卻想入門玩Hifi,感受一下調校器材的樂趣,我想T1是個很不錯的選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230.73.126

09/28 19:03, , 1F
心得推
09/28 19:03, 1F

09/28 19:48, , 2F
推心得 很詳細
09/28 19:48, 2F

09/28 21:19, , 3F
推心得 分享
09/28 21:19, 3F

09/28 21:23, , 4F
推,身上沒有任何DAC與耳擴,感謝詳細分享
09/28 21:23, 4F

09/29 00:04, , 5F
我覺得可以用"DAC為訊號轉換"."耳擴為訊號放大"來簡單的理解
09/29 00:04, 5F

09/29 07:54, , 6F
感謝解說,非常的詳細,替我上了一課,萬分感謝。
09/29 07:54, 6F

09/29 22:12, , 7F
I2S
09/29 22:12, 7F
謝謝提醒,已修 :) ※ 編輯: waves66 來自: 116.230.73.126 (09/29 22:21)

09/29 23:40, , 8F
電供的話我聽過有上水木電供的T1
09/29 23:40, 8F

09/29 23:40, , 9F
差別主要是在層次感、背景黑度、耳擴控制力
09/29 23:40, 9F

09/29 23:41, , 10F
然後多一條電源線可以讓你調音而且差別很明顯
09/29 23:41, 10F

09/29 23:42, , 11F
只是這電供+電源線線花下去的錢大概就比T1貴了...
09/29 23:42, 11F

11/13 02:45, , 12F
收穫良多,謝謝~^^
11/13 02:45, 12F

01/28 10:56, , 13F
終於有一篇文白話到我看的懂了,感動。
01/28 10:56, 13F

01/28 10:57, , 14F
我覺得真的暸解透徹的人才有辦法用很簡單的方式說明
01/28 10:57, 14F
文章代碼(AID): #1IHhKMm7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IHhKMm7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