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近日系統升級心得

看板Headphone作者 (日日夜夜)時間11年前 (2013/05/16 07:09), 編輯推噓21(21032)
留言53則, 1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原文恕刪 ~ 跟風來一篇 XDD > 在被前輩的系統給狠狠毒到之後,於前陣子終於把新系統 + 耳機給搞定了! 錢包君表示今年再起不能,Tobby + Bobby 魔改明年再說吧~ 耳機: DENON AH-D5000、beyerdynamic T 90 DAC: FireStone Audio Tobby (AD827SQ * 1) DAC 電源線: QED QUNEX-6 5N 高純銅電源線 (1.8m) ATL BR-M15A 電源公頭 + ATL BR-F15A 電源母頭 DAC 墊材: VIBRAPOD Isolators Model 2 AMP: FireStone Audio Bobby AMP 電源線: ATL TRANS-ART TA-9500S 電源線 (1.8m) ATL ETP-850CU 純紅銅電源公頭 + ATL ETP-320CU 純紅銅電源母頭 AMP 墊材: VIBRAPOD Isolators Model 2 壁插: ATL ETP-1000CU + FURUTECH 102D 不銹鋼蓋板 排插: ATL ETP-1000CU + COOPER 2孔 + ATL AI-20 5mm 鋁合金蓋板 ATL TRANS-ART TA-9500 電源線 (4.1m) + ATL BR-M15A 電源公頭 USB 訊號線: FURUTECH GT2 USB-B 1.2m A-B Type RCA 訊號線: FURUTECH FA-51 5N PCOCC (1.2m) XLR→6.3: FURUTECH FA-61 6N PCOCC (15cm) FURUTECH FP-701M(G)XLR 公頭 + NEUTRIK 6.3 立體母頭 3.5→6.3: ATL J-3.5SG 3.5mm MINI STEREO JACK USB Hub: eSense U8 USB 3.0 SPEED HUB (4 Port) 普通壁插 → 一般延長線 → PC → Hub → Tobby → Bobby → D5000.T90         |       ↑    ↑   ↑ └───────┘    │   │                      │   │ ATL壁插 ──────────────→ 排插 ──┘ http://imgur.com/a/Cjrvw#0 舊系統: 完全未更換壁插、電源線,也未使用排插、墊材; RCA 訊號線是入門款的 MS audio HV3Pro、USB 訊號線則是 audioquest Forest, 原本耳機是 SONY MDR-CD900ST、YAMAHA HPH-MT220, 等到換系統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改成 D5000、T90。 --- 系統建構: 因為被前輩的中性偏暖的系統給毒到, 便也想要建構一套中性稍暖系統, 一來配合 Tobby + Bobby 中性偏暖、易搭配的特性, 即使未來換器材了,線材仍能沿用; 二來藉此來聽耳機的調音,讓換耳機 = 換口味,保持新鮮感~ 因為預算有限, 與前輩討論、請教過後,帶著前輩提供的次一階系統菜單到專業音響線材店, 結果又被老闆給補刀,就成了現在的系統了 XDDD 至於墊材,則是自己在聽了其他前輩們的建議後, 擋不住心中的惡魔, 又自己跑去音悅請店員推薦入門級墊材的結果 Orz 聽感: 直接從一堆小黑線 + 入門款訊號線換成這套系統, 只能說...全面性大提升啊!XDDDDD 背景變暗、細節量增加,樂器的殘響表現相當舒服, 三頻都變得更加貼近, 高頻延伸提升、變亮、變得柔和,大幅減少緊繃感; 中頻人聲的表現更佳的豐富生動,能夠清楚的分出主唱與合音,擁有畫面感; 低頻的提升更為明顯, (會覺得較中高頻明顯可能是因為原本耳機是低頻量少的 CD900ST + MT220) 下潛深度和力道都大幅提升,低頻量感也有所增加, 使得低頻有明確的顆粒感、bass 的空氣彈性, 聽起來爽快感十足, 這是我在舊系統聽不到的聲音啊... 由於高頻延伸變好、低頻質量增加下潛變深之故, 動態表現更是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連帶著也有了空間感、開闊感,使得音場也隨之變大, 人聲的尾韻和高音時的空氣感, 配合漸漸開始有層次的合音和樂器表現, 讓我又再次在 CD900ST 上聽到讓我魂牽夢縈的立體感, 雖然與前輩的系統仍有段非常顯著的差距, 但已讓木耳的我相當滿意了~ 在系統建構完成後,前輩也建議我可以開始攻略較為高階的耳機了, 在前輩建議下嘗試了 DENON AH-D5000, 在店裡用店家的 Tobby + Bobby 試聽後, 發現很難得的自己竟然還滿愛 D5000 特殊的木殼音染, 卻也擔心自己的系統抓不住 D5000 大量的低頻, 會使得聲音變得鬆軟、渙散,就悲劇了... 雖說如此,因為 D5000 已停產, 難得店家還有全新品可以拿, 最後還是敵不住心中的小惡魔,敗回家了... 前 50 hrs 的 D5000 的低頻量真的多到誇張的程度, 下潛深度和力道也不足,聲音顯得散漫, 那時的我心中整個超恐慌, 想說目前的系統果然還沒辦法處理好難搞的低阻次旗艦嗎... 但破 200 hrs 後,D5000 的低頻質感明顯提升, 低頻量稍收,下潛深度與空氣感大幅提升, 力道充足、具有明確顆粒感, 配合獨特的木殼迴響音染,意外的耐聽又毒性十足啊~ 也慶幸自己賭對了,現在整個就是「愉☆悅 使用中!」啊! 至於我現在手上的 T90 是如何來的...那又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XDDDD (←明明前兩天還在喊試聽淺嚐的人...XDDD) 目前 T90 正在努力 run in 中, 在我的木耳聽感下,滿意外的是 T90 初開聲就還不錯, 我還以為普遍需要很長 run in 期的歐系耳機初開聲很難出好聲呢... 這也讓我更加期待 T90 的潛力了! 也更加確定自己真的是容易滿足的木耳...Orz 而現階段能夠確定的, 只有 D5000 和 T90 的組合真的是太有趣了啊! 聽久了 T90 再換回 D5000, 馬上能夠很明確的感受到封閉式木殼的迴音與渲染, 頓時理解 D5000 的獨特音染是怎麼來的 XDDDD 反過來由 D5000 換回 T90, 則是馬上能夠感受到 T90 開闊的音場與氣勢感, 較佳的速度感, 相比之下淡淡的音染,使得聲音變得純淨、清甜, 真的是完全不同風格的兩支耳機啊~ 實在是太有趣了! 以上~。繼續努力 run in 去 XDDDD -- 器材存在只為聆聽音樂的感動,讓人感動的音樂需要器材來表現。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6.210.195

05/16 07:27, , 1F
心得推一個 系統差不多 但我是HD600使用者XD cdp+t+b+hd
05/16 07:27, 1F
HD600 是好耳機~可惜那配戴感我不行 Orz 我也好想收一個 CDP 來玩啊~ (看向自己的 CD 群)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18.166.210.195 (05/16 07:44)

05/16 07:57, , 2F
看線材牌子就知道是那位老闆推的坑
05/16 07:57, 2F
testkg 大有這麼明顯嗎 XDDDD 是說老闆的音響系統真的好讚, 而且還兼具驚人的雜食度呢...(羨慕的意味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220.136.26.132 (05/16 08:23)

05/16 08:22, , 3F
閱 看來看去,欠改,over
05/16 08:22, 3F
gg 大這麼好興致, 想來晚輩這種入門的小系統可入不了您的眼, 而且預算也有限...Orz 晚輩也沒那種大心臟來把 D5000 改平衡, 況且聽完前輩的系統後, 才驚覺光 RCA、Tobby + Bobby 魔改就夠玩了, 只好暫時把您最愛的平衡先停著囉。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220.136.26.132 (05/16 08:29)

05/16 09:13, , 4F
好長一串@@原PO真燒阿~~
05/16 09:13, 4F

05/16 09:13, , 5F
來推一下T90~
05/16 09:13, 5F
lead 大您誤會囉,我只是寫得比較詳細而已, 還遠稱不上燒, 這只算是初階的系統, 離前輩的系統還有很顯著的一大段差距呢...

05/16 09:14, , 6F
原來T90初開生就不錯呀(筆記
05/16 09:14, 6F
戰神大手下留情 Orz 後生晚輩木耳容易滿足, 您看看笑笑便可, 別跟晚輩認真了...Orz

05/16 09:18, , 7F
我是覺得蠻多耳機剛開聲就不錯聽了說~癖性不要太重的話
05/16 09:18, 7F
D5000 不知道算不算得上癖性重的耳機? @@

05/16 10:15, , 8F
看來還沒玩保險絲XD? 快買顆古河小藍看看!!
05/16 10:15, 8F
晚輩手腳笨拙不會自己換...Orz

05/16 11:19, , 9F
感覺好燒
05/16 11:19, 9F
bear 大您也誤會了...|||

05/16 12:06, , 10F
我都實驗室小黑線用爽爽,不知原PO會不會覺得線賣一賣
05/16 12:06, 10F

05/16 12:06, , 11F
又可以衝更高等的DAC或AMP這種矛盾?
05/16 12:06, 11F
max 大,晚輩一點淺見,您看看笑笑就好... 在聽過向前輩借來的線材系統後, 才驚覺電源、訊源線對 DAC、AMP 竟然有著顯著的影響, 只是 Tobby + Bobby 便如此了,更何況更高階的器材呢? 因此當初在規劃線材系統時, 便以中性為第一考量, 一來是為了聽出器材的調音與聲底是否真的合自己口味, 二來也是為了往後換器材後沿用方便。 早點建構好一套沿用方便的線材系統, 也得以提早開始 run in 線材。 (據說 PCOCC 線需要相當長的 run in 時間...?) 至少晚輩認為壁插、排插這兩項是相當值得投資的, 因為這是絕大多數的器材都會需要用到的整治電源工具啊... 晚輩一點拙見,獻醜了 <(_ _)> 是說其實晚輩現在整套線材的價格還不及 Tobby + Bobby 的售價...

05/16 12:36, , 12F
換保險絲不如換整顆AC座 相信你的下一部就要改.....XD
05/16 12:36, 12F
被 matt 大發現了 XDDD 目前預定明年初將 Tobby、Bobby 的 AC 母座、RCA 母座改掉, 據說主要是能提升聲音的細緻度~

05/16 15:16, , 13F
閱 不用講這麼多,兩個字 -->欠改,over
05/16 15:16, 13F
gg 大竟然少見的回了同一篇文兩次耶, 真是晚輩的榮幸啊! 只能敬求 gg 大開示一套完整系統, 好當作晚輩未來升級的目標了!

05/16 15:53, , 14F
@@
05/16 15:53, 14F

05/16 16:51, , 15F
有心得有推 這次gg大怎麼講話這麼簡潔 欠改是指改什麼?
05/16 16:51, 15F

05/16 16:53, , 16F
現在已經進化成 閱 欠改, over了嗎?XDD
05/16 16:53, 16F
敬求 gg 大開示~

05/16 17:17, , 17F
滿滿的ATL XD ,這款這麼好用@@?
05/16 17:17, 17F
s 大,說來慚愧, 這整套系統是請前輩幫忙規劃的, 接著就整套換上來了, 因此晚輩也僅能就整套系統來分享木耳聽感, 無法單就 ATL 的線材與壁插等來分享... 整體系統就目前聽來聲音真的頗中性, 算是頗合晚輩胃口的~

05/16 17:23, , 18F
好多線想聽看看XD
05/16 17:23, 18F
線王 isley 大 <(_ _)>

05/16 18:28, , 19F
樓上線王
05/16 18:28, 19F

05/16 18:51, , 20F
推ATL ETP-850CU,之前跟永翊買qunex8也是這頭,很不錯!!
05/16 18:51, 20F
補推~(咦?

05/16 18:51, , 21F
不知道有沒有版友用這頭搭過其它線身呢?? 之後買線想參考
05/16 18:51, 21F

05/16 19:46, , 22F
噗~~~~~~~~這麼快就下手啦XD
05/16 19:46, 22F
這說來話長,晚輩就不贅述了 XDDDD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14.45.83.72 (05/16 20:35)

05/16 20:35, , 23F
其實我不太建議ㄧ次買齊壁插 電源 訊號等線材,尤其又都搭
05/16 20:35, 23F

05/16 20:35, , 24F
同廠牌,也不是說那些廠牌好或壞,每個廠牌都有自己獨特的
05/16 20:35, 24F

05/16 20:35, , 25F
地放,慢慢ㄧ處處添購,了解線材帶來系統那些改變,利用各
05/16 20:35, 25F

05/16 20:35, , 26F
牌的特色補足缺陷或調整成你愛的音色,是比較理想的做法...
05/16 20:35, 26F

05/16 20:35, , 27F
.當然還是有某些廠各頻段跟音色都很理想,不過這類的廠線
05/16 20:35, 27F

05/16 20:35, , 28F
不是每個人都能接受的價位就是
05/16 20:35, 28F
testkg 大您真的說中痛點了...Orz 只能說是晚輩不思長進, 偷懶跳過了練功摸索的過程, 導致現在無法分辨出各線材帶來的影響與特色, 慚愧啊...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14.45.83.72 (05/16 20:47)

05/16 21:06, , 29F
9500S配非紅銅頭的之後要升級的話,建議可以整條換掉..@@
05/16 21:06, 29F

05/16 21:06, , 30F
換成線身跟頭完全不一樣的來配配看,9500+紅銅頭的就留著
05/16 21:06, 30F

05/16 21:07, , 31F
之前用過FURUTECH FA-61 6N,覺得目前的Lightning音樂性
05/16 21:07, 31F

05/16 21:08, , 32F
的表現好很多,之前用FA61尾韻有點壓仰住悶悶的感覺@@
05/16 21:08, 32F
喔喔喔收到~(筆記 感謝 TheWhack 大~~ 是說 9500 配非紅銅頭的是排插, 晚輩未來升級後可能會考慮繼續留著用, 家裡還有一些影音器材應該用得到, ex.PS3、電視...等~ ...線材坑和壁/排插坑好大...Orz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14.45.83.72 (05/16 21:19)

05/16 21:52, , 33F
電腦本身的線也可以換哦,我目前是用敏力線,之前是用
05/16 21:52, 33F

05/16 21:53, , 34F
viablue,兩條整體差不多,我敏力買比較長就留著好整理@@
05/16 21:53, 34F

05/16 21:54, , 35F
電腦有3.0孔的話,可以從某一個3.0孔拉hub接其它所有周邊
05/16 21:54, 35F

05/16 21:54, , 36F
然後再買pcie的3.0擴充卡(300就有)拿來專門接dac的usb線
05/16 21:54, 36F

05/16 21:55, , 37F
這擴充卡應該是能餵線性電供..只是目前還沒打算要動它XD
05/16 21:55, 37F
(筆記 晚輩目前電腦就是用 3.0 USB 孔接 hub, 可以來試試看~~ 感謝~~

05/16 21:58, , 38F
zads不要來鬧我XD
05/16 21:58, 38F

05/16 21:59, , 39F
我蠻好奇QED那條電源線的聽感 看永翊上面寫個最佳推薦
05/16 21:59, 39F

05/16 22:00, , 40F
不知道是怎樣個推薦法 不知道原PO有沒有跟其他條比過?
05/16 22:00, 40F
isley 大抱歉, 晚輩是直接抱一整套回來聽的...Orz

05/16 22:01, , 41F
9500S放耳擴...嗯...XD
05/16 22:01, 41F
spyguy 大有推薦的接法嗎? @@

05/16 22:01, , 42F
qunex8也寫推薦..是這系列毛利高?? 不過覺得還不錯就是@@
05/16 22:01, 42F

05/16 22:03, , 43F
我之前用9500也不知放哪好@@ 最後不知怎麼接就出掉了XD
05/16 22:03, 43F

05/16 22:08, , 44F
Q8的銅純度夠高 聲音乾淨清亮帶點甜味 用清純少女來形容
05/16 22:08, 44F

05/16 22:08, , 45F
我路人我常常在永翊門口路過的留
05/16 22:08, 45F
Q8...(筆記

05/16 23:05, , 46F
請問827SQ是放在RCA輸出那個位置嗎?
05/16 23:05, 46F
Yes~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14.45.83.72 (05/17 07:52)

05/18 01:06, , 47F
我個人經驗是有更好得選擇啦 不過系統不同 聆聽習慣也不同.
05/18 01:06, 47F
喔喔喔~ 能麻煩 spyguy 大推薦嗎?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25.231.214.79 (05/18 02:51)

05/18 03:17, , 48F
可以的話自己試試看交叉比對瞭解各個東西的特性
05/18 03:17, 48F

05/18 03:17, , 49F
比旁人告訴你sol'n會來的更準確
05/18 03:17, 49F

05/18 03:18, , 50F
依照我的經驗這條線較適合放在訊源的位置 你可以試試看
05/18 03:18, 50F

05/18 03:18, , 51F
然而電源頭以及壁插之搭配也會有不同差異 你可以慢慢玩
05/18 03:18, 51F
了解~感謝 spyguy 大~ 就先從 DAC.AMP 的電源線互換開始好了 XDDDDD ※ 編輯: AquarianAge 來自: 122.118.41.42 (05/18 22:58)

08/18 07:24, , 52F
我之前用9500也不知 https://muxiv.com
08/18 07:24, 52F

10/05 06:46, , 53F
原來T90初開生就不錯 https://daxiv.com
10/05 06:46, 53F
文章代碼(AID): #1Hb1Mdea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Hb1Mdea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