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廠商如何調教耳機?

看板Headphone作者 (............)時間11年前 (2013/01/26 02:46),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w113353 (Lolicon on Keyboard)》之銘言: : 突然對於這個問題很好奇  : 不過不知道該放在哪個分類...就放閒聊了Orz : 看標題可能會有點意義不明 : 主要是想問一隻耳機是如何誕生 : 換句話說就是一間廠商是如何調配出他們想要的聲音 : 如同一般玩家會在訊源、DAC、AMP、CABLE等等講究 : 那廠商呢? : 廠商是用什麼樣的系統做為基準去調教一隻耳機的呢? : 部分的廠商沒有出推出自家的DAC/AMP : 所以有些會有所謂的「官方推薦」的機子 : 如果把那些「官方推薦」理解成「最趨近廠商想要的聲音」 : 那是否意味著廠商當初就是用這些機子下去做搭配的呢? : 有人有這塊的八卦嗎? : 最近對探討事物的起源有不少性趣Orz.... 隨便聊聊,先聊搭配設備的部分 其實廠商恐怕沒那麼"講究",或者講究的地方跟一般燒友不太一樣 幾年前HD800剛放出消息的時候,德國的耳機討論區有組織過一次 森海賽爾原廠之行,那時候的展示配備是......T+A CD機配Lehman Linear 上市前夕的慕尼黑電子展(快忘了,應該是吧)用的展示設備是....DAC1耳機輸出 近年就慢慢學壞了 XD,上次慕尼黑音響展搭配HDVD800的訊源就用上了黑膠唱盤 從這點來講,大概跟一般燒友的印象或期望有落差,很多燒友會想像 原廠自己私藏什麼超強的參考用耳擴原型機之類 然而....就我所知,大奧的耳擴部分是Audio Note代工,K1000的搭配耳擴則是 一間德國小廠SAC代工,也許這些耳機廠們比我們想像的還不重視耳擴些(?) Grado的參考配備是黑膠唱盤搭上自家唱頭搭上melos sha-1 不過我也有印象Grado老頭嫌melos sha-1太過"華麗" 再來談調音,有一定規模體制的廠商就我所知大概是紙上作業優先, 先決定概念,整體架構,生出原型機,再慢慢測量/調整 以前沒有電腦輔助運算時要靠紙筆,要靠自己的直覺去抓一個大概的range 有了電腦輔助運算/各種新式測量工具後,這方面就比較單純了 而以前的那種"不精確"除了造成了各種各樣"不精確的趣味",廠商在各種參數 的取捨與偏好也會反映在後來的作品上 換言之,有點類似相機鏡頭各廠牌之爭 一些作坊型的廠商,則傾向外包主要原件,並在既定的基礎上調整性能 Grado就是個好例子,當年head-fi有在聊Grado的單體其實是向一間 新加坡廠商訂做的 而Grado老頭則是在這些訂作單體的基礎上重繞高純度的音圈、調整阻尼、腔體形狀 外殼材質等等,這種類型可能就比較接近一些DIYer的"調音" 然而....一般DIYer也不太可能有那個美國時間去一一試聽數十種木殼材質 那種比較"好聽",這就是人家的know-how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46.15.110 ※ 編輯: takase 來自: 111.246.15.110 (01/26 02:50)

01/26 03:05, , 1F
感謝解惑@_@
01/26 03:05, 1F

01/26 12:05, , 2F
閱 天下武功出少林 地球動圈出敗耳,其他星球不知,over
01/26 12:05, 2F

01/26 13:53, , 3F
好看的文
01/26 13:53, 3F
文章代碼(AID): #1H0jB-gE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H0jB-gE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