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公主夜未眠 K702

看板Headphone作者 (jln)時間12年前 (2012/07/24 23:57), 編輯推噓13(13038)
留言51則, 2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ppt.cc/-wz5 AKG 生產的大振膜, 低底噪, 高音壓, 高動態範圍, 最多種可變 錄音方向模式的傳奇電容麥克風在錄音界相當有名, 它的商標圖 案由三個心型收音感度曲線組成, 象徵三度立體收音. 幾年前慕 名收藏了一對 C414XLS, 照理就應該買一支AKG監聽耳機來搭配的, 只是當年由 SENNHEISER的HD580 入門起, HD600,... 一直用得蠻 順的, 因而只是久仰其名而未親芳澤. 最近看到 K702耳機製造過程的影片, 在片中意外發現到 AKG的振膜 比一般厚, 線圈也比尋常的大; 照理 AKG 與 SENNHEISER 一樣, 都是微米級薄振膜的專家, 為何在近代耳機振膜技術趨向輕薄, AKG 卻異類地用了比別家重了好幾倍的單體結構呢? 常聞公主冰冷難 侍候, 低頻少, 音場超大, 這些特異點, 加添我一探究竟的欲望. http://ppt.cc/uVdz --影片網址 臨門一腳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 既然要製售AKG的耳機線, 就必須親 耳體驗線材的成效. http://ppt.cc/6diS K702入手後, 用原廠線聽一陣, 立即感受到與網路所描述的聽感十分 吻合的特色, 換過李茲線後, 更是一陣驚豔. 連續幾晚本想寫點心得文, 卻沈溺於一曲接一曲地音樂中, 為公主徹夜未眠. http://ppt.cc/b9-D 在那部 K702製程影片中, 看到為何AKG耳機有難推的風評的原因 -- 厚重的振膜及大線圈. 它直徑4.5公分的振膜, 厚度從中心 40 um(微米) 到邊緣 20 um 而變化, 依阻抗標稱62歐姆 K702的與標稱300歐姆的 HD600系列在同一部耳擴音控約相同的位置才有相同的音量, 假設振膜 面積相同推算, 振膜及線圈的質量和應該是HD600的有四, 五倍以上, 也就是說推動 K702的功率有四, 五倍以上, 電流有四, 五倍以上. 怪不得, K702要較大電流的耳擴大才推得好. K702 厚振膜剛性及較大阻尼的好處在 http://ppt.cc/8v-C 的 一篇測報告中可以看到 K702的 瞬擊(IMPULSE)的餘振收歛快速且乾淨. http://ppt.cc/mCL8 AKG 的前身是著名最難推的 K1000, 在 HEAD-FI 曾看到有人聽 AKG的業務人員說, K1000的停產是因為性能已被 K702系列超越. http://ppt.cc/gPm5 網路上對K702的聽感心得文很多, 個人拜讀的許多文章, 相當認同的有: 1. 亦軒耳機音樂世界的 藝術音樂耳機最高境界 - AKG K702 http://ppt.cc/StZD 其實 K702不只是藝術音樂好聽, 各種音樂大部份都能演繹得很到位. 2. 燒耳機 J 寫的 由AKG K702淺談器材與音樂欣賞 將 K702 稱為 混音旗艦 http://ppt.cc/ATt5 這篇作者把K702 稱為 混音旗鑑, 真是神來之筆. 用K702我聽出了錄音師 音軌的調音琢痕, 比如在辛曉琪的"說謊的女人" 1'35"處, 很清楚的在 右耳邊出現辛曉琪自己的合音. 值得一提的是滾石唱片的錄音, 個人一向 覺得低頻加料過多的毛病 K702可以化解, 以K702聽來低頻恰到好處. K702的低頻下沈很深, 阿凡達的配樂You Don't Dream In Cryo. ...., 低頻線條一陣一陣在低層蠕動. 向我兒子借來的攻?機動隊的 [傀儡? 陽炎??泉?待???], 可以聽出 鼓擊聲及淒涼女聲合唱是在 不同空間錄後混合的, 電子樂聲, 頭頂上一陣一陣由近向前遠方飄去的脆鈴, 整曲聽完甚為錄音師的創作力感動. 3. inner fidelity 最近btxbtxbtxx 所介紹的耳機達人 Tyll 所寫的 AKG Quincy Jones Q701 Sound and Measurements 文中提到他身邊留下 hd650及k702為心愛寶器, 敝人恰巧與他一樣, , 不過我多加了一支可聽 超低音的pro2900. http://ppt.cc/8v-C http://ppt.cc/Npb2 其中這張圖, 是網路上對於 K701/K702 是否性能相同的爭議關鍵所在, 由這圖 看出, Q701的效率比較好. 可是AKG網站的維修說明書,甚至AKG的官方說法都說, Q701只是採用 QUINCY JONES的色彩觀點而已, 振膜的料號都是相同的. 但很多人說它們的聲音有點不同, 但尚未見同時擁有 K Q的人出來說話. 關於振膜的厚度, 有種說法: K701/K702 是Q701的兩倍厚. 耳擴的建議: 這段時間, 我試過三部耳擴: MELOS SHA-1, HEADROOM LITTLE 及 台製 純真之音, 都推得不錯. 原則上, 只要推得動 HD600 的耳擴都應該可以. 問題在於 K702, 是愈大音量時, 人耳的低頻感受度愈與高頻接近, 愈能感受到其全頻的優越性. 白天, 我在公司用MELOS 聽得很過癮, 夜間在家裡聽HEADROOM 聽量沒白天大, 也常感動得掉淚. 一時還有錯覺, 以為 HEADROOM比 MELOS要適合 K702, 但兩者 PK 一下下, MELOS 就勝出很多. K702 及 ULTRASONE 耳機 好像天生相?. PRO 2900 及 K702 不能接連聽, 先聽2900, 緊接著聽 K702, 聲音聽起來變得 尖冷 無力; 先聽 702 再接聽 2900, 2900的單體好像壞掉, 聲音變悶, 高音出不好. 如果中間用 HD600 過渡一下, 聽一陣再換就自然許多. 人耳適應力, 也就是BURN-IN(熱機)的一種吧? K702 的厚振膜需要例行的 BURN-IN, 每天第一次聽, 約十分鐘後會更好聽, 可能是振膜開始運動之後會發熱軟化的關係. 至於 上百小時的RUN-IN 我相信對這種厚振膜來說, 我同意會有改善的. 最近看到一種可以說服自己的振膜 RUN-IN 可以改善聲音的說法: 振膜在製造時由黏合劑固定在結構架上, 膠合時不契合的小誤差(可能因膠合膠的 凝固時間不一)產生潛在的應力(預力 PRE-STRESS), RUN-IN 的目的在於藉振動發熱後的產生的小變形來釋放不均勻預力. 最後小聲推薦娶 K702 當小三. -- 改善音響的道具? 請用科學理論來說服我! 用耳朵聽音響, 別讓外觀影響.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31.166.143

07/25 00:00, , 1F
07/25 00:00, 1F

07/25 00:03, , 2F
超專業!!!
07/25 00:03, 2F

07/25 00:03, , 3F
推,但我不覺得K702像公主
07/25 00:03, 3F

07/25 00:05, , 4F
07/25 00:05, 4F

07/25 00:05, , 5F
K702超越K1000? @_@
07/25 00:05, 5F

07/25 00:09, , 6F
這個AKG業務當業務真是浪費了...XD
07/25 00:09, 6F

07/25 00:13, , 7F
所以K702是小王子?XD
07/25 00:13, 7F

07/25 00:14, , 8F
那他與K701 Q701的關係是? XD
07/25 00:14, 8F

07/25 00:19, , 9F
Q701是大叔(無誤)
07/25 00:19, 9F

07/25 00:20, , 10F
掛名的
07/25 00:20, 10F

07/25 00:24, , 11F
大叔屬性的公主(好萌(*〞︶〝))
07/25 00:24, 11F

07/25 00:33, , 12F
推K702,考驗控制力的冰山美人(誤)
07/25 00:33, 12F

07/25 00:52, , 13F
應該是冰霸王
07/25 00:52, 13F

07/25 01:03, , 14F
同時擁有QK的人表示:...聲音明顯不同沒錯XD Q701效率較高也
07/25 01:03, 14F

07/25 01:04, , 15F
沒錯(我也講過不少次~) K702較難控制也沒錯~所以好文幫推XD
07/25 01:04, 15F

07/25 01:26, , 16F
謝謝 擁QK人的說法, 看來, 它們的振膜厚度應該有差別.
07/25 01:26, 16F

07/25 01:27, , 17F
不過即使是K701自己 單體也改過不少次 前後期調音也有落差
07/25 01:27, 17F

07/25 01:28, , 18F
HD650也是出名的後期走向整個改變 所以其實不用想太多啦-.-
07/25 01:28, 18F

07/25 03:32, , 19F
...這線還不錯 我有800的版本(咳
07/25 03:32, 19F

07/25 03:42, , 20F
兒子居然聽 傀儡謡 陽炎は黄泉に待まむと 真有眼光
07/25 03:42, 20F

07/25 12:11, , 21F
專業!推!…另外我想請問版大用什麼推Pro2900…?
07/25 12:11, 21F

07/25 13:54, , 22F
不虧是業務 KK跟K702完全不同類型的東西...怎麼比
07/25 13:54, 22F

07/25 14:03, , 23F
我常用的耳擴在文中有提到, 以MELOS SHA-1 管晶機推得最好.
07/25 14:03, 23F

07/25 16:42, , 24F
Q了一下發現原來是李茲線的作者.. <(_ _)>
07/25 16:42, 24F

07/25 17:11, , 25F
看完這篇我只覺得有好深遠的坑阿...
07/25 17:11, 25F

07/25 20:30, , 26F
唔…不曉得Pro2900除了MELOS SHA-1之外還有什麼推薦的?
07/25 20:30, 26F

07/25 23:29, , 27F
想不想試試李茲線? 我家的耳機換了線全換了線, 耳擴少有問題.
07/25 23:29, 27F

07/26 00:00, , 28F
推!
07/26 00:00, 28F

07/26 04:03, , 29F
振膜(單體) run 後聲音會改變的說法其實喇叭很久就提到 只是
07/26 04:03, 29F

07/26 04:04, , 30F
很多人認為跟懸邊的軟硬有較大的關係 但都接受有 run 有差:)
07/26 04:04, 30F

07/26 04:04, , 31F
(指文中所提的黏合劑部份)
07/26 04:04, 31F

07/26 07:16, , 32F
懸邊軟硬的說法主要是針對一些以前一些硬懸邊設計的喇叭
07/26 07:16, 32F

07/26 07:18, , 33F
至於耳機振膜軟硬或應力...我自己覺得比用應力解釋線材
07/26 07:18, 33F

07/26 07:18, , 34F
還來得薄弱一點
07/26 07:18, 34F

07/26 07:20, , 35F
不過AKG振膜重了好幾倍倒是不至於啦,不要跟靜電耳機
07/26 07:20, 35F

07/26 07:20, , 36F
比較的話....
07/26 07:20, 36F

07/26 10:20, , 37F
K702的振膜比較重的推論來自, 拆過 HD580及GRADO的經驗, 另外
07/26 10:20, 37F

07/26 10:23, , 38F
同一音控位置, V(高壓)應該一樣, 用W=V^2/R, 推算的.
07/26 10:23, 38F

07/26 10:25, , 39F
是沒機會拆K702來稱其質量. RUN-線材與應力的關係, 本人倒是
07/26 10:25, 39F

07/26 10:28, , 40F
尚有疑疑問, 依其理, 加溫也是去應力的辦法, 廠商倒沒人做.
07/26 10:28, 40F

07/26 10:32, , 41F
我想重不重是一回事,畢竟都是大同小異的malyr材質
07/26 10:32, 41F

07/26 10:32, , 42F
而從振膜的厚韌切入的話...其實Grado很早就朝這方向發展了
07/26 10:32, 42F

07/26 10:33, , 43F
我印象中K702的振膜沒有Grado來得厚或韌..可能還要再確認
07/26 10:33, 43F

07/26 21:43, , 44F
傍晚用NIKON Measuring scope粗略量一下,grado 60厚不到20um.
07/26 21:43, 44F

07/26 22:28, , 45F
顯微鏡都來了 真專業
07/26 22:28, 45F

07/26 22:39, , 46F
這麼貴的測量顯鏡是我敬愛的岳父大人留給我的. 恰巧派上用場.
07/26 22:39, 46F

07/27 18:53, , 47F
連顯微鏡都用上了...<(_ _)>
07/27 18:53, 47F

07/27 18:54, , 48F
不過還是有一個盲點:音圈的重量
07/27 18:54, 48F

07/27 19:42, , 49F
K702用扁銅線,體積密實. HD600用圓鋁. 線圈重也差很大.
07/27 19:42, 49F

07/27 19:46, , 50F
最近才知道森海用鋁線, 怪不得以前修線圈的引線焊不成功.
07/27 19:46, 50F

07/29 23:29, , 51F
K702 單體裸照 http://ppt.cc/EFYL
07/29 23:29, 51F
文章代碼(AID): #1G3iNO76 (Headphone)
文章代碼(AID): #1G3iNO76 (Headph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