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支持內閣制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Htyes)時間3年前 (2021/02/09 05:01), 編輯推噓12(12017)
留言29則, 8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如果台灣不適合內閣制與美國總統制 而要維持雙首長制的話 加上文中所提 如果總統沒擁有立法院多數的支持 他就必須任命 可以被立法院多數接受的行政院長 尊重行政院長的憲政職權 學習和行政院長分享行政權力,共同執政。 與其期待尊重與學習和分享 那如果直接成為成文的規範呢? 比方取消副總統 (總統出事由行政院長代理或繼任) 行政院長改民選 跟總統分別選出來共享行政權呢? 總統與行政院長搭檔競選 但選民要投兩票,兩者個別選出 總統任期改單任制六年 或維持兩任八年也無妨 立委四年,但有期中選舉 每兩年至少改選三分之一或一半 當前的隔兩年選總統、立委 隔兩年選縣市長、議員 雖有地方包圍中央的影響力 但國會多數的威力更是重中之重 因此覺得更該設置 而行政院長任期二年,但無連任限制 任期屆滿的行政院長或跟總統搭檔 或擔任火車頭 領銜將改選的立委一起參與期中選舉 行政院長可由同一人連任或換人 其他政黨或無黨籍人也可參與行政院長的選舉 如果總統、閣揆兩者同黨 加上取得國會多數(完全執政) 情況可能便如今 但至少閣揆也有民意基礎(選票) 而不是由大多數人都接不到的民調來支撐 因此也不至於有責無權 再不濟也有任期保障不會隨便被犧牲 除非是自己不想幹了或被不想幹了XD 兩者不同黨時 皆有掌握國會過半的機會 若是無黨籍人或少數黨人贏得行政院長選舉 少數黨人如果是關鍵少數 也能藉此與其他政黨共組為多數聯盟 只是若無黨籍人為行政院長時 在與總統共享權力 進而組閣並順利在國會推動政策上 就是個協調與妥協的藝術了 還可能因分裂投票 1.總統 行政院長同黨卻輸了立法院多數 (典型朝小野大) 2.總統取得國會多數 但輸了行政院長 (這機會偏小 但真的如此 行政院長如何自處也是蠻有趣的) 3.行政院長與國會多數為同黨時 此時的總統即成為弱勢(也是朝小野大) 1、3的情況可能得從人事任用權 或增加總統的否決權限來平衡 如內閣任用除國防、外交、兩岸外 其餘需同時取得總統與行政院長的同意 兩人於一定期限而沒有結果時 則各別提出人選送交國會 此時的任用權則轉由國會行使 或明確制定總統提名哪些內閣 行政院長提名哪些 除了怕分屬兩者提名的閣員互相扯後腿外 至少表面還能相安無事 還免了讓國會插手內閣人事任用的機會 2的情況除了維持表面的雙首長制外 還顯得行政院長一職真沒啥意義 當然行政院長還是能運用行政資源 立委爭取預算跟建設也是得靠內閣支持 如果能在此情勢下還幹出一番成績就算猛了 當然還有三者都由不同政黨取得的可能 雖然機會不大就是 這雖然有頻繁選舉的疑慮 但至少比恢復立院同意行政院長的任用 少了被杯葛的機會 而閣揆嘴臉可能會好看些 何況民意如流水 行政團隊與國會議員的努力與否 以兩年的時間做一次成績考核 直接付諸於民意也應該 政黨也不會因為選上就原形畢露 更因為期中選舉的設置 讓多數黨怕失去優勢更戰戰兢兢些 也好過爽爽過四年 ※ 引述《n1011512 (小男子)》之銘言: : ※ 引述《takuminauki (史迪格里茲粉)》之銘言: : : 內閣制好啊 : : 大家想想扁政府2006-2007、馬政府2014-2015 : : 完全被民意跟在野黨卡到癱瘓 : : 內閣制就不會有這種事情了 : : 政策推不動就是解散重選 : : 回想14-15這兩年真的好可怕 : : 馬英九已經完全被民意否定了 : : 藍營立委也沒人鳥他了 : : 甚至毛治國都不鳥他 : : 馬英九親自去找毛治國,毛治國居然給他閉門羹... : : 總之內閣制可以避免馬英九這種爛貨領導人一直在位置上虛耗台灣的光陰 : 不要以人言廢 許信良早說過台灣不適合內閣制 : 2014年的文 現在看來還是鏗鏘有力 :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79476 : 內閣制真的比現行雙首長制更適合台灣嗎? : 在典型的內閣制國家,像英國、法國以外的西歐各國、以及東方的日本,內閣總理以及 : 所有內閣閣員都必須由國會議員兼任。把典型的內閣制搬到台灣,它的意義就是行政院 : 長以及各部會首長都必須由立法委員兼任。如果立法院還是現在的立法院,能夠想像這 : 裏可以產生更好的執政團隊嗎? : 當然,如果改成內閣制,立法院不會還是現在的立法院,因為各政黨的天王都會積極尋 : 求進入立法院。以台灣的政治現況,可以想見,各政黨的內鬥一定比現在更嚴重,財團 : 介入政治一定比現在更猖狂,台灣極可能出現比日本戰後自民黨更腐敗的派閥政治。 : 台灣不宜採用內閣制,還有一項更重要的憲政理由,就是總統直接民選已經成為台灣走 : 入民主歷史的光輝象徵,民選總統代表台灣民意的質與量都遠非立法院所能相比。台灣 : 民意絕不可能支持廢除總統直選的修憲提議;而直接民選產生的總統,以台灣的政治傳 : 統和政治文化,絕不可能成為虛位元首,也絕不甘願成為虛位元首。所以,改成內閣制 : 的修憲提議,縱使通過,也只會更增政治紛擾而已。 : 如果只是恢復立法院的行政院長同意權,這並不是內閣制。這種體制的最大缺點,就是 : 萬一立法院多數堅決杯葛總統提名的任何行政院長人選,或者立法院本身無法形成多數 : 支持任何行政院長人選,將產生長期的無解的無政府狀態。這就是無法有效運作的憲政 : 體制。 : 有效運作的憲政體制,必須有能夠解開憲政僵局的機制。1997年修憲後的現行雙首長制 : ,基本上仿效法國第五共和的設計,總統任命行政院長,不需經立法院同意,所以不會 : 有政府無法產生的問題。但是,這個體制並沒有剝奪立法院的實質同意權,因為它賦予 : 立法院倒閣權。只要立法院以全體立法委員二分之一以上的多數通過不信任案,行政院 : 長就必須下台。所以,行政院對立法院負責的憲政精神,絲毫無損。 : 1997年修憲以來的實際憲政運作,所以會出現所謂「行政院長成為總統執行長」的憲政 : 偏差,完全因為國民黨立院黨團的軟弱。從2000年到2008年陳水扁擔任總統期間,民進 : 黨在立法院的席次從未超過半數;陳水扁總統也從未努力在立法院組成多數執政聯盟。 : 陳水扁能夠隨意任命和更換行政院長,只因為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的在野國民黨不敢 : 行使倒閣權。如果當年朝野位置互換,在立法院擁有多數席次的在野民進黨,會讓少數 : 執政的國民黨總統那麼好過嗎? : 所以,結論應該非常清楚:問題不在憲政體制,而在政黨文化。國民黨本來就缺少作為 : 一個民主政黨所需要的強悍本色,除非脫胎換骨,否則,很難避免在台灣民主發展的進 : 程中走向衰微。 : 怪罪雙首長制讓總統「有權無責」,又是另一種對雙首長制的不公平的錯誤解讀。 : 依據雙首長制的現行憲法,立法院提案罷免總統,並不需要任何理由,而通過罷免案的 : 門檻也並不特別嚴苛。「總統、副總統之罷免案,須經全體立法委員四分之一之提議, : 全體立法委員三分之二之同意後提出,並經中華民國自由地區選舉人總額過半數之投票 : ,有效票過半數同意罷免時,即為通過。」一個不得民心的不負責任的總統,經過這樣 : 的民主程序被罷免,不會是太困難的事。 : 民主政治的真義,歸根到底,就是任何憲政機構都必須反映民意,對人民負責。總統制 : 和雙首長制的總統,更必須如此,因為這正是這個職位被賦予和被期待的憲政職責。在 : 民意的形成和表達都非常迅速的網路時代,只會有不敢承擔憲政職責的不負責任的立法 : 院,不會有真正「有權無責」的總統。要讓直接民選的總統變成不必負任何政治責任的 : 虛位元首,才真正是少數政治和媒體菁英不負責任的想法! : 台灣不宜採行內閣制,更不宜採行美國式的總統制。 : 依據美國憲法,總統的重要人事任命,都必須經過參院同意。即使總統和參院多數不屬 : 同一政黨,參院也很少杯葛總統的人事任命,這是因為美國參院有尊重總統行政權的良 : 好憲政傳統。如果把這項制度搬到現在的台灣,一個沒有立法院多數支持的少數黨總統 : ,將寸步難行,因為他根本沒有組成政府的任何可能。 : 「橘過淮則為枳」,植物這樣,政治體制也是這樣。 : 雙首長制的優點,正是在總統制與內閣制之間,可以隨政情而有換軌的空間。如果總統 : 擁有立法院多數的支持,他理所當然可以任命最能執行他的政策的行政院長,享有美國 : 式總統制的總統行政權力。如果總統沒擁有立法院多數的支持,他就必須任命可以被立 : 法院多數接受的行政院長,尊重行政院長的憲政職權,學習和行政院長分享行政權力, : 共同執政。 : 經過撼動人心的太陽花運動和天翻地覆的1129選舉,憲改的必要性逐漸成為台灣菁英的 : 共識。但是,憲改的焦點不應該是中央體制的變更,而應該集中在增強立法院的憲政運 : 作功能以及擴大立法院的多元參與基礎。因此,增加不分區立委總數與區域立委相同、 : 以政黨得票比例分配政黨所獲立委席次總額、降低分配不分區立委政黨得票門檻、降低 : 投票年齡、裁撤監察院,把監察權完全移交立法院等等議題應該成為這次憲改的主要內 : 涵。 : 失焦的憲改,將治絲益棼,不可不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02.4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612818115.A.7B4.html

02/09 05:03, 3年前 , 1F
台灣不適合內閣制啦 目前就是半總統制
02/09 05:03, 1F

02/09 05:04, 3年前 , 2F
反正出事就互相推卸責任啊
02/09 05:04, 2F

02/09 05:18, 3年前 , 3F
台灣需要的是穩定的政權,贏者全拿做四年
02/09 05:18, 3F

02/09 05:19, 3年前 , 4F
這樣責任也明確
02/09 05:19, 4F

02/09 05:19, 3年前 , 5F
所以是總統制+2/3否決權
02/09 05:19, 5F

02/09 05:21, 3年前 , 6F
分權只會擺不平,互推責任
02/09 05:21, 6F

02/09 05:21, 3年前 , 7F
所謂在野黨的監督,也只會是輪流扯後腿
02/09 05:21, 7F

02/09 05:22, 3年前 , 8F
最後就是一事無成
02/09 05:22, 8F

02/09 05:24, 3年前 , 9F
不能讓對手有政治亮點啊 不然還要排隊等很久
02/09 05:24, 9F

02/09 05:25, 3年前 , 10F
而且內閣制沒有任期的限制 行政首長可長可短
02/09 05:25, 10F

02/09 05:26, 3年前 , 11F
特別如過國會各黨不過半,那會更亂,被少數綁架
02/09 05:26, 11F

02/09 05:27, 3年前 , 12F
總統制+2/3否決權,贏者全拿做四年
02/09 05:27, 12F

02/09 05:27, 3年前 , 13F
看看梅克爾的任期 看看安倍晉三的任期 最後因病請辭
02/09 05:27, 13F

02/09 05:28, 3年前 , 14F
內閣制是一個詭異又不負責任的
02/09 05:28, 14F

02/09 05:28, 3年前 , 15F
國會如果是多黨林立 各黨不過半 大概一年換好幾任首長
02/09 05:28, 15F

02/09 05:29, 3年前 , 16F
內閣制很難獨裁 但是遇到危機卻又常常拿不定主意
02/09 05:29, 16F

02/09 05:30, 3年前 , 17F
民主時代不應該有人長期掌握大權,八年時間應該夠多了
02/09 05:30, 17F

02/09 05:31, 3年前 , 18F
總統固定任期制,才比較有改革的魄力與可能
02/09 05:31, 18F

02/09 05:33, 3年前 , 19F
內閣制,為了長期掌權,可能不敢進行得罪人,但是是必要的
02/09 05:33, 19F

02/09 05:33, 3年前 , 20F
改革
02/09 05:33, 20F

02/09 05:34, 3年前 , 21F
內閣制的好處是不會躁進 各方妥協 但不適合應付危機
02/09 05:34, 21F

02/09 05:46, 3年前 , 22F
現行制度沒問題 因為太複雜會很混亂
02/09 05:46, 22F

02/09 05:54, 3年前 , 23F
現在的府院分工應該是中華民國憲政史上最成功的一段時
02/09 05:54, 23F

02/09 05:54, 3年前 , 24F
02/09 05:54, 24F

02/09 06:03, 3年前 , 25F
現行制度當總統沒有掌握國會多數時,問題就很大
02/09 06:03, 25F

02/09 06:47, 3年前 , 26F
台灣還不適合
02/09 06:47, 26F

02/09 07:33, 3年前 , 27F
你講的太複雜了...還不如直接抄法國的半總統制
02/09 07:33, 27F

02/09 09:35, 3年前 , 28F
以實際歷史看,台灣已經發展出自己的脈絡
02/09 09:35, 28F

02/09 10:50, 3年前 , 29F
另一個黨太傾斜了
02/09 10:50, 29F
文章代碼(AID): #1W8QR3Uq (HatePolitics)
文章代碼(AID): #1W8QR3Uq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