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黨內民主的潛在危機與黨內共和的必要性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時間3年前 (2020/08/27 09:11), 編輯推噓4(405)
留言9則, 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民主,是源於歐美的政治學概念,如今成為普世價值,也深深影響台灣對於政治的想像。 但是「共和」(republic),這個在歐美的重要性不下於民主的政治學概念,在新興民主國 家卻比較少被關注。 共和,簡單來說,就是集權的相反,強調國家的權力不應掌握在單一統治者,如:宗教領 袖、君主、帝王、軍頭、獨裁者的手裡,而在政體設計上應該確保公共性。 與民主較強調少數服從多數、票票等值的普選制度有所差異之處在於,共和更強調由民眾 推選出的菁英共治(如代議士,或政黨組織的委員會),在嚴謹的制度設計下,透過面對 面的審議論辯,實現公民之間平等的公共參與和自治,以追求政治共同體的共善。 最重要的是共治之下權力的制衡,杜絕獨裁者的產生。最主要的設計,包括:領導者的有 限權力與任期制、各類機構組織之間的分權制衡、決策之前的充分辯論,具有公民身份者 的充分參與等等。因此,比起簡單粗暴訴諸多數決的民主,共和更講求憲政體制設計的技 藝,也更要求公民的政治德性。 沒有共和的民主,只談數人頭,常常產生多數暴力的危險,別有企圖的政治人物,甚至能 利用自己雄辯的煽動力、強勢的領導能力、愛國愛人民的道德形象,與全心投入燃燒自己 的狂熱工作倫理...等等具有表演性質的元素,營造成風靡一時的群眾魅力,因此能進一 步取得多數民眾的支持,把自己放上獨裁的位置,利用民主摧毀民主。凱撒、拿破崙、希 特勒等人都是利用民主本身的缺陷,成為集大權於一身的獨夫,甚至引發更多的政治災難 。這也就是為什麼,共和有時候比民主更重要。 這些獨夫原本都是充滿理想性,且雄才大略的秀異從政者,但往往急著實現個人主張,認 為只要目的正當,就可以超越合法的程序,且過於自信,以為靠自己一個人就能解決一切 問題,所以亟欲跨越一切制衡的制度設計,想要由他一個人做決定。這不只是道德問題, 而是獨裁的手段一定無助於實現目標。這樣的獨裁體制總是難以長久自我維持,一旦大權 不再在握,本於理想所打造的基業往往也會毀於一旦,人去政息。 不能信任工作伙伴,讓其他人發揮才能,爭取更廣大的支持,擴大組織的基本盤;無法透 過審議的制度設計,兼聽多元意見,取得妥協後的決策,凝聚組織的全體共識;只強調個 人魅力,卻對自己功成身退之後的組織運作,缺乏永續經營的想像。這樣權力高度集中的 組織,只談理想不談規範,肯定無以為繼。 期待這個政黨能利用此時的危機,深切改革參與的制度設計,由衷祝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7.134.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98490661.A.C61.html

08/27 09:12, 3年前 , 1F
主要還是肯不肯下放權力的問題吧?
08/27 09:12, 1F

08/27 09:12, 3年前 , 2F
小黨還沒壯大前玩不了黨內民主?
08/27 09:12, 2F

08/27 09:16, 3年前 , 3F
叫民主的都不民主 民主共和的是獨裁
08/27 09:16, 3F

08/27 09:23, 3年前 , 4F
時代力量現狀 說要帶給台灣什麼樣的未來 最多就監督
08/27 09:23, 4F

08/27 10:03, 3年前 , 5F
一神宗教有什麼好談的
08/27 10:03, 5F

08/27 10:04, 3年前 , 6F
認真論文給推
08/27 10:04, 6F

08/27 10:05, 3年前 , 7F
習近平:「臺灣問題不能一代拖過一代」
08/27 10:05, 7F

08/27 10:05, 3年前 , 8F
就歷史定位個人功名問題
08/27 10:05, 8F

08/27 10:06, 3年前 , 9F
有些人就是很想在史書名傳千古
08/27 10:06, 9F
文章代碼(AID): #1VHmWbnX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