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投書】管中閔遴選案,是反省法治與公消失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時間6年前 (2018/05/17 13:55), 編輯推噓11(11037)
留言48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1.轉錄標題︰ 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FB請寫名稱 【投書】管中閔遴選案,是反省法治與公民意識的一面鏡子 1.轉錄網址︰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BBS他板文章可免填※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6890 2.轉錄來源︰ ※超過一行請縮址,若為 他板文章可免填※ 獨立評論 @天下 作者 陳康寧 3.轉錄內容︰ ※請完整轉載原文 請勿修改內文與編排※ 【投書】管中閔遴選案,是反省法治與公民意識的一面鏡子 近來管中閔遴選案引發了許多爭議,所牽涉的若干問題,值得進一步思辨與釐清。 依據教育部編印的《國立大學校長遴選作業參考彙編》,臺灣國立大學校長的產生,曾經 歷過三個階段的發展: 第一階段是民國83年1月5日《大學法》修正公布前,國立大學的校長由教育部直接派任。 第二階段是民國83年1月5日《大學法》修正公布後,至94年12月28日以前,國立大學的校 長由「二階段遴選」產生,也就是大學校內的遴選委員會選出校長名單,再交由教育部圈 選。 第三階段是民國95年12月13日立法院通過大學法修正案後,國立大學的校長改為「一階段 遴選」,即由校內遴選委員會選出校長後,由教育部或所屬地方政府聘任。 從國立大學校長的遴選發展來看,教育部在遴選校長時的介入權力,是越來越受到限制的 ,這也是當初修改《大學法》的用意。 「校長遴選」屬不屬於大學自治? 在管中閔遴選案中,出現的其中一個爭議是:校長遴選屬不屬於大學自治的範圍? 依據大法官釋字第380號,法律保障的學術自由包括研究自由、教學自由與學習自由。為 了確保這些自由,大學的組織運作、課程設計、學分制度等等,都有一定的自主性。有人 主張,校長遴選機制跟研究、教學、學習自由並不直接相關,故法律沒有保障校長遴選可 以獨立於教育部的管轄或監督;也有人提出,大學校長遴選會影響整個校園各方面的運作 ,包括研究方向、課程設計等,因此是跟研究、教學和學習自由相關的。 依據大法官釋字第626號:「大學自治為憲法第11條講學自由之保障範圍,大學對於教學 、研究與學習之事項,享有自治權,其自治事項範圍除內部組織、課程設計、研究內容、 學力評鑑、考試規則及畢業條件等外……亦包括入學資格在內,俾大學得藉以篩選學生, 維繫學校品質,提升競爭力,並發展特色,實現教育理念。」明確規定大學的內部組織屬 於自治事項範圍,而大學遴選機制是大學內部組織的一環,因此應該也屬大學自治的範圍 。 教育部是否有權駁回遴選結果? 不過,大學遴選機制屬大學自治的範圍,會衍生出另一個問題:大學自治與法律的關係到 底為何?大學是否不受到現有法律的約束?大學遴選校長的過程若不符合程序正義,政府 單位是否有權過問? 依據《大學法》第1條:「大學應受學術自由之保障,並在法律規定範圍內,享有自治權 。」這條法規有一些詮釋空間,有人認為,《大學法》第1條明顯規定大學自治權是必須 受到法律的規範。其實,為了保障大學學術自由或自治權而設定的《大學法》,也是法律 的產物,大學自治理當受到法律的限制,畢竟「大學自治」不等於「無法無天」。 然而,大學受到法律約束,是否就意味著教育部有權力駁回或拒絕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的 遴選結果?謝世民教授在一場座談會中指出,我們不應該搞混兩個命題,大學受到法律約 束、大學不是法外之地,並不能推論出教育部有權力駁回或拒絕遴選委員會的遴選結果。 《大學法》第9條說明:「新任公立大學校長之產生,應於現任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或 因故出缺後二個月內,由學校組成校長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由教 育部或各該所屬地方政府聘任之。」只表示遴選委員會選出校長後,由教育部聘任之,但 是並沒有明確說明教育部有權駁回遴選委員會的遴選決定。 若國立大學的遴選過程不符合程序正義或違法,該怎麼辦呢? 在一個法治社會裡,遵從「法治原則」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的「法治原則」,一般可區分 為「法律正當程序原則」、「法律保留原則」、「法律(憲法)優越原則」。在管中閔此 案中,涉及的應是「法律保留原則」的問題。「法律保留原則」又稱為「積極之依法行政 」,重點在於讓行政機關所制定的命令必須有法律為依據。依據中華民國的《中央法規標 準法》第5條:「左列事項應以法律定之:一、憲法或法律有明文規定,應以法律定之者 。二、關於人民之權利、義務者。三、關於國家各機關之組織者。四、其他重要事項之應 以法律定之者。」第6條:「應以法律規定之事項,不得以命令定之。」很明顯的,國家 各機關之組織(理當包括教育部)行使或制定的命令,必須有清楚的法律規定。若沒有明 確法律條文規定行政機關行使某公權力,則該機關不具有這方面的權力。 如果說教育部沒有權力駁回或拒絕國立大學遴選委員會的決定,那麼可能有人質問:若國 立大學的遴選過程不符合程序正義或違法,該怎麼辦呢? 對於這個問題,謝世民教授認為,遴選過程是否不符合程序正義或違法,應當由第三方獨 立機構進行裁斷,例如法院。也就是說,在管中閔遴選案裡,即便遴選程序出現重大瑕疵 ,依據法治原則,教育部也沒有權力駁回,但是我們可以透過行政訴訟,向法院提出控訴 。管中閔擔任獨董而沒有事先揭示、涉及與某遴選委員的利益關係,或在大陸兼職等的問 題,都可以是法院裁定是否符合程序正義的考量。 當然,也有人可能認為,教育部駁回管中閔的遴選決定,在法律上是站得住腳的──既然 《大學法》第9條規定遴選委員會選出校長後由教育部聘任,是否就意味著若遴選過程出 現重大瑕疵,教育部有權力不聘任? 在該場座談會的現場,有一位法律系學者提出一個類比:依據程序,立法院通過三讀後交 由總統宣布,但若立法院只有通過二讀,總統有權力不宣布這條法案。同樣的,若大學的 校長遴選過程出現程序不正義,教育部有權力不聘任通過遴選的人員擔任校長。 對此,謝世民教授認為兩種情形不同,不能相提並論。他擔憂的是,教育部若在管案上有 權力駁回遴選決定,很可能會出現「滑坡」的現象:之後行政機關能夠在此案所開的先例 上,行使許多法律上沒有明確規定的公權力。這無形中會使政府的權力坐大,對民主國家 而言自然不是一件好事。 教育部可以說自己是在行使「公民不服從」嗎? 若說校長的遴選過程出現了重大瑕疵,嚴重程度大到教育部應該在道德立場上拒絕聘任遴 選委員會的結果,那麼按照法治精神,這條規定應該列入《大學法》。也許現階段的《大 學法》並不完美,需要再修改。 當然,我們還是可以進一步追問:在什麼條件下,教育部在道德上「應該」拒絕聘任遴選 委員會遴選出來的人員?這是道德的問題,不是法律的問題。就目前的《大學法》規定來 看,若遴選委員會選出校長了,但是教育部拒絕聘任,似乎就沒有遵守《大學法》。 我們知道,在政治上有所謂的「公民不服從」的概念,依據羅爾斯(John Rawls, 1921-2002)在《正義論》的界定,公民不服從必須是公開的、非暴力的、出於良心的。 問題是,若身分是公僕或行政機關,是否具有不服從法律的正當性呢?即使在某些條件下 ,公僕或行政機關和一般公民一樣,具有不服從法律的正當性,但就這起管案而言,是否 符合這些條件、並足以構成教育部不服從《大學法》的正當性理由呢? 或許有人認為,目前的《大學法》不合理,甚至可能是「惡法」,因此足以讓教育部不服 從《大學法》的規定。若然,就會延伸出一個問題:如何判定現階段的《大學法》是不合 理的、是惡法? 關於所謂的惡法和公民不服從的問題,德沃金(Ronald Dworkin,1931-2013)提醒了我 們: 如果一套公民不服從的理論宣稱說「不去服從不義、愚蠢的法律和決定,我們的所作所為 是正確的」,那麼,這套理論是無用的。幾乎所有人都會欣然同意,如果某一項特定的法 律和決定非常邪惡,那麼我們當然應該不服從它,但是這樣的同意是毫無價值的,因為在 特定具體的情況裡,某一項法律和決定是否非常邪惡,或甚至是否邪惡,大家會不同意。 [1] 目前的《大學法》合理與否,一定會存在爭議,更何況公僕或行政機關具有國家法律賦予 的公權力、強制力,不能太輕易就不服從現有的法律,即使有,門檻也應該要比一般公民 來得高許多。 用管案激發更多思考,培養公民意識 討論至此,我認為在管案中,真正的重點應該放在:教育部駁回或拒絕遴選委員會的遴選 決定,是不是有法律的依據?而討論這個問題,《大學法》第9條的規定會是一個關鍵的 爭議點。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最終可能還是得依靠大法官釋憲。 最後,我想要思考的是,即便大法官釋憲後,認為教育部沒有權力駁回或拒絕遴選委員會 的決定,但我們是否還能透過行政訴訟的司法管道,向法院提控管案的遴選過程不符合程 序正義?法院是否會受理這起行政訴訟?即使法院受理了,這起遴選案是否就真的是不符 合程序正義呢?程序正義的問題,也是這起爭論的一個重要戰場。 不管如何,這起管案所引發的與論爭議,所涉及的若干問題,都值得我們關注,同時也是 臺灣的立憲民主社會裡,培養公民思辨、參與討論的機會。 (作者為馬來西亞僑生、臺灣女婿,國立中正大學中文所博士候選人,專長領域是中國哲 學,對文化、宗教、藝術、歷史等有濃厚的興趣,關心臺灣的主體性、馬來西亞的文化與 教育的問題,也注意全球化、跨文化、世界文明等議題。) [1] 謝世民:〈公民不服從〉,收錄於《思想》第25期《在台灣談中華文化》(臺北:聯 經出版社,2014),頁10-11。 4.附註、心得、想法︰ 大學法第九條 新任公立大學校長之產生,應於現任校長任期屆滿十個月前,由學校組成 校長遴選委員會,經公開徵求程序遴選出校長後,由教育部或各該所屬地 方政府聘任之。 前項委員會各類成員之比例與產生方式如下: 一、學校校務會議推選之學校代表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二、學校推薦校友代表及社會公正人士占全體委員總額五分之二。 三、其餘委員由教育部或各該所屬地方政府遴派之代表擔任之。 公立大學校長遴選委員會之組織、運作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國立者 ,由教育部定之;直轄市立、縣 (市) 立者,由各該所屬地方政府定之。 私立大學校長由董事會組織遴選委員會遴選,經董事會圈選,報請教育部 核准聘任之。 公立大學校長任期四年,期滿得續聘;其續聘之程序、次數及任期未屆滿 前之去職方式,由大學組織規程定之;私立大學校長之任期及續聘,由大 學組織規程定之。 教育部及各該所屬地方政府應於校長聘期屆滿十個月前進行評鑑,作為大 學決定是否續聘之參考。 本法修正施行前,公立大學或教育部已依修正前之第六條第二項規定,組 成校長遴選委員會進行校長遴選作業者,得繼續辦理校長遴選作業至校長 經教育部完成遴聘時為止;其任期依各大學原有規定辦理。 == 之前有看過一個說法,同一法條裡,同時出現 "聘任" 與 "核准聘任" 表示其思路這兩者有所不同故以字詞曲分之; ﹝專有名詞忘了﹞ 這件事真的有得拖 .. 不過要選舉了, 都不怕選舉時自己鴨霸嘴臉被拿出來檢視嗎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9.101.9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526536507.A.566.htmlYumingHuang:轉錄至看板 NTU

05/17 13:59, , 1F
先有立場然後寫一大篇說在思考 XD
05/17 13:59, 1F

05/17 14:06, , 2F
先有立場?教育部跨部會會議表示:
05/17 14:06, 2F

05/17 14:15, , 3F
跨部會密件才他媽的有立場
05/17 14:15, 3F

05/17 14:24, , 4F
跨部會會議先以不聘任管為前提 要在論文 赴陸跟獨董
05/17 14:24, 4F

05/17 14:25, , 5F
三議題中找碴
05/17 14:25, 5F

05/17 14:31, , 6F
05/17 14:31, 6F

05/17 14:42, , 7F
這篇說的倒還有意思 不過真聘任了爺們 程序瑕疵改
05/17 14:42, 7F

05/17 14:42, , 8F
正的直接權利受益者有誰? 能提起行政訴訟的又有誰
05/17 14:42, 8F

05/17 14:42, , 9F
05/17 14:42, 9F

05/17 14:45, , 10F
通傳會的行政處分的訴願管轄機關是?
05/17 14:45, 10F

05/17 14:51, , 11F
先聘任再訴請爭議,跟那些被告賄選上法院流程應該類
05/17 14:51, 11F

05/17 14:51, , 12F
似吧?
05/17 14:51, 12F

05/17 14:55, , 13F
沒有直接權利受到判決保護的必要 你覺得行政法院法官
05/17 14:55, 13F

05/17 14:55, , 14F
會那麼閒拿案子來辦?
05/17 14:55, 14F

05/17 14:56, , 15F
教育部都聘任下去了 不受禁反言的拘束?
05/17 14:56, 15F

05/17 15:06, , 16F
有人去告就會辦了啊,賄選也不是法官主動去辦吧?
05/17 15:06, 16F

05/17 15:10, , 17F
這麼說吧 你拿道路顛簸的反射利益要告行政訴訟 你
05/17 15:10, 17F

05/17 15:10, , 18F
覺得有機會進入審理?
05/17 15:10, 18F

05/17 15:11, , 19F
台南議長那個李什麼也是判決確定才被拔掉議員資格,
05/17 15:11, 19F

05/17 15:11, , 20F
本來訴訟階段未有違法明確事實就該視為合法啊,哪有
05/17 15:11, 20F

05/17 15:11, , 21F
像教育部這樣亂搞變成要打官司去證明自己合法?莫名
05/17 15:11, 21F

05/17 15:11, , 22F
其妙!
05/17 15:11, 22F

05/17 15:17, , 23F
別忘了 賄選是有刑事責任在的 自然最後會有公訴檢座
05/17 15:17, 23F

05/17 15:17, , 24F
可以起訴? 而這種台大跟各遴選人就公法徵人契約的
05/17 15:17, 24F

05/17 15:17, , 25F
關係 能提訴訟嗎? 能提的又有幾人?
05/17 15:17, 25F

05/17 15:20, , 26F
通傳會也是法定的獨立機關啊 那它的處分的訴願管轄是
05/17 15:20, 26F

05/17 15:20, , 27F
誰? 又是怎麼確定的?
05/17 15:20, 27F

05/17 15:21, , 28F
文章裡就說可以提了,為何不能提?
05/17 15:21, 28F

05/17 15:24, , 29F
對於這個問題,謝世民教授認為,遴選過程是否不符合
05/17 15:24, 29F

05/17 15:24, , 30F
程序正義或違法,應當由第三方獨立機構進行裁斷,例
05/17 15:24, 30F

05/17 15:25, , 31F
如法院
05/17 15:25, 31F

05/17 15:51, , 32F
提看看就知道惹 教育部現在超怕法院受理
05/17 15:51, 32F

05/17 15:52, , 33F
因為法院受理 99%是教育部吃屎
05/17 15:52, 33F

05/17 16:03, , 34F
丟臉丟到國外的又來了
05/17 16:03, 34F

05/17 16:18, , 35F
現在是黨治原則 一切都說了算
05/17 16:18, 35F

05/17 16:51, , 36F
民進黨與共產黨一家親
05/17 16:51, 36F

05/17 18:20, , 37F
唉 就說了 通傳會這種法律明文規定的獨立機關的行政
05/17 18:20, 37F

05/17 18:20, , 38F
處分都得受行政院的合法性監督
05/17 18:20, 38F

05/17 18:25, , 39F
你覺得大學法第9條相對於私大只寫聘任就能排除對下屬
05/17 18:25, 39F

05/17 18:25, , 40F
機關和行程法法律原則的合法性審查?
05/17 18:25, 40F

05/17 18:29, , 41F
退回的法律依據其實寫的蠻清楚的 只是看法院會否接受
05/17 18:29, 41F

05/17 18:29, , 42F
程序瑕疵的嚴重性有到哪而已
05/17 18:29, 42F

05/17 20:13, , 43F
DPP說台大有瑕疵就是有瑕疵,其它學校DPP說沒瑕疵就沒瑕疵
05/17 20:13, 43F

05/17 20:14, , 44F
一切,以DPP的說法為法律與法條的基準,其它反對都是錯的
05/17 20:14, 44F

05/17 20:32, , 45F
我可沒說對或錯喔 我只是就可能的法理爭議說說而已
05/17 20:32, 45F

05/17 20:32, , 46F
法律的東西太專門了 能夠最後一槌定音的也只有
05/17 20:32, 46F

05/17 20:32, , 47F
司法院
05/17 20:32, 47F

05/17 21:57, , 48F
oftisa在本版 有一篇反管的法律見解, 可以互相參考
05/17 21:57, 48F
文章代碼(AID): #1Q_HaxLc (HatePolitic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_HaxLc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