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黨團協商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10)時間8年前 (2015/09/18 22:32), 8年前編輯推噓3(308)
留言1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引述《yjjia (天橋底下 說書人)》之銘言: : 全面公開透明就是演戲而已 : 把菜市場地下化 : 結果檯面下的交易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 受害的絕對是人民 : 結果檯面上只剩下舉手部隊 : 表決部隊,因為該談的地下菜市場都談完了 野人獻曝一下 個人的觀察同意y大的看法 非制度性的黨團協商其實一直都有 黨團協商是因為第三屆立法院新黨跟民進黨席次大增 院會排一百案結果因為一案有爭議後面就不用審了 國民黨覺得政策結果太難控制 法案通過的成本太高(動員表決的成本) 所以設計出了所謂黨團協商制度 從第四屆開始把它法制化 施行的結果發現 唉呀不得了 協商根本就是菜市場想來的人就來 黨團協商交換法案的惡名也是這樣來的 更慘的是協商完送到院會還會被推翻(雖然規定不能對協商結論有異議) 一來多數聯盟還是難以控制最後送到院會的結果 二來政黨需要政績 不管是國親連盟或民進黨都受不了立委這樣搞 加上委員都不開委員會了 有什麼意見協商的時候來湊一腳就好(委員會功能弱化) 被學者和媒體罵得很慘 於是有了二次國會改革 從第五屆開始到第六屆 幾個制度重要的改變是: 1.規定委員會審畢法案後可以決定法案是否要送協商 2.且協商召集人就是該案審查的召委,黨團派的協商代表也是至少要有一名該委員會的 成員(至少規定是如此) 3.院會對協商結論有異議也可以提表決 4.協商期限四個月 超過四個月院會可以處理(表決) 實行的結果看起來委員會的重要性的確是有提升 但可以看到爭議大的法案還是靠王金平在召集協商 再來就是四個月的期限形同虛設 第七屆比較重要的改革只有兩個 1.協商期限從四個月改成一個月 2.第二會期開始黨團協商要錄音錄影還要有會議記錄 大家如果去看第七屆立法院少少的黨團協商公報 可以看到有些協商會一開始就講結論了 根本就是事先協商完成來這邊唸一唸而已 以上 大概是黨團協商制度變革的脈絡 結論是 黨團協商其實是多數黨(或聯盟)玩的制度遊戲 看似給小黨生機實際是降低多數黨成本的制度設計 如果是多數黨想過的法案 頂多給少數黨用協商期限拖一個月 多數黨要過法案一樣可以暴力表決 那少數黨想過的法案呢? 協商沒結論放三年也是照放 院會議程是多數黨控制的程委會排的 少數黨連要逼多數黨表態也沒辦法 所以對少數黨來說 要讓法案通過最好的方式是在黨團協商階段跟多數黨達成共識 沒有黨團協商 少數黨偏好的法案要嘛不過 要嘛被修成多數黨偏好的形式通過(反正都要表決) 但是表決動員很昂貴阿 而且也不是每個法案多數黨都願意讓立委表態 所以只要在協商中妥協 少數黨還是有機會通過他們偏好的法案(當然不可能照多數黨不喜歡的形式通過) 多數黨也樂得法案照他們有利的方式通過 但台灣立法院至今的協商制度運作 基本上全看王金平 他的議程掌控能力(對啦就是喬事) 讓國民黨想過的法案過的了(但可能過的慢一點) 國民黨不想過的法案就是過不了 大家可以注意看看 第八屆以前(因為第八屆開始我就畢業啦~哈哈) 王金平主導協商的法案通過率有多高 王金平可以說是國民黨在國會中的最大資產 換了一個立法院長會怎麼樣 其實很難說 以上是個人的觀察 有錯請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217.12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442586722.A.455.html

09/18 22:33, , 1F
推! 其實各國應該也有類似的機制 當然巧妙不同...但應該
09/18 22:33, 1F

09/18 22:34, , 2F
不是單純辯論或表決可以簡單決定的
09/18 22:34, 2F

09/18 22:36, , 3F
有趣
09/18 22:36, 3F

09/18 22:36, , 4F
每次聽到辯論就搞定 就很想舉這例子http://goo.gl/RgtAqs
09/18 22:36, 4F

09/18 22:49, , 5F
時代粉的想法我是沒辦法了解啦~ 透明化小黨只會更慘
09/18 22:49, 5F

09/18 22:49, , 6F
所有的條例都地下化,小黨有什麼資本叫價??
09/18 22:49, 6F

09/18 22:50, , 7F
小黨要付出的代價一定比現在還要高的。
09/18 22:50, 7F

09/18 22:54, , 8F
王金平好棒棒?
09/18 22:54, 8F

09/18 22:54, , 9F
專業
09/18 22:54, 9F

09/18 23:01, , 10F
相對來說小黨想完全癱瘓議事反而應該完全不要協商?
09/18 23:01, 10F
沒錯~應該說是協商失敗的話 某些情況下就是用表決大戰杯葛 少數黨派一個人在院會 兩百案全部要求記名表決 加上重付表決立委們要按鈴按四百次 但透過表決來杯葛的效用要看席次差距 以第七屆的席次差距來說 國民黨的人數多到可以輪班來按鈴 效用就不大 再來就是院會主席(院長)可以控制議程 你要求表決他可以宣布休息 安撫少數黨或偷時間烙人來表決這樣 所以重大的爭議還是會看到少數黨大鎖鎖門或占主席台 效果比較好 ※ 編輯: ddtmuta (27.246.217.120), 09/18/2015 23:18:34

09/18 23:19, , 11F
推 長知識
09/18 23:19, 11F
文章代碼(AID): #1L_21YHL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