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轉文,文長慎入-3(重排版)

看板HatePolitics作者 (東風惡)時間10年前 (2014/03/27 22:59),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9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但是有一件事大陸絕對不可能讓,這就是大陸的「維持穩定」(維穩)的核心利益。 與大陸維穩的核心利益相關的臺灣產業,就是出版業, 這也是大家這次最關心的產業之一。 先說明,在「服貿協議」中,臺灣沒有開放出版業,只開放印刷業及其相關產業。 而且大陸企業不能在臺灣開創獨資印刷公司,一定與臺灣合資, 而且「只能投資臺灣現有企業」,而且股份不能超過一半。 換句話說,大陸企業要來臺灣搞印刷,只能雙手把錢奉上, 拿給現在某一家臺灣公司,那一家臺灣公司當然有說不要的權利, 而且收了錢,還可以不給經營權。 那臺灣出版業可以進大陸嗎?事實上,可以! 大陸有開收臺灣的出版業進大陸,但是也不能設立獨資公司, 一定要與大陸公司合資,而且股份不能超過一半, 所以不能有經營權(這一點彼此彼此)。 但是臺灣的出版業如果只做包裝和書本的美工設計,可以成立獨資公司, 但是需要經過大陸的審批,審批的標準之一, 就是要超過大陸對出版社設定的最低資本限制。 這個最低資本限制,就是臺灣出版業叫苦連天的原因, 因為大陸政府嚴加管控出版業, 所有的出版社都是巨型 (出版社數量小,比較好管。像我熟悉的上海交大出版社,員工兩百人; 廣西師大出版社,更是大的嚇人),從頭包到尾(從編輯、校稿、設計、印書、廣告 、行銷、通路一路到底),臺灣出版商很難有任何一間和這些巨型出版社的規模相比(可 能也只有遠流吧)! 關於出版業的控制,這是大陸不可能會讓步的一環,因為管控媒體是大陸的核心利益, 而為了管控媒體而設計出的綿密複雜的架構,確實讓臺灣出版業比較吃虧, 但是大陸並不是沒有考量到這一點,所以對於最低資本限制,還沒有明文寫出, 現在臺灣出版業只是「擔心」,大陸設的最低資本限制, 會像大陸的巨型出版社一樣高,但是這件事還在審議中。 我個人認為,出版業只是唯一的例外, 而且事實上,臺灣出版業也沒吃虧到哪裡去 (頂多就是臺陸兩方的出版業相關條例,是比較平等的)。 其他的產業就能以通論性質解釋一下。 大家最關心的勞工來臺灣的問題,雖然很多人都解釋, 大陸勞工大舉來臺灣是不可能的事,但是我還是說明一下好了。 大陸可以來臺灣拿三年工作簽註的人,他的所屬公司, 必須在臺灣設有獨資、合資或分公司, 而且只有三種:一、公司負責人;二、高級經理人;三、專家。 這些人的三年工作簽註,確實可以延長,如果他們一直是該公司的負責人、 高級經理人或是所需專家,確實可以延長許多次(如果換公司的話,就要重新申請)。 但是這些人的工作簽註都需要臺灣的審批! 你如果知道美國人或英國人來臺灣拿工作簽證多難的話(雙國籍的臺灣人當然很好 拿,所以他們不算!),事實上,臺灣的勞工市場的保護程度,可能是全世界第一嚴, 我們的想要引進外國高階人才的困難度非常高 (事實上,這成為臺灣許多產業大聲疾呼想要改革的事項), 你完全不需要擔心大陸人有辦法來 (美國人、日本人都來不了,而且在臺灣沒有設公司的大陸企業, 只能派「專家」來臺灣,而且只給工作簽註「最多」三個月…)! 但是臺灣人去大陸呢? 事實上,大陸只說,就和WTO規定一樣,也就是說大陸對臺灣勞工的規定, 就和大陸對美國勞工的規定一樣,但是也如第一章所說,大陸對於臺灣勞工的管 制根本就是放水,但是你總不成要求大陸把這些放水寫在條文中吧… 原因很簡單,因為WTO保障了各會員國最惠國待遇, 如果一旦寫在條文中,美國勞工也可以循這種放水模式進入臺灣! 由上述就可以看出,在勞工流通方面,臺灣是很佔便宜的。 況且,在臺灣設立公司的大陸企業, 只能有負責人、高級經理人和專家來臺灣,其他的一般勞工,當然要雇用臺灣人。 如果你認為,大陸企業會不會找五百萬個人,假裝是「專家」, 然後混過臺灣的審查,全部跑到臺灣來搶工作? 你自己想想可能性吧 (大陸不需要派五百萬大陸人來,只要名正言順地,把一百五十萬臺灣人趕回家, 臺灣就垮了)… 那再說到可能會侵佔臺灣公共事業的大陸企業好了。 先聲明,服貿適用範圍,開宗明義地就說: 不適用在「公共採購」和「行使公共部門職權時提供的服務」。 我想這一點就不攻自破吧?! 但是你說,如果大陸企業控制了臺灣所有大客車的停車場(臺灣確實開放大陸 企業可以成立停車場),那有沒有可能間接控制臺灣的公路運輸? 事實上,當然可以「間接」控制, 但是請問大陸需要這麼累嗎(再強調一下,臺灣有一百五十萬勞工在大陸…)? 這一類陰謀論的論述實在太多,有些人就找到一條臺灣開放大陸的服務產業, 然後做出「四項假設」: 一、 大陸企業真的有興趣臺灣2300萬人的市場,比進入大陸各省或是其他國家更有興趣 ,以及積極到足以賠本都願意做下去(如果這麼有興趣,早就進來了,還等ECFA?)。 二、 大陸政府對統一的執著,只有靠控制臺灣的「相對次要」的服務產業才做得到(主 要的服務產業,臺灣沒開放),其他的所有方法,臺灣都守得住! 三、 臺灣各層級的政府單位以及公務員都是白癡,眼睛一閉,批准所有大陸勞工假冒專 家進入臺灣。如果「中國」國民黨就是要賣臺的話,「愛臺灣」的民進黨總有一天會執政 ,難道他們也是白癡? 四、 臺灣各服務產業的老闆都是白癡,大陸企業找合作企業,就會不分好壞,看錢就流 口水,然後拱手讓出經營權;或是大陸企業成立獨資公司,完全沒有商業還擊能力。臺灣 中小企業的最大特色就是,開拓國際市場顯然不足,但是固守既有陣地的能力一點也不差 。 更可笑的是,不是上述四項假設任何之一,還是上項四項假設全部具備,這些陰謀論的論 述才會成立。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9.202.105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HatePolitics/M.1395932392.A.D5C.html

03/27 23:05, , 1F
03/27 23:05, 1F

03/27 23:06, , 2F
唉, 反服貿的恐怕自己都搞不清楚反的是甚麼
03/27 23:06, 2F

03/27 23:06, , 3F
中共連網路那麼難管的東西都握得緊緊的,出版業更別說了。
03/27 23:06, 3F

03/27 23:07, , 4F
反服貿的人都沒轉頭看看身邊有哪個是受影響產業界的嗎
03/27 23:07, 4F

03/27 23:13, , 5F
感覺是很理性的好文 :)
03/27 23:13, 5F

03/27 23:17, , 6F
只開放印書的,沒開放出書的
03/27 23:17, 6F

03/27 23:33, , 7F
03/27 23:33, 7F
gogopa:轉錄至看板 FuMouDiscuss 03/28 00:08

03/28 00:50, , 8F
三年工作簽證那邊錯了吧?明明是跨國企業才有三年
03/28 00:50, 8F

03/28 18:21, , 9F
03/28 18:21, 9F
文章代碼(AID): #1JD3perS (HatePolit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