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為什麼詹姆波特是葛萊芬多的學生?

看板HarryPotter作者 (see the star)時間4月前 (2023/12/03 15:56), 編輯推噓4(409)
留言13則, 4人參與, 4月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原文恕全刪。 分享一點點對於依照特質分院的想法。 你還記得當你還是個孩子時,你「理解自己」的過程嗎? 青春期的你,保持著什麼想法看待自己立足於這個世界? 我想對於多數人的青春而言,迷惘是主旋律。 肆意揮霍青春,在時光裡刻下年少輕狂。 悄悄在時間的角落中,埋下不能說的記憶,任憑情緒跟著歲月流淌。 盡情揮灑著自我,卻又不斷犯錯。 在悔恨與歡笑交織的循環中,慢慢發現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很重要的一點是,青春期的成長需要同儕。 相比更有人生歷練但是觀念已經定型的大人,少年少女們更需要的是跟他們一起迷惘的同 伴。 一起用天真的視野去探索這個世界,在磕磕絆絆的成長過程中,彼此扶持,留下屬於他們 的足跡。 相比大人的稱讚,青少年更需要同齡人的肯定。 那是家庭或是師長都無法給予的歸屬感。 有許多人會在這種歸屬中迷失,似乎只有同齡人才能理解的煩惱,讓青少年不喜歡被其他 人擅自定義。 自我能被認同,是這些小大人不願說出口的渴望。 將具有相似特質的孩子聚集在一起,會讓這種歸屬感迅速茁壯。 正如偉大的旅程都有一個起點。 探索自己,也需要一個起點。 不論你承認與否,人是需要目標的。 人需要一個定義。 然後,靠著同意或者反駁這個定義,去定義自己的模樣。 因為沒有人能說得清自己是什麼人。 時間是點滴歲月的累積,人也是靠著定義的碎片,慢慢拼湊出真實的自己。 社會所給予的定義,既是一種引導,也是等待被推翻的標籤。 框架雖然能幫助個性迅速成長,卻也會限制自己邁向更遠大的地方。 我是個葛來分多,所以我必需要勇敢。 我是個史萊哲林,才不屑於跟其他階層為伍。 認知限制了對自我的想像,於是認知的邊界就成了自己的極限。 所以,你就成為了你想成為的人。 你成為了你能想像到的樣子,而非更好的自己。 版友這句話挺好的:人的特質不會那麼單一 特質其實也並非只有一種定義。 勇敢的特質,同時也意味著魯莽、輕率。 狡詐的特質,會不會在正確的時機反而是知變通、懂進退? 求知的特質,或許束縛了人們專注於求知,而忘了放下理性去感受。 包容的特質,說不定被認為無主見。 最重要的是,這些特質都不是互斥的。 可是這些都不是光靠嘴巴說就能讓人聽懂的。 成長需要自己去體悟,才能建立自己看待世事的智慧。 需要一點點的叛逆,才能在紛亂的世界中,找到自己認為值得的價值。 你需要先認為你是什麼人,才能發現你是什麼人。 是葛來分多還是史萊哲林…… 當然影響很大! 畢竟環境很容易造就一個人的性格。 不過,就像分類帽並非不會犯錯,人也不可能一成不變。 人是會改變的。 而且你可以選擇想要改變成什麼樣子,這才是最重要的價值。 當你獨自一人,世界寧靜到只剩你與你自己的內心,凝視著自己一生的縮影,你終究會明 白… 「你是什麼人」只是一種選擇而已。 你的,或者別人的。 鄧不利多曾說過:「年輕人不懂老人的想法和感覺,這是理所當然。然而老人如果忘了年 少時的種種,那就是他們的錯。」 亦如《小王子》所言:「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但很少人記得這一點。」 大人總是忘記了當時的迷惘與煩惱,忘記了當時的期待與單純。 回頭來看,只覺得幼稚好笑,卻也覺得那段時光,似乎比現在有光。 我們從青春中走了出來。 而他們還在自己的青春中迷惘。 (哪怕這只是一個故事,但他們也都只是故事中的少年,有著自己的煩惱) 世代會找到屬於世代的答案,然後變成大人,再去引領下一個世代。 是引領,而不是決定。 接受我們與上一代不同,接受下一代與我們不同。 在短暫共存的時間中,用語言、用情感傳遞值得傳遞的感動。 我認為這就是價值。 - 題外話。 打著這段文字,想起了曾經無比期待故事的時光。 那種世界其他角落的孩子跟自己一樣,在期待同樣一件事情發生的魔力,後來才看書的人 是體會不到這種心情的。 覺得自己很幸運,能夠經歷過那樣的氛圍。 至今仍舊喜歡著哈利波特的理由,因為HP系列宛如真實的魔法。 魔法,讓自己不會忘記自己曾經是個孩子。 永遠記得每年期待看到故事的心情。 幸福的是,曾經這麼期待著一個故事,而且故事超越了自己的想像。 遺憾的是,這樣的心情怕是不會再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8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arryPotter/M.1701590199.A.F2A.html

12/03 21:03, 4月前 , 1F
12/03 21:03, 1F

12/04 13:44, 4月前 , 2F
推一個,在分類儀式的另一也成了框住孩子心靈的枷鎖
12/04 13:44, 2F

12/04 13:45, 4月前 , 3F
分類儀式也是一個讀者都知道,但是常常被誤會的設定
12/04 13:45, 3F

12/04 13:45, 4月前 , 4F
霍格華茲之所以會分類學生,起點非基於適才培育
12/04 13:45, 4F

12/04 13:46, 4月前 , 5F
而是創校四組的歧見無法調和,才成了讓四人自己挑選
12/04 13:46, 5F

12/04 13:46, 4月前 , 6F
學生的調解做法
12/04 13:46, 6F

12/04 13:47, 4月前 , 7F
這樣看來,分類儀式是為了調解四人的矛盾而成
12/04 13:47, 7F

12/04 13:48, 4月前 , 8F
然而副作用卻是過早框住了孩子們的成長方向
12/04 13:48, 8F

12/04 13:49, 4月前 , 9F
某方面來說算是一種灰色路線了(不調解四人,連學校
12/04 13:49, 9F

12/04 13:49, 4月前 , 10F
都辦不成),代價是定型了孩子年幼的可能性
12/04 13:49, 10F

12/04 13:53, 4月前 , 11F
"靠著同意或反駁定義"來朔造自我,這句話說得太棒了
12/04 13:53, 11F

12/05 08:05, 4月前 , 12F
好文章,謝謝你的分享。雖然原文是來亂的廢文
12/05 08:05, 12F

12/06 21:17, 4月前 , 13F
推推
12/06 21:17, 13F
文章代碼(AID): #1bR3Ityg (HarryPotter)
文章代碼(AID): #1bR3Ityg (HarryPo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