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 邵逸夫與TVB:一個字頭的誕生

看板HK-drama作者 (My Cup of Tea)時間16年前 (2007/10/06 13:36),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邵逸夫與TVB:一個字頭的誕生 北京新浪網 (2007-10-02 00:35)   1967年邵逸夫與利孝和等人聯手創建了TVB,當時利孝和是第一大股東,也是TVB   的首任董事局主席,而邵逸夫的主力,還是放在邵氏影業。   期間邵逸夫對TVB做出最重要的貢獻是在他的倡導下,于1971年開設了首期無線   藝員訓練班,其後這個訓練班為整個香港演藝圈都輸送了大量的中堅人才,現在   仍然在圈內呼風喚雨的周潤發、周星馳、梁朝偉、劉德華、郭富城、劉嘉玲等頂   尖巨星,乃至現在已晉升為國際級的大導演杜琪峰等等,都是出自該訓練班的得   意學生。   到70年代末,邵氏影業受到嘉禾影業的威脅,邵逸夫敏銳的商業眼光發現了電視   業的無窮潛力,於是漸漸把主力轉到電視,在這期間陸續購入大量無線電視台的   股份,成為TVB的第一大股東。1980年無線首任董事局主席利孝和因心臟病逝世,   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東身份接任董事局主席,隨後他集中力量經營所屬的明珠   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視率長期在港島獨占鰲頭,影響更擴及中國內地、澳門、臺   灣和世界各地華人社會,創造了一代電視王國的輝煌史。   邵逸夫接任TVB後,即逢對手麗的電視(亞視)前身發動兩台間的第一次電視戰,   《大地恩情》和《驟雨中的陽光》在黃金時段掀起收視熱潮,面對麗的的步步緊   逼,邵逸夫率領無線電視調兵遣將,從容應對,先腰斬與《大地恩情》對陣的   《輪流轉》,拉來鎮台之寶汪明荃與紅極一時的電影小生謝賢合作了一出經典劇   集《千王之王》,汪明荃與謝賢在劇中糾來纏去的情感加上有點新鮮有點神秘的   賭術力阻《大地恩情》的強大攻勢,更為謝賢帶來流傳至今的『四哥』花名。   在與麗的的這段收視戰期間,無線在邵逸夫帶領下好戲連台,《上海灘》、《千   王群英會》、《火鳳凰》、《京華春夢》、《萬水千山總是情》等風摩大江南北   的經典劇集紛紛亮相,在香江和整個華語電視圈掀起一輪又一輪收視高潮。   至1982年邱德根接手麗的,將『麗的』改名叫『亞洲電視』,也正式宣告TVB在   首次電視戰中贏得全勝。   其後幾年無線一直在收視上占據絕對優勢,男星在周潤發之後捧出了『五虎將』   黃日華、劉德華、梁朝偉、苗僑偉、湯鎮業;女星則在汪明荃、趙雅芝、鄭裕玲   之後捧出了陳玉蓮、曾華倩、戚美珍、黎美嫻、劉嘉玲等各具特色的花旦;電視   劇則包括《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鹿鼎記》等紅遍華語電視圈的經典   武俠巨制。   1986年大獲成功的《流氓大亨》則帶動了家族劇的潮流,此後家族恩怨成為港劇   的一個重要品牌。《義不容情》、《大時代》、《創世紀》都是此劇種中的翹楚。   1988年,邵逸夫將無線電視城由香港廣播道搬至清水灣,89年則迎來了亞視林伯   欣時代的電視戰。林伯欣出大價先後從無線挖走了沈殿霞、曾志偉、盧海鵬、林   建明、李香琴、招振強、韋家輝、戚其義、黃日華、鄭少秋、吳啟華、任達華、   曾華倩、陳玉蓮、戚美珍、陳庭威等檯前幕後的金裝人才開拍劇集和電視節目。   面對亞視的新一輪攻勢,邵逸夫率領無線展開『歡樂今宵救亡運動』與『劇集救   亡運動』,製作出不少膾炙人口的經典節目和劇集,再次將亞視打回原形,進一   步鞏固了其在香港電視圈的霸權。   期間無線製作了『勁歌金曲』這一經典欄目,邵逸夫更點名力捧『黎明、郭富城、   張學友、劉德華』為四大天王,結果四人在樂壇火速上位,也再次驗証邵逸夫的   獨道眼光。   電視劇則包括《我本善良》、《人在邊緣》、《今生無悔》、《灰網》、《邊城   浪子》、《壹號皇庭》、《火玫瑰》、《巨人》、《大時代》等經典劇集。《人   在邊緣》、《今生無悔》把黎明捧到大紅大紫,當時不少師奶愛他勝過親生仔;   《灰網》應該是無冕影帝吳鎮宇最為內地觀眾熟悉的電視劇;《火玫瑰》則讓當   年一直不溫不火的溫碧霞大紅大紫了一把;《我本善良》對內地觀眾影響力尤大,   男主角溫兆倫更被稱作溫SIR,迷倒內地萬千少女,其當年在內地的影響力和受   歡迎程度是如今無線的一哥一姐們望塵莫及的;《大時代》則被譽為無線九十年   代最傑出的電視劇和無線最經典的家族劇,在前些年馬亞西業與新加坡傳媒選出   的兩個二十世紀華語電視劇百大榜中,《大時代》都是90年代香港劇集的第一名。   93年,邵逸夫再以獨道眼光欽點引進台劇《包青天》,結果在香港掀起收視狂潮,   備感壓力的亞視不得不以重金請來劇中飾包青天的金超群火速跟風拍攝《包青天》,   形成香港電視史上兩台黃金時段前所未有的同內容電視劇對壘(《包青天》打   《包青天》)的局面。   94年邵逸夫把亞視不少檯前幕後人員挖到了無線,尤其是檯前一眾九位當家小生   花旦全部網羅至旗下,亞視自製劇由此開始衰弱,頻頻靠外援諸如馬景濤等藝人   拍攝新劇,於是無線又進入一台獨大的局面。   其中1996年無線迎來一部高收視的《西游記》,播出後轟動全港,張衛健憑這套   劇成為一直紅到今天的『電視紅人』,這套劇在引進內地後卻是褒貶不一,年齡   成了明顯的分界線,年輕一點尤其80後奉為經典,稍年長一點的卻把這劇當作了   胡編亂造的炮轟物件。   97年無線的高收視劇太多,《苗翠花》、《大鬧廣昌隆》、《全院滿座》都接連   創下收視佳績,98年更是承接97年的勢頭,幾乎稍好點的劇集平均收視率30點以   上,《天地毫情》、《陀槍師姐》、《妙手仁心》、《鑒證實錄》都是到現在內   地各大電視台還在頻頻重播的劇集。那一年的亞視,如果不是林伯欣退出封小平   上台,還有一個香港男士選美,幾乎就沒有讓人記住的大事。   平靜之下暗流湧動,99年亞視以《縱橫四海》、《還珠格格》和《方世玉》向無   線宣戰,尤其《還珠格格》創下為亞視創下30點的最高劇集收視,更帶動亞視在   黃金時段的收視以六比四比例反超無線,逼得無線為減輕《還珠格格》的壓力,   不得不大力宣傳,指出以購片之道並非長遠之際,也同時阻礙電視業的發展等等   之類的特點,試圖以討戰來轉移人們對《還》劇的追看。   情急之下無線更在兩星期內變陣三次,抽調四線劇集對抗亞視的攻勢。最後為了   抵抗『小燕子』的魔力,無線搬出屢創收視高峰的王牌遊戲節目《驚天動地獎門   人》對抗《還珠2》。   《還珠》下檔後,無線又以擁有香港歌壇全部歌星約的優勢,搶先與趙薇簽下歌   手合約,同時買下她的《表妹吉祥》和《康熙微服私訪》以及尚未開拍的《情深   深雨蒙蒙》等劇。更加緊製作推出了集合羅嘉良、陳錦鴻、古天樂、吳奇隆、蔡   少芬、邵美琪和郭可盈、陳慧珊等100多位知名藝員參演的《創世紀》,徹底瓦   解了亞視的攻勢。   此一戰中,邵逸夫自己也表示有看《還珠格格》。   2001年,亞視憑一個購自英國的遊戲節目《百萬富翁》大放異彩,收視一路攀過   30點,為了消除亞視的新一輪威脅,邵逸夫花大價錢購回同類遊戲節目《一筆out   消》的版權,並派出金牌主持鄭裕玲,最初外界對鄭裕玲『惡婆『似的主持風格   接受不了,彈多贊少,及後鄭裕玲重新調整風格,收視逐步上揚並點據優勢。   此後,亞視再無反擊之力,收視連年下滑,03年邵逸夫又把無線搬至將軍澳電視   城,更牢牢鞏固了其香江電視帝國的絕對霸主地位,當前其股價市值已超過200   億港元。   近些年,年界百歲的邵逸夫已經淡出了日常管理,無線實際是他的第二任妻子方   逸華操作,不過他還是無線絕對的精神領袖,只要有他出現的場合,無線檯前幕   後的人員便起身鼓掌不斷,而歷屆港姐冠軍,都已攙扶他出席過活動為榮。   如果說,無線是香港不可撼動的電視帝國,那百歲高齡的邵逸夫,就是這帝國內   高高在上手持權杖絕對無可替代的電視國王。   雲之東/文 出於網頁 http://news.sina.com.tw/ents/sinacn/cn/2007-10-02/003535176148.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199.46

10/07 09:32, , 1F
還珠真是所項無敵耶!!!
10/07 09:32, 1F

10/07 13:30, , 2F
我比較想知道當時TVB是拿哪部來對抗環珠的 輸的真慘
10/07 13:30, 2F

10/08 17:16, , 3F
我只記得縱橫四海...囧
10/08 17:16, 3F
文章代碼(AID): #171nxDts (HK-drama)
文章代碼(AID): #171nxDts (HK-dr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