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文] 四個平音(無聲子音)放在字首及字中的發 …

看板HANGUKMAL作者 (pantenor)時間13年前 (2011/04/18 21:41), 編輯推噓10(10043)
留言53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四個平音(無聲子音)放在字首及字中的發音釋疑 (以下注音或是羅馬音標皆為近似音 非韓語正確發音 是為求方便理解所以以此方式標註) 其實想寫這一篇是因為上週上韓文課時 有同學提出有四個平音放在第一音節與第二音節的發音差異 但很可惜的是老師並沒有很清楚的講解 剛好我的發音不是該位老師教的 而是向師大推廣部 李秀演老師學的 李老師則很清楚的跟我們說明過 __ 韓國人發為何發(﹁ ㄈ▕—▏ Λ )這四個平音時 放字首時會發無聲子音(ㄎ ㄊ ㄆ ㄘ) ¯ 而放第二音節後會變有聲子音(ㄍ ㄉ ㄅ ㄗ) 加上自己的經驗 稍微整理一下 分享於此 希望能讓和我一樣是初學的朋友 稍微理解一點 由於我還是韓語初步 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各位先進不吝指正 首先簡單說明何謂"有聲子音"及"無聲子音" 有聲子音就是發音時 會震動聲帶的發音 反之 不會震動聲帶的發音則稱無聲子音 韓國人的發音裡面 多習慣發無聲子音 _ 所以(﹁ ㄈ▕—▏Λ )這四個平音的發音 是帶有微氣的無聲子音(ㄎ ㄊ ㄆ ㄘ) ¯ 但注意 是"帶有微氣"的無聲子音 _ _ ┴ 如果氣噴的太多的話 就變成了氣音( ┤匕 Π Λ)而非平音了 ¯ _ 所以以我自己學習的經驗 初學最容易混淆的是 (﹁ ㄈ▕—▏Λ)這四個平音 _ _ ┴ ¯ 放字首時的發音和( ┤匕 Π Λ)四個氣音發音的不同處 ¯ 那為何放在第二音節之後 無聲子音(ㄎ ㄊ ㄆ ㄘ)的發音又變成了(ㄍ ㄉ ㄅ ㄗ)般的有聲子音呢? 因為放在第二音節以後 該字首子音前面有子音或母音 在快速的唸過去的狀態下 第二音節以後的字首子音來不及發成無聲子音 於是就變成了有聲子音(ㄍ ㄉ ㄅ ㄗ) 其實韓國人自己沒辦法發覺這樣的差異 _ 對韓國人來說(﹁ ㄈ▕—▏Λ)這四個平音 不管是放字首還是放字中 ¯ 唸起來和聽起來都是一樣的 舉例來說 傻瓜 (ㄆㄚ ㄅㄡ) 在我們外國人聽起來(ㄆ)和(ㄅ)是兩回兒事 而在韓國人聽起來(babo)中的(ba)和(bo)是無異的(用羅馬音標寫起來也一樣) 所以我們聽起來是兩個不同音的字首(ㄆㄚ ㄅㄡ) 而韓國人覺得自己唸的是沒有差別的(babo) 李老師也說過 問十個韓國人(babo)的兩個字首發音一不一樣 十個韓國人會回答"一樣" 因為這是他們無意識下唸出無聲子音跟有聲子音 除非是受過韓語教學訓練的教師 才會注意到外國人的方面的困惑 (能不能向學生說明其中差異 也是我判斷師資的一個參考方向) 再舉個李老師說的例子 多年前釜山的地標拼音是(pu-san) 因為外國人聽起來的確是(pu-san)而非拼音的(bu-san) 但大多數外國人又把平音(pu)發成了氣音(phu) 因而造成混淆 所以才又改成回(bu-san) _ 可見(﹁ ㄈ▕—▏Λ)這四個平音的發音真的很令初學者困惑啊 ¯ 因為以前自己自學時 沒有人可問 以致於浪費很多時間 直到發現本版 於此受益良多 所以分享一點自己學習的經驗 歡迎大家一起指正討論 祝 平安喜樂 - panteno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2.138.71 ※ 編輯: pantenor 來自: 114.42.138.71 (04/18 22:02)

04/18 22:20, , 1F
有個地方略補正一下,華語的ㄅㄉㄍㄗ一樣是無聲子音
04/18 22:20, 1F

04/18 22:21, , 2F
ㄅㄉㄍㄗ和ㄆㄊㄎㄘ的差別在於送氣與否,它們都是無聲音
04/18 22:21, 2F

04/18 22:23, , 3F
韓語的b/d/g/j確是弱送氣無聲音,p/t/k/ch則是強送氣無聲音
04/18 22:23, 3F

04/18 22:23, , 4F
b/d/g/j在母音之間由於前後母音都是有聲音因而被同化
04/18 22:23, 4F

04/18 22:25, , 5F
語音學上算是b/d/g/j的音位變體,故韓國人本身不會有感覺
04/18 22:25, 5F

04/18 22:26, , 6F
若把b/d/g/j唸成不送氣的話,反而會變成接近緊音bb/dd/gg/jj
04/18 22:26, 6F

04/18 22:27, , 7F
是故b/d/g/j的音位和華語的ㄅㄉㄍㄗ還是不相同的
04/18 22:27, 7F

04/18 22:28, , 8F
本版 #1AU7flrf 文章中 wagor 有詳細解釋可供參考
04/18 22:28, 8F
感謝版主補正 所以說 語言真是很深奧啊...

04/18 22:33, , 9F
我跟某韓國朋友舉例說"咖唷"跟"ㄋㄟ嘎"的嘎和咖
04/18 22:33, 9F

04/18 22:35, , 10F
我們聽起來是兩個字,他的確很驚訝的說那是同一個字啊Orz
04/18 22:35, 10F

04/18 23:25, , 11F
若是母語中沒有存在辨義差異的音,一般未受過特別訓練的人是
04/18 23:25, 11F

04/18 23:25, , 12F
聽不出差別的。如同以華語為母語的人,通常不容易分辨英語
04/18 23:25, 12F

04/18 23:26, , 13F
sport的"p"和bee的"b",以及台語的「米bi」和「麵mi」的聲母
04/18 23:26, 13F

04/18 23:26, , 14F
上的差別,因為華語是沒有像[b]這類的有聲音的
04/18 23:26, 14F

04/18 23:27, , 15F
同樣的,華語裡面送氣和不送氣是辨義屬性,但是韓語則是弱送
04/18 23:27, 15F

04/18 23:28, , 16F
氣和強送氣是辨義屬性,所以韓國人自然覺得是同一個字了
04/18 23:28, 16F
我一直覺得台語很難...越來越覺得不同語言差異越來越大了 另外期待版聚時的版主演講主題 學了韓文後發現韓文原來有很多自跟台語客語一樣 例如"門"的發音跟客語一模一樣啊...

04/18 23:48, , 17F
有道理啊!受教了^^
04/18 23:48, 17F

04/18 23:52, , 18F
我覺得原po說"咖唷"跟"餒嘎",雖然聽起來是兩個字
04/18 23:52, 18F

04/18 23:53, , 19F
但是韓國友人卻很驚訝的說那是同一個字
04/18 23:53, 19F

04/18 23:53, , 20F
就跟我們說"謝謝"的時候,明明兩個字是一樣的
04/18 23:53, 20F

04/18 23:54, , 21F
但是兩個字在講的時候發音卻不一樣。跟這種感覺很像@@
04/18 23:54, 21F

04/18 23:55, , 22F
阿不過韓國人可能無法聽出來兩個字不一樣吧XD
04/18 23:55, 22F

04/18 23:56, , 23F
因為韓文沒有像中文一樣有五個聲(?)
04/18 23:56, 23F
謝謝的話 第一個字四聲 第二個字三聲 這應該是語調的習慣 韻母聲母都還是一樣的 的確都讀四聲的話 就很像外國人了...

04/19 16:54, , 24F
板聚預計只聊些簡單基本的東西,莫期待過高以免失望太大 XDD
04/19 16:54, 24F

04/19 16:55, , 25F
樓上l大所所提的例子是華語輕聲問題,和原po的問題仍有區別
04/19 16:55, 25F

04/19 16:56, , 26F
輕聲是音高與音長減少的現象,多為了發音省力與區別語意用
04/19 16:56, 26F

04/19 16:58, , 27F
疊字的動詞第二字一般都要讀成輕聲,如:看看、試試、動動
04/19 16:58, 27F

04/19 16:59, , 28F
查查字典會發現,謝謝、看看之類的詞第二字注音都標成輕聲
04/19 16:59, 28F

04/19 17:01, , 29F
不過這聲調上的變化是講華語的人可以自己意識得到的
04/19 17:01, 29F

04/19 17:02, , 30F
若要以原po所提的韓語例,找個適當的華語例子的話,我想以
04/19 17:02, 30F

04/19 17:03, , 31F
「爸爸baba」這個詞來看會更好,若仔細讀的話,會發現在唸
04/19 17:03, 31F

04/19 17:03, , 32F
第二個爸字的時候的聲母和第一個是不一樣的,第二個b因為受
04/19 17:03, 32F

04/19 17:04, , 33F
到前後都是有聲的母音影響也從無聲的[p]變成有聲的[b]
04/19 17:04, 33F

04/19 17:05, , 34F
但是我們說華語的人自己是沒辦法意識到這二個爸字聲母有別
04/19 17:05, 34F

04/19 17:08, , 35F
對我們來說,ㄅ一般都讀成[p],讀作[b]是在特定的條件下才會
04/19 17:08, 35F

04/19 17:09, , 36F
出現,因此不送氣無聲的[p]和不送氣有聲的[b]不具有辨意差別
04/19 17:09, 36F

04/19 17:11, , 37F
同樣的,以韓語的「babo(傻瓜)」這個字來看,第二個b在前後
04/19 17:11, 37F

04/19 17:14, , 38F
是母音的情況下也被同化成有聲音,不過送氣也因此消失
04/19 17:14, 38F

04/19 17:15, , 39F
對韓語母語音來說,b一般都讀成[ph],讀作[b]也是在特定條件
04/19 17:15, 39F

04/19 17:15, , 40F
下才會出現,因此弱送氣無聲的[ph]和不送氣有聲的[b]不具有
04/19 17:15, 40F

04/19 17:16, , 41F
辨意上的差別 (上面打錯了,b應該是讀[p']才對 XD)
04/19 17:16, 41F

04/19 17:19, , 42F
但我們受到華語的影響對於送氣與否變得敏感,因為「趴」和
04/19 17:19, 42F

04/19 17:20, , 43F
「巴」的意義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們在聽韓國人讀babo的時候
04/19 17:20, 43F

04/19 17:21, , 44F
才會專注在是否有送氣之上,會聽得出是二個不同的音
04/19 17:21, 44F

04/19 17:24, , 45F
但韓語母語者是沒有自覺的,如同我們也感覺不到「爸爸」
04/19 17:24, 45F

04/19 17:24, , 46F
第一個ㄅ是[p],第二個ㄅ是[b]一樣
04/19 17:24, 46F
大驚!原來爸爸兩個不送氣音還有分無聲跟有聲 叫了幾十年爸爸 還真沒發現這一點 謝謝版大詳細的說明 心中對於聲母的疑惑又減少了一點

04/20 00:34, , 47F
但是弱送氣跟強送氣究竟要怎麼樣練習呢?
04/20 00:34, 47F

04/20 00:35, , 48F
現在正在學發音,有沒有前輩能分享技巧?
04/20 00:35, 48F

04/20 00:49, , 49F
拿著衛生紙練 強送氣衛生紙會飄起來
04/20 00:49, 49F
我的老師也是這樣教平音跟激音的分別 掌心對口也能體會氣量的多寡

04/20 17:51, , 50F
是有和版大討論過要不要講一些延伸的東西 不過要看時間
04/20 17:51, 50F

04/20 17:52, , 51F
足不足夠以及大家的反應熱不熱烈 至於是什麼延伸 賣關子
04/20 17:52, 51F

04/20 17:52, , 52F
XD
04/20 17:52, 52F
版聚嗎 這樣的話 非去不可了XD ※ 編輯: pantenor 來自: 114.24.213.111 (04/20 23:56)

05/17 23:17, , 53F
很棒耶這篇~~~喜歡~~~~中文兩個都是三聲字時,第二字會發二聲
05/17 23:17, 53F
文章代碼(AID): #1Dh3-EDM (HANGUKM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