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音樂性.....

看板GuZheng作者 (G弦之歌)時間19年前 (2005/04/12 21:24), 編輯推噓5(500)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關於音樂性這東西,恩...不是三言兩語可以道盡的..... 本ptt站的古典音樂板,最近正好有一個極小的討論串在討論音樂性。 強烈推薦第2632篇,"backhaus"所發表的那篇(有被m起來)。 那篇寫的相當不錯,把音樂性這東西大致上交代了出來,讀了頗有同感。 余以為,音樂首重內涵,演奏音樂最重要的就是這個東西。 而如何充實曲子的內涵,表現度如何..種種,就是一種音樂性的顯現。 有人天生音樂性很好,有人較差,這沒有什麼。 經過後天的訓練,我相信絕對可以縮短之間的差距。 至於要如何培養自己的音樂性? 請參閱上述backhaus的文章。 他雖然是以鋼琴為闡述對象,雖然是從西方古典音樂的角度切入, 但是,對於我們而言,仍然具有相當大的啟發作用。 回歸到古箏上頭。 學箏至今這些年頭,看過的同好之士不可謂不多,然而很遺憾的發現一種現象..... 就是-- 大家幾乎都把心力"只"放在"古箏"上面...... 此話怎解? 套句魏德棟老師最常講的話: 學箏必經三個階段-- "技藝的鑽研 心法的探索 形而上的涵容", 沒有經過這三個階段,就不能真正體會古箏的美好。 這話說的一點也沒錯!! 無奈,在我所見的同好之中,幾乎都在"技藝的鑽研"之中打轉,非常非常之遺憾.... 很少人認真深入去思考一些東西,總以為把指法練熟..把曲子練到順暢無比 就完工了事。殊不知...自己正一步步向"樂匠"之路邁進。 有人信手拈來...都是難度不低的曲子,但是...彈的空洞無比。 有人雖然彈奏一些再簡單不過的基本東西,卻非常有味道。 為什麼? 音樂性在我們彈奏古箏上而言,我認為,就是要讓彈奏出來的東西有味道 有內涵。 也就是說,譜是死的,技巧也是死的,如何賦予曲子靈魂以及精神價值, 如何填充她的內涵以到達一種圓滿的呈現,就是音樂性的表現。 此時,很重要的一點就是.... 要想填充她的內涵,首先,彈奏者本身要握有足夠的材料, 沒有材料...如何填充? 這些材料,必須在平時生活中一點一滴蒐集,逐漸積累。 而這段積累的過程,就是對音樂性的培養。 這完全不是光坐在古箏前一昧狂練可以獲得的,必須離開"古箏"這個實體, 往其他方向去索求。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前面會說"只"專注在"古箏"上是很遺憾的事情了。 至於如何培養音樂性? backhaus已經談了很多..... 就彈奏古箏而言,不才以為,不外就是多聽 多看 多想 以及多問。 並且,不能只把焦點放在古箏直接相關而已,這樣是不夠的。 比須把面擴而大之。 音樂 藝術 美學 哲學 文學.....等等,能接觸就盡量接觸。 把自己當一塊乾海綿一樣,盡量吸收,盡量感覺。 最重要的是要用心,盡量讓自己情感豐沛。 仔細觀察身邊一草一木。 蟲鳴鳥叫...陰晴圓缺....四季變換....... 只要細心留神,這些都可以是音樂性的來源。 以上拙見,不吝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34.143.122

210.58.32.96 04/12, , 1F
大推!!
210.58.32.96 04/12, 1F

68.5.205.194 04/13, , 2F
是否可請您像backhaus申請 轉錄此文至本版!?
68.5.205.194 04/13, 2F

68.5.205.194 04/13, , 3F
因為我找不到那個版Orz.....
68.5.205.194 04/13, 3F

61.231.121.200 04/13, , 4F
找不到+1
61.231.121.200 04/13, 4F

218.34.143.122 04/13, , 5F
版名是clmusic。在視聽劇場->音樂類型->第9
218.34.143.122 04/13, 5F
文章代碼(AID): #12Mym9Ki (GuZheng)
文章代碼(AID): #12Mym9Ki (GuZh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