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5年搬家15次 加拿大夫妻狂讚「台灣最容易存錢」有2關鍵理由

看板Gossiping作者 (史迪格里茲粉)時間3周前 (2024/05/12 22:42), 編輯推噓7(16925)
留言50則, 40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1.媒體來源:上報 2.記者署名:劉孜芹 3.完整新聞標題: 25年搬家15次 加拿大夫妻狂讚「台灣最容易存錢」有2關鍵理由 4.完整新聞內文: 來自加拿大的1對夫妻曾在25年內搬家15次,這些年來,他們得出結論,台灣是最能存錢 、對於財務狀況最有利的地方,因為比起其他地方,台灣的「生活成本低廉」,而且「薪 資相對較高」。 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報導,2000年,貝基馬丁(Becky Martin)和克雷格·施 密特(Craig Schmidt)原先住在加拿大安大略省伯靈頓(Burlington),每天做著工時 很長的工作,生活成本高,薪水也不斷被學生貸款的利息吃掉,幾乎存不到錢。 後來,他們在前大學室友的推薦之下搬到台灣,竟然在短短1年內還清4萬加幣(約95萬新 台幣)債務。 原為兒童和青少年福利工作者的馬丁,與擔任平面設計師的丈夫施密特在2002年搬到台灣 。兩人在台灣期間擔任英語教師,順利地在1年內存到4萬加幣,期間搬家3次。在台灣住 了2年後,他們決定在2004年返回加拿大,一部分是想要回歸本行,另一部分是想要跟親 友團聚。 接下來的幾年,夫妻倆在加拿大過著「傳統婚姻生活」,結婚買房生育小孩,但這種生活 卻難以維繫,因為兩人的財務狀況再度吃緊,甚至又開始負債。因此在2009年,他們又搬 回台灣,1年半就還清4.5萬加幣(約107萬新台幣),這次住了7年多。馬丁甚至說:「我 們已經熟悉(台灣的)工作、文化、氣候以及我們能賺多少錢和存多少錢。」 馬丁表示,他們在1年半內就還掉4.5萬加幣債務。主要是因為在台灣的生活成本比加拿大 便宜許多。他們在台灣的公寓租金當時不到1000美元(約3萬2478新台幣)。 馬丁兩人根據自身經驗表示,台灣是全亞洲少數符合2項要件、在財務上最有利的地方, 也就是生活成本低、但薪資卻相對較高。她說:「日本、南韓、新加坡、中國大城市都是 生活成本很高的地方,你賺得比較多,但也要付比較多(錢)。如果你決定住在菲律賓、 泰國、越南、馬來西亞與印度這些令人興奮和美麗的地方,生活成本很低,但你的薪水也 是。」至於缺點,則是中文太難學。 兩人由於父母年紀日益老邁,家族裡也有人去世,他們第2次在台灣住了7年之後,決定永 久搬回加拿大不再頻繁搬家。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不可用YAHOO、LINE、MSN等轉載媒體: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201437 6.備註: 加拿大人認證台灣收入尚可而且低物價 台灣南八萬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8.25.6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5524933.A.F29.html

05/12 22:42, 3周前 , 1F
謝謝你喜歡台灣
05/12 22:42, 1F

05/12 22:42, 3周前 , 2F
這麼好 奈奈 還不回來
05/12 22:42, 2F

05/12 22:43, 3周前 , 3F
八又翻
05/12 22:43, 3F

05/12 22:43, 3周前 , 4F
能力差的最喜歡這種的
05/12 22:43, 4F

05/12 22:44, 3周前 , 5F
馬英九執政時期 我很好心幫塔綠班畫重點
05/12 22:44, 5F

05/12 22:44, 3周前 , 6F
教教英語就能生活 好羨慕
05/12 22:44, 6F

05/12 22:44, 3周前 , 7F
05/12 22:44, 7F

05/12 22:44, 3周前 , 8F
流量密碼
05/12 22:44, 8F

05/12 22:44, 3周前 , 9F
蛤?難怪歐美魯蛇都往台灣跑
05/12 22:44, 9F

05/12 22:44, 3周前 , 10F
翻譯:白人在台灣薪資高 很好撈
05/12 22:44, 10F

05/12 22:44, 3周前 , 11F
來呆丸做啥工作
05/12 22:44, 11F

05/12 22:44, 3周前 , 12F
2009+7=2016 神秘數字
05/12 22:44, 12F

05/12 22:45, 3周前 , 13F
幹話一堆還不是回加拿大定居了
05/12 22:45, 13F

05/12 22:46, 3周前 , 14F
謝謝你覺得台灣很便宜
05/12 22:46, 14F

05/12 22:46, 3周前 , 15F
都一樣是老師外師跟本土的薪水差很多
05/12 22:46, 15F

05/12 22:46, 3周前 , 16F
原來2016以前的台灣生活這麼容易
05/12 22:46, 16F

05/12 22:47, 3周前 , 17F
幹你娘死白人平行世界喔幹
05/12 22:47, 17F

05/12 22:48, 3周前 , 18F
大內宣新聞
05/12 22:48, 18F

05/12 22:48, 3周前 , 19F
以前可以吧 現在物價漲成什麼樣子了
05/12 22:48, 19F

05/12 22:48, 3周前 , 20F
竟然跑來台灣當外勞比在加拿大賺?
05/12 22:48, 20F

05/12 22:49, 3周前 , 21F
來台灣教英文的白種人都是.......
05/12 22:49, 21F

05/12 22:50, 3周前 , 22F
偏偏一堆家長很吃那套
05/12 22:50, 22F

05/12 22:50, 3周前 , 23F
死白人來台灣教英文真的太簡單
05/12 22:50, 23F

05/12 22:51, 3周前 , 24F
就在原國家沒辨法是高收入 來台灣變高
05/12 22:51, 24F

05/12 22:51, 3周前 , 25F
收入啊
05/12 22:51, 25F

05/12 22:53, 3周前 , 26F
歐美過不下去的都跑來台灣了
05/12 22:53, 26F

05/12 22:56, 3周前 , 27F
死白鬼通通死出台灣 耖
05/12 22:56, 27F

05/12 22:58, 3周前 , 28F
決定永久搬回加拿大
05/12 22:58, 28F

05/12 22:59, 3周前 , 29F
來台灣教英文 根本沒有技術可言
05/12 22:59, 29F

05/12 23:00, 3周前 , 30F
民進党2016ㄧ執政立刻逃 看來是頗有見地
05/12 23:00, 30F

05/12 23:01, 3周前 , 31F
歐美魯蛇根本過超爽 來東亞當打工
05/12 23:01, 31F

05/12 23:01, 3周前 , 32F
度假爽完再回自己國家
05/12 23:01, 32F

05/12 23:02, 3周前 , 33F
跑錯國家了嗎 生活成本低 薪資高
05/12 23:02, 33F

05/12 23:04, 3周前 , 34F
因為黨外宣有拿錢 所以賺超快?
05/12 23:04, 34F

05/12 23:07, 3周前 , 35F
感謝你幫馬英九跟阿扁宣傳,2000年跟2009年
05/12 23:07, 35F

05/12 23:20, 3周前 , 36F
在母國說不定沒任何專業技能 來台灣直
05/12 23:20, 36F

05/12 23:21, 3周前 , 37F
接變成專業英語外師 難道不好賺嗎
05/12 23:21, 37F

05/12 23:22, 3周前 , 38F
非白種加拿大人的我:BS
05/12 23:22, 38F

05/12 23:58, 3周前 , 39F
外國人在台灣當英文老師真的很好賺
05/12 23:58, 39F

05/12 23:59, 3周前 , 40F
而且很多個別課 都是拿現金的
05/12 23:59, 40F

05/13 00:00, 3周前 , 41F
......特例不能代表整體
05/13 00:00, 41F

05/13 00:03, 3周前 , 42F
住到2016年 綠畜統治下根本沒有碰到 大外宣對
05/13 00:03, 42F

05/13 00:03, 3周前 , 43F
05/13 00:03, 43F

05/13 02:05, 3周前 , 44F
穴穴泥覺得馬時代很適合生活
05/13 02:05, 44F

05/13 02:07, 3周前 , 45F
建立在剝削勞工的基礎上
05/13 02:07, 45F

05/13 03:42, 3周前 , 46F
歪國人而言
05/13 03:42, 46F

05/13 05:33, 3周前 , 47F
國外魯蛇來台爽過的例子?
05/13 05:33, 47F

05/13 05:34, 3周前 , 48F
不就在出生地根本不具備教師資格
05/13 05:34, 48F

05/13 09:11, 3周前 , 49F
台灣畜窮奴賤
05/13 09:11, 49F

05/13 09:40, 3周前 , 50F
05/13 09:40, 50F
文章代碼(AID): #1cGDL5yf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cGDL5yf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