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雙證件會有冒用的可能嗎?

看板Gossiping作者 (庫帕)時間3周前 (2024/05/11 12:11), 編輯推噓1(1051)
留言52則, 4人參與, 3周前最新討論串1/1
假如有心人士取得你的證件照片及資料,以現在的科技能力,應該可以仿製出一模一樣的證 件。 其實只要有心就算當事人證件不離身一樣也能搞出來吧。 現代科技沒辦法處理這種事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38.7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15400680.A.EB7.html

05/11 12:12, 3周前 , 1F
沒辦法 台灣太落後了
05/11 12:12, 1F

05/11 12:12, 3周前 , 2F
數位身份證又怕被中共攻破
05/11 12:12, 2F

05/11 12:13, 3周前 , 3F
可以考慮三證件
05/11 12:13, 3F

05/11 12:14, 3周前 , 4F
現代科技當然可以做,那就是多因認證
05/11 12:14, 4F

05/11 12:15, 3周前 , 5F
常用的就是透過手機號碼驗證身分
05/11 12:15, 5F

05/11 12:15, 3周前 , 6F
例如政府委由關貿開發的EZWAY,可透過門號
05/11 12:15, 6F

05/11 12:15, 3周前 , 7F
驗證其身份給予通過
05/11 12:15, 7F

05/11 12:16, 3周前 , 8F
仿真機器人完全取代一個人都有可能
05/11 12:16, 8F

05/11 12:16, 3周前 , 9F
另一個就是自然人憑證,屬於實體卡片驗證
05/11 12:16, 9F

05/11 12:16, 3周前 , 10F
民營機構就會比較多樣,如指紋 靜脈辨識
05/11 12:16, 10F

05/11 12:17, 3周前 , 11F
較新穎的就是特定裝置,也就是獲得授權
05/11 12:17, 11F

05/11 12:17, 3周前 , 12F
設備,範例就是銀行APP可授權ATM無卡提款
05/11 12:17, 12F

05/11 12:17, 3周前 , 13F
現在我們知道可以做到,但如何套用到任何
05/11 12:17, 13F

05/11 12:17, 3周前 , 14F
服務機構,包含民營單位,其實就是靠政府
05/11 12:17, 14F

05/11 12:18, 3周前 , 15F
驗證介接流程,目前大眾用的是電子發票
05/11 12:18, 15F

05/11 12:18, 3周前 , 16F
就是透過使用者申請財政部帳號取得對應tok
05/11 12:18, 16F

05/11 12:19, 3周前 , 17F
en進行發票紀錄載入,等同於使用者可利用
05/11 12:19, 17F

05/11 12:19, 3周前 , 18F
民間開發電子發票APP取得相關紀錄
05/11 12:19, 18F

05/11 12:19, 3周前 , 19F
如常見的載具條碼,這條碼就是財政部給的
05/11 12:19, 19F

05/11 12:20, 3周前 , 20F
只是透過電子發票APP顯示,並且給予商家
05/11 12:20, 20F

05/11 12:20, 3周前 , 21F
掃描條碼則可以辨識出哪一位使用者並歸戶
05/11 12:20, 21F

05/11 12:20, 3周前 , 22F
其實說了一堆,還是免不了政府在驗證介接
05/11 12:20, 22F

05/11 12:21, 3周前 , 23F
提供給外部使用,才有辦法做到多因驗證
05/11 12:21, 23F

05/11 12:21, 3周前 , 24F
當然這個前提還要符合資訊安全 成本 電子
05/11 12:21, 24F

05/11 12:22, 3周前 , 25F
化系統等因素,也就是外部企業也要有導入
05/11 12:22, 25F

05/11 12:22, 3周前 , 26F
驗證的意願,不過隨之而來就是政府的稽核
05/11 12:22, 26F

05/11 12:22, 3周前 , 27F
那我們就可以得知為何進度緩慢了
05/11 12:22, 27F

05/11 12:22, 3周前 , 28F
光一個數位身分證就可因違法個資法撤回
05/11 12:22, 28F

05/11 12:23, 3周前 , 29F
其實做好驗證稽核的資訊管控是還好
05/11 12:23, 29F

05/11 12:24, 3周前 , 30F
不然人家Meta跟Apple可以介接oAuth不就
05/11 12:24, 30F

05/11 12:24, 3周前 , 31F
資料流光光,重點在政府對於資安的作為
05/11 12:24, 31F

05/11 12:24, 3周前 , 32F
嚴謹程度,當然就牽扯到人力資源跟要求
05/11 12:24, 32F

05/11 12:25, 3周前 , 33F
不過看到數發部,我想我們還是先打消念頭
05/11 12:25, 33F

05/11 12:26, 3周前 , 34F
其實政府執行科技本來就會落後於民營
05/11 12:26, 34F

05/11 12:26, 3周前 , 35F
畢竟承擔風險是不同的,但也不能說都不做
05/11 12:26, 35F

05/11 12:30, 3周前 , 36F
但我們政府目前的確甚麼都沒做
05/11 12:30, 36F

05/11 12:31, 3周前 , 37F
像此次範例提出如果雙證件被冒用
05/11 12:31, 37F

05/11 12:31, 3周前 , 38F
很多電信業者申請都會依靠雙證件核對身分
05/11 12:31, 38F

05/11 12:32, 3周前 , 39F
如果人員有依照法規核對身分,但證件冒用
05/11 12:32, 39F

05/11 12:32, 3周前 , 40F
則問題會轉移回民眾或消費者
05/11 12:32, 40F

05/11 12:32, 3周前 , 41F
為什麼沒保管好證件 存摺 印鑑等內容
05/11 12:32, 41F

05/11 12:33, 3周前 , 42F
其實就是政府的轉移風險給民眾
05/11 12:33, 42F

05/11 12:33, 3周前 , 43F
政府訂出法規,要求業者遵循
05/11 12:33, 43F

05/11 12:33, 3周前 , 44F
業者依法規要求遵循也核對,那麼問題
05/11 12:33, 44F

05/11 12:34, 3周前 , 45F
轉嫁到民眾本身,其實是政府要負最大責任
05/11 12:34, 45F

05/11 12:34, 3周前 , 46F
但無奈從數位轉型到現在,我國本就不注重
05/11 12:34, 46F

05/11 12:35, 3周前 , 47F
從根本上去解決,光前些年的戶政資料問題
05/11 12:35, 47F

05/11 12:35, 3周前 , 48F
代表各地方對於資訊環節這塊重要性並未
05/11 12:35, 48F

05/11 12:36, 3周前 , 49F
獲得充分的資源跟改善
05/11 12:36, 49F

05/11 12:36, 3周前 , 50F
頂多就是給予可維運範圍
05/11 12:36, 50F

05/11 12:37, 3周前 , 51F
這也讓我想到疫情期間各項系統匆匆上線
05/11 12:37, 51F

05/11 12:38, 3周前 , 52F
如 疫苗預約系統 六倍券介接等問題
05/11 12:38, 52F
文章代碼(AID): #1cFk_ewt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