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對未成年行兇罰則是不是該改了

看板Gossiping作者 (摸摸抓抓)時間5月前 (2023/12/29 11:20), 編輯推噓0(002)
留言2則, 1人參與, 5月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andboypig (QQ的)》之銘言: : 本週是台灣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淚點吧 : 過去沒有年輕人去突破殺人這條線 : 法律道德上仍覺得可以管束 : 但今天有個89把這條線給突破了 : 原本的法則也該更新了吧 : 不然未來對其他上課的同學 老師還有保障嗎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事實上過去戒嚴時期就發生過未成年殺人案 也就是後來改編成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的茅武案,發生於1961年 https://i.imgur.com/VMvMhcp.jpg
事實上兩案也有許多相識處,包含同學關係、幫派介入、未成年殺人等 而根據網路資料,茅武當時被判十年徒刑,於25歲時出獄 當時也沒有保護未成年加害者資訊法律,所以大家都知道了兇手與被害者的名字 不過由於當時資訊流通不發達,未成年兇手的相關資訊大都只能依賴報導,並未像現在流 傳的如此之快且能引起廣泛討論 而從茅武的例子來看,他之後據傳是去美國,也有說法是他在台灣賣麵。唯一清楚的是出 獄後就改名了,也沒有其他犯罪紀錄,現在若活著也快80歲了 但當然,我不認同可以全然以茅武的例子來思考更生的可能性,畢竟社會背景、民情與教 育方式差異很大。因此,法則上如何調整是可以討論的,但有賴專業人士去評估 能進一步討論的是,60多年前與現今竟然發生類似的憾事,是否可以說60年來安全網都沒 補到該補的洞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90.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703820033.A.9CE.html

12/29 11:25, 5月前 , 1F
60年才出現一次算還好吧!
12/29 11:25, 1F

12/29 11:25, 5月前 , 2F
但是兩個明明不同的原因和背景
12/29 11:25, 2F
文章代碼(AID): #1bZZi1dE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bZZi1dE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