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22九合一大選:地方政治的提升與倒退?

看板Gossiping作者 (qxpbyd)時間1年前 (2022/09/08 22:59), 1年前編輯推噓-2(131)
留言5則, 5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報導者 監製|何榮幸 文字|嚴文廷、孔德廉、林雨佑、陳德倫 資料記者|柯皓翔 封面攝影|陳曉威 攝影|陳曉威、林彥廷、楊子磊 設計|江世民、林星妤 編輯|張詩芸、黃鈺婷 社群企畫|陳思樺、汪彥成 2022九合一大選:地方政治的提升與倒退? 4年前的九合一大選綁10項公投,出現邊開票邊投票、開票到半夜等亂象;將於今年11月 26日投票的本屆九合一大選,則與台灣史上首度進行的「18歲公民權」修憲複決合併投票 。這一次,台灣的地方選舉又會呈現什麼樣的風貌? 本屆選舉上路的新制度,是全國大約2,000名直轄市、縣市議員候選人必須首度申報財產 ,政治陽光法案是否能夠藉此更進一步灑進台灣地方政治?期待與世界潮流同步的「18歲 公民權」修憲複決,能否在地方選舉的低投票率情勢中跨越965萬張同意票超高門檻? 在地方政治文化出現提升的可能性之際,我們發現2014年318學運掀起的青年參選村里長 風潮,在本屆已出現明顯消退跡象,反而走回大量「政二代」參選的老路;此外,小黨候 選人在本屆選舉依舊陷入沒錢沒人的困境,只能在有利於兩大黨的選制中載浮載沉。 至於最受矚目的六都市長選舉,各黨候選人端出的政策牛肉是否經得起考驗?各黨在社群 媒體及輿論風向等「空戰」戰場又將如何交鋒?《報導者》都將持續觀察追蹤,與讀者共 同看見此次地方大選的進步與倒退。 藍綠都支持,反而沒聲量?「18歲公民權」民調不樂觀,965萬張同意票怎麼催? https://i.imgur.com/dQJI08i.jpg
8月18日傍晚,青民協於西門町進行「用青春寫歷史,11/26投同意」街訪快閃行動,宣傳 修憲複決同意下修投票權為18歲。(攝影/陳曉威) 將在年底大選登場的「18歲公民權」投票,是我國首度進到複決階段的修憲案,台灣若要 跟上世界民主潮流、保障青年參政權,得先跨越965萬同意票的修憲複決高門檻。但《報 導者》取得由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執行、有效樣本高達3,547人的面訪民調,卻發現現 階段同意下修投票年齡的民眾不到5成,加上同意者未必票票入匭、地方選舉的投票率比 中央級選舉低,此案想過關並不樂觀。 專家學者和藍綠兩大黨的年輕議員皆指出,雖然各政黨都贊成此案,但今年選情冷,「18 歲公民權」議題討論度更冷,各黨候選人很難將此案列為優先議題。面對苦戰,民間倡議 團體的年輕人抓緊時間宣傳溝通;各政黨的公開喊話能否落實成積極動員,催出地方支持 者選票,將是這場修憲之戰的成敗關鍵。 人來人往的捷運西門站6號出口外,20幾個年輕人聚成一團,時間是2022年8月18日,正好 倒數100天──倒數的不是大考,而是大選;宣傳的不是社團成果發表會,而是修憲公民 複決。 「我用青春寫歷史,1126」沒練過的口號喊得有點混亂,但沒關係,整隊再來一次: 「我用青春寫歷史,1126投同意!」握好相機,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祕書長李欣為他們留下 揮舞手舉牌的身影,在晚間6點18分,快閃行動以數字呼應18歲公民權倡議。 來參與的人群裡,有些彼此已在培訓時見過面。這個暑假,台灣青年民主協會(簡稱青民 協)發起「街角巷口X青春縱走」活動,作為關心世代正義、呼籲青年政策主流化的NGO, 不只在雙北都會區走跳,他們奔赴台灣許多鄉鎮講解議題,從國際趨勢到權利義務一一論 述,為什麼18歲就該擁有參政權。他們也在各地組織志工團,帶夥伴到市場鄰里拿大聲公 宣講,向有投票權的「大人」拉票,就像候選人一樣掃街發面紙。只不過上頭不印名字, 印的是「這次,挺年輕的」。 這群年輕人知道,為了爭取青年觀點納入政策,讓聲音被系統性聽見,年底得打贏極為困 難的一仗。 面對965萬魔王關,地方大選投票率低成隱憂 11月26日登場的九合一大選,不只選人,更將迎來我國史上首度修憲公民複決,決定是否 將選舉權年齡從20歲下修至18歲。 《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2條明訂,《憲法》修正案必須經四分之一立法委員提案, 四分之三出席,出席者四分之三同意,並於公告半年後進行公民複決,有效同意票超過選 舉人總額半數,才算通過。 今年3月25日,109位立委出席,朝野政黨取得高度共識,以全數同意將18歲公民權修憲案 送出立法院,但公民複決門檻才是最大考驗。 中選會日前公布,今年具投票資格的選舉人多達1,930萬人,其中76萬人是首投族。換算 選舉人總額二分之一,過關底線便是965萬票。難度有多高?回顧2020年總統大選,「蔡 賴配」刷新歷史紀錄拿下817萬票,當時的投票率高達74.9%;這次修憲複決綁的是地方選 舉,投票率往往較中央選舉低,2018年地方大選「韓流」席捲加上多達10案公投的帶動效 應,也只開出66.1%的投票率,今年要超越實非易事。 https://i.imgur.com/fvpFzol.jpg
8月18日上午,中選會主任委員李進勇張貼2022年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公告。記者會上也正 式宣布今年除了9種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外,還將一併進行首次修憲複決。(攝影/陳曉威 ) 從民間團體、政黨到學者都不諱言,18歲公民權案要過關並不樂觀。政治大學政治學系教 授俞振華分析,就算把地方大選的投票率高估到8成,也要有超過6成多的選民投下同意, 「難度非常高,現在連5成都還不到,(想過關)要比我們看到的這個(民調)數字再多 20個百分點。」 政大選研中心民調:同意18歲公民權只有42.4% 攤開2021年「台灣選舉與民主化調查」(TEDS)的數據,這份民調由國科會支持,政治大 學選舉研究中心(簡稱政大選研中心)等多間大學機構執行面訪,蒐集有效樣本數達3, 547份,其中也探測民眾對於投票年齡下修的意向。俞振華表示,這是國內目前規模最大 、方法最嚴謹、可信度最高的資料。 然而,把勾選「非常同意」(5.8%)和「還算同意」(36.6%)的支持者加總起來,也只 佔整體的42.4%,連半數都不到。更何況,回答支持也不等於會實際走進投票所。 若檢視不同年齡層的受試者意向,只有18~19歲的組別同意比例過半,佔51.1%。即使如 此,他們也無法投票,因《公民投票法》(簡稱《公投法》)雖下修投票年齡到18歲,但 修憲案不適用《公投法》,須年滿20歲才有公民複決資格。 https://i.imgur.com/z0RqU03.png
直覺上年輕人應該最支持降低投票年齡,為什麼同意程度卻沒有想像中的高?俞振華笑了 笑說: 「從權利義務的角度,應然面是絕對沒問題的,18歲應該要可以投票,但(不同意方 的年輕人)反對理由都是實然面的,覺得自己還沒辦法決定(投票)。」 俞振華指出的落差,也是倡議團體主張應該下修投票年齡的最主要論點之一。 在《刑法》上,18歲就屬於「完全責任能力」人,假如犯罪,必須承擔完全的刑事責任。 而原本規定20歲才算成年的《民法》,明年(2023)起也將與《刑法》同步,未來18歲就 具備「完全行為能力」。換句話說,18歲的公民有納稅、服兵役等義務,可自行決定是否 發生性行為、締結婚約,可參與「對事表決」的公投,卻沒有「對人投票」的權利。 在青民協的志工培訓時,李欣指著投影片質疑,年輕人要繳稅卻無法參與財政政策、要當 兵卻不能對國防政策有意見: 「《公投法》修正之後,18歲的人終於可以決定想要什麼樣的政策,卻沒有辦法選擇 執行政策的人,這不是很奇怪嗎?」 冷議題遇上冷選情,中央喊話能落實到地方? https://i.imgur.com/suHkStl.jpg
8月11日晚間,蔡英文以民進黨黨主席身分,出席在新北市中和區舉辦的黨內全國首場「 18歲公民權」宣講活動,其中有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台少盟)邀集的高中生上 台發言。(攝影/陳曉威) 而翻開世界地圖,目前全球約230個國家中,只剩11個國家的投票年齡還維持在20歲以上 。大多數國家在20世紀將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到了21世紀,有些地方已在討論將門檻降 到16歲。至於鄰近的東亞諸國,如日本(2015年)、馬來西亞(2019年)、韓國(2020年 )也都在近年修法,落實18歲公民權。 然而,台灣社會對此議題卻相當冷漠。 根據壯闊台灣聯盟發布的最新民調,53.3%的民眾不知道年底除了選人,還有「18歲公民 權」的複決案要投票。 「它從來都不是一個hot talk,」連專長選舉研究、目前擔任台北市長參選人蔣萬安核心 幕僚的俞振華,都差點忘了年底要修憲複決,直到中選會找他開會才想起,可見18歲公民 權的討論在台灣有多「冷」。 俞振華指出,民調顯示極端同意或反對的人都不多,中庸才是多數;為了跟上國際潮流, 各黨都紛紛表態支持18歲公民權,但檯面上沒有明確的「反方」,就炒熱氣氛而言卻未必 是好事。 他舉2018年婚姻平權公投為例,「同婚團體或是推廣這個議題的倡議者,他們雖然人少, 但是聲音非常強,」強烈對立有助於加溫選情,無論正、反方都會被催出來投票。但如果 民間聲音弱,俞振華判斷: 「大部分候選人都不會(對18歲公民權)說反對,會說好、贊成、試試看,但不會是 他們的主打。」 民間團體也憂心,如果各政黨不積極動員,就難以跨過965萬票的門檻。 「因為是立院黨團支持(修憲案),那就要回到黨部,再去跟各縣市首長或民意代表說, 你要動員,不然就不會過,可是這件事情基本上還沒發生,」青民協理事長張育萌說,站 在NGO的角度,當然希望各黨都能積極動員,像去年4項公投一樣到處辦說明會,甚至把場 次和參與人數列為績效指標。 至於還沒動起來的原因,不分藍綠民代都回應是受疫情影響,今年選舉開跑得晚,光是初 選和提名時程就慢2、3個月。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戴瑋姍坦言,在她的選區板橋,逛市場 買菜的人潮少了一半以上,候選人要接觸選民變得很難,「其實整個選情根本是冷到不行 ,連縣市首長都熱不起來。」 換到國民黨,也是第二度參選台北市議員的徐巧芯說,選舉幾乎才剛開始,「我們連宣傳 自己都還來不及,怎麼可能花時間去宣傳別的議題?」她也提到,基層選舉會遇到的大多 都是50歲以上的中高齡支持者,「你說要讓18歲的人投票,其實他們聽了之後會覺得很無 感,因為跟他的生活沒什麼關係。」即便面向青年,她認為投票權也不是最優先,反而社 會住宅、薪資和交通等議題更有關注度。 徐巧芯以同婚在年輕人間的高支持度做對照:「這樣政治人物被迫或主動表態就有意義跟 必要性,可是這個議題(18歲公民權),我看都沒有人在討論。如果有人來問我支不支持 ,我會告訴他沒問題,我支持,但好像不太會特別再爭取什麼。」 https://i.imgur.com/m0XIlfB.jpg
國民黨籍台北市議員徐巧芯對年底複決並不樂觀,指年輕人對投票年齡下修討論度低,而 藍營選民則有不少反對聲浪。(攝影/陳曉威) 回到地方選舉制度的脈絡,縣市議員和各鄉鎮市的民意代表採「複數選區相對多數決制」 (SNTV),候選人只要顧好自己的基本盤就能當選。「像我的票源,我相信來自年輕族群 比較多,我去談這個事情,別人可能覺得是加分,可是就只是加分,不會是決定性的影響 ,」戴瑋姍評估,沒有衝突性的議題僅是「背書」,沒辦法衝高選票,要其他候選人為此 投入資源宣傳,誘因不大。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解釋,九合一地方選舉和國家層級的議題不易直接連結,「 你要談公民權,愈基層的選舉,選民愈不管。他還是管說我認不認識(候選人),有沒有 跟他握過手,幫助我家門口路平、燈亮、水溝通,或跑過我的紅、白帖。」 要不要動員選民?藍綠各有盤算 長期研究台灣政黨生態的沈有忠認為,兩大黨在18歲公民權這題各有盤算。 「民進黨應該還是會強力動員,就選票結構、選民跟政黨間的支持度來看,如果下降2個 年齡層,大概會多60萬選票。首投族投票率保守抓一半就好,假設30萬人去投票,大膽預 估6成是投給民進黨,」沈有忠推測,綠營也在為2024總統大選備戰,由於小黨很難有資 源推候選人,年輕人集中灌入的票就可能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少數。 民進黨青年世代、28歲就當上議員的戴瑋姍則表示,「我們的選民本身就支持,所以不能 說這是黨意,而是民意造成黨有這樣的決策,它還是一個基層認為好的東西,黨才推得動 。」她認為18歲公民權的宣傳不必急著開跑,只要候選人在文宣上附註宣傳,就有機會過 關,重點是先讓選情熱起來,唯有選戰打到位,才能催出泛綠選票讓複決過關。 https://i.imgur.com/73dK9nP.jpg
民進黨籍新北市議員戴瑋姍表示今年地方選情冷,要衝出複決高票,得先炒熱氣氛,提高 支持者的投票意願。(攝影/陳曉威) 根據政大選研中心民調,2020年大選時投給民進黨、時代力量、台灣基進的選民,確實對 18歲公民權的支持度較高,皆超過5成。反觀,投給國民黨者較不樂見降低參政年齡,有 64.7%的選民反對;投給台灣民眾黨的選民,反對比例也過半。 https://i.imgur.com/UoV3Xoo.png
徐巧芯觀察,不少藍營支持者認為就是民進黨在操作議題,他們擔心一旦修憲通過,年輕 人的票都會跑到綠營去,「實際上年輕人支持哪一個政黨都是有可能的,可能民進黨多一 點、國民黨少一點,但不至於說太壓倒性的勝利。」 除了擔心新增選票的流向,徐巧芯懷疑藍營選民對18歲公民權的支持度可能比民調顯示的 更低。「民調有時候會有虛假現象,這個議題有很多人表面上說會支持、會投票,可是剩 他一個人的時候,反而會改另外一邊,」她解釋,現在整體趨勢和輿論都認為年輕人該有 投票權,有時候長輩是被迫接受,「但他心裡並不情願,這也是必須注意的事。」 回到候選人個人的選舉策略,徐巧芯坦言宣傳18歲公民權確實吃力不討好,還可能扣分; 但反對者在黨內是被說服的一方,目前黨中央已定調支持,就算有候選人持不同意見,也 希望他們不要「反動員」,「主要理由是我們也不想要加深世代對立。」 「現在國民黨面對的最大障礙在於,如果被基本盤綁架,淺藍就跑光;如果要擁抱淺藍, 深藍就會生氣,所以能不表態就不表態,」沈有忠分析,「(政治)板塊一直在推移,今 天激怒了年輕人,就算(修憲)沒有過,再等2年他們還是會進來,老的選民總是會走。 」他認為要把目光放遠,國民黨才有機會再爭取到青年的青睞。 沈有忠也提醒執政黨應負起社會溝通責任,不該把修憲複決純粹當成動員工具,「像不分 區立委應該到大學、社區裡去宣講,義務性去做,讓選民知道這是公民責任,不是為了選 舉才要來。」 反對18歲公民權複決案的理由有哪些? https://i.imgur.com/RmDI54k.jpg
8月19日傍晚,青民協在板橋區舉辦培力工作坊,年輕的志工們一同前往湳雅夜市掃街, 趁民眾用餐時宣傳18歲公民權議題。(攝影/陳曉威) 溝通的前提是理解,反對18歲公民權的理由有哪些?常見的質疑除了「年輕人不懂政治、 無法獨立做決定」外,還有「反對公投綁大選」、「政治力介入校園」的疑慮,以及「年 輕人投票率低」。 徐巧芯提到,有不少藍營支持者在意「程序不正義」,明明去年公投結果是不能綁大選, 為什麼今年修憲就可以,民進黨是不是雙重標準?且民進黨佔國會多數,國民黨想推什麼 法案都機會渺茫,「只有民進黨可以,其他政黨都不可以,國民黨選民就覺得不想要陪你 玩這一齣,(雖然)對年輕人很不好意思,但是他也有自己的理由。」 對此,中選會說明,修憲複決的規定寫在《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1條第1項,既然《 憲法》本有規定,就不受《公投法》的限制。中選會主委李進勇也指出,此次九合一大選 與修憲複決一起投票的理由,包含選務籌備時間和能量尚可負荷、朝野有高度共識、減少 疫情期間群聚等。 還有不少人質疑,18歲就要談投票,是否會讓政治力介入校園,執政黨掌握國家機器,對 年輕人洗腦更順手? 李欣對此指出,確實日、韓討論修法時,也有人表達類似主張,但解方應是提出配套,且 學生的政治光譜其實很多元。雙北高中職學生權益陣線理事長邱奕翔表示,新課綱增加更 多公共議題思辨空間,學生也會多方搜尋資料做專題研究,不會只是跟從老師的意見,有 時候還會反過來對話、說服老師。 此外,有了投票權,年輕人真的會出來投票嗎?從鄰近的日本來看,20~29歲的年輕人, 2019年的投票率比總體平均低了將近19%;至於18~20歲族群的投票率,2016年剛開放( 18歲公民權)時有46%,隔年就下降到40%。回到台灣,35歲以下的青年,從2008年以來的 幾次總統大選,投票率都不超過6成,直到2020年終於突破7成。 為了鼓勵和協助年輕人投票,青民協過去曾推出「返鄉列車」,張育萌認為,青年未必不 想投票,而是因就學或工作地點不在戶籍地,考量各項成本後常常只能放棄。面對青年不 關心政治的質疑,曾投入學生自治的戴瑋姍認為,應該是先給權利: 「你沒給他這個機會之前,就不干他的事情,他不會想去了解討論。給他權利反而會 讓他有義務要參與,好公民是需要教育的。」 台版「自由之夏」:對話、培力、行動,在各地造浪的青年們 https://i.imgur.com/TykBC0j.jpg
青民協將掃街宣傳看成是培力的一環,希望讓參與者從中長出主體性。無論在行動前或活 動結束後,夥伴們都會聚集互相分享心得,提出可精進之處,並為彼此打氣。(攝影/陳 曉威) 立法院表決通過修憲案那天,數百位聲援者在議場外見證,雖是期中考週,仍有高中生從 屏東、高雄等地搭夜車北上參與。議事槌落下瞬間,眾人哭成一片。 前一天,青民協的成員們在辦公室忙到凌晨2、3點,準備兩套劇本:修憲案通過的話,發 拉炮給大家慶祝;沒過的話,在跑票立委的頭像上註明「歷史罪人」。「結果我們看板放 在前面,拉炮放在後面帳篷,」李欣忍不住笑了,老實說,沒料到會這麼快迎來歷史時刻 。 其實,說快也不快。她和張育萌開始關注18歲公民權時還是高中生,如今都25歲了,張育 萌說,「這其實是大家的本命題。」 自2018年成軍以來,青民協到台灣各地蹲點培力,「像李欣是高雄人,我是新竹人,覺得 離開台北很重要,活動都會堅持不只辦在台北,也希望給年輕人一些主體性,」張育萌說 ,只要有學生想發起組織,就盡力支持陪伴。過程中他們有挫折也有希望,2018年公投的 結果澆了同溫層一大桶冷水,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卻可以看見台灣學生的聲援行動遍 地開花。 有政黨人士說青民協很能動員學生,張育萌是這麼想的: 「我們一直覺得風平浪靜的時候要造浪,可是浪真的起來的時候,你要準備好,才能 站到浪尖。這個浪尖不一定是青民協要站,我們時時刻刻跟年輕人說,總會有個機會,你 可以站到舞台上。」 李欣附和,「真的是衝浪的心情,浪大會怕,但才衝得上去。」 靠著一次次的社會運動和重大事件,年輕人得以鍛鍊勇氣和信心。政治學有所謂「政治效 能感」(political efficacy)的概念,指個人感覺自己的行動能對政治過程產生影響的 程度。沈有忠分析,2014年的太陽花運動之後,年輕人的政治效能感確實提升了,「他們 會發現,其實一場街頭佔領,確實可以讓一個政策停下來,而且是這麼重要的政策(指兩 岸服貿協議)。」且細看民調,會發現政治效能感較高的群體,更支持18歲公民權的實施 。 https://i.imgur.com/Z6xt3fk.png
面對時代給予任務,高中生也動起來。台灣高中職學生自治聯盟與青民協合作,在北、中 、南三地舉辦互動式論壇,用營隊的方式帶隊員認識18歲公民權的議題,經由角色模擬互 動,練習讓自己成為一顆發聲的種子。張育萌說,其實大家都知道街頭演講的目的不是為 了說服人,「是讓他變成一個有戰鬥力的人。」 借用候選人場子打廣告、參加里民活動跟鄰居聊天、去市場攤位噓寒問暖凡此種種, 不僅是自我改造的過程,也是打破大人們的既定印象,「原來年輕人是願意挺身而出的, 並不是我們想像中,對於議題很陌生或是很冷漠的狀態,」李欣在培力時告訴來參與的夥 伴,不必擔憂是否還沒準備好,光選擇站出來就是一股力量。 https://i.imgur.com/Q2gf8v5.jpg
全台各地,青民協都舉辦過志工培力工作坊。圖為在新北市一間咖啡廳舉辦的行前說明, 由青民協理事長張育萌(站者)和祕書長李欣輪流上場主講,包括18歲公民權議題論述、 地方選戰脈絡,以及說服民眾支持的策略。(攝影/陳曉威) 同樣在夏天,讓人不禁聯想美國1960年代的「自由之夏」(Freedom Summer),大學生跑 到密西西比州替非裔美人爭取投票權,促成全國對黑人權益的省思和關注。處境雖無法完 全類比,但台灣的年輕人們也正發起自己的「自由之夏」,藉由18歲投票權的議題,想讓 大眾看見青年的處境。 回望來時路,張育萌說,大家也是慢慢才摸索出「世代正義」的核心概念。 「青年這個角色終究會脫離,重要的是我們怎麼為下一代著想?比如你是一個長輩, 你沒辦法想到下一代想要什麼,那怎麼辦?就跟他討論,所以要把門打開,18歲公民權就 是這扇門。」 以信念做燃料,未完待續的行動 前路未明,要是年底修憲複決沒通過怎麼辦? 「這群人還沒滿18歲,未來有30年行動的可能性,大家做運動是要比氣長,不要把一 切壓在一次(投票)。」 張育萌說,「漫長的等待也好、行動的累積也好,每次一點點你看不到改變,可是它終究 會發生,我們要一起守到發生的那一刻。」 從國中就參與社會運動,張育萌還曾因為參加反核遊行,被爸爸說「你要出去,就不要回 來了」。當青民協理事長,繳稅單寄到家裡,他說只是幫同學掛名,蒙混過關,但其實爸 媽都偷偷關注兒子的動向。受訪那天,張育萌穿著上個月拿到的新襯衫,是回家時媽媽塞 給他的,原來媽媽看他上政論節目,衣服手肘處破了個洞。 「她說平常就算了,至少上電視穿得體面一點,不然你講什麼議題,大家都以為你是在談 受虐,還以為是受虐青年現身說法,」張育萌不禁大笑。 這群年輕人相信,他們的努力有一天會被認可,不同意見的人有機會能說服彼此。即使進 入社會之後,還是要這麼相信。而走過的路從不會白費,也許就像電影《藍色大門》裡的 那句青春又雋永的經典台詞:「留下什麼,我們就成為什麼樣的大人。」 https://i.imgur.com/goyYRJN.jpg
圖為青民協辦公室的天台。為了社會議題倡議,李欣(左)與張育萌(右)曾在樓下熬過 許多個夜,但他們相信年底複決不會是最後一戰,要讓青年的聲音被聽見,還有好一段路 要走。(攝影/陳曉威) 議員候選人申報財產首上路:查核少、罰則低,地方政治難迎陽光普照 https://i.imgur.com/uWkf2iT.jpg
全台近2,000名議員候選人在今年年底大選,首次要將財產申報資料上網公開,選民得在 選前一窺各候選人財產背景。(攝影/陳曉威)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修法後,全國估計近2,000名直轄市、縣市議員候選人今年( 2022)將首度申報財產,並在10月14日中選會審定候選人資格時上網公開。財產申報陽光 法案灑進地方政治後,能夠改變地方選舉收賄等歪風嗎? 台灣實施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制度已近30年,卻長期存在申報不實等問題。《報導者》進一 步了解,中選會即將公開的議員候選人財產申報,竟然只是一張張掃描的圖檔,根本不利 於選民查閱,公開透明只是「做半套」。 11月26日投票後共910席當選議員,將改向監察院申報財產,但目前監察院對公職人員的 財產查核比例僅有5%,罰則也偏低,無法產生實質嚇阻作用。財產申報雖首度擴及議員候 選人,距離陽光政治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8月17日下午,時代力量前立委、台灣公益揭弊暨吹哨者保護協會理事長黃國昌等人帶著 紙板和道具,來到國民黨中央黨部召開記者會,指控國民黨新竹縣竹北市市長參選人、現 任國民黨立委林為洲在2019年時靠轉賣重劃區土地,僅18天就獲利1.2億元,卻沒有依法 向監察院申報財產,是缺乏基本誠信的民代,要求國民黨撤銷其參選資格。 綠營也不乏被質疑財產申報不實的例子。民進黨發言人、新竹市議員李妍慧曾因2017年的 財產申報,總額比前一年多出一倍,且經詢問,李妍慧並未說明增加財產來源,被監察院 認定為「無正當理由未為說明」,於2021年被裁罰300萬元。而且這已經不是她第一次受 罰:2012年時,李妍慧就因為財產申報不實,被裁罰46萬元。 「民代弊端更大的地方就是在地方議會,」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林佳和解釋,台灣對 於民代的信任度不高,但過去只有中央級民代的財產申報受到檢視,縣市議員雖然也需要 申報財產卻不需上網公開,縣市議員候選人則不需要申報財產,因此長期存在修法將議員 與其候選人納入財產申報規範的呼聲。 黃國昌接受《報導者》訪問時也表示,公職人員財產申報一直都有查核密度低、罰則低的 老問題,卻一直沒有受到重視,才會一直出現有民代故意漏報財產的案件。因此他認為, 財產申報制度應該要有所改變。 過往門檻:只能速記不得抄錄與拍攝,學者取得所有議員資料就要花一年 https://i.imgur.com/8cJ8dE8.jpg
監察院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處雖可提供民眾申請查閱,但僅供在資料查閱室內閱覽也不可抄 錄、照相和錄影,資料收集困難。(攝影/陳曉威) 在今年修法之前,過去縣市議員的財產申報,一般人根本難以查閱了解。 「很多議員會去念大學在職專班,有些中南部議員明明平常開著名車如保時捷來上課,我 們去監察院查財產申報資料時卻發現,他竟然連一筆都沒申報,完全空白,」主要做量化 研究的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親恩,回想起6、7年前做議員財產研究時的各 種碰壁經驗。 為了研究全國同一屆議員在就任跟離職時的財產變化,吳親恩的研究計畫需要取得近千名 議員的財產資料。然而,根據當時的《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規定,議員雖需要申報財產 ,但不需刊登公報和上網公開,不管是民眾或學術單位,想要查詢相關資料,都必須要依 照查閱辦法規定,親自到監察院的查閱室查閱,且查閱期間不得攝影、影印或是筆記抄錄 ,意即只能用眼睛看,然後死記活背在腦子裡。 「那時候用有點變通方式,紙筆放在外面,在裡面(指查閱室)背完後再跑出來記錄,寫 完再進去背,最後回家再輸入電腦裡,」吳親恩說,他當時請一位助理,固定一週2天到 監察院去查閱,最後花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把全國直轄市、縣市近千名議員的財產資料都 整理完。 比起有資料但不方便使用,更誇張的是完全沒有資料。吳親恩說,他們全部查了一遍發現 ,北部議員僅有6、7成有申報,中南部更嚴重,僅有2、3成議員有申報財產,「因為不申 報也不會怎麼樣,報了反而會被檢視,乾脆就不報。」 長期推動議會監督的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簡稱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也說,他們曾經想調 查六都議會的正副議長共12人的財產,為避免抄錄錯誤,特地找了5、6位擅長速記的人排 班,天天到監察院查閱,最後還是花了2週才整理完資料。 事實上,《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2007年3月修法時,總統、副總統、直轄市長、縣(市 )長、立委的財產申報資料全都改成必須上網公開,卻獨漏直轄市議員和縣(市)議員。 2019年再修法納入候選人,2020年大選全國400多名總統和立委候選人即首度申報財產資 料並上網公開(註),但直轄市議員和縣(市)議員候選人仍不須申報財產資料。 然而,因為議員財產沒有上網公開,從監察院現場的查閱數據可發現,近年來2,500多次 查詢中有8成是查詢議員財產,選舉年次數又特別多,充分顯示民眾對於議員財產資料仍 有相當需求。 https://i.imgur.com/9tMfqh9.png
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批評,議員決定地方政府預算,財產資料卻不用上網公開,根本就是 想逃避監督,完全不符合民主需求。曾擔任3屆立委與高雄市副市長的民進黨立委劉世芳 也認為,財產申報愈透明,其實對申報的政治人物來說也是好事,「讓選民有所依從,才 不會成為市井傳言。」 今年議員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終將公開,卻存兩大問題 https://i.imgur.com/1q1afS7.jpg
修法後,今年議員候選人財產申報成為必要條件,要確實填寫才能登記參選。圖為桃園市 選委會工作人員正在檢核登記參選議員的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攝影/陳曉威) 經過公督盟多年倡議,並和各黨立委合作推動修法,今年5月30日終於三讀修法通過最新 版《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全國共910席的議員財產申報資料將來都要上網公開。除此 之外,議員候選人也一併適用。今年底的九合一選舉,估計將有近2,000名議員候選人的 財產申報資料,在10月14日中選會審定候選人資格時,一併上網公開。 ### 哪些公職人員要申報財產?誰來受理申報? 與公職人員財產透明、政治清廉直接相關的法律,包括《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公職 人員利益衝突迴避法》、《政治獻金法》及《遊說法》,俗稱「陽光四法」。 陽光四法中,《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最早在1993年即已立法,目的是要端正政風,確立 公職人員清廉作為。根據《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2條,以下公職人員需要申報財產: 總統、副總統。 行政、立法、司法、考試、監察各院院長、副院長。 政務人員。 有給職之總統府資政、國策顧問及戰略顧問。 各級政府機關之首長、副首長及職務列簡任第十職等以上之幕僚長、主管;公營事業 總、分支機構之首長、副首長及相當簡任第十職等以上之主管;代表政府或公股出任私法 人之董事及監察人。 各級公立學校之校長、副校長;其設有附屬機構者,該機構之首長、副首長。 軍事單位上校編階以上之各級主官、副主官及主管。 依《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選舉產生之鄉(鎮、市)級以上政府機關首長。 各級民意機關民意代表。 法官、檢察官、行政執行官、軍法官。 政風及軍事監察主管人員。 司法警察、稅務、關務、地政、會計、審計、建築管理、工商登記、都市計畫、金融 監督暨管理、公產管理、金融授信、商品檢驗、商標、專利、公路監理、環保稽查、採購 業務等之主管人員;其範圍由法務部會商各該中央主管機關定之;其屬國防及軍事單位之 人員,由國防部定之。 其他職務性質特殊,經主管府、院核定有申報財產必要之人員。 申報財產範圍包括: 不動產、船舶、汽車及航空器。 一定金額以上之現金、存款、有價證券、珠寶、古董、字畫及其他具有相當價值之財 產。 一定金額以上之債權、債務及對各種事業之投資。除了公職人員本人外,配偶及未成 年子女所有之前述財產,都需一併申報。 主要受理財產申報的政府機關則有3個單位:監察院、中選會和法務部廉政署。監察院負 責中央、地方民意代表和高職等行政官員,像是正副總統、正副縣市首長、立委、議員、 鄉鎮市民代表、五院正副院長等;中選會負責縣市級以上的所有公職候選人;其他行政官 員、法官、檢察官等則由法務部廉政署等政風單位負責。 ### 問題1:公開透明、開放資料「做半套」? https://i.imgur.com/245eBrh.jpg
議員候選人財產登記資料雖上網公開,但仍很多為手寫資料掃描,在閱覽、分析上仍有不 便。圖為新北市選委會候選人登記處。(攝影/陳曉威)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目的是讓社會便於監督,但不是資料放上網就好,公開資料必須方便閱 覽、整理,才能達到資訊透明、公眾監督的目的。 2020年大選,全國400多名正副總統和立委候選人首度申報財產資料並上網公開時,中選 會公布的申報資料,都是由紙本文件掃描而成的PDF圖檔,難以進一步整理分析,甚至許 多內容還是用紙筆手工填寫,字跡也未必能完整辨識。 中選會政風室主任張銘耀向《報導者》解釋,中選會依法只會做到形式審查,而不會審查 內容。原本候選人的財產申報並不屬於審定候選人身分合格與否的必要條件,《公職人員 選舉罷免法施行細則》在2021年修法後,財產申報才變成必要條件,「以前只要有交就好 ,今年開始會當場審核,基本欄位沒填就無法登記參選。」 然而,今年選舉除了財產申報成為登記必要條件外,財產申報檔案格式與2年前並無不同 ,所有資料仍是以PDF圖檔呈現。候選人就算用電腦填入申報表格,仍需要列印出來後交 給選委會,選委會人員再一張一張掃描進電腦裡,最後上網公開。 日後是否會設置新平台或改變檔案格式,讓申報跟閱覽都可以數位化,無須再經過紙本轉 化?張銘耀回應,目前沒有預算,也尚無規劃,因為今年選舉才第一次將財產申報改成登 記必要條件。 從公職候選人需要申報財產並上網公開、到擴大人員適用範圍和成為參選必要條件,看得 出每次選舉都有朝開放透明的方向進步,但開放透明的程度是否符合社會的期待? 即將要申報財產的台灣民眾黨台南市北、中西區議員候選人江明宗出身軟體工程師,擅長 將政府資訊數位化,曾製作登革熱防疫地圖、口罩地圖等工具。他認為,掃描後上傳的文 件圖檔是未經數位化的資料,整理分析上非常耗時,如此增加使用門檻,會導致選民只討 論少數的爭議個案,並無法最大化資料開放的價值,只能說是「做半套」的上網公開。 若要建立一套公職候選人財產登記便於查閱的系統,江明宗分析,技術上只需要約百萬預 算跟半年的時間,難是難在政府跨平台的溝通跟資料串連,像是直接連結財務機關稅籍資 料,「當然還是期待做到像是報稅系統,(動手)點一點就能完成。」他建議,在平台建 立以前,可以要求候選人統一繳交常見文書檔案(如Word檔),並直接公開該檔案,至少 能確保資料方便閱覽與分析。 問題2:不論是否當選,中選會都不會查核候選人申報內容 https://i.imgur.com/AeBFx9C.jpg
候選人財產申報目前並未設有內容查核機制,是否要設置以及誰來查核也成為討論方向。 圖為新北市選委會工作人員檢核議員候選人提交的財產申報資料。(攝影/陳曉威) 如果順利解決財產申報資料的呈現方式,下一步要問的是:資料真實正確嗎?公部門需要 查核嗎?誰可以查核? 公職人員候選人財產申報表格最後面有幾行字:「以上資料,本人係依法誠實申報,如有 不實,將依《公職人員財產申報法》第12條第3項規定,處新台幣6萬元以上120萬元以下 罰鍰。」但實際上,不管選上或沒選上,中選會都不會查核。 張銘耀說,法規並沒有要求選務單位查核申報內容,中選會只要確定形式符合規定,內容 就開放給社會檢視;若真的要做查核,也沒有充足的人力跟物力。他解釋,假設要在投票 日前查核內容,時間僅一個月太過倉促,各地選委會負責查核業務的政風人員也不到3人 ;若在投票日後查核,「當選的人會進到監察院的財產申報系統(去查核),」至於落選 的候選人,因為沒有公職身分,再去查核他們的財產申報也沒有實際效益。 民間團體則認為,應該在選前就進行查核工作。「選前知道(財產申報是否不實),總比 當選後才發現他騙人好,」張宏林指出,尤其全台灣所有議員每年總共決定1.2兆元的地 方政府預算,若全民有共識,希望能選出操守好的議員,也願意在投票前額外花幾億元成 本來查核候選人申報的財產資料,再加上技術上也可行的話,仍然值得在選前完成查核。 前公督盟理事長、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副教授吳鯤魯則認為,選務單位只需要做到形式 上的公平,讓財產資料能輕鬆被任何人閱覽,剩下的應該讓各候選人自由競爭,可以針對 競爭對手的誠信進行質疑,最後讓選民定奪。 查核耗時間與人力成本,監院:以系統追查財產異動,打擊率更高 https://i.imgur.com/mLxL2gD.jpg
監察院負責受理下至鄉鎮市民代表上至總統等公職人員共約8,000人的財產申報。圖為監 察院「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處」大門。(攝影/陳曉威) 中選會和各縣市選委會大約每2年選舉時才會遇到公職候選人財產申報的業務,監察院則 設有公職人員財產申報處(簡稱財申處),員額約60人,從法官、檢察官、鄉鎮市民代表 到議員、立委、總統等法定各層級公職人員的財產申報資料都是由監察院受理。 上述約8,000位公職人員每年都要向監察院申報財產,每年卻只有400多人(約總人數5%) 的財產資料會被抽查、確認內容真實性。公督盟等團體曾多次召開記者會,要求提高抽查 比例甚至改成全面查核。張宏林說,監察院從來沒對外說明查核的成本是多少,外界就不 知道全面普查的困難度在哪。邱顯智也批評,查核比例這麼低,對為數眾多的公職人員並 無嚇阻力,且監察院既然設有財申處,就一定要做到有效查核。 針對外界質疑,監察院財申處處長陳美延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說明,財產申報查核分為 2種,一種是監察院主動發起的「一定比例查核」,另一種則是收到檢舉後發動的「個案 查核」。一定比例查核有相關法規要求的每年最低查核比例,就是5%。監察院目前每年一 定比例查核也在5%左右,每年結案件數大約近500件。 為何一定比例查核僅做到法定要求最低比例?陳美延解釋,查核的時間主要花在與各單位 的公文往返、等待申報人及撰擬查核報告說明,查一案平均前後要花4個月的時間,財申 處第三組有12人負責查核,每人平均每年結案的件數是42件,「若要(提高)比例,增加 人力就好,簡單,只是耗時,也要問人力(運用)是否有達到最大效益?」她反問。 https://i.imgur.com/HgDiNhd.jpg
監察院財申處處長陳美延認為,透過前後年度異常財產增加比對與篩選後,再進行財產查 核是更有效率的查核做法。(攝影/陳曉威) 陳美延提到一個能有效提升查核打擊率的方式:透過授權介接財產資料並比對前後年度財 產不正常異動。她說明,財產申報有其限制,所有類別財產都要以申報日同一天為準,過 去申報人光要在同一天內刷完各個銀行的存摺就要花上半天。為了方便申報,監察院跟約 500多個銀行、農會、保險公司等機關合作,在2014年建立了「授權介接系統」,只要申 報人同意授權監察院介接,監察院就能向機關主動取得申報人的財產資料。系統啟用第一 年,使用率僅2%,但因為能正確取得財產資料並加快申報流程,去年使用率已達到90%以 上。 授權介接財產資料不但對申報人便利,更有助於查核。陳美延說,他們過去曾花人力把同 一年抽查的400多人全部進行前後年度的財產異動比對,調取財產資料就花了很長時間, 查核結果卻沒有發現太多問題。若用授權介接系統則能省下大量的時間,他們以財產增加 500萬為篩選條件進行比對,再要求篩出來的人說明財產增加原因,發現許多是因為前一 年的債務或贈與沒有申報,若沒有正當理由就會開罰,或轉交國稅局等單位追查,「每年 平均會抓到18、19件,從近年罰鍰來看,大概有30%、40%都是透過前後年度比對抓到的。 」 陳美延認為,過往採盲抽的「一定比例查核」效益較低,採用授權介接並且比對前後年度 一定金額比較能夠追查異常金流;加上公開財產後,媒體跟社會各界提供愈來愈多監督跟 檢舉個案,以個案為單位查核的效益相對提高,監察院之後也會增加這兩部分的查核比例 。 對於監察院利用系統篩選查核,張宏林表示正面看待,但也希望能夠更積極完善陽光法案 之間的系統連動,例如《政治獻金法》和《遊說法》系統資料都可以互相比對,對於防弊 一定更有成效。 https://i.imgur.com/aiSaiT3.jpg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執行長張宏林強調,陽光就是最好的殺菌劑,選民也要培養 候選人識讀的習慣,才能讓民主政治良好運作。(攝影/陳曉威) 「故意」申報不實難認定,裁罰與漏報金額不成比例 公職人員財產申報另一個常被詬病之處,是申報不實被抓到後的罰則太低。根據《公職人 員財產申報法》第12條,申報人故意隱匿財產而不實申報者,最多可開罰400萬元。 行政院前祕書長林益世在2010年擔任立委期間向廠商收賄6,300萬元,2015年監察院認定 其沒有依法申報而開罰400萬元,林益世不服提告,直到今年最高行政法院才裁定林敗訴 定讞。立法院前祕書長林錫山涉嫌漏報財產3,302萬元,被監察院以申報不實開罰340萬元 ,也是到了去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才裁定林錫山敗訴。這些知名案例的裁罰金額,都遠遠 比不上申報不實的數字。 事實上,監察院近8年來,經前後年度比對發現申報不實而裁罰的件數僅有22件,裁罰金 額共1,400多萬元;而全部開罰件數也僅326件,共8,700多萬元。陳美延表示,法律只處 罰故意、不罰過失,要證明申報人是故意隱匿申報財產,並不是那麼好認定,最後能順利 開罰的案件,大都是從貪汙等刑事案件偵查後轉來的。 黃國昌質疑,「林為洲光買賣土地就賺了1.2億元,他會在意這400萬元『重罰』嗎?」他 表示,防弊制度有兩層面,一是增加不正當行為的捕獲率,二是增加裁罰強度,達到嚇阻 作用。他認為應該要修法強化罰則,但除非輿論開始在意,否則立委也不會修法拿石頭砸 自己腳。 針對此事,林為洲大動作發聲明反擊,稱該土地買賣是過去依照《農村社區土地重劃條例 》核准組成重劃區,依相關法律跟規範辦理,並稱該案年代久遠,每逢選舉卻都被提起跟 抹黑。林為洲指出,黃國昌是冷飯熱炒、轉移焦點,並表示堅持對黃提告。 黃國昌則回應,林為洲完全沒有對財產申報不實做出解釋或是道歉,「這種事若發生在歐 美、日本,(民代)早就辭職下台了。台灣卻可以容忍這樣的民代一再地當選若認同 如實申報是誠信的底線,就要給他們(未誠實申報的公職人員)最嚴厲的譴責。」 黃國昌所言歐美案例,如1989年美國眾議院議長吉姆.賴特(Jim Wright)。在接受眾議 院道德委員會(House Committee on Ethics)一年的調查後,證實他和妻子接受房地產 開發商14.5萬美元的不當利益,以及賺取超額的演講費。最後,賴特因此而辭職,成為美 國第一位因為財產申報不實而辭職的眾議院議長。 落實財產申報是推動「政治消費者運動」的第一步 https://i.imgur.com/JTKiLkO.jpg
中選會將在10月14日審定候選人資格時將全台灣所有議員候選人財產申報資料上網公開。 圖為新北市選委會工作人員更新市議員候選人登記參選情形。(攝影/陳曉威) 回到年底九合一大選,有些人認為,地方議員的權力與行政首長相去甚遠,何必花這麼大 力氣監督議員財產申報? 林佳和分析,理論上握有公權力的行政官員才是財產申報的對象,很多國家並不會強烈要 求民代申報財產,台灣社會要求民代申報財產則是出於「本土的強烈需求」,因為台灣社 會的常見觀感是:「沒錢賺、沒好處,幹嘛還要選議員?」也就是民間會質疑民代選上後 會想辦法「撈回來」。 邱顯智則認為,台灣地方黑金政治生態長期被詬病,即使議員財產申報開始上網公開,也 很難馬上改變地方政治文化。但他強調,財產申報範圍擴及議員候選人、上網公開將提高 違法的門檻,仍是跨出正確改革方向的第一步。 「買東西都會看製造日期有沒有過期、看熱量高不高,那投票為什麼不看政治人物的『成 分』呢?我一直認為我們推動的是政治消費者運動,」張宏林比喻,選舉就像是在買 東西,財產申報就是政治人物的成分標示,而讓議員及候選人財產上網公開,揭露更多, 讓選民在投票前能有更多參考的指標,就是此次修法上路的意義。 他也強調,政治消費者運動是一個互相成長的過程,政治人物要慎重看待財產申報,不能 隨便交差;相對地,選民也要習慣檢視這些資訊,並且仔細做出選擇。 「陽光是最好的殺菌劑,財產申報只是一個開始,那我們就讓這件事情開始,」張宏林說 。 籌保證金傷腦筋、沒資源廣設看板,小黨素人如何在選舉金錢遊戲求生? https://i.imgur.com/6MSivuE.jpg
「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提名的新北市議員參選人何語蓉(右1),與聯盟成員帶著孩子 一起高舉自製選舉看板,趁著下班時間在路口宣傳。(攝影/林彥廷) 九合一地方大選已經完成候選人登記。對於很多小黨候選人來說,這幾個月來光是要取得 直轄市議員選舉保證金20萬元、縣市議員12萬元的「參賽權」,就已傷透腦筋。已有小黨 在今年7月1日遞交釋憲申請書,希望改變這項不合理的參政門檻。 雖然直轄市與縣市議員的「複數選區制」讓小黨增加競爭機會,但沒錢沒人的小黨仍須各 憑本事為候選人籌措資金。小黨期待的「公費選舉」改革方案是否可行?又該如何在兩大 黨夾殺下找到出路? 新北市新莊區塭仔底濕地公園內的兒童戲水池旁,「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簡稱小歐盟 )祕書長何語蓉跟夥伴們一邊陪伴孩子,一邊清點著哪些東西可拿出來二手義賣,以籌措 20萬元的選舉保證金。當時距離她登記參選市議員還有9天,仍有11.4萬元還沒著落。 選舉保證金只是「入場券」,登記參選後還有諸多開銷,因此「歐巴桑們」的拜票都背著 捐款箱,希望民眾小額捐款積少成多。當天下午,她們翻出兩年前聲援香港反送中運動的 塑膠看板,仔細抹去字跡,重新寫上這次選舉的標語,一方面是環保、另一方面也是節省 支出。肩上背著的提袋,則是4年前小歐盟首次參加地方選舉時的競選旗幟,媽媽們用巧 手裁縫成環保購物袋,一直用到現在。 場景轉換到高雄。傍晚5點鐘,捷運鳳山西站外車水馬龍,台灣基進鳳山區候選人李雨蓁 站在街口,拿起麥克風說著:「上班辛苦了,騎車小心,鳳山李雨蓁在這裡拜託大家,年 底給我們年輕政黨一個機會!」參選隔壁林園大寮區的同黨候選人楊佩樺則是穿梭等紅燈 的機車之間,遞送夾著文宣的口罩,此時距離選舉投票日還有100天。 李雨蓁已是第二次參選鳳山區市議員,4年前初試啼聲在「韓流」襲捲高雄的大環境下拿 到7,700票落選,這次捲土重來,她增加了擔任過基進黨台中市立委陳柏惟團隊執行長的 歷練,被黨內寄予厚望能搶下議員席次。但小黨沒錢沒資源做廣告看板,她只能每天站街 口掃市場拉票,結束後還自己兼任網路小編。 https://i.imgur.com/Dqdtu4E.jpg
台灣基進提名的高雄市議員候選人李雨蓁,帶著移動式看板,在街頭各處進行競選宣傳並 與市民互動。(攝影/楊子磊) 夜幕低垂的嘉義市西區巷弄裡,時代力量議員參選人王浩跟著垃圾車跑,看到市民就遞文 宣面紙;上個月面紙發完來不及印,只好拿著名片到處發。這已經是他參選的140多天, 從今年過年後開始徒步追垃圾車拜票至今,每次都用網路定位,目標用雙腳踏遍嘉義西區 的大街小巷。 「跑行程跑到市場阿姨都問我怎麼又來了!從潑冷水到願意讓我擺文宣。」 「從被選民酸,沒人這樣選舉,到現在每天跑垃圾車都有人送水。」 「看到機車騎士默默的拿出幾百元投入捐款箱,我差點掉淚。」 無法跟大黨候選人比廣告看板、競選團隊、文宣贈品,一切都是能省則省、一人多工、用 腳拜票。這些,都是小黨候選人的日常。 省錢宣傳36變,各顯神通籌措選舉經費 儘管民眾黨部分候選人被認為財力雄厚,有能力廣設看板,因此引發熱議;但多數小黨候 選人仍是為錢所苦。 王浩仔細計算成本:路口的競選大看板月租1萬、預計要懸掛半年時間,看板製作成本約1 萬元,還有租用大吊車第一次懸掛看板、號次抽籤後寫上號碼、加上選完拆除合計至少也 要1萬元,一塊大看板總共就要8萬元。 「這就是現實,我根本掛不起,只能負擔熱心支持者願意提供牆面讓我掛小面海報的那種 ,所以我決定跟著垃圾車跑,當活動式的人肉看板,只要選民願意聽,希望他們聽一下年 輕人為什麼要參政,」王浩受訪時說道。 為了讓選民留下印象,王浩製作的文宣面紙是20抽,與其他候選人5抽面紙有很大差別, 有4倍厚度,他笑說:「我是故意選這種,雖然一份兩塊錢比較貴,但我是本人自己送, 鄉親拿到厚厚一疊面紙就不會立刻丟掉,稍微會看一下上面寫的是誰,在腦中留下印象。 」 從候選人到黨中央,小黨只能各顯神通籌措選舉經費。 https://i.imgur.com/Kb2Zfry.jpg
台灣基進提名多位市議員參選人投入地方選舉,為節省宣傳開支,將所有候選人都印在同 一張文宣品上,再請志工折頁。(攝影/楊子磊) 台灣基進在2020年大選時政黨票得票超過3%,每年有2,000多萬元的政黨補助款,但用來 租用辦公室與聘請黨工已所剩無幾,競選經費依舊拮据。黨主席陳奕齊指出,為了節省經 費,基進黨是「中央廚房」制度,文宣贈品都是統一印製,大批採購可以壓低價格。以高 雄為例,黨提名7位議員候選人的文宣全部都印在同一面,再請志工加工折成小卡,例如 鳳山李雨蓁就把她那一面折在最上面,如果遇到鄉親說不是鳳山人,那就翻過來介紹戶籍 所在的候選人。 即使想方設法省錢,「黨提名的全部24位議員候選人,仍要籌措幾千萬元。年輕候選人已 經要打艱困選戰了,不希望連選舉保證金都得自掏腰包,除了保證金之外,還盡量補助一 點競選經費,」陳奕齊說,黨部也鼓勵候選人多勤跑,「年輕有體力」可能是唯一的優勢 。 時代力量則是在內部決策同意,現任議員自己募款,黨部則幫新參選的候選人統一募集保 證金,合計約700多萬元。黨主席、不分區立委陳椒華苦笑著說,目前這筆錢還沒全數到 位,仍在努力中,這也是時代力量沒有提名六都市長候選人的原因之一──除了人選仍不 足以與大黨對抗之外,六都市長每位要200萬元的保證金根本無力籌措,必須把資源分散 給議員、代表與里長等基層候選人。雖然直轄市與縣市議員的「複數選區制」下有小黨生 存機會,但仍是萬分艱辛。 https://i.imgur.com/SPkdtQn.jpg
時代力量考量自身人力、物力放棄六都首長,將資源投入在各地提名縣市議員候選人。( 攝影/陳曉威) 申請釋憲,期望能推翻保證金高牆 事實證明,即便是在不分區立委得票跨過3%門檻,因此在立委任期內獲得每年每票50元補 助金的民眾黨、時代力量、親民黨、台灣基進,多半仍依舊為籌措全國候選人登記參選的 保證金而傷透腦筋,更別說是沒有政黨補助金的其他小黨。 4年前首度參加九合一大選的「歐巴桑聯盟」,主打女性、育兒議題,並持續向民眾募集 選舉保證金,最後共有21位候選人投入選戰,但當時有2位參選人因拿不出保證金而無法 登記,因此「歐巴桑聯盟」針對保證金制度限制人民參政權對中選會提出訴願,被駁回後 再進行行政訴訟,但一審與上訴都遭駁回。 如今該聯盟已以「小民參政歐巴桑聯盟」登記政黨,何語蓉指出,既然窮盡一切救濟程序 都無法主張憲法保障的被選舉權,今年7月1日小歐盟已正式向司法院遞交釋憲申請書,監 察委員紀惠容也主動調查中,希望能夠打破不合理的保證金制度。 何語蓉強調,保證金制度的原意是避免不具備民意基礎者參選,造成選舉資源浪費,但僅 以金錢當作門檻的評估標準是便宜行事,只能證明有錢人可以參選,無法證明具備民意基 礎或政治能力,因此必須推倒保證金這堵高牆,小黨素人才能有公平競爭機會。 https://i.imgur.com/8UUthmW.jpg
為了環保與節省開支,何語蓉(左)和小歐盟成員帶著孩子將用過的看板標語擦除,再製 作成新的選舉看板。(攝影/林彥廷) 東海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沈有忠指出,保證金確實是小黨、青年、素人參政難以跨越的門檻 ,觀察很多年輕當選的基層民意代表,其實多數是「政二代」,真正素人想要參選已經困 難,更遑論當選。他建議中選會考慮調降保證金門檻,如果擔心參選者太多浪費選舉資源 ,可以考慮部分金額以連署取代,讓有民意基礎卻沒錢的素人能夠有機會參選,為台灣政 治環境注入活水。 金錢之外的挑戰:第三勢力選民變多,小黨必須找到區隔定位 儘管小黨素人參選普遍缺乏資源,但以近年選舉政黨得票分析,小黨確實存在發展空間。 今年首度投入九合一大選的民眾黨,被外界認為來勢洶洶。民眾黨不分區立委、中山大學 政治經濟學系特聘教授張其祿分析,2020大選的政黨票,除了藍綠兩大黨之外,民眾黨與 時代力量總共分到8席不分區立委,比起2016年親民黨與時代力量合計5席是有顯著成長, 顯示沒有特定政黨認同的第三勢力選民確實變多,這是小黨的機會。 但張其祿坦承,非藍非綠的選民「不容易被說服」,公民性格較強,如何說服他們成為民 眾黨的支持者?這是民眾黨正在努力的方向。 沈有忠進一步分析,過去確實看到小黨的黨內政治明星光環褪色後,愈選、票愈少,親民 黨就是最明顯的例子;不過2020大選中,所有小黨拿到的政黨票已經有32%,與藍綠兩大 黨各擁33%幾乎相差無幾,尤其是時代力量在黃國昌退居二線、黨內影響力減低之際,加 上多位政治明星退黨的狀況下,政黨票還從2016年的74萬票成長至109萬票,讓他一改過 去悲觀的看法,樂觀看待台灣仍有小黨市場,不藍不綠的選民甚至有擴大趨勢。 「重點在於,小黨怎麼論述自己的立場與價值,在政治的光譜中找到定位,讓討厭藍 綠的選民有所選擇。」 沈有忠認為,長期耕耘高雄的基進黨在南部有一定的支持度,以統獨來區分,基進黨是在 最倡議獨立的光譜中,而時代力量的定位是在獨立的光譜上再偏向左派,包括長期關注環 保的陳椒華、聚焦社福的王婉諭等;當台灣主流政黨都是偏右派,時力與基進可以分食「 左獨」的市場,與「右獨」、「維持現狀」的民進黨做出市場區隔。 他指出,民眾黨比較像是親民黨,全靠柯文哲一人的明星光環,因此必須及時建立地方組 織系統,以及培養接班人。這次地方大選,民眾黨能不能以高虹安和無黨籍的黃珊珊搶下 新竹市、台北市的市長,並在議員席次上有所斬獲,對於2024年柯文哲挑戰總統大選會有 重要影響。 https://i.imgur.com/Qy5ThNG.jpg
台灣民眾黨的市議員參選人受訪時,工作人員舉著的宣傳氣球上印著黨主席柯文哲的照片 。(攝影/陳曉威) 張其祿也認為,小黨與藍綠兩大黨不同,沒有所謂的基本盤,靠的是第三勢力選民,因此 這次民眾黨提名的議員中,盡量都是年輕、有別於傳統政治人物的型態,就是期待能以「 新政治」來吸引自主性高、不藍不綠的選民。 「台灣基進沒有資源,但推出有共同價值觀的候選人,」陳奕齊指出,台灣基進走「直營 」而非「加盟」概念,從自己的農場培養選手,而不是到處找明星來加盟,雖然辛苦,但 希望能以整齊劃一的論述與價值打選戰,擠進議會組成黨團,發揮團隊戰力。 過去陳奕齊以「基進側翼」為基礎成立政黨,如今「側翼」在政壇卻成為負面用詞,他苦 笑道,其實在歐洲足球中,側翼是突破的最佳方式,再傳球吊中攻破球門,而台灣基進也 是如此,目標不只是當側翼,而是讓選民在本土政黨中有另一個選擇,也能有攻破球門的 機會。 時代力量、民眾黨、台灣基進之外,其他小黨也都施展渾身解數,希望能在此次九合一大 選中突圍。 公費選舉是改變的第一步? 儘管地方議會選舉的「複數選區制」讓小黨有發展空間,只要擠進應選安全名單內就能當 選,比起立委選舉的「單一選區兩票制」更有當選機會,但只要走進基層選舉現場就可發 現,愈是地方、基層的選舉,就愈可看到鋪天蓋地的看板林立,文宣小物到處發,對於資 源匱乏的小黨候選人,仍是一場極不對等的戰爭。 陳奕齊就分析,一個直轄市市議員4年的研究費、出席費、為民服務費與春節慰問金等加 起來大概1,000多萬元,當一次競選要花超過這個數字時,當選後就會開始思考,下一屆 連任的資金哪裡來?「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這讓地方政治很扭曲,永遠 沒有理性論政、倡議價值的空間。 他強調,希望台灣選舉能走「公費選舉」制度,各政黨有固定的宣傳版面、固定的選舉經 費,讓候選人以能力與論述當作決勝武器,而不是像現在這樣的「金錢軍備競賽」。 張其祿則悲觀表示,地方選舉花太多錢,就難以改變金權政治,但現實上,以目前在野小 黨的立委席次,想要修法改成「公費選舉」制度更是難上加難,這是目前的困境。 https://i.imgur.com/YVcTN6W.jpg
年底九合一選舉開跑,各地街道旁早已掛上各黨候選人的大型看板,然而多數小黨沒有資 源,難以負擔這種宣傳規模。(攝影/陳曉威) 沈有忠也指出,過去有很多學者倡議公費選舉制度,但實務上大黨不可能支持損己利人的 制度改革,因此他建議採取「折衷版公費制」,對各政黨設定一個基準線,例如公共區域 讓所有登記候選人都可以懸掛同樣大小的看版,其餘區域則可以讓有錢有能力的候選人多 掛幾面,但也必須設定天花板,不能像現在這樣鋪天蓋地的砸錢,讓選舉可以回歸議題與 論述。 他強調,選舉遊戲規則雖然是大黨在制定,但若小黨能夠扮演關鍵角色,就可以真正爭得 一席之地,大黨就不會把門關得愈來愈窄。例如多黨制的德國,綠黨在努力多年後,就扮 演了組閣關鍵席次的重要角色。 「老牌的民主國家英國,除了保守黨與工黨兩大黨之外,自由民主黨一直都是第三大黨的 位置,維持兩大一小的局勢,」沈有忠分析,在兩黨制國家中,小黨在兩大黨夾殺下也不 見得毫無生存空間,以英國自民黨而言,當形成關鍵少數時,也有組成聯合內閣的機會, 避免停留在「被邊緣化」的階段。 回到台灣,沈有忠認為,小黨必須以論述搶佔大黨忽略的光譜,吸引選民目光,讓政黨票 跨過3%門檻獲得補助金,並試圖在每一次大選中,盡量與大黨合縱連橫,挑戰艱困的選區 ,爭取第三勢力的選票,盡量擴大席次,才有與大黨談判的籌碼。 「318學運世代基層參選潮」消退中?青年里長的困境與突圍 https://i.imgur.com/Mg5kvo7.jpg
2018年大學畢業不久後就投入基層選舉成為全台最年輕里長的郭書成,趕在今年地方選舉 候選人登記截止日,前往區公所再次登記成為里長候選人。(攝影/陳曉威) 2014年佔領立法院的318學運,開啟了近年青年參政風潮。2014年九合一大選,民進黨推 出「民主小草」計畫,一口氣推出47人參選村里長,時代力量等小黨也成為318學運世代 從基層參政的重要基地。然而,8年之後,318運動世代參選基層里長已出現退潮跡象,不 少人放棄從政,或是在里長職務上陷入現想與現實的衝突拉鋸。 儘管本屆九合一大選仍有許多年輕的「政二代」參戰,幾位「美女里長」、「最帥里長候 選人」更吸引媒體目光,但年輕化趨勢未必能與政治改革、社會運動等理念連結,讓本屆 大選至今少了8年前318運動世代展現的生猛活力與論述理想。318運動青年參選村里長風 潮是否已經走到盡頭?青年里長究竟面臨什麼樣的困境?還有哪些人在為突圍而出努力? 「當了2屆里長後,現在我支持廢除里長(制度),畢竟活水注入政壇的現象正在不斷消 退,傳統里長的定位已經失去意義,」江慶尚如此感嘆。 留著一頭長髮、身著背心短褲的江慶尚,現職是桃園市東埔里的里長。該里位於熱鬧的桃 園市中心,轄內正是桃園觀光夜市的所在,有超過200個攤位進駐。雖然夜市創造商機帶 來人潮,卻也衍生不少問題,諸如治安不佳、環境髒亂與攤販住戶間的糾紛等,成為長年 來管制上的難題。 為了有效解決環境問題,江慶尚上任後祭出奇招,在夜市周遭張貼多張「禁丟垃圾、喪家 除外」公告,用習俗勸說民眾不要亂丟垃圾。如此辛辣的舉動沒有遭到檢舉,反倒有效地 化解了夜市周遭的髒亂,也凸顯江慶尚另類的做事風格,讓年輕的他自封為「最不像里長 的里長」。 這位「最不像里長的里長」告訴我們,他將自己定位在「社區聘雇的專業經理人」,與負 責政令宣導、環境灑掃的傳統里長有些落差。因為他認為,用多元思路找尋地方問題的解 方,正是現代里長應該扮演的角色;至於從基層來翻轉社會結構,則是318運動帶給他的 理念。 https://i.imgur.com/NEVxsxH.jpg
桃園市東埔里內的住宅與商業區分布緊密,江慶尚擔任里長後從自我定位出發,建立一套 社區經理的工作方式。(攝影/陳曉威) 昔日318,攪動社會、掀起青年參政潮 10多年前,年輕的江慶尚在建築業裡討生活。因為身旁營建蟑螂的例子層出不窮,讓他幾 度萌生改革的想法,卻苦無實現管道。直到318運動興起,當時34歲的江慶尚成為參與者 ,在那場全國矚目的社會運動裡,他發覺可以透過參與基層政治來扳動舊有的政治板塊, 來完成心目中的社會改革。 於是他投入民進黨推出的「民主小草」計畫,以政治素人身分,與全台一共47位年輕候選 人一同角逐2014年的村里長。但包括江慶尚在內,「民主小草」47人中只有15人順利當選 。 第一次參選就上手,江慶尚還記得當時那股「素人青年參政」的風潮是如何影響著他。他 回憶,318運動發生後,社會上瀰漫著一股「改變」的風氣,只要說出口、只要敢講,就 有機會去改變一些事情;尤其在政治的氛圍上特別明顯,大眾鼓勵年輕人多多投入政壇, 從底層翻轉老舊的政治結構。 這股風潮也反映在整體社會的動能上,從政黨到民間組織都紛紛投入基層培力。包括民進 黨推出的「民主小草計畫」、台灣團結聯盟與福爾摩鯊會社推出的「自己政治自己救!青 年參政、改變台灣」、台灣種子文化協會等團體發起的「大家來選村里長」行動、以及由 多名318運動參與者所組成的「青年佔領政治」等,都希望藉由青年參政來突破舊有的綁 樁文化和派系政治。 一時之間,青年參政演變成蔚為流行的口號。 《報導者》爬梳2009年以來的中選會資料,發現過去3屆基層選舉中,有愈來愈多年輕人 投入縣市與直轄市議員選戰,其中2018年39歲以下的候選人人數,相較於318運動發生前 更是增加超過百人。而在村里長層級,儘管上一屆(2018年)選舉全國39歲以下候選人人 數與過去相比只有微幅成長,但六都中39歲以下的村里長候選人人數與2010年相比卻增加 了近2成(註),顯示「素人青年參政」的風潮,過去數年裡仍然在都會區帶來改變。 素人從政,這些「小草」村里長的矛盾與掙扎 https://i.imgur.com/sjX0gyh.jpg
2014年選上台中市中區綠川里里長的薛雅文,走在里內曾經繁華一時,如今已半荒廢的千 越大樓。(攝影/陳曉威) 現年40歲出頭的薛雅文,也是青年參政的例子之一。2014年,她同樣受318運動精神的鼓 舞而加入「民主小草」計畫,最終以5票的極微差距擊敗連任20多年的老里長,成為台中 市綠川里里長。 作家劉克襄當時如此描述這場選舉: 「這次選舉,有一場微小而美好的勝利,在老台中發生。綠川里里長,終於換人了。 一位學建築的女生,薛雅文,在11月初返郷投入選舉,以5票之差,打敗了任職20多 年的里長。 數千位里長當選,為何特別推介她?原來,她的政見展現了迥異以往的內容。過往我 熟識的里長,多著眼於基層建設的爭取。她卻拉高視野,想要從老城再造和社區參與出發 。 仔細看她的背景,除了建築系畢業,她的經歷彷彿是為年輕人進入舊社區改造而量身 訂作。除了太陽花學運,參與寶藏巖藝術村整建工程,還當過夢想社區的駐村藝術家。 里長絕非只是政策的溝通橋梁,或者傳統辦理雜事的服務選民。這次選舉,類似台中 老城區,各地都有年輕的里長當選。希望他們都有新見識,帶來家園的改變。」 然而,理想與現實卻存在巨大的落差。 帶著理想進到地方,面對的是盤根錯節的利益 https://i.imgur.com/mFXoc2X.jpg
薛雅文重回在她里長任內經歷重大改變與整治的東協廣場和綠川。(攝影/陳曉威) 年輕帶來改變,運用資源來創造新的地方樣貌,這是薛雅文的理想。上任里長前,她就打 算利用自己在設計與建築的專長,為綠川里帶來空間上的變化,例如老宅再生結合新創產 業入駐、社區營造等。 在與多個地方團體合作提案下,當地風貌的改變的確在她任內發生,包括斥資9億元的綠 川整治和東協廣場的拉皮揭幕等大型計畫。過程中,薛雅文也因為民進黨籍的身分受到同 黨市長重視,但建設來得又快又急,她發覺自己能完整參與的面向太少,不同的聲音也難 以受到重視。 「為了綠川整治設淨水場是一個創舉,可是它是一個高檔的消費,像高級濾水器。至 於整治帶來水泥化爭議,或是工程預算能不能適度削減,這些關乎公平正義與建設準則方 向的討論空間卻很少,高單價的開發案很多。連市府的禮品湯匙中間都是金色的,那幾年 我感覺很擔憂,因為我覺得那跟人民生活遇上的不正義有反差。」 薛雅文形容,剛參與政治的她幾乎手足無措。 另一方面,也由於綠川里轄內多是商業區,有非常龐大的商業利益競爭。身為當地里長, 薛雅文必須時常直面這些紛爭。她坦言,進到地方之後就必須應對各種勢力,「本來以為 的正義很簡單,可是到了地方完全不是」,任期內她就多次遇上流氓想要強占他人便宜, 當她沒有能力處理這種事情時,原本以為的正義就難以落實。 同時,薛雅文也面臨和其他青年村里長一樣的困境,在不確定具體工作項目為何的狀況下 感到迷茫和失落,並且因為鄰里爭吵的瑣事而消耗。在這樣的政治現實下,薛雅文只做了 一屆的里長,2018年她雖然有正式登記參選,卻因為沒有任何競選行動而落選。 權責不清、瑣事纏身,村里長只是從早忙到晚的基層保母? https://i.imgur.com/3LPtDFC.jpg
里長整日繁忙、瑣事不斷是工作常態,卻也被里民視為理所當然。圖為江慶尚在社區公園 內關切醉倒的民眾。(攝影/陳曉威) 瑣事纏身卻又定位不明,幾乎是所有青年村里長們一致的抱怨。江慶尚頻頻嘆氣: 「有里民會半夜3點打電話來說他家門口有一盆水,叫我去倒掉,因為裡面有孑孓; 不然就是告訴我,他家門口有一袋垃圾,或是抱怨樓下的狗很吵、大便很臭。里長的工作 幾乎全部都是在處理這些私領域、狗屁倒灶的事情,但我能不處理嗎?」 江慶尚也指出,村里長的難題還在於工作內容沒有明確規範,全都是原則性的任務,這導 致大家得自己去發掘這份工作的可能。他舉例,舉凡維持里內治安、環境清潔、社區建設 到處理汽機車違停、住宅漏水,到關懷弱勢、長照供餐、阻止鬥毆、自殺防治、借錢到介 紹工作,他幾乎都有經手過。 此外,《報導者》過去曾報導,依據現有規定,里長還需擔任戰時的民防團分團長,要進 行里民的家戶防護並管理地區的防空避難設備;但現實上,人力老化加上訓練不足,這樣 的規畫形同虛設,許多里長根本無暇打理自己肩負的民防任務。 翻開《地方制度法》,條文的確並未詳細規範村里長的工作內容,僅載明應辦理村里公務 及交辦事項;再進一步以台北市民政局公布的里鄰長服務要點來看,也只羅列了數項原則 性的工作項目。 面對這種模糊,身兼數職的傳統里長多半還是將自己定位為做善事的傳統仕紳,工作就以 執行政令為主,像是反映民意、政令宣導、守望相助、社區清潔、路燈照明、溝渠疏通, 或是辦理常態性的旅遊活動和發放節慶禮金等。過去數十年來,里長更像是地方政府延伸 的觸角。 但現代社會中,里長的定位變得更加專業與多功能。以江慶尚為例,他就運用過去在營造 業的經驗,花費3年時間來爭取興建新的活動中心,讓結合太陽能發電和諸多節電設施的 綠建築成為里內鮮有的集會場所,同時用做長輩關懷據點。在全台各地,也出現更多里長 們以專業經理人的方式主動參與社區營造,運用地方特點來經營社區,這些不同的嘗試都 讓里長的角色進一步朝多元化邁進。 只是過往「服務里民」的任務也無法偏廢。以東埔里為例,疫情期間,江慶尚還得取代防 疫計程車的角色,天天載送居民去醫院做PCR檢測,或是介入鄰居之間的噪音糾紛、養狗 爭執和鄰里鬥爭。這些繁雜瑣碎的工作將他每日工時延長到16小時以上,去年更曾經一連 9個月都睡在里辦公室的沙發上沒法回家。為了填補人力空缺,江慶尚甚至花錢聘請妻子 來辦公室協助接電話。 一面實踐更多的嘗試期間,青年里長們也必須顧好傳統的守備範圍。要面面俱到的狀況下 ,這些相對缺乏政治實務經驗的新世代工作者們,便容易在投入基層政治期間感到無所適 從。 運動青年參政潮退,政二代接班傳統再起 https://i.imgur.com/rDuF11P.jpg
從里長候選人登記情形與討論熱度,也可看出青年參選村里長的風潮退去。圖為新北市汐 止區公所在禮堂內設置的里長候選人登記處。(攝影/陳曉威) 距離318運動至今,已經經過8個年頭,江慶尚、薛雅文這兩位當初投入里長選舉的運動青 年,如今都有相同感受:運動青年/素人青年參選村里長幾乎已經退潮,如今又回到「政 二代」接班的時代。 退潮更明顯反映在各政黨和公民團體的退守上。2014年起,投入村里長培力的政黨包括民 進黨、台灣團結聯盟、人民民主黨、青年陽光黨和中華統一促進黨在內,民間組織則有「 大家來選村里長」以及「青年佔領政治」等團體。2018年地方選舉中,《報導者》也曾報 導不少小黨為了延續政黨生命而推出村里長候選人;但時至今日,這些政黨計畫與組織行 動幾乎都已消失。 政黨、民團皆退守,「像談一場短暫戀愛」 以當選人數最多、規模最大的民進黨「民主小草」計畫來看,過去就因為主推計畫的台灣 民主學院前主任吳沛憶、黨工張慧慈分別投入市議員選舉及加入總統府擔任幕僚,而傳出 計畫中止的消息。 2018年地方選舉中,「民主小草」15名當選者中就有6人卸任,剩下9位里長及鄉鎮市民代 表苦撐至今。 曾是該計畫成員的薛雅文指出,當初黨內投注資源和關心只有維持約2年,後續就沒有其 他消息。她因此以「談了一場短暫戀愛」來形容這個計畫的退場。 另外,過往在青年參政議題上著力甚深的數個民間團體,除了維持對村里長職權議題的關 注外,本屆也都沒有推出候選人與公布相關的培力計畫。 事實上,爬梳中選會資料可以發現,過去10多年來地方選舉候選人年齡下降的趨勢仍在, 只是參選風潮由過往的運動青年、素人青年又回到了政二代、三代接班,這樣的現象在縣 市議員候選人中特別明顯。 根據目前統計,高雄市議員中有三分之一出身政治世家;桃園市議員14個選區中有9名政 二代;台中市也至少有8名議員即將交棒給下一代。代表時代力量參選台中市議員的鄭勁 節就批評,如果台中政二代都接班的話,未來每4位議員中就有一個是政二代,台中將是 名符其實的「政二代之城」。 撇除議員之外,由於村里長選舉位處最基層、人數最多,除了年輕貌美的候選人受到關注 外,整體多半處於輿論焦點的外緣。只是從議員以降帶來的政二代接班風潮,正外溢到台 灣整體選舉文化的轉變上。 全台最年輕里長:318開啟的大門已關上,選舉風氣再回傳統 https://i.imgur.com/WJXfz7j.jpg
郭書成在其擔任里長的汐止湖興里。(攝影/陳曉威) 即將滿30歲的郭書成,也是素人青年參政的例子之一。他服務的新北市汐止區湖興里,是 政商名流聚集的伯爵山莊所在地,過去里長都由經驗豐富者擔任,2010年更曾選出新北市 年齡最長的里長,高齡82歲。直到2018年,將滿25歲、大學畢業不久的郭書成參選,打著 「改變,我可以」的口號一舉奪得勝利,一度成為全台最年輕的里長。 這位滿懷理想投身改變的年輕里長,深刻感受到近年來的趨勢變化: 「我自己的體感經驗是,近幾年政二代比例愈來愈高,所謂的青年參政、素人參政愈 來愈少。很多跟我同期、同齡的人都在做政治工作,但都沒辦法出來參選,我覺得很大原 因是因為過去太陽花學運打開的大門,到今年已經關起來了。」 郭書成補充,318運動幾乎把台灣社會全都攪動了一遍,但台灣社會已漸漸回歸傳統: 「現在我們只是回到原本的樣子。選舉就是得靠既有人脈,得靠爸爸、靠錢去砸選票 出來。青年光環已經被用爛了,大家也不再對這件事情有感了。」 儘管4年的任期裡,郭書成持續改善社區環境與建設,替轄內20幾個社區申請到7,000多萬 元的經費來更換整個山頭年久失修的自來水管線,解決長期停水、缺水的老問題,同時嘗 試推動各種議題;但每天被堆積如山的日常瑣事纏身,讓他覺得透過基層政治來實踐變革 的想法愈來愈遙不可及,甚至有種被困在里長身分裡的無奈。 一份缺乏保障的職位,應走入歷史? https://i.imgur.com/PKyrDfA.jpg
江慶尚平日工作長時間待在辦公室內,以方便在接到里民的電話就立即聯繫通報,或騎上 機車前往現場處理。(攝影/陳曉威) 做了8年里長,在桃園服務的江慶尚很能體會這種無力感。他強調,目前村里長就是被隔 離在體系之外,所以擔任村里長的青年們基本上就得一直做下去,除非過程中延伸到其他 職涯發展才有辦法跳脫──因為在這份工作裡,政府沒有給任何保障,村里長既不屬於勞 工,也不算是公務人員,公保、勞保什麼都沒有,更不用說是退休金,因為根本沒有年資 可以計算。 為了改變這樣的處境,江慶尚甚至倡議村里長職位應該走入歷史,特別是都會區的里長。 因為里長工作性質大多聚焦在「通報」上,例如必須向縣市政府通報各種里內基層工作問 題、協助精神疾病病情嚴重者及傳染病防治通報、受虐兒童、婦女及里內獨居老人通報等 ,他強調,「1999專線幾乎能涵蓋村里長的大部分業務。」 江慶尚也指出,另一種退場機制是考慮將村里長轉化為區公所的延伸,透過高普考來設立 專職專任的窗口,才能極大化這項工作的內涵。 事實上,關於村里長的定位與存廢,在過去20年間已有諸多討論。包括時任法務部長陳定 南在2002年時就曾提議廢除村里長,工作改由里幹事接任;曾榮獲多項優良表揚獎項的台 北市文山區明興里里長鄢健民,也在2016年時直指里長職務應該廢除。 直至今日,在政府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都還可見到廢除現行村里長與鄰長業務的提 案。至於村里長的定位應如何調整,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教授彭渰雯也早在2010 年就提出設立區議會、鄰里委員會,以及讓村里長往專業化發展等建議。 無論如何,在村里長定位未釐清之前,青年里長們只能繼續尋求突圍之道。 風潮退去亦堅守初衷,他們在逆境求突圍 https://i.imgur.com/5ZbehDv.jpg
如今郭書成不只自己持續投入里長選舉與工作,也積極建立各地村里長的支持資源和培力 。(攝影/陳曉威) 在幾位年輕的政治工作者中,郭書成雖然對困境感到沮喪,卻並不打算棄守。他認為里長 的工作不一定只能被限縮在自己的里內,而是能擴散到不同的縣市影響更多的人。於是他 在去年(2021)10月和「實現會社」合作一同發起群眾募資,推出「獨立村里長學院」計 畫。 這項計畫除了撰寫「村里長完全使用手冊」,用圖表和簡約文字來向大眾解釋村里長的工 作內容與權責,以及如何正確使用村里長資源建立合作外,也介紹各地非典型里長的實作 案例給選民和候選人參考。該計畫並在全台開辦6場工作坊,招募更多具有新思維的年輕 人進入基層政治。 郭書成指出,工作坊現在已經鼓勵超過30人出來參選,後續還會協助其中10人募集政治獻 金,好讓他們可以跨越參選門檻,組成共同陣線來實踐基層政治革新。 不只是獨立村里長學院,由台灣婦女團體全國聯合會推動的「女里長人才網絡」,也在8 月推出《里長可以這樣做──村里社區經營手冊》,透過介紹實際案例來拉近大眾對村里 長的理解。該書主編、長期推動女性參政的彭渰雯指出,手冊介紹了15項村里長可以推動 的議題,內容涵蓋長照、社會福利、社區營造到永續發展等各種議題的實際作法,不只提 供村里長施政參考,也為所有民眾帶來多元進步的村里長角色想像。 在青年里長們尋求突圍之際,近年已有若干資深里長突破困境,交出了耀眼的成績單。例 如有「地表最強里長」之稱的台北市萬華區忠勤里里長方荷生,除了創辦食物銀行,甚至 還能調度大批物資以直升機送到南部災區,顯示村里長工作雖然定位模糊、權責不清,仍 有人能善用人脈資源開拓更多可能性,這也成為青年里長們的重要考驗。 如今,當青年參政風潮退去,在最底層政治圈中掙扎的年輕工作者們,仍然有人持續從各 種面向開闢新的路徑、依舊心繫於創新與改變。這樣的心理,就和2008年日劇《CHANGE》 裡一段演說的內容不謀而合。劇中,由木村拓哉所飾演的主角意外從小學老師選上議員、 再一路晉升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總理大臣,最終為了內閣收賄醜聞而下台。在準備離開 政壇前,他向全國發表了一次演說,內容是這麼講的: 「我向大家保證過,要與大家用同樣的眼光,發現當今政治的錯誤並改正;要與大家 用同樣的耳朵,傾聽弱勢者微小的聲音;要與大家用同樣的腳步,趕往每個問題的現場; 要與大家用同樣的手,勤奮工作,指引國家未來的方向。我的一切都和大家相同。成為總 理後,我一直沒忘記那個約定。我不是政治的專家,不是為了權力才當上總理。我是為了 支持我,對我有所期待的人工作的。」 https://www.twreporter.org/topics/2022-local-election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231.2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62649194.A.496.html ※ 編輯: qxpbyd (61.230.231.228 臺灣), 09/08/2022 23:01:48

09/08 23:00, 1年前 , 1F
END
09/08 23:00, 1F

09/08 23:01, 1年前 , 2F
END
09/08 23:01, 2F

09/08 23:09, 1年前 , 3F
選錯人中央不合作就倒退了~選對人才會合作
09/08 23:09, 3F

09/09 01:40, 1年前 , 4F
公督盟
09/09 01:40, 4F

09/09 05:18, 1年前 , 5F
我是比較贊成12歲起就有投票權。
09/09 05:18, 5F
文章代碼(AID): #1Z6WDgIM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