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古文八大家為什麼都寫古文?

看板Gossiping作者 (【本人所發必為廢文】)時間1年前 (2022/07/19 01:29), 1年前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古代漢文化已成為漢字文化圈的共同遺產,不為中國所獨有。 但為了方便說明,下文簡稱東亞古帝國為「古代中國」,和「現代 中国」做區別。   古代中國在周秦漢時期,由五經、諸子、史藉等的傳承,漸漸 產生一種書面文字形式,這種書面文字形式,可以跨代理解,也就 是說你不管是哪一代的人、有什麼樣的口語變化、語詞變化,只要 你照著這種書面文字形式來寫文章,就可以歷代人都讀得懂你寫什 麼。這種書面文字形式,就是文言文。   秦漢時期未成熟的文言文,都參雜進當時的口語,如左傳之類 的早期經典,有些詞語你用文言文辭典去查,查不到,或是查到會 跟你說那時該時代的口語,被寫進書面中而已。有時這些口語會成 為歷代人都用的固定文言文詞彙,有些就不會。   總之古人寫文章都是為了要流傳於後世的,什麼立德、立功、 立言之類的,就是為了立言,所以就都用文言文來寫了,因為他們 設想後代也能讀懂文言文。另一種後代也都讀得懂,古人也預想後 代能讀懂的,就是詩、詞、歌、賦之類的,所以古人有時候也寫這 些表達自我。   古人用口語寫東西,大概就是為了要賺市井的錢,讓市井的人 都聽得懂、或讀得懂。這種就是要賺快錢、賺老百姓的錢的,他才 不管後人懂不懂,當時的一般人懂就行了。所以才會有口語評書、 白話小說在古代中國出現。   有些白話小說中,很多語言形式、或單詞,都是現代人不懂的 ,因為口語易變、也變得快,還要特別去查白話小說辭典之類的。 有些詞和文言文的用法也不同,白話小說辭典也都特別會點明。像 「吃」一詞,文言文用法和白話小說用法也不同,在文言文就是一 般理解義,飲食上的用法;但在白話小說中還有「被打」的意思, 像「某某某吃了我一頓打」、「吃我一發靈丸」之類的,這個意思 有流傳到現代,所以現代人看得懂。   再舉個例,現代中国興起的一個用詞「立马」,是「立刻馬上 」的合體簡稱,雖然該國人民會找出古籍中就有「立馬」用例,說 是「把馬停泊好的這一短暫時間」,但其實這是事後找例子唬人的 而已,原本就是「立刻馬上」的簡稱。那麼後人在編文言文辭典時 ,裡面就不會有「立马」這個詞,因為它是白話口語。但後人在編 白話文辭典時,對「立马」這個詞,就會說是「立刻馬上的簡稱, 從20世紀末開始出現,限用於中国或其影響的新、馬兩國。其他漢 字文化圈罕見使用者。」   大概就是這樣。 ※ 引述《hatephubbing (山上優雅☆三下製酒)》之銘言: : 高中時最讓我頭痛的,就是要理解古人們創作時的時代背景及含義。 : 有的時候光是猜就要猜老半天,還會被多選的倒扣扣到沒有分。 : 韓愈、柳宗元、蘇軾、…為什麼你們這麼才華洋溢?為什麼你們這麼充滿感情? : 你們眼中看到的是什麼世界,可以讓你們這麼精準地挑選字詞? : 請問有沒有古人講白話也很難懂的八卦?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58165362.A.AD3.html ※ 編輯: WAXNSIM (219.85.0.5 臺灣), 07/19/2022 01:35:17

07/19 03:00, 1年前 , 1F
07/19 03:00, 1F

07/19 05:47, 1年前 , 2F
專業
07/19 05:47, 2F

07/19 09:13, 1年前 , 3F
專業!在高中教官室撿到金瓶梅,複印
07/19 09:13, 3F

07/19 09:13, 1年前 , 4F
刻本無刪減的版本,一堆看不懂的明代
07/19 09:13, 4F

07/19 09:14, 1年前 , 5F
俚語
07/19 09:14, 5F
文章代碼(AID): #1YrPXohJ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YrPXohJ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