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地核狀態並非「一顆鐵球」!科學家靠地震波推翻50年理論

看板Gossiping作者 (玄鳳阿修拉姆)時間2年前 (2021/11/05 12:56), 編輯推噓3(306)
留言9則, 8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以前其實課本有跟你說有 古氏不連續面跟莫氏不連續面 然後像我這種讀20年前古代教科書的會讀到地核是固體 這研究就直接跟你說古氏不連續面不是到處都有 但地核不是固體,大概在30年前左右就逐漸有學說 因為近年科學對相態的了解越來越深 其中之一就是超臨界流體 - 不是氣體也不是固體 (如高爐中的水泥) 另一個則是橡膠態的研究 -不是液體也不是固體 (如玻璃) 就像你家的玻璃窗其實在流動一樣,地核不完全是固體比較合理 ※ 引述《YummyMcGee (NBA我最聰明)》之銘言 :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 1.媒體來源: : 今日新聞 : 2.記者署名: : 楊智傑 : 3.完整新聞標題: : 地核狀態並非「一顆鐵球」!科學家靠地震波推翻50年理論 : 4.完整新聞內文: : 過去地球科學界認為,地核是含鐵的實心球體,由液態外核包裹住分為地殼、地函、地核 : ,不過根據最新的地震波研究觀察地球構造結果發現,過去眾人推論地核是塊「實心鐵球 : 」的假想並不正確,實際上地核處於由硬到軟、甚至到液態金屬的多種狀態,可以說某些 : 部分呈現的是「泥糊狀」,結果出爐後也讓不少科學家驚嘆「嶄新的隱藏世界」。 : 根據最新報導於《地球與行星內部物理學》(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 Interiors)的研究結果,這半個世紀來科學界認為地核的中心是含鐵的實心球體,被液 : 態外核所包裹,但該篇研究地球物理學家巴特勒(Rhett Butler)與團隊分析全球五個不 : 同位置發生大地震所傳回的地震波後發覺,並不是所有地震波傳入地核後,都會收到「碰 : 撞固態物質」反彈回來的波段,有些地區反而會「直接穿越地核」,想探測到回彈震波相 : 當困難。 : 這項發現在多次複驗、觀察後,可以確認事實上內地核的硬度並不平均,事實上可能同時 : 存在固體、液體和半融的液態金屬的多種形式。巴特勒利用位在日本的超級電腦模擬,發 : 現在內核頂部240公里處,有相鄰固液態的鐵合金區域,而這也和1970年代以來的學說形 : 成明顯差異。巴特勒認為,這對地球的組成、熱歷史(thermal history)和演化提出了 : 新的限制,科 : 學家們也認為,這項研究可能會改變我們對地球磁場的理解,原本旋轉的液體外地核驅動 : 著地球自轉的磁場,但內地核也會影響磁場的變化。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研究 : 表明,包括火星在內的其他一些行星,就具有一個液體核心,但缺乏內核、也沒有磁場。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nownews.com/news/5430819 : 6.備註: : 天啊 地核內部竟然不是固體 : 這真是天大的消息 : 請轉發給五個你的親朋好友 : 讚 留言 請分享 ---- Sent from BePTT on my Xiaomi MI 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71.1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6088174.A.B0B.html

11/05 12:58, 2年前 , 1F
教科書有教那麼多嗎?沒印象
11/05 12:58, 1F

11/05 13:01, 2年前 , 2F
難道你沒讀民明書房的書嗎
11/05 13:01, 2F

11/05 13:04, 2年前 , 3F
玻璃其實不會流動 那是誤解
11/05 13:04, 3F

11/05 13:05, 2年前 , 4F
有沒有可能地球中心是貓體?
11/05 13:05, 4F

11/05 13:08, 2年前 , 5F
不就是金莎
11/05 13:08, 5F

11/05 13:08, 2年前 , 6F
比較可能的是高溫高壓壓下的液態金屬
11/05 13:08, 6F

11/05 13:12, 2年前 , 7F
裡面是天神族 最後會被冰凍
11/05 13:12, 7F

11/05 13:14, 2年前 , 8F
液態金屬這講法超外行,就說非固非液連成
11/05 13:14, 8F

11/05 13:14, 2年前 , 9F
份也不曉得,重力奇異點更是迷團
11/05 13:14, 9F
文章代碼(AID): #1XXBbkiB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XXBbkiB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