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心痛!台南3歲男童小身影走向魚塭落水溺斃畫面曝光

看板Gossiping作者 (香蕉)時間2年前 (2021/09/30 19:58), 編輯推噓6(605)
留言11則, 8人參與, 2年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安安你好~我是蕉哥,身為一個多年救生經驗、在溪邊海邊救過數十人的救生員,有些經 驗想跟大家分享。 --- 自己的po文自己回。上次回完看到底下的推文,整個吐血,觀念真的是錯誤百出。 很多人說:不會游泳哪會仰漂。 請問「會仰漂」跟「會游泳」到底有什麼關係??? 仰漂是躺著不動,游泳是游來游去到處亂動,兩個完全不一樣的動作概念。一般的游泳教 學單位,大部分也都是先教仰漂、才教游泳;如果你上課的單位不是,那是他把你的安全 置身事外。 另外,推文有提到3歲小朋友不會仰漂、肥宅漂不起來,不過答案正巧相反。 ***小孩、女生、胖子,就是仰漂最容易學會的三大族群。*** https://imgur.com/yjyIIdQ
一般來說,由於小朋友跟女生的體脂肪較男生高,脂肪又有浮力,所以通常學得比較快也 能浮的較好;反而是有在運動跟健身的男生因為體脂低,比較難漂浮於水面。 這邊順便補充仰漂的操作技巧,不會的趕快自己去游泳池練,或是找個教練教你。花個一 千塊學會受用一輩子的技巧,不划算嗎? 生存大招、在水面上睡覺 - 仰漂:https://reurl.cc/35om49 --- 【在泳池能做仰漂,在海中就會更輕鬆】 人掉到水裡後,做仰漂可讓身體上浮於水面,在海裡甚至能輕鬆地躺在水面上,是因為海 水浮力較大、淡水浮力較小。淡水的密度為1.0,海水的密度為1.03,而人體的密度因為 每個人骨骼密度與體脂肪不同有所差異,平均來說為1.02。因此,在淡水漂浮時才會須略 為閉氣,讓身體充滿著更多空氣增加浮力。 人體胸腔位於身體正面而非背面,所以躺在水面上其實會比趴在水面更省力。透過憋氣將 空氣鎖在胸腔,當身體的浮力小於水的浮力時,人就可以漂在水面上。 一般來說,由於女生的體脂肪較男生高,脂肪又有浮力,所以女生通常學得比較快也能浮 的較好,反而是有在運動跟健身的男生因為體脂低,比較難漂浮於水面。如果是在海邊出 意外,因為海水的浮力較泳池大,所以能在泳池漂得起來,在海裡就能更輕鬆做到! --- 【 在學仰漂之前,一定要先學會站立】 如果你不會仰漂站立,很容易在做完動作以後嗆水。因為一般人站立的慣性,就是先用腳 去踏地板,但因為仰漂的動作是躺著,水中有浮力,所以在水裡想直接站起來的時候,很 容易因為水阻站不起來而嗆到水。 水母漂起身法: 1. 欲站立時,雙腿向腹部收,雙手去迎接擁抱腿。(水母漂的動作) 2. 此時身體會因為慣性正轉,再將兩腳踩在池底。(兩腳先踩池底容易失去平衡) 3. 確認雙腳踩穩時,眼睛目視地板,將身體抬起。 推水起身法: 1. 欲站立時,雙手往身後推水。 2. 往後推的反作用力身體會向前傾,此時雙腳伸直順勢起身。 --- 【大字漂、垂直漂、水平漂】 依體育署規定,分為大字漂、垂直漂、水平漂 ‧ 大字漂:顧名思義就是手打開,腳放鬆微微張開,讓身體呈現大字。是一般最常用 的仰漂方式,因為最輕鬆、舒適、能撐的時間也最久。 ‧ 水平漂:水平漂又稱為"一字標",將手舉在頭兩邊,讓身體成為一條線。人體軀幹 最重,當手放在頭兩側能讓手腳的重量分布在前後維持平衡,讓腳能更浮得起來甚至浮出 水面。但因為上舉雙手多少會讓肩膀出到力,較不符合人體工學,所以維持時間沒有大字 漂久。 ‧垂直漂:手放在身體旁邊,身體承半垂直狀態,只有頭露出水面,較不常使用。 透過憋氣將空氣鎖在胸腔,當身體的浮力小於水的浮力時,人就可以漂在水面上。一般來 說,由於女生的體脂肪較男生高,脂肪又有浮力,所以女生通常學得比較快也能浮的較好 ,反而是有在運動跟健身的男生因為體脂低,比較難漂浮於水面。 在台灣,最常發生意外的地方通常都在海邊,而海水的浮力又比較大,所以能在泳池漂得 起來,在海裡就能更輕鬆做到! 秘訣: 1.放鬆、放鬆、放鬆!身體放鬆才能漂的起來。(因為身體緊張、肌肉緊縮、比重變 高、浮力變小) 2.吸滿氣以後,身體輕輕往後躺,胸挺胸往上頂,眼睛看上方,腰要挺直。 3.不要沒氣才會氣,換氣快吐快吸,保持胸腔有足夠的空氣。 --- 結語 再說一次,水中自救最重要的就是仰漂。當你出意外時,不要緊張亂游,用最輕鬆的仰漂 撐到別人來救你,就是最好的自救方式! 蕉哥有個專門講「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的粉絲團,希望大家玩水都能玩得 開心、玩得安心。歡迎按讚追蹤,幫我們加油打氣! 像一條魚:https://www.facebook.com/youlikeafish ※ 引述《patience311 (香蕉)》之銘言: : 安安你好~我是蕉哥,身為一個多年救生經驗、在溪邊海邊救過數十人的救生員,有些經 : 驗想跟大家分享。 : --- : 另一則新聞有監視器拍到的畫面,小男童就這樣在魚塭旁邊走,結果不小心跌入水中。 : 當我們在水上出了意外,如果沒有任何漂浮物可以抓、沒有辦法靠自己的能力上岸時,我 : 們唯一要做的是:保存好體力,盡可能在水裡漂浮撐上夠久的時間,等待別人來救援。 : 許多人因為不會做仰漂,會退而求其次做水母漂自救。不過,如果以發生溺水時要水中自 : 救為前提,我完全不推薦做水母漂。 : 圖文好讀版:https://reurl.cc/2oDXRn : --- : 【 水母漂其實不適合溺水時使用】 : 我以前有分享過,當我們在水上出了意外,如果沒有任何漂浮物可以抓、沒有辦法靠自己 : 的能力上岸時,我們唯一要做的是:保存好體力,盡可能在水裡撐上夠久的時間,等待別 : 人來救援。 : 一般大眾最常做的技巧有二:「水母漂」與「仰漂」。仰漂的操作方式請參考我版上之前 : 的文章,水母漂則是任何一個游泳單位及學校游泳課都一定會教的初階游泳技巧。有別於 : 仰漂,水母漂易學好操作,即便是完全不會游泳的人,只要敢把頭放到水裡就能夠學的會 : 。 : 許多人因為不會做仰漂,會退而求其次做水母漂自救。不過,如果以發生溺水時,必須水 : 中自救為前提,筆者其實不推薦做水母漂。 : 原因有以下五點: : 1、即便是有戴蛙鏡的情況下,如果水深過深也看不到底,看不見的黑暗會讓待救者心生 : 恐懼。 : 2、在等待救援時必須不斷換氣,容易耗費體力。(假設救援者20分鐘後抵達,每次水母 : 漂可以閉氣30秒,等於必須換40次氣。) : 3、頭在水裡,不好觀察四周環境狀況;如果海上有其他漂浮物可以抓取休息(如保麗龍 : 箱),也不容易發現。 : 4、仰漂比起水母漂有更大的身體表面積露出,較容易被發現。 : 5、如剛好有人划獨木舟、SUP、衝浪、飛空拍機或任何水上遊憩玩家經過,水母漂因為頭 : 在水裡,不易呼叫求援。 : 因此,如果是有能力做仰漂的待援者,在環境情況允許的狀況下,建議做仰漂待援更優於 : 水母漂。 : https://imgur.com/yUyjAmx
: --- : 【海邊有浪的情況下,適合做水母漂待援嗎?】 : 水母漂因為頭是在水面下,似乎只要換氣時機掌握好,就能避免在浪打來時換氣,減少嗆 : 水的風險。不過,當我們做水母漂,頭在水面下時,要如何判斷浪來的時機呢? : 因此,即便在海邊發生溺水,仍建議做仰漂優於水母漂。另外,根據蕉哥多年在海邊的救 : 援經驗,多數人發生意外的場景,都不是會有浪蓋下來的近岸,而是被海流帶出去的遠岸 : 。像是玩水玩到踩不到底的地方,或是被離岸流帶離岸邊。 : 在上述場景,基本上不會遇到被浪蓋的狀況發生,而是會隨著浪的波浪在水面上擺動。如 : 果真遇上浪打過來的狀況,建議「將頭朝向浪打來的方向」,這時海水會由你臉的上方流 : 到下方,較不會發生水直接往鼻子裡衝的窘境。 : 不過,有一種溺水狀況常發生於釣魚及觀浪民眾,因為瘋狗浪或腳滑造成意外落水。因為 : 這兩種狀況都是靠近岸邊,且常是遍佈礁石或水泥消波塊的岩岸,此種情形就不適合做仰 : 漂待援。 : 至於遇到上述情形該如何應對,我之前曾撰寫過一篇《瘋狗浪捲釣客:釣魚也要穿救生衣 : ?意外落海的求援策略》的文章,歡迎參考。 : https://imgur.com/DRB5Dcp
: --- : 【水域安全觀念的重要性,遠勝於學習游泳技巧】 : 從新聞描述可以發現,這兩則意外都是在不對的時間到海邊戲水。「新聞一」中的當地消 : 防局隊長指出,當天下午正值退潮時間,黃姓少年與友人未注意到退潮形成的離岸流,疑 : 似因體力不支被海流愈帶愈遠,結果無力上岸。 : 「新聞二」中雖無描述當時海流狀況,但一定也是不了解當地的環境狀況,加上過於樂觀 : 自己在海邊的游泳能力,做了超出能力範圍的事,導致自己無法回到岸上,只能在海上漂 : 浮等待救援。 : 對於開放水域環境狀況的判斷、自身游泳能力的評估,這都不屬於技巧範疇,而是戲水的 : 水域安全觀念,這些知識在台灣游泳教學過程中都鮮少被提及。 : 因為我們較重視游泳技巧,卻忽略事前的避免與預防;少了防溺教育的學習,常常讓無知 : 的民眾暴露在風險中,遇上狀況也不知該如何應對處理。 : https://imgur.com/l4xXLTL
: --- : 結語 : 水母漂雖然不比仰漂實用,但因為簡單易學,依然可被視為應該學習的入門水中自救技巧 : 。 : 溺水的情境百百種,上述說明適用於大多數狀況,但並不表示我們會了仰漂就能應付所有 : 溺水危機,還是得依據現場情形作臨場反應,才能夠幫自己化險為夷。 : 另外,蕉哥有個專門講「水域安全觀念」與「水中自救技巧」的粉絲團,希望大家玩水都 : 能玩得開心、玩得安心。歡迎按讚追蹤,幫我們加油打氣! : 像一條魚:https://www.facebook.com/youlikeafish : ※ 引述《aki1987 (中庸之道)》之銘言: : : 1.媒體來源:UDN : : 2.記者署名:吳淑玲 : : 心痛!台南3歲男童小身影走向魚塭落水溺斃畫面曝光 : : 台南市七股區3歲莊姓男童中午跌落自家魚塭,經搜救人員下午1點31分救起,但已無呼吸 : : 心跳,送往佳里奇美醫院急救,下午2點20分宣告搶急無效。佳里警分局初步調查,男童 : : 母親當時正煮飯,才一下子功夫男童就不見了,家人急忙動員找人,父親還跳下魚塭但找 : : 不到兒子,直到消防人員趕到一線排開下水搜索,但男童救上岸距落水時間太久已無呼吸 : : 心跳,得知愛子不治,父母傷心欲絕。 : : 監視器拍下男童最後身影,上午11點48分左右,小小的身體從住家走到魚塭,停在岸邊疑 : : 拉著繩子或竹筏玩耍,不久後疑因重心不穩掉落魚塭。 : : 佳里警分局表示,接獲報案有幼童掉落魚塭立即派員趕到現場,會同消防人員搜救,下午 : : 1時31分搜救人員發現溺水幼童並拉上岸,送往佳里奇美醫院搶救,2時20分許醫院搶救無 : : 效,通知父母協助調查案發經過,並依規定報請台南地檢署相驗並視後續偵查狀況辦理移 : : 送。 : : 佳里警方也同步通報社會局,派遣社工進行關懷並調查幼童照護者有無疏於照護,違反兒 : : 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相關法令。 : : 警方呼籲家中有6歲以下幼童的家長,不要認為家裡是最安全的環境而疏於照顧,讓幼兒 : : 獨處或「離開視線範圍,致使幼兒發生危險,可能會涉犯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 : : 51條規定,輕則罰鍰,重則可能面臨刑法過失致死罪,為人父母絕對要特別注意,以免發 : : 生憾事。 : : https://udn.com/news/story/7320/5771472 -- ★像一條魚LikeAFish - 荷蘭游泳教育 X 水域安全觀念 X 水中自救技巧★ http://likeafish.com.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3.195.10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33003116.A.BF4.html

09/30 19:59, 2年前 , 1F
蕉哥可以教我游泳嗎
09/30 19:59, 1F

09/30 19:59, 2年前 , 2F
我不會游泳 不過仰漂沒問題 大多數人主要
09/30 19:59, 2F

09/30 19:59, 2年前 , 3F
是緊張會亂動ㄅ
09/30 19:59, 3F

09/30 20:00, 2年前 , 4F
救世文推
09/30 20:00, 4F

09/30 20:00, 2年前 , 5F
有人說會游泳死比較快是真的嗎 我雖然
09/30 20:00, 5F

09/30 20:00, 2年前 , 6F
會游但還沒溺水過不知道
09/30 20:00, 6F

09/30 20:03, 2年前 , 7F
09/30 20:03, 7F

09/30 20:05, 2年前 , 8F
就是要保存體力啊 而且比較不會游一游抽筋
09/30 20:05, 8F

09/30 20:05, 2年前 , 9F
?
09/30 20:05, 9F

09/30 21:30, 2年前 , 10F
謝謝分享
09/30 21:30, 10F

09/30 21:51, 2年前 , 11F
09/30 21:51, 11F
文章代碼(AID): #1XLQPilq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XLQPilq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