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死亡率居高不下 醫師引國外研究:醫護、高齡及慢性病患先打才能降

看板Gossiping作者 (台北寂寞部屋)時間3年前 (2021/06/15 23:52), 編輯推噓0(447)
留言15則, 12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1.媒體來源:上報 2.記者署名:黃傲晴 3.完整新聞標題: 台灣死亡率居高不下 醫師引國外研究:醫護、高齡及慢性病患先打才能降 4.完整新聞內文: 國內本土疫情,至今死亡累計超過452例,對此,台中慈濟醫院重症醫師黃軒引述國外研 究,指國內應先為醫護、高齡者及慢性病患者3大族群施打疫苗,死亡率才能有所改善。 醫師黃軒在臉書上指出,根據英國研究認為,不論傳染力R值高低,政府須馬上讓高齡者 、慢性病患者及醫護人員3大族群施打疫苗,才能使高死亡率下降。論述基礎在於年紀85 歲以上死亡風險最高,是年輕人的10倍以上,75至84歲的死亡風險是7.67倍,65至74歳則 是5.77倍。慢性病患者中,低免疫系統者、腎臟病、肺病、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及 糖尿病的死亡風險是年輕人1.19倍至1.39倍。 另外,醫護人員感染COVID-19 的風險是增加的。在美國,在宣布COVID-19大流行不到1個 月,就有10000名醫護人員(HCW)被診斷出感染了COVID-19 病毒。 黃軒說,由於醫護人員(HCW)與嚴重的COVID-19患者的反復和長期相處,在感染時與一 般人群相比,也可能受到較高的新冠肺炎濃度下,醫護人員染疫,會更易重症、更易死亡 。 黃軒接著引述國際期刊PLOS文章指出,目標只有一個:死亡數減少,避免醫院塞爆,避免 嚴重耗損醫療資源。 此外,文章發現,三大策略必須先.搶救高齡者(尤其80+以上者,為首要,接下來以高齡 往下施打疫苗,至60歲),其次是醫護人員(第一線人員)我們須保護他們,免於重症死亡 。另外,慢性疾病:各國中這些人,幾乎都是脆弱者,黃軒認為,只有這樣,高死亡率才 能快速下降趨勢。 最後黃軒也提醒大家,從這篇文章中,得知,降低COVID19 疫情高死亡率,不外乎就是: 免醫護人員重症死亡、搶救高齡者和搶救慢性病患者! 5.完整新聞連結:https://tinyurl.com/2339jn5r 6.備註: ※ 一個人三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0.68.5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3772373.A.F43.html

06/15 23:53, 3年前 , 1F
廢話
06/15 23:53, 1F

06/15 23:54, 3年前 , 2F
這大家都知道的事,重點是上面的為了利
06/15 23:54, 2F

06/15 23:54, 3年前 , 3F
益......
06/15 23:54, 3F

06/15 23:55, 3年前 , 4F
島上有20737387人知道...
06/15 23:55, 4F

06/15 23:55, 3年前 , 5F
鴿子飛
06/15 23:55, 5F

06/15 23:57, 3年前 , 6F
結果4%吵著讓年輕人先打笑死
06/15 23:57, 6F

06/15 23:58, 3年前 , 7F
數字好看而已,不見的是對社會最好
06/15 23:58, 7F

06/15 23:58, 3年前 , 8F
現在優先族群哪裡沒有高齡年長者和
06/15 23:58, 8F

06/15 23:58, 3年前 , 9F
高風險醫護?
06/15 23:58, 9F

06/16 00:16, 3年前 , 10F
綠蟑螂網軍根本事先反串4%在出來靠北
06/16 00:16, 10F

06/16 00:29, 3年前 , 11F
各國的高齡者和慢性病患者確診後死亡率?
06/16 00:29, 11F

06/16 00:40, 3年前 , 12F
台灣連年輕族群死亡率都是人家兩三倍
06/16 00:40, 12F

06/16 00:40, 3年前 , 13F
06/16 00:40, 13F

06/16 00:58, 3年前 , 14F
都下降了,有點效率好嗎?
06/16 00:58, 14F

06/16 23:49, 3年前 , 15F
然後重大傷病的被擠到第十類
06/16 23:49, 15F
文章代碼(AID): #1WoCpLz3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WoCpLz3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