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科學班是醫科班嗎?

看板Gossiping作者 (華英成秀)時間3年前 (2021/05/09 12:30), 3年前編輯推噓1(2111)
留言14則, 5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Superxixai (洪粉吱已)》之銘言: : 科學班高中三年的課兩年上完, : 第三年跑去大學上大一的課。 : 結果學習到許多基礎科學知識的少年少女們, : 填志願的時候還是以醫科優先… : 等於是學校除了數理資優班, : 又多一個合法的資優班, : 科學班是不是淪為醫科班啊? : 有沒有相關的八卦? 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5240 簡單搜尋一下就知道 2019年2月文章 科學班不是醫科先修班(小標題是這樣,但看實際升學結果非常反諷) 多數科學班學生在高三會把重心放在升學,儘管學測表現仍相當突出,卻偏離高三階段專 注科學專業領域及個別研究的目標;且最後讀基礎科學的僅2至3成,念醫類及電機等工程 類則多達6成以上,科學班也因而被補教界形容為「醫電園」。 何興中急忙澄清,把科學班當做資優班或是醫科班,是不正確的想法:「科學班是為了培 育科學人才成立,鼓勵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做科學研究」。 當然醫生裡面有很少一部份的人還是會去做研究,電資從事科學研究的比率就不太清楚, 不過我猜測又工作又研究的人不會太多,純研究應該更少, 這裡出自科學班的應該是非常少。 (想要反駁其實也很簡單,請各校科學班調查自己校友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比率就知道 如果臨床研究也算,那可能數字會稍微好看點。) 為什麼會這樣? A)是科學班探索過程中最終發現從醫入電資才是自己的興趣? B)金錢掛帥,麵包遠比理想興趣重要? C)我們根本沒給自己的孩子探索興趣的機會,沒有特別感興趣的所以最終選個收入可以的 原本喜歡實作的孩子跟喜歡讀書思考研究的孩子,未來的選擇會有不同, 比如國高中喜歡實作的分流到技職教育, 但台灣技職教育崩盤後,選技職讓人憂心,轉升學比率上升 https://www.gvm.com.tw/article/41763 加上台灣不見得尊重專業,實作能力高的又未必有相應的高薪, 最終就是良莠同工(時)同酬。 更慘的是一股腦升級大專大學... 大學大專前就變成甚麼都不管先念上去再說,探索自己興趣的機會很少。 同樣的科學班也是這樣,出現專職的科學班補習,到底我們競爭進入科學班的人, 是真的有興趣的,還是其實是補習硬上的? 如果其實就是醫電先修班,那為什麼不先"正名"?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4957646 真的要培養科學人才,要不就是像醫師科學家這樣,進來就先講好 https://crossing.cw.com.tw/article/14659 由於需要醫學與生命科學研究兩種複合式的能力,所以相對專攻「純醫學」的醫師,訓練 時間更長,申請門檻也更高。畢業後,醫師科學家的出路不限於行醫,而理想情況中則希 望醫師科學家會以 20% 行醫,80% 研究的比例應用所學。 要不就是把科學教育理念一點一點納入平時國小到高中教育,厚植國力人人都是科學家。 認真的好好執行好實驗操作,不要為了安全為了省時為了升學, 結果就老師做做或是放放影片甚至就是直接照書講。 家長要考科學班還得去補習實驗操作,都沒碰過多少實驗器材。 不要立意高遠但人謀不臧,執行不效,又是另一個做表面功夫,無法落實 親手「動手做」的實驗課 https://udn.com/news/story/6885/3965483 實驗及思辨整理報告,費時很長,但絕非沒有CP值,有些孩子是從實作開始培養興趣, 要改變一人的思考習慣往往是需要很長的時間, 要改變一整個社會的思考習慣那需要更長的時間。 最後恭喜中一中科學班的兩位同班同學,今年囊獲台大醫科與牙科雙榜首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524580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41.2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20534627.A.921.html

05/09 12:32, 3年前 , 1F
為甚麼不叫資優班 要叫科學班阿
05/09 12:32, 1F

05/09 12:32, 3年前 , 2F
假平等嗎 假裝我沒看到這是資優學生的班
05/09 12:32, 2F

05/09 12:33, 3年前 , 3F
對啊 假平等 放牛班也會說普通班
05/09 12:33, 3F

05/09 12:37, 3年前 , 4F
做形式表面上的粉飾,缺少真正實質上的改變..台灣之悲
05/09 12:37, 4F

05/09 12:38, 3年前 , 5F
偏偏科學是在追求真實的,因為面對真實,也才可能展現
05/09 12:38, 5F

05/09 12:39, 3年前 , 6F
人性中良善的一面。 最後也才有一種令人動心的美
05/09 12:39, 6F
※ 編輯: lepputte (111.241.41.202 臺灣), 05/09/2021 12:41:23

05/09 12:40, 3年前 , 7F
一堆國中小老師實作也不行吧,還好以前有碰過好老師
05/09 12:40, 7F

05/09 12:40, 3年前 , 8F
國中就有開始進實驗室玩器材
05/09 12:40, 8F

05/09 12:42, 3年前 , 9F
所以得重實質不是只有開課,既然要開課就要有師資、訓練
05/09 12:42, 9F

05/09 12:43, 3年前 , 10F
要給時間,要有監督機制,輔導措施,追蹤改變....
05/09 12:43, 10F

05/09 12:43, 3年前 , 11F
更重要的是改變家長的觀念...是一個長期漫長的過程
05/09 12:43, 11F

05/09 12:45, 3年前 , 12F
最後是能有機制給jerry遇到的好老師鼓勵,亂世中的清流
05/09 12:45, 12F

05/09 13:23, 3年前 , 13F
講半天就科學班沒達到原本預期,那教育部敢砍班嗎?不敢,
05/09 13:23, 13F

05/09 13:23, 3年前 , 14F
就別廢話了。
05/09 13:23, 14F
文章代碼(AID): #1WbsLZaX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WbsLZaX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