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蔡英文:每年花1千億實現「0到6歲國家一起養」

看板Gossiping作者 (PutinIsTheBest)時間3年前 (2021/03/07 19:23), 3年前編輯推噓9(906)
留言15則, 1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32/35 (看更多)
全球青年貧窮化是世界趨勢,要怎麼逆勢而上? 大灑幣? 那是在預支後代的未來 我們先來看看青年對於社會主要有什麼優點: 1.較優勢的勞動力資源 體力、腦力都處於人類的黃金階段,若能有效投入生產,效益遠高於老人 2.較優勢的生殖能力 這點不用多說了吧 那麼,為何這個社會棟樑的群體,反而不敢生養後代呢? 首先,他們在資源分配與社會地位居於弱勢,即便青年是相對優勢的人力資源,但現在的世 界已經變成 以資本賺取資本>以勞力賺取資本 的年代 而且這個落差是相當龐大的 一生絕世武功,也不是資本家銀彈的對手 再者,絕大多數的資本家早在經濟巔峰、一切泡沫化之前就已經置產置產再產,投資投資再 投資了 90年代後的紅利只有逐年下降而已,在那之後台灣股王都在電子製造相關廠商之間輪流,其 他產業只能日漸消瘦看著錢慢慢流向房地產 而這些世代可以開心的退休,然後更慘的是越晚出身的人不但紅利越來越少,債務也越來越 多,甚至開始每年害怕退休金會不會垮掉,至於各位七八九年級生,越晚出生越高機率當接 盤俠哦 其實不只是青年的付出與回報失衡,如果5、6年級生有些當年沒把握跟著賺一波或是投入不 動產的,應該也會感受到自己越來越窮 只是對青年來說,這個打擊更大就是了 畢竟成家立業可以說是人生中開銷最大的時期,但多數青年只能眼睜睜看著薪資倒退、看著 物價高漲、看著資本家怎麼用錢滾錢,自己只能在高工時的日子裡窮忙、看著COVID-19如何 讓一切雪上加霜... 在這種每況愈下的時代,生小孩成為了奢侈,成了無法負擔的事物,因為台灣青年人越來越 窮(從事高薪產業的少數青年還是可以生,但想辦法讓後代或自己逃離鬼島吧) 那麼年輕人的未來該怎麼辦呢? 你去跟你們老闆說嘛 台灣就是這樣 勞方都不自己去跟資方說 就是在跟政府抗議╮(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242.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15116213.A.F3F.html

03/07 19:26, 3年前 , 1F
說得不錯,房價還會繼續漲,肏
03/07 19:26, 1F

03/07 19:27, 3年前 , 2F
加入正確的黨 不用愁
03/07 19:27, 2F

03/07 19:28, 3年前 , 3F
一些道貌岸然的政客,嘴巴講著公平正義,卻趁機踩著人
03/07 19:28, 3F

03/07 19:29, 3年前 , 4F
民的血汗往財團的那一端爬,既可悲也可恥。
03/07 19:29, 4F

03/07 19:31, 3年前 , 5F
要相信党的領導
03/07 19:31, 5F

03/07 19:32, 3年前 , 6F
人家VIP10的玩家 你們這些VIP0 1的做到死 做五百年都比不上
03/07 19:32, 6F

03/07 19:32, 3年前 , 7F
要是姚文智選總統,應該會推動0元0-6歲政策
03/07 19:32, 7F
預算還是一樣從你各位的口袋撈啊 羊毛出在羊身上,牛在拖不動犁之前,再瘦都是家畜命,拖不動了也只是一隻待宰的肉 ※ 編輯: qsdd0236 (42.72.242.38 臺灣), 03/07/2021 19:44:07

03/07 19:44, 3年前 , 8F
有政府 會作__
03/07 19:44, 8F

03/07 19:55, 3年前 , 9F
沒辦法,台灣人自私貪小便宜的民族性,終究還是會選出
03/07 19:55, 9F

03/07 19:55, 3年前 , 10F
大灑幣,給眼前利的政黨。
03/07 19:55, 10F

03/07 19:55, 3年前 , 11F
除非越來越多人能覺醒,不然我們後代的命運依舊是如此
03/07 19:55, 11F

03/07 19:56, 3年前 , 12F
03/07 19:56, 12F

03/07 20:27, 3年前 , 13F
本勞基本工資調到55000在說吧
03/07 20:27, 13F

03/07 21:13, 3年前 , 14F

03/07 21:22, 3年前 , 15F
光看一堆人還想投哪些老貪騙就知道一切都是活該
03/07 21:22, 15F
文章代碼(AID): #1WHBUry_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2 之 35 篇):
文章代碼(AID): #1WHBUry_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