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為什麼不發展吃生菜的文化就好了呢?

看板Gossiping作者 (SkyBotany)時間3年前 (2020/12/22 00:32), 編輯推噓7(704)
留言11則, 11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引述《k99t (聖誕小雞)》之銘言: : 生菜超級健康又營養的 : 完全沒有任何的添加物 : 不用擔心吃到黑心油 黑心的調味料 : 這麼好吃的食物 台灣怎麼不發展啊?? : 硬是要整天吃超級油膩的炒菜 : 重點是又是黑心地溝油炒出來的 上面的說法問題出在油的品質 而不是蔬菜的吃法 如果你吃生菜 加了有問題的沙拉醬 一樣會有問題 而且吃生菜營養健康的概念 其實有非常多的誤解 如果再把人類的飲食天性和生理的條件列入 可能會發現 多數的情況下 熟食蔬菜反而更適合健康飲食 1.熟食蔬菜通常能食入更多份量的蔬菜 同樣一份高麗菜 把菜葉剝下來直接放到碗裡 和把菜葉剝下來炒過再放到碗裡 炒過或煮過的葉菜 通常體積會大幅縮小 所以同樣吃一口熟食蔬菜 和 一口生食蔬菜 熟食吃入的菜量通常會大很多 很多時候你拿滿滿一碗沙拉 以為吃了很多蔬菜 其實可能還沒吃到1/3碗的燙青菜量 (生菜除非你打汁或刻意壓縮 不然整碗菜葉之間都是很多空隙啊) 2.熟食調理通常比生食蔬菜更能促進食慾 把蔬菜煮熟後 有些草臭味 澀味的成分會降低 甜味或香氣反而比較容易出來 所以比較容易吃更多 很多人覺得炒青菜很油 但卻忘了許多沙拉調味料的油也不少 (只有少數人能開心的享受只加鹽和少量橄欖油的大量生菜沙拉...) 3.熟食蔬菜安全性通常較高 生菜其實有比多數人想像還高的風險 除了少數在嚴密控制的封閉或半封閉生產環境中生產的蔬菜 不然多數蔬菜容易跟昆蟲 細菌 寄生蟲有機會接觸 用一般的水洗法 這些潛在病原體很難去除 (有一些水洗法搭配其他的處理 可以大幅提升安全 但成本也不低) 最簡單的風險降低方式其實就是把菜煮熟 生菜食物中毒造成死亡的案例 遠遠超過狂牛症死亡的案例 生菜有時處理過程造成的疏忽 可以造成某區域幾十人食物中毒 甚至多人死亡 對於孩童和體弱的人 死亡的風險會更高 4.熟食蔬菜某些養分更容易吸收 蔬菜有細胞壁 很多纖維 還有不少脂溶性營養素 生食蔬菜 反而更不好消化 現代人的消化器官已經演化成適合熟食的狀態 我們的臼齒不如草食動物那樣 可以研磨草料 葉片 也沒有那麼複雜的胃和腸道機制可以消化植物纖維 如果沒有加熱過程 很多植物的消化比例反而較低 (當然也可以把蔬菜打成汁 那就比較容易消化) 另外炒青菜加的油 反而能讓脂溶性營養素融入油中 更好吸收 少數營養素可能會因為加熱而破壞 但也不會因此造成營養失調 (沒有民族因為只吃加熱蔬菜而產生營養不良 人還會從其他食物獲得必要營養) 有些蛋白質或有機酸 反而透過加熱後 可以降低對生理不適的影響 ---- 生食蔬菜是健康的印象 其實是因為崇尚西方飲食文化和商業廣告造成的 而不是有充足的科學根據 另外現在雖然有類似植物工廠的生產方式 可以生產與多數微生物 昆蟲隔絕的生菜 但這樣的生菜 反而有可能在風味和特殊次級代謝物有較多的減損 (主要營養成分可能差不多) 要說這部分的差異 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9.81.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8568352.A.7F5.html

12/22 00:33, 3年前 , 1F
韓式烤肉的菜包肉好吃
12/22 00:33, 1F

12/22 00:35, 3年前 , 2F
所以就打汁阿
12/22 00:35, 2F

12/22 00:43, 3年前 , 3F
有道理
12/22 00:43, 3F

12/22 00:43, 3年前 , 4F
還有不是每種菜都適合生吃 但是煮過後可以吃的種類變多了
12/22 00:43, 4F

12/22 00:48, 3年前 , 5F
原始人會開始把食物煮熟不是沒原因的
12/22 00:48, 5F

12/22 00:49, 3年前 , 6F
12/22 00:49, 6F

12/22 00:49, 3年前 , 7F
我都吃不加調味料的燙青菜,最多最多拌橄欖油
12/22 00:49, 7F

12/22 00:59, 3年前 , 8F
用攝氏50度溫水泡洗蔬果後 再拿來吃 新鮮度及口感最好
12/22 00:59, 8F

12/22 01:01, 3年前 , 9F
菜上面會有什麼蝸牛黏液都不曉得
12/22 01:01, 9F

12/22 01:11, 3年前 , 10F
這種知識文我都怕下面會歪掉 還好是正常的
12/22 01:11, 10F

12/22 16:22, 3年前 , 11F
12/22 16:22, 11F
文章代碼(AID): #1VuCuWVr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uCuWVr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