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中國新「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中核:核聚變技術突破

看板Gossiping作者 (酵公菌)時間3年前 (2020/12/05 13:16), 編輯推噓7(702)
留言9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0/12 (看更多)
可控制核融合技術老早就成熟了 問題在於投入的能源>輸出的能源 目前尚無實用價值 同樣電力發電 中國: 花費大電力用於激發雷射誘發核融合 利用核融合釋放的能量煮開水 高壓蒸氣推動發電機發電 台灣: 馬達插電串聯發電機發電 台灣還比較有效率呢 ※ 引述《w510048 (黨的恩情比山高)》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東森新聞網 : 2.記者署名: : 記者陳政錄/綜合報導 : 3.完整新聞標題: : 中國新「人造太陽」首次放電 中核:核聚變技術突破 : 4.完整新聞內文: : ETtoday新聞雲 > 大陸2020年12月04日 15:32 :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5314/d5314015.jpg
: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圖/取自中核集團) : 中國核聚變領域發展出現突破。據中國核工業集團(中核)通告,其新一代「人造太陽」 : 裝置—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HL-2M),於4日14時02分在成都建成並實現首次放電。 : 中核集團表示,這標誌著中國自主掌握了大型先進託卡馬克裝置的設計、建造、運行技術 : ,為核聚變堆的自主設計與建造打下堅實基礎。 : 中國環流器二號M裝置,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參數最高的先進託卡馬克裝置,採用更先 : 進的結構與控制方式,等離子體體積達到國內現有裝置2倍以上,等離子體電流能力提高 : 到2.5兆安培以上,等離子體離子溫度可達到1.5億度,能實現高密度、高比壓、高自舉電 : 流運行。 : 在此之前,中核集團先後發展了多種類型的磁約束聚變研究裝置,建成中國環流器一號、 : 新一號和二號A裝置等。 : 為進一步讓核聚變研究裝置可控,中核集團於年初就放出訊息,表示新一代「中國環流器 : 二號M」,預計於2020年投入運行。大陸官媒《人民日報》海外版也刊出專文介紹,表示 : 若核聚變能實現和平利用,將有助於解決全球的能源問題。 : 從技術上來說,中核集團的反應器,由20組環向場線圈中心段組件,和中心螺旋管線圈裝 : 配而成,總體重量約90噸,因產生能量的核聚變原理與太陽光的原理相似,也被稱為「人 : 造太陽。」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1204/1869337.htm : 6.備註: : 中國核融合研究裝置已經實現放電,可憐的台灣人還在反核。最後被中國統一是早晚的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26.54.11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7145394.A.2C3.html

12/05 13:17, 3年前 , 1F
台灣用愛發電 = 0成本好嗎
12/05 13:17, 1F

12/05 13:19, 3年前 , 2F
看成人造大腸
12/05 13:19, 2F

12/05 13:21, 3年前 , 3F
不是用愛發電嗎
12/05 13:21, 3F

12/05 13:27, 3年前 , 4F
輸出早就大於輸入 不過無法商用的問題卡在哪 我忘了= =
12/05 13:27, 4F

12/05 13:28, 3年前 , 5F
中子破壞材料
12/05 13:28, 5F

12/05 13:34, 3年前 , 6F
氦-3
12/05 13:34, 6F

12/05 13:50, 3年前 , 7F
記得是每次反應會讓建築被侵蝕,久了要打掉重蓋浪費錢
12/05 13:50, 7F

12/05 14:11, 3年前 , 8F
中國整個國家早就用紅太陽發電好嗎 這個只能算是第二個
12/05 14:11, 8F

12/05 21:05, 3年前 , 9F
輸出已經大於輸入了 目前是維持時間不夠長
12/05 21:05, 9F
文章代碼(AID): #1VonUoB3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0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VonUoB3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