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人口太多讓既得利益者予取予求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3年前 (2020/10/28 09:01), 編輯推噓2(4210)
留言16則, 9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2/4 (看更多)
我直接講重點 台灣的少子化是假象 以前的人生太多才是真的 政府也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少子化其實是怎麼算的 是拿育齡婦女生育率去算 育齡婦女哪裡來就是以前生來的 很多歐洲國家 十年甚至生小孩的人數跟台灣一年生的數量差不多甚至少很多 台灣目前一年我記得還有18萬人 瑞士 瑞典 挪威 丹麥之類的國家自己去孤狗 http://i.imgur.com/TzPC5rp.jpg
澳洲土地那麼大的國家 人口數量都跟台灣差不多 簡單想也知道台灣根本沒少子化 是以前的人生太多 是以前的人生太多 是以前的人生太多 是以前的人生太多 是以前的人生太多 所以政府現在很多政策都偏向長照而不是催生 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我認為是 台灣30-50年前真的就是給現在的東南亞一樣 大量廉價勞力 才會吸引美國來利用加工出口 還有文化傳統 台灣多數人都還是會拜拜 也就會有要 延續香火傳宗接代的傳統 這點跟歐美國家差很多 越高度發展的國家反而早就開始生很少了 你看看現在東南亞 印度是不是也一直生 越窮越愛生是真的 ※ 引述《smileboy2016 (Sand Tree Pad)》之銘言: : 全世界哪個地方3.6萬平方公里土地面積 : 扣掉不可開發與高山 台灣扣掉高山 人口密度世界第一 而且密度可能超過香港很多 : 結果擠了超過2300萬人 : 於是造就各種短視近利淫亂的經濟奇蹟 : 然後利益權力完全被既得利益者全部端走 : 慣老闆房東政客炒房仔 : 都在等著各位等一下不久後去上班或下班 : 賣命賺錢供養他們 : 所以台灣根本人口太多了 : 應獎勵少子化 : 才不會讓既得利益者上下其手予取予求吧 : Ps: : 當初美國相中台灣 : 也是覺得 : 島民人口豐厚多數溫良恭儉讓 : 各個都乖巧聽話 : 比起intel是個便宜CP值超高的科技工具人工程師 : 來幫助美國發展科技 : 結果還真照著美國寫好的劇本在走... : 傻眼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1.6.19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03846895.A.0A5.html

10/28 09:02, 3年前 , 1F
我信你的論點
10/28 09:02, 1F

10/28 09:04, 3年前 , 2F
最後一點太扯 台灣密度還是比香港低太多
10/28 09:04, 2F

10/28 09:05, 3年前 , 3F
鄉下地方野狗比人還多
10/28 09:05, 3F

10/28 09:07, 3年前 , 4F
大推 台灣人口太多+1 少一半會舒服很多
10/28 09:07, 4F

10/28 09:10, 3年前 , 5F
勞健保、公債怎麼處理
10/28 09:10, 5F

10/28 09:14, 3年前 , 6F
澳洲人口成長很快 不要再說跟台灣差不多了 差不多先生膩..
10/28 09:14, 6F

10/28 09:15, 3年前 , 7F
而且澳洲是人口密度倒數前幾的國家耶 拿特例來比不覺得怪
10/28 09:15, 7F

10/28 09:17, 3年前 , 8F
還有我以前也曾覺得台灣扣掉山人口密度世界第一 不過後來
10/28 09:17, 8F

10/28 09:18, 3年前 , 9F
稍微算了一下也知道不可能 扣除掉排在台灣前二十的一堆拉
10/28 09:18, 9F

10/28 09:18, 3年前 , 10F
不磯小國 韓國把山扣掉人口密度還比台灣高...
10/28 09:18, 10F

10/28 09:24, 3年前 , 11F
不用處理 就叫年輕人扛債 反正老人活不久
10/28 09:24, 11F

10/28 11:57, 3年前 , 12F
少子化是假議題,重點是以前老鼠會概念設計的勞健保
10/28 11:57, 12F

10/28 11:57, 3年前 , 13F
快撐不住了
10/28 11:57, 13F

10/28 15:44, 3年前 , 14F
台灣 2/3 都是高山根本不適合住人,因此台灣的人口密度
10/28 15:44, 14F

10/28 15:44, 3年前 , 15F
其實超高,反觀日本九州,跟台灣差不多大,全境無高山
10/28 15:44, 15F

10/28 15:45, 3年前 , 16F
人口只有 1300 萬,去過九州的人都知道那裡生活真的很舒服
10/28 15:45, 16F
文章代碼(AID): #1VcCBl2b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VcCBl2b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