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陳時中︰彰化已私下做無症狀採驗半年、人數「超過3位數」

看板Gossiping作者 (mimi)時間3年前 (2020/08/21 00:14), 3年前編輯推噓-1(171881)
留言116則, 36人參與, 3年前最新討論串18/27 (看更多)
撇開政治話題不管 回歸到流行病學的本質與公衛的本質 如果要預防一個疾病 已經知道這一個疾病的潛期是1-14天不等 請問PTT的各位鄉民 標準的做法是不是要在該人入境隔離14天後, 做一次鼻咽部的篩檢, 如果得到陰性,證明此人絕對不會在未來成為帶原者發病 所以放出去100%安全 如果陽性,當然就是移送醫院隔離 這樣才能保證所有的已經在島上居民們的安全,不是嗎? 以上哪一句話有錯?明明這樣子做才對 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要扯東扯西扯一堆? 對的事不去做 只會要求醫護人員犧牲奉獻,做便宜的"人肉篩檢機" 這就是我們的台灣價值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52.165.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97940086.A.6D7.html

08/21 00:15, 3年前 , 1F
因為顏色比較重要
08/21 00:15, 1F

08/21 00:16, 3年前 , 2F

08/21 00:16, 3年前 , 3F
你怎麼會在八卦版認真,這版沒良心的…
08/21 00:16, 3F

08/21 00:17, 3年前 , 4F
有家伙會和你說,關14天就治好,篩了只是找麻煩
08/21 00:17, 4F

08/21 00:17, 3年前 , 5F
所以剛開始隔離就被要求自駕去篩檢的是?
08/21 00:17, 5F

08/21 00:17, 3年前 , 6F
14天以後無症狀者就沒有感染力了,彰化隔離到一半就讓人
08/21 00:17, 6F

08/21 00:17, 3年前 , 7F
自己搭車去檢測,中間接觸多少人?
08/21 00:17, 7F

08/21 00:18, 3年前 , 8F
這問題其實當時就講過 所有的措施 要有完整配套可執行
08/21 00:18, 8F

08/21 00:18, 3年前 , 9F
因為沒有100%安全這種東西
08/21 00:18, 9F

08/21 00:18, 3年前 , 10F
資料都不看 14天後還有感染力的人幾%知道嗎
08/21 00:18, 10F

08/21 00:18, 3年前 , 11F
假設錯誤
08/21 00:18, 11F

08/21 00:18, 3年前 , 12F
不然就只是某些人的空想 "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
08/21 00:18, 12F

08/21 00:18, 3年前 , 13F
也沒有100%準確這種東西
08/21 00:18, 13F
既然PTT眾鄉民認為,篩檢一點也不重要 反正關14天後一定沒有傳染力 那麼我們幹嘛要求醫師要針對有症狀的患者去做篩檢? 因為現在所有回台的人都有乖乖的關14天 台灣本島也零確診超過14天 應該直接宣布解除防疫新生活規定 因為台灣島內100%沒有病毒 ※ 編輯: ardoctor (27.52.165.94 臺灣), 08/21/2020 00:22:40

08/21 00:18, 3年前 , 14F
就拿最常被拿來講的"入境全篩"好了 請問一下要在哪裡採
08/21 00:18, 14F

08/21 00:19, 3年前 , 15F
自以為理組理性,實則腦袋只用4%
08/21 00:19, 15F

08/21 00:19, 3年前 , 16F
當然是3天就抓出來篩 14天隔離根本白痴
08/21 00:19, 16F

08/21 00:19, 3年前 , 17F
看到歷史群組糞坑帳號我就安心了
08/21 00:19, 17F

08/21 00:19, 3年前 , 18F
韓國用過這招 在仁川隔了好大一塊採檢區 每天操的半死
08/21 00:19, 18F

08/21 00:19, 3年前 , 19F
十四天潛伏期過了自已去檢沒人阻止,目前疫情穩定還沒必
08/21 00:19, 19F

08/21 00:20, 3年前 , 20F
要去做這件事
08/21 00:20, 20F

08/21 00:20, 3年前 , 21F
結果呢? 人數最多的美國收不下 還是直接不採檢居家隔離
08/21 00:20, 21F

08/21 00:20, 3年前 , 22F
08/21 00:20, 22F

08/21 00:20, 3年前 , 23F
陰性不代表未來不會發病
08/21 00:20, 23F

08/21 00:21, 3年前 , 24F
三天就抓出來篩? 這選項跟十天其實一樣, 請問一下這批人
08/21 00:21, 24F

08/21 00:21, 3年前 , 25F
重點是十四天還沒到,把人放出來晃就是白痴
08/21 00:21, 25F

08/21 00:21, 3年前 , 26F
你是要派專人全副武裝到他家裡採檢 還是到外面趴趴走
08/21 00:21, 26F

08/21 00:21, 3年前 , 27F
請補充防疫知識,以上是陳建仁談假陽性,請自己去上課
08/21 00:21, 27F

08/21 00:21, 3年前 , 28F
關在家裡你不會覺得安全 全部出來到醫院倒覺得安全
08/21 00:21, 28F

08/21 00:22, 3年前 , 29F
看到什麼100%安全,又預設100%準確,就打臉第一句了
08/21 00:22, 29F

08/21 00:22, 3年前 , 30F
你是4%對吧,你質疑就是你有問題。
08/21 00:22, 30F

08/21 00:22, 3年前 , 31F
這就是"我覺得這樣比較安全"最可笑的地方
08/21 00:22, 31F

08/21 00:22, 3年前 , 32F
再貼一次,請去上課,https://reurl.cc/9XXVvX
08/21 00:22, 32F

08/21 00:22, 3年前 , 33F
無症狀隔離14天比較重要
08/21 00:22, 33F

08/21 00:22, 3年前 , 34F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4%啦,看起來是公衛流病生統只念4%
08/21 00:22, 34F

08/21 00:22, 3年前 , 35F
把配套加上去 根本比全程留在家裡更危冾好嗎
08/21 00:22, 35F

08/21 00:23, 3年前 , 36F
無症狀就是隔離滿十四天 現在看起來根本沒有傳給半個人
08/21 00:23, 36F

08/21 00:23, 3年前 , 37F
有症狀的才去醫院採檢(就數字來看比例是極少數)
08/21 00:23, 37F

08/21 00:23, 3年前 , 38F
08/21 00:23, 38F
還有 39 則推文
還有 3 段內文
08/21 00:37, 3年前 , 78F
感染力,不要自己亂下結論。如果有人咳嗽14天,你覺得他
08/21 00:37, 78F

08/21 00:37, 3年前 , 79F
出關的人啊? 去篩本來就有可能感染的是要幹嘛?
08/21 00:37, 79F

08/21 00:37, 3年前 , 80F
會沒感染力嗎?
08/21 00:37, 80F

08/21 00:39, 3年前 , 81F
你自己要做實驗,幹嘛把本來要隔離的人叫出來篩?
08/21 00:39, 81F

08/21 00:40, 3年前 , 82F
還敢申請公費,CDC說隔離期中無症狀的不能篩,
08/21 00:40, 82F

08/21 00:40, 3年前 , 83F
所以一定是要醫院做假病歷才能請公費對吧?
08/21 00:40, 83F

08/21 00:41, 3年前 , 84F
這就是為何要政風調查的原因,只叫政風還客氣了
08/21 00:41, 84F

08/21 00:55, 3年前 , 85F
幹嘛跟蟑螂認真
08/21 00:55, 85F

08/21 00:55, 3年前 , 86F
打破時台神話是要受懲罰的
08/21 00:55, 86F

08/21 01:01, 3年前 , 87F
就算只有幾%也要驗啊…………蟑螂群聚可強得很
08/21 01:01, 87F

08/21 01:03, 3年前 , 88F
無症狀直接隔離14天啊
08/21 01:03, 88F

08/21 01:03, 3年前 , 89F
換句話說 你驗到陰性 就100%是無帶原嗎
08/21 01:03, 89F

08/21 01:04, 3年前 , 90F
驗了陰性還不是要隔離14天 ..
08/21 01:04, 90F

08/21 01:05, 3年前 , 91F
驗伯的說法根你不同捏 他強調都是無症狀
08/21 01:05, 91F

08/21 01:06, 3年前 , 92F
哪來可疑症狀?不懂
08/21 01:06, 92F

08/21 01:14, 3年前 , 93F
有潛伏期,失敗
08/21 01:14, 93F

08/21 01:15, 3年前 , 94F
很大風險是檢驗時增加感染機會
08/21 01:15, 94F

08/21 01:15, 3年前 , 95F
隔離14天是最有效最便宜的方法,篩檢還有偽陽性的問題,
08/21 01:15, 95F

08/21 01:15, 3年前 , 96F
為什麼不用最簡單的方式
08/21 01:15, 96F

08/21 01:19, 3年前 , 97F
我就不想要牙醫來指揮,我他媽權威
08/21 01:19, 97F

08/21 01:23, 3年前 , 98F
好了啦四趴普篩仔,你可以幫忙解釋一下為什麼葉彥伯查不
08/21 01:23, 98F

08/21 01:23, 3年前 , 99F
到財產申報嗎?
08/21 01:23, 99F

08/21 01:26, 3年前 , 100F
你的回文明明都有留言回應你了,連點醫學背景知識都沒
08/21 01:26, 100F

08/21 01:26, 3年前 , 101F
有根本是來找架吵的吧==
08/21 01:26, 101F

08/21 01:34, 3年前 , 102F
已經知道夏季蔬菜安全採收期從 1-24天不等,一般以7-10
08/21 01:34, 102F

08/21 01:34, 3年前 , 103F
天佔多數,標準的作法是不是要在安全採收期後,對該株
08/21 01:34, 103F

08/21 01:34, 3年前 , 104F
噴到藥的蔬菜做一次農藥檢測,如果得到陰性,證明此株
08/21 01:34, 104F

08/21 01:34, 3年前 , 105F
蔬菜無農藥殘留,流入市面100%安全。
08/21 01:34, 105F

08/21 01:37, 3年前 , 106F
採樣送檢24小時內得知結果可以出貨,全檢就不知道需要
08/21 01:37, 106F

08/21 01:37, 3年前 , 107F
多久了...可預期全檢之下,大家的菜可能放到萎黃都還
08/21 01:37, 107F

08/21 01:37, 3年前 , 108F
無法上市。
08/21 01:37, 108F

08/21 02:11, 3年前 , 109F
不少曾經染病的人, 康復一個月後,無症狀 還是會測出陽性
08/21 02:11, 109F

08/21 02:12, 3年前 , 110F
把這些人 抓去隔離就是浪費資源 白白消耗防疫能量
08/21 02:12, 110F

08/21 02:22, 3年前 , 111F
笑死 "把人抓去隔離就是浪費資源" 一看就知道你的立場 XD
08/21 02:22, 111F

08/21 02:22, 3年前 , 112F
浪費被隔離者的生產力是真的,但考慮到醫檢資源,隔離好便宜
08/21 02:22, 112F

08/21 02:24, 3年前 , 113F
把各種狀況的樹狀分支攤開來看就知道指揮中心的決策模式了
08/21 02:24, 113F

08/21 02:25, 3年前 , 114F
某些資源就是極度有限,或是花費鉅大,或是風險考量
08/21 02:25, 114F

08/21 02:41, 3年前 , 115F
現在的問題是還沒14天就叫人自行去醫院篩檢 當然要叫政風
08/21 02:41, 115F

08/21 02:41, 3年前 , 116F
08/21 02:41, 116F
PTT一堆只管自己想法不看別人意見的人 根本連我PO的文章都看不懂 還再說我看不懂別人的PO文,笑死 好,那麼我重新說明一遍 1.如果陳時中一開始對大陸來的人全部抓先驗一遍,然後起抓來關 不管這一些人有無症狀都關滿14天,關滿了也不管有沒有症狀都一律篩檢一次 陰性才放出來,到這裡大家是不是都同意他做得很好?我也百分百同意他做得很好, 2.如果第一點成立,那麼面對美國、菲律賓、南美等等病例數也很多, 盛行率也很高的國家,是不是也應該要這麼做才對?根據陳健仁副總統的說明,這 種盛行率高的地區偽陽性不會太高,所以應該值得篩檢 3.最後,政府口口聲聲說我們沒錢了,這一些普篩浪費人民稅金 如果從第一點的流程裡面去檢視,可以刪除又不會造成誤放陽性病人進入台灣 社區中的程序,是不是就是入境普篩?所以入境普篩可以先剔除不用做。 4.14天沒有發病,之後發病的機率很低,所以為了遵節成本,這類人可以 放出來。沒錯,但是我們怎麼知道他有沒有發病?根據有沒有症狀?沒 有症狀的就一定沒有疾病? 相信全世界已經給了我們答案是"NO" 5.所以由第一與第四點得知,放出來前唯一能知道該人有沒有得病的方式 就是使用PCR篩檢,如果PCR陽性-->繼續關,關到2檢陰性。這是陳時中部長 一開始全國人民都同意的做法。 6.現在大家擺明了逆時中,關完了不篩直接放,如果以前對,現在打臉自己 如果現在對,那不是打臉以前的陳時中? 別跟我扯什麼滾動式檢討,科學就是只要條件相同就可以重覆相同的實驗結果 如果條件不同結果也可以一樣,那麼就表示假設錯誤 表示原先所認為的真理是錯的 這裡我沒有說彰化縣的做法是對的喔,我只討論科學上正確的做法 每個字都看完再來跟我回覆,這樣還繼續胡扯,只能證明個人就是1450 ※ 編輯: ardoctor (27.247.5.45 臺灣), 08/21/2020 10:22:15
文章代碼(AID): #1VFg5sR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8 之 27 篇):
文章代碼(AID): #1VFg5sR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