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第二例!宜蘭頭城玉米田秋行軍蟲確認 今下午銷毀

看板Gossiping作者 (過了幻想期的雙魚)時間5年前 (2019/06/13 19:30), 5年前編輯推噓3(527)
留言14則, 10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雖然推文有人說危言聳聽 但怎麼想也想不透秋行軍蟲是怎麼來台灣的 至少能確定是今年才有 各地區都傳出秋行軍蟲蹤影,而且為數"甚少" 有人說可能是跟著農作物來的, 可是台灣進口中國的農作物有多少? 台灣各地區都需要進口"中國的農作物"? 人為因素危言聳聽,農作物進口就不是危言聳聽? 就算真的是農作物進口來的,是不是也該想想防治原因和辦法? 看中國無所不用其極丟病死豬到金門甚至想偷渡豬肉到台灣 猜測有心人士想害台灣一起淪陷也很正常吧? 在台灣還沒有防備心的情況下,罐裝幾隻蟲隻然後撒到各地一點也不難吧 另外想請問巡按大人,在公堂之上假設一下,根據大清律例,要判什麼罪嗎? ※ 引述《NCKUer (NCKUer)》之銘言: : 宜蘭的案例也不太可能描述成風吹來的 : 你難道不知道宜蘭是在東部嗎? : 中間隔著遍地都是海拔超過3500公尺高的雪山山脈和中央山脈 : 光是公路武嶺海拔就3200了 : 真的會有人天真到以為第一起和第二起案例都是風吹來的? : 大同鄉就是休閒農場特多的宜蘭山區 : 跟第一起案例一樣都是觀光農場 : 根本就很難排除是人為施放 : ※ 引述《gy5566gy (gy5566gy)》之銘言: : : 1.媒體來源:豬油 : :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19788 : : 3.完整新聞標題:第二例!宜蘭頭城玉米田秋行軍蟲確認 今下午銷毀 : : 〔記者簡惠茹/台北報導〕繼苗栗縣發現秋行軍蟲首例後,今天宜蘭縣頭城鎮玉米田的秋 : : 行軍蟲案例再度確定,防檢局人員和宜蘭縣政府今天下午將派員前往銷毀玉米田。 : : 繼苗栗飛牛牧場案例確認後,宜蘭頭城玉米田案例經過分子生物鑑定後,今天確診是秋行 : : 軍蟲,今天下午宜蘭縣政府和防檢局人員將前往銷毀該玉米田。 : : 另外宜蘭縣大同鄉玉米田昨天也通報疑似案例,農委會表示,從照片與秋行軍蟲看起來相 : : 似,因此今天防檢局人員會到現場再做現場辨識,如果外觀的確很像,還會再做分子生物 : : 鑑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41.200.18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0425442.A.36B.html

06/13 19:31, 5年前 , 1F
就飛來的哪裡想不透。
06/13 19:31, 1F

06/13 19:31, 5年前 , 2F
發現怎麼可能是甚少 絕對是快氾濫了
06/13 19:31, 2F

06/13 19:32, 5年前 , 3F
想不透就別發廢文
06/13 19:32, 3F

06/13 19:32, 5年前 , 4F
不是風吹來的嗎
06/13 19:32, 4F

06/13 19:33, 5年前 , 5F
成蟲是一種很會飛的蛾 聽說還會乘風飛
06/13 19:33, 5F
新聞說「很有可能六月下旬跟著西南氣流進入台灣」 時間還沒到 卡崩大說一隻雌蟲可下蛋1000~1500顆卵,對比「11隻幼蟲」不就是甚少? 請問還有其他理由嗎?

06/13 19:35, 5年前 , 6F
樓上別忘記,最近都在下雨啊
06/13 19:35, 6F

06/13 19:35, 5年前 , 7F
我覺得很難擋 比擋非洲豬瘟難多了
06/13 19:35, 7F
※ 編輯: brandley (116.241.200.182 臺灣), 06/13/2019 19:40:48

06/13 19:40, 5年前 , 8F
你這說法套到中國也能通阿 所以要怪給誰
06/13 19:40, 8F

06/13 19:43, 5年前 , 9F
說不定就是從美國進口的玉米挾帶過來
06/13 19:43, 9F

06/13 19:43, 5年前 , 10F
06/13 19:43, 10F

06/13 19:49, 5年前 , 11F
猜人為+1,飛來的這麼巧都在休閒農場?加
06/13 19:49, 11F

06/13 19:49, 5年前 , 12F
上之前一篇說的一隻產卵量不會只有11顆
06/13 19:49, 12F

06/13 20:06, 5年前 , 13F
說飛來的真的腦殘,飛蛾你以為是候鳥
06/13 20:06, 13F

06/13 20:06, 5年前 , 14F
?生物死當
06/13 20:06, 14F
文章代碼(AID): #1T0ZFYDh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T0ZFYDh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