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中美貿易談判:中三大底線與美八項要求

看板Gossiping作者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時間5年前 (2019/05/22 19:32),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3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1
新聞來源: BBC中文網 新聞標題: 中美貿易談判:中國的三大底線與美國的八項要求 新聞連結: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8348361 新聞內文: 中美貿易談判在三、四月本已現曙光,五月卻突然陷入僵局,緊接著是關稅上調,美國對華為實施禁運,為下一輪談判蒙塵。 隨著談判的深入,多種渠道披露出中美雙方的談判條件,基於這些信息,專家認為中美仍會達成協議,但是長期分歧和摩擦將不可避免。 中美貿易戰:愛國歌曲成為中國的新武器 華為遭斷供:失去谷歌三寶的手機用戶日子怎麼過 貿易戰硝煙再起:中國宣佈對美反制措施 巨額關稅誰買單 美國科技禁令下華為的陣痛 中美貿易戰:特朗普競選連任的大賭局 中美較量背後真的是文明衝突嗎? 美國的八項訴求 特朗普近期接受採訪時稱,中美兩國「本來已經達成了一項強有力的協議,很好的協議,但他們改主意了。我說那好吧,我們要對他們的產品徵收關稅。」 特朗普口中的「很好的協議」,可以從《紐約時報》的報道中一窺端倪。該報引述的一位了解談判內情者,羅列了美國向中國提出的八項要求。 這些要求包括:一年內減少貿易順差1000億美元,之後一年再減少1000億美元;停止《中國製造2025》中對先進製造業的補貼;接受美國對《中國製造2025》產業的潛在進口限制;實施「直接的、可驗證的措施」,阻止網絡間諜入侵美國商業網絡;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接受美國對中國的敏感技術投資的限制,並不進行報復;將目前10%的平均關稅降至與美國相同水平(3.5%);開放服務業和農業。 此外,美國還要求,兩國須在每季度共同審查進展情況。 路透社此前也引述美國官員稱,中國本已在一些核心「結構性」議題上有所讓步,包括改善知識產權保護、不再強迫技術移讓,及改善中國市場凖入。但抑制政府補貼仍是困難的議題。這些進展一度與上述八項訴求吻合。 路透社披露,特朗普稱自己已經告訴過習近平,兩國之間的協議不可能「五五分」;因為中國以往的貿易作法,協議必須有利於美國。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本周一表示,「美方可能一直有一份自己奢望的'協議',但肯定不是中方同意過的協議。」 陸慷表示,中美11輪經貿磋商未能達成協議,根本原因在於美方試圖通過極限施壓實現不合理的利益索求。這從一開始就行不通。 路透社分析,這些談判條款具有獨特之處:傳統貿易協議目的是降低簽署國之間的貿易壁壘,協議是基於雙方遵守協議條款的設想;而當前中美貿易談判的目的是迫使中國改變在知識產權、補貼等方面的行為,協議的邏輯不同以往,更類似於美國對外國實體實施的金融制裁——只有其他國家做出了美方想要的改變時,這種制裁才會解除。 習近平的三條底線 以往中美每輪談判後,往往由外交部或商務部的發言人表達觀點,但這輪談判後,中國副總理劉鶴在美國對媒體闡述了中美貿易磋商的三個主要分歧點: 要不要取消關稅,中方認為,關稅是雙方貿易爭端的起點,如果要達成協議,那麼關稅必須全部取消。這不只是經濟問題,而且涉及到更多的問題。 採購問題,在阿根廷見面形成共識,當時形成一個對數字的初步的認同,那麼究竟數字數多少,現在雙方有不同看法,中方認為這個事是個很嚴肅的事,不能輕易改變。 文本的平衡性,任何國家有自己的尊嚴,所以文本必須平衡,在這個問題上中國現在再做一些工作。 分析人士認為,中方提出的分歧點恰恰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不願意讓步的「底線」。 路透社援引一位了解貿易談判情況的消息人士稱,「只要協議附帶關稅機制,就長久不了。」 不過,經濟學人智庫分析師馬志昂(Nick Marro)認為,為了防止貿易戰進一步升級,美國和中國會達成一份協議。協議簽署的時機很可能是6月28日-29日的大阪G20峰會期間,特朗普和習近平兩人會面的時候。 「這一判斷基於我們認為特朗普希望達成協議,以使他在2020年連任的可能性最大化,控制關稅對美國經濟的影響;最終獲得一場外交勝利。」 瑞銀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其基凖預測依然是中美雙方可能會在年內達成貿易協議,短期內貿易戰不會進一步升級,但長期來看全面貿易戰的風險已經顯著增加。 有跡象表明,中國已開始著手凖備一個長期應對美國挑戰的計劃。路透社援引一位了解情況的中國官員稱,目前中國正在加大力度醞釀一系列長期策略,不僅僅是對眼下關稅升級的應對,更是對於未來長期中美貿易關係的長線布局。 該人士並指出,這些長線應對方案將涵蓋貨幣政策、產業分工、行業布局等多方面,既是自身內部發展需要,也是應對外部不確定因素之策。 ----- 而根據杭廷頓塑造敵人的論點 一個符合美國的敵人 1.在價值觀上對立 2.在經濟上競爭 3.在軍事上競爭 早期美國讓中國以開發中國家的方式,在美國以及西方國家建立起的全球化體系下貿易獲利 原本期待中國可以進行政治體制的轉型 但從冷戰結束到今天,中國在憲法修改以及政治改革後,看來轉型的機會越來越小 因此美國開始要在經濟上防堵中國 畢竟中國 1.糧食、大豆、石油、晶片需進口 2.技術透過研發以及轉移 3.出口加工產品獲得外匯 4.依附在美國的以及WTO的全球自由貿易體系之下,但未完全開放國內市場 5.M2擴張過多人民幣,但導入房地產造成可能泡沫化潛在風險 因此有機會透過減少中國外匯的方式放大中國的問題 但會不會成就看兩國角力了 不知大家覺得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Sony G8142.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2.120.18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58524736.A.9B6.html

05/22 19:39, 5年前 , 1F
只要牽涉到中國共產黨的存亡,中國就不可能讓步,這是這
05/22 19:39, 1F

05/22 19:39, 5年前 , 2F
個黨的天性。所以除非美國對於干涉中國內部的規範讓步,
05/22 19:39, 2F

05/22 19:39, 5年前 , 3F
不然中國共產黨就算經濟爆掉全民吃草,也不會退縮。
05/22 19:39, 3F

05/22 19:42, 5年前 , 4F
國企還沒收夠完民企呢 怎麼可能答應你?
05/22 19:42, 4F

05/22 19:42, 5年前 , 5F
當然是等民企餓死了再說了
05/22 19:42, 5F

05/23 09:03, 5年前 , 6F
1F正解
05/23 09:03, 6F
文章代碼(AID): #1SvJD0cs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