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太空錢坑越滾越大 SpaceX裁員10%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缺鈣缺很大)時間5年前 (2019/01/13 16:56), 5年前編輯推噓16(1822)
留言22則, 2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看底下的回文與推文,似乎部分板眾對這部分有誤解, 來講一些很簡單能查到的資訊來說一下SpaceX 的現況。 首先,下圖是世界上大型火箭的排名,越往右酬載越大 綠色代表現役,藍色代表研發中: https://i.imgur.com/Oy309lX.jpg
這些火箭之中,只有少部分有能力將物資或人類送往深空或火星 而且單次發射費用很貴,最便宜的Falcon 9 發射一次全新的要6000多萬美金 其他的像是Delta 4,一兩億美金跑不掉,甚至之前還貴到兩三億美金以上 除了SpaceX 以外,其他的火箭發射價格都很貴 而且有能力做為火星任務的火箭寥寥無幾 重點再強調一次,"很貴" 以美國現在還在研發中的SLS(太空發射系統)來說 研發費用到了2019年將達到180億美元(約5500億台幣) 加上建造費用總投入估計全部要花350億美元,以後可能還會再追加 所以要送人前往火星沒花個幾百億美元是不可能的 這還只是送人前往,但若要在火星住下費用會往上增加,甚至是數量級的增加 首先在初期必定要有固定航班來往於地球與火星之間做為補給 直到火星殖民地有能力生產生活一切所需為止 這就像去無人島玩個幾天可能只需要花幾萬塊 但想要在當地生活必須靠外界補給物資直到能自給自足,花費可能要幾十萬上百萬 而SpaceX 的終極目的就是讓人類可以殖民火星,所以他需要很多很多很多錢 粗估至少要幾百億、甚至上千億美元 有板友說要靠政府生意賺錢才是對的、才是聰明的,其實不是 2018年的資料還沒出來,先看2017年,火箭發射這門生意賺了多少錢: 2017年全球一共發射了345顆衛星上太空、一共進行了90次大型火箭發射活動 其中有64次是商業衛星發射,但一整年下來火箭發射業務收入只有46億美元 46億美元的提供者大部分都是政府相關單位,給錢不手軟,只求能將衛星送達 這還只是收入,若利潤以30%計算,那也只有14億美元左右 就算SpaceX 能有7成的市佔率,那他一整年也賺不到10億美元 但是如果去看整體衛星相關產業,其產值還是相當高的 https://i.imgur.com/uDJoMfx.png
2017年太空相關產業產值約3480億美元,其中衛星相關產業佔了2690億美元 再細分的話衛星服務業務收入佔比最大,為1287億美元 於是SpaceX 把腦袋動到了這一塊上面,想要用衛星服務來賺錢 才有了StarLink 星鍊計劃 想要透過發射約12000顆衛星來提供全球範圍的高品質衛星網路 低延遲、而且速度可媲美光纖 有分析師估計,這計劃順利的話,到了2025年就可為SpaceX 帶來約300億美元的年收入 而火箭發射業務只有約50億美元 只有轉型才能幫SpaceX 達到殖民火星的終極目標 光靠拿政府合約發射火箭是不夠的 靠政府一年最多也只能賺個幾十億美金 要賺幾百億美金還是要靠民間商業活動 所以現階段SpaceX 的短期目標已經從Falcon 9 火箭的研發、發射、回收轉變了 Falcon 9 火箭基本已經定型不會再改良,Block 5 是其最後的一個版本 現階段的短期目標是BFR 的研發、生產,以及StarLink 計劃 用StarLink 賺到的錢來支援BFR 的研發、還有大量生產 為此,勢必有些團隊要被整合、裁撤 也才有了這次的裁員10%計劃,因為SpaceX 需要轉型、需要往下一階段目標發展 在2017年年底時,SpaceX 員工數量就已經突破7000人,是一間很大的私人公司 更別說能進去工作的絕大部分都是天縱英才、非常有才華跟能力的工程師 自然薪資也不會少 若是在不需要他們貢獻的時刻還養著這700多人,一年就必須多支出幾千萬甚至上億美金 以前陣子剛融資5億美金(此輪融資過後估值達到了約305億美金)很缺錢的SpaceX 來說 是很沉重的負擔,有這波裁員是可以理解的 不過裁員過後並不代表成長就會停止 拿Tesla 當例子,之前也是經過一波9%的裁員重整 但不到6個月,其員工數就超過裁員前的數量了 SpaceX 有了這次裁員省下的錢,才能夠去找更多適合現階段公司需要的人才與員工 https://i.imgur.com/0KJiOEq.jpg
※ 引述《SP500 (標準普爾)》之銘言: : rti : 太空錢坑越滾越大 SpaceX裁員10% : 富豪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火箭公司─太空探索科技(SpaceX)11日宣佈裁員,將在逾6 : 千名員工中精簡約10%人力。 : SpaceX說,由於「當前的挑戰異常艱钜,因此將與部分員工「分道揚鑣」。 : 一名發言人發佈電郵指出,為繼續為客戶提供服務,並成功開發星際太空船和太空網路, : SpaceX必須瘦身。這其中任何一項發展計畫、即使只是單獨嘗試,都足以令其他組織破產 : 。 : 路透社去年11月報導,馬斯克在夏天時至少開除7名SpaceX衛星發射計畫的高層管理小組 : 成員,原因和雙方在星連(Starlink)衛星計畫的發展與測試歧見有關。 : 星連計畫用來發射衛星,將寬頻網路連線帶至全世界。馬斯克曾說,星連計畫的收入將協 : 助提供資金來打造星際太空船。 : 這項管理階層的改組,涉及到馬斯克從加州SpaceX總部引進的新管理人才,藉此取代他在 : 西雅圖解雇的一些人。 : 去年12月23日,Space X自佛羅里達州卡納維爾角(Cape Canaveral),將搭載5億2900萬美 : 元新一代「GPS III」軍用導航衛星的「獵鷹9號」(Falcon 9)火箭,發射進入太空軌道, : 這是SpaceX為美國執行的第一個國安太空任務。 : 這家總部位於加州的公司先前曾提出2022年火星之旅計畫,並打算在2024年完成對這顆紅 : 色行星的載人飛行任務。 : 在此同時,馬斯克的另一家公司─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 Inc),為了降低成本也在去 : 年6月裁員9%,削減了數千個工作崗位。 : 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08056 -- Falcon Heavy & Starman https://youtu.be/A0FZIwabc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4.252.8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7369771.A.EE9.html

01/13 16:59, 5年前 , 1F
專業
01/13 16:59, 1F

01/13 16:59, 5年前 , 2F
01/13 16:59, 2F

01/13 16:59, 5年前 , 3F
前一陣澳洲不是有出個載運量更低的 未來目標射一次100
01/13 16:59, 3F

01/13 17:02, 5年前 , 4F
現在基地台都一堆人在靠杯了,全球衛星應該會很好玩
01/13 17:02, 4F

01/13 17:02, 5年前 , 5F
帝國重工表示
01/13 17:02, 5F

01/13 17:05, 5年前 , 6F
要做出鋼彈了嗎?
01/13 17:05, 6F

01/13 17:09, 5年前 , 7F
衛星網絡 室內收的到嗎???
01/13 17:09, 7F

01/13 17:11, 5年前 , 8F
沒做出剛彈都是屁
01/13 17:11, 8F

01/13 17:12, 5年前 , 9F
太空系 ?
01/13 17:12, 9F

01/13 17:31, 5年前 , 10F
合理推測
01/13 17:31, 10F

01/13 17:39, 5年前 , 11F
台灣學生要什麼學經歷才可以進去
01/13 17:39, 11F

01/13 17:51, 5年前 , 12F
衛星電力要如何來? 除非解決電力問題
01/13 17:51, 12F
電力不是問題,在太空中太陽能板供電效率超高 目前90% 以上的衛星都是用太陽能做為電力來源,就連國際太空站那麼大的設施也是 也可以使用化學能電池或是核電池 ※ 編輯: Scape (1.34.252.81), 01/13/2019 18:01:26

01/13 17:57, 5年前 , 13F
教主好
01/13 17:57, 13F

01/13 19:05, 5年前 , 14F
用不到的部門裁掉公司的確都是這樣
01/13 19:05, 14F

01/13 19:33, 5年前 , 15F
核電池現在有錢也買不到了 QQ
01/13 19:33, 15F

01/13 19:34, 5年前 , 16F
推專業文
01/13 19:34, 16F

01/13 19:42, 5年前 , 17F
推專業 噓天縱英才
01/13 19:42, 17F

01/13 20:11, 5年前 , 18F
01/13 20:11, 18F

01/13 20:29, 5年前 , 19F
我感覺啦,單次最便宜的是印度或rocket lab
01/13 20:29, 19F

01/13 20:54, 5年前 , 20F
推 為了地球人的未來在努力 也要被地球人噓 科科
01/13 20:54, 20F

01/13 21:00, 5年前 , 21F
專業推
01/13 21:00, 21F

04/13 12:10, 5年前 , 22F
原來做衛星遠比火箭賺錢
04/13 12:10, 22F
文章代碼(AID): #1SElqhxf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SElqhxf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