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鐵員工:這可能才是普悠瑪出軌真相─1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forgetter)時間5年前 (2018/10/28 13:12), 編輯推噓2(2024)
留言26則, 1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同意這個台鐵員工的看法,超速只是次因 可以看這篇台鐵2015的新聞: 「不過普悠瑪列車屬於傾斜式列車,維持高速過彎才能縮短行車時間, 台鐵降速過彎證實普悠瑪全線130公里行駛破功,對此賴基財強調, 過彎降速純粹是為了旅客舒適度考量,列車高速行駛過彎安全無虞, 北東直達車仍能在3.5小時抵達。」 「賴基財表示,降為120公里行駛的僅是部分過彎,直線仍保持130公里的速度」 (來源: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50522001577-260114) 其實原來設計傾斜式過彎是可以到130的,推測140可能是為了趕點下司機都知道的開法, 好死不死剛好在彎道驅動馬達急煞車才翻車 ※ 引述《tyu4456 (萬年大魔法師)》之銘言: : ※ 例如蘋果日報、奇摩新聞 : 蘋果日報 : 2.完整新聞標題: : ※ 標題沒有寫出來 ---> 依照板規刪除文章 : 台鐵員工:這可能才是普悠瑪出軌真相─關鍵的第7車 : 3.完整新聞內文: : ※ 社論特稿都不能貼! 違者刪除(政治類水桶3個月),貼廣告也會被刪除喔! : 黃德輝/台鐵員工 : 從出事現場錄影第3秒截圖,可看出是火車頭動力組,驅動馬達所在的第7車右輪先浮起, : 車身明顯高於司機員所在的第8車及隨後的第6、第5兩車。然後在第4秒,第8車被推,右 : 輪浮起向左出軌翻覆,麈土開始飛揚,接著牽引後面車廂依序出軌翻覆,依物理運動慣性 : 推擠呈W型分佈,越後面車廂推擠撞擊力道越大,傷亡越重。如果是因超速翻車,8節都已 : 進入彎道的車廂會同時右輪浮起出軌翻覆,推擠力相對小而會呈一字或L型分佈,各車廂 : 傷亡會類似。 : 截圖證據與通聯記錄的重點吻合。通聯記錄顯示,動力時有時無及司機員所在的第8車及 : 火車頭動力組,驅動馬達所在的第7車有嚴重無法排除的故障。證明出事主因是第7車故障 : ,關掉ATP、超速只是次要原因。 : 普悠瑪是兩節車廂為一動力組,驅動馬達及主風泵分別在第7、5、4、2車共4組,往花蓮 : 方向司機員在第8車,回程往樹林方向司機員在第1車。 : 由此可推測出,第7車很可能因在彎道失去電力,驅動馬達急煞車或因主風泵故障氣壓不 : 夠造成停留軔急煞車,有如我們在高速下騎機車急煞前輪一定會翻車,加上彎道高速離心 : 力而出軌翻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178.2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40703531.A.7D0.html

10/28 13:12, 5年前 , 1F
好啦 整天幫司機找理由 繼續加油
10/28 13:12, 1F

10/28 13:13, 5年前 , 2F
你不當局長太可惜了
10/28 13:13, 2F

10/28 13:13, 5年前 , 3F
皇民:不管啦 日本製造的火車雖然爛
10/28 13:13, 3F

10/28 13:13, 5年前 , 4F
你慢慢開就好啦 慢慢開就不會顯的日
10/28 13:13, 4F

10/28 13:13, 5年前 , 5F
本製造的火車很爛了
10/28 13:13, 5F

10/28 13:14, 5年前 , 6F
有人質疑的一點,司機為什麼不知道新馬彎
10/28 13:14, 6F

10/28 13:16, 5年前 , 7F
我們來質疑台鐵人員的維修技術 日本的好
10/28 13:16, 7F

10/28 13:16, 5年前 , 8F
或許是彎道急煞造成翻車,但超速也是原因
10/28 13:16, 8F

10/28 13:16, 5年前 , 9F
車給你們台鐵 怎麼就問題一堆 擺明員工
10/28 13:16, 9F

10/28 13:17, 5年前 , 10F
技術問題 跟我家巷口的機車行一樣 車子
10/28 13:17, 10F

10/28 13:17, 5年前 , 11F
愈修愈壞
10/28 13:17, 11F

10/28 13:17, 5年前 , 12F
沿線應該有"慢",彎道"之類的標示吧
10/28 13:17, 12F

10/28 13:17, 5年前 , 13F
過彎速限 太魯閣85 普悠瑪75 不傾斜列車65
10/28 13:17, 13F

10/28 13:18, 5年前 , 14F
不可質疑鐵的維修人員
10/28 13:18, 14F

10/28 13:18, 5年前 , 15F
軌道旁有標速限
10/28 13:18, 15F

10/28 13:23, 5年前 , 16F
不找出背後故障原因及管理的問題,下次
10/28 13:23, 16F

10/28 13:23, 5年前 , 17F
列車故障,司機一樣疲於問題排除,一樣
10/28 13:23, 17F

10/28 13:24, 5年前 , 18F
分心一樣翻車出軌
10/28 13:24, 18F

10/28 14:13, 5年前 , 19F
如果傾斜式過彎失去作用也會出軌
10/28 14:13, 19F

10/28 14:13, 5年前 , 20F
要看車體對於過灣斜度控制依據為何?
10/28 14:13, 20F

10/28 14:14, 5年前 , 21F
感覺日本這車輛品質故障率太高
10/28 14:14, 21F

10/28 16:31, 5年前 , 22F
不同彎道不能一概而論吧 要看每個彎道速限
10/28 16:31, 22F

10/28 20:21, 5年前 , 23F

10/29 11:35, 5年前 , 24F
以前希望要快的時候,高層就出來說會快
10/29 11:35, 24F

10/29 11:36, 5年前 , 25F
現在出事,就說那個其實是超速,是司機
10/29 11:36, 25F

10/29 11:36, 5年前 , 26F
自己弄的
10/29 11:36, 26F
文章代碼(AID): #1RrKKhVG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RrKKhVG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