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雞排伯輕生 菜鳥稅務員哭一下午無法上班已回收

看板Gossiping作者 ( )時間6年前 (2018/03/29 13:41), 6年前編輯推噓9(10116)
留言27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24/31 (看更多)
我也是創業者,光您說的食材真材實料+照顧員工,我相信您是值得敬重的人 台灣也需要多些像您這樣有正念的老闆 不過我還是得分享一些我個人認為你可以更好的地方 (你的文我沒有噓,只是看了實在手很癢) 1.你東西做的真材實料+好吃 發票根本就不是問題 你需要的是"做生意的手段" 文組說的行銷 怎樣推廣出去你這料好味美的東西 而且這產品值得比較高的價格(營業稅在這邊是轉嫁到消費者身上的) 講白話想辦法打知明度,你沒看以前有些無腦的直接花錢請人來排隊 目的就是這樣啊 廣而告知 至少讓一堆人進來吃了 才有辦法證明你不是孤芳自賞 手段百百種,沒有誰的就一定好一定行,相信你會選擇對的起自己良心的 這段的重點是告訴你什麼營業稅 發票 會計師費用等 都是假議題 不要隨便就說你是薄利多銷給自己臺階下 而且又不是NPO 像你這樣的老闆,你需要賺合理的利潤,把事業做大 開更多店 請更多員工 2.生意有起浮,我相信你本來也就會有一些預備金, 剛開始三不五時哪邊出包,機器壞掉,原料用錯等 幾萬幾萬在賠的意外都會發生 隨著時間過去,你身為老闆,你的責任就是培養出自己管理這些事情的能力 誰也是從來都沒做過開始,但是一次兩次,你要相信自己這些賠掉的會讓你成長 也就又呼應為什麼你需要合理利潤,不然怎麼賠。 非人為的意外性的,交給保險,一定要投保,保費也是費用支出當然轉嫁到售價上。 天經地義,不要被什麼俗又大碗的習慣慣壞了, 老子有心要做 就是要做好的 不然關一關了 3.成本控管很重要,堅持真材實料不代表每一樣都要最貴的 絕對要在成本上花很多功夫,找到對得起良心 & 賣得出去的平衡點 除非你要做像私廚的生意,最好最貴一天就兩三組, 不然量產形態的生意能控制成本才是長久 4.政府一直以來做的的確不好,但這些稅務問題跟你的困難其實沒有太大關係 10幾年前的暑假我曾經在國稅局打工,負責的就是騎車去早餐店門口站20分鐘 記錄這家店這20分鐘收到多少錢,整條路的記完回去給稅局阿姨 阿姨直接乘上每日營業時間&一個月30天,就用這個數字核稅額 超過20萬很多的就像你一樣,會被通知要開發票 就是這麼low,希望10幾年過去了不要還是在找大學生工讀做這種事 (當年有種一點就進去跟早餐店說給我5000 我幫你寫一小時只做200) 我自己現在在美國,這邊營業稅9%是直接消費者買單的 現在營所稅21% 可以的話 我也不想繳稅啊 ※ 引述《freshboy (就醬子)》之銘言: : 大家好 打給後 胎嘎后 我是魯蛇慣老闆 : 雞排伯雖然不是因為被逼稅自殺的 : 但是魯蛇我當初被輔導開發票的時候也是痛苦到想關店 : 等等 先別噓 : 我以前也是跟著鄉民吶喊攤販不繳稅就該死的那群 : 但是等到自己接觸了才知道事情的真相 : 不是我不想繳稅 是因為台灣的稅制真的很詭異 : 如果你忍住還沒噓  那就看我娓娓道來 : --分隔線-- : 首先先介紹你開店要辦營業登記 : 台灣的法規其實是連路邊攤販都要登記 : 但是實務上很難取締 : 當你營業登記後 如果你是小資本的店 : 營業額未滿20萬 可以免用統一發票 開得是收據 : 要繳的稅就是國稅局會給你**核定稅額** : 什麼是核定稅額 簡單來說 就是他們用經驗法則 : 覺得你的店要繳多少稅 他就直接開給你一張繳費單 : 開給你多少 就繳多少 沒有議價空間 : 我當初創業的第一年 核定稅額是零 : 所以第一年我沒有繳過稅 : 很多人說 這樣你賺到啊  : 真該死 竟然給你逃漏稅  : 但是實際上可怕的真相後面會提到 : 我本身是做烘焙的 主打的是天然的食材製作的內餡 : 一半原料從原料中盤叫貨 : 另外一些蔬果 例如:芋頭花生芒果檸檬草莓  : 都是半夜去果菜市場搬貨回來自己煮 : 所以跟一般現成食材不一樣的是 : 我們要多花人力在製作上面 : 所以我的食材跟人力成本吃很重的比例 : 雖然售價高 但是其實利潤很薄 : 到了第二年 國稅局上門了 : 問你營業額有沒有到20萬啊 有到就要開發票喔 : 其實二十萬 你換算一下 : 一個員工薪水三萬+勞健保費用5000 三個人就佔一半去了 : 剩下原物料水電瓦斯店租加上利潤 其實隨隨便便都超過20萬 : 好了 要開發票 首先第一個要面對的是營業稅 : 營業稅就是營業額的5% : 很多人說 5%還好嘛 : 我薪水一個月三萬 5%也才1500 幹嘛不繳稅 : 可是瑞凡 薪水大部分是淨利啊 : 營業稅是營業額的5% 概念就是 如果你的淨利是營業額的10% : 很抱歉 你淨利的一半全部要給國稅局 : 那如果營業額扣掉全部的成本 : 發現這個月沒賺錢呢?是不是我就可以不用繳稅了? : 母湯喔!你還是要繳營業額的5%唷 : 營業稅是不管你有沒有賺錢 政府直接抽5%走 : 這時一些稍微懂稅法的人就會跳出來說 : 不要騙了啦 營業稅可以抵啊 : 很多人吃飯發票都要開統編  : 就是可以抵稅啊 不要當我不知道騙我 :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 你就是我說的稍微懂稅法的人 : 沒錯,營業稅可以抵稅唷 : 你的生產原料還有一些可抵用項目都可以折抵  : 那這時就會有人說:那你剛剛說的5%好像很可怕一樣 : 結果抵一抵根本不到5%嘛 : 這時我想問 如果你去光華商場買東西  : 他說開發票多5% 你是自費的 不能抵稅  : 你會自己出那個5%要求開發票嗎 : 所以我跟中盤進貨的原料一開始當然都是進未稅的  : 現在要求開發票 所以我的原料價格就漲5%了 : 至於我買的那些農產品呢? : 抱歉,沒有開立發票且含營業稅的項目都不能抵 : 農產品列為免稅 就算你找到一間中盤開立發票  : 因為農產品免稅 發票是沒有稅的 所以也不能夠抵 : 所以我的營業額5%硬生生的被政府收走 : 有人就說 才五%而已 就少賺一點啦 : 很抱歉喔 你開立發票 建構電子發票機成本大概兩萬 : 每個月還要給會計師作帳 電子發票雲端費用 發票紙的費用  : 一年大概五六萬就飛了 這多餘的成本也是從淨利去扣 : 簡單說完營業稅之後 再來就是營所稅 : 這個就是 : 營業額-支出=淨利 淨利的17% : 如果你真的很慘 今年是虧錢的 賣房子苦撐 那你這個就不用繳 : 但是你繳的5%營業稅 也不會退給你 : 但如果你是有賺錢的老闆 你會不會讓報表上的淨利越低越好? : 所以就要開始收集發票啦 吃飯報帳 蒐集發票當成費用 : 所以你公司今年賺五百萬 當然年底買一台五百萬保時捷 掛公司牌  : 這樣你營所稅就不用繳了 : 那像本魯這種小店呢 : 老闆兼採購  : 有時買芋頭都忘記請店家寫收據 : 燈泡壞了 去賣場買忘記打統編 : 哩哩摳摳的單據基本上很少 : 所以政府就很佛心的給你*書審*的制度 : 他只看你營業額 然後根據經驗法則  : 你淨利一定會賺到營業額的6% : 就從這營業額的6%中再收個17%  : 所以大約就是營業額的1% : 如果固定成本高虧錢呢?  : 抱歉喔 這跟核定稅額一樣 照收! : 這時一定會有人說  : 幹 你當個老闆當到一年抽7%就在哇哇叫 也太廢了吧 : 但是瑞凡 這代表我是薄利多銷的老闆啊  : 我售價高但是都花在人力跟原料上面,利潤當然低啊 : 前面有提到 : 我第一年沒繳稅 但是我其實虧很大 原因是什麼呢 : 因為當你在創業的時候 你買機器設備 有些會開發票 : 這些都可以折抵 但是因為國稅局是後面才要求你開發票 : 所以你初期投入的成本 都!不!算!唷!!! : 國稅局是不是很聰明啊! : 而且本魯比較窮 設備有些買二手的 這些也都不算喔! : 不過這些我都認了! : 本魯最生氣的一點是 : 為什麼人事成本不能抵營業稅 :  為什麼人事成本不能抵營業稅 :   為什麼人事成本不能抵營業稅 : 很氣 所以說三遍 : 為什麼我生氣呢 : 因為我的產品基本上都是貴在人工  : 煮果醬 煮內餡 打麵糰 全部都人工 : (沒錯,麵糰也有現成的,如果這篇沒被噓,我再另外打一篇烘焙業祕辛) : 這些都是直接的製造成本 : 我量大,相對的我人力也要增加或者加薪 : 而且我很愛惜我的員工(絕對不是因為她們都是妹子的關係) : 薪水實領都超過三萬,我在她們年紀時也才兩萬多 : 因為我全部戶頭他們都可以看 所以她們知道我給的很有誠意 : 離題了 : 綜合以上所有的稅率 : 我們可以發現 幫員工加薪  : 只會讓大老闆年底買的保時捷凱燕變成那智捷U6 : 我們這種小店家  : 幫員工加薪也只會讓淨利減少 : 那你會幫員工加薪嗎? : 我會! : 但是我真的在苦撐,創業三年,創業的貸款到現在,還不到一半 : 所以我一直搞不懂 : 明明我很用心的作好的食物,很用心照顧員工 : 一個發票可以搞到我心灰意冷快要收起來 : 我的員工進來的時候 我都跟她們說  : 如果你想創業的話 可以看我的例子  : 成功大家一起吃肉 失敗就當作反例 : 那大家進來之後的結論就是  : 在台灣有良心是賺不到錢的 : 所以我真的不懂 為什麼員工薪水不能抵營業稅 : 如果可以抵營業稅 那老闆當然願意給多一點啊 : 而不是讓賺錢的企業在營所稅動手腳 : 我沒賺錢也要噴1%  : 他們賺大錢的 只要在報表上動手腳 什麼都不用繳 : 有非常了解的人可以告訴我嗎?? : 以上!  : 這篇有7百多P幣耶 : 為了慶祝我的長恨文 : 每十推70P 稅前 : 100推700P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7.164.27.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22302100.A.A17.html

03/29 13:45, 6年前 , 1F
那麼你得台灣的勞資環境現在該如何改善呢?
03/29 13:45, 1F
I'm only human after all...

03/29 13:45, 6年前 , 2F
不好意思 台灣的食材真的就是貴到不行
03/29 13:45, 2F

03/29 13:45, 6年前 , 3F
是的 現在國稅局一樣是用站崗的方式查稅
03/29 13:45, 3F
想想好像也沒其他辦法了厚

03/29 13:47, 6年前 , 4F
行銷才是真的 會看實在的人在社會上的比例太少了
03/29 13:47, 4F

03/29 13:48, 6年前 , 5F
一堆實際上不怎樣甚至連吃起來也不怎樣的還不是一堆智障
03/29 13:48, 5F

03/29 13:49, 6年前 , 6F
現在還是用這套啊 算你營業額最簡單的方法
03/29 13:49, 6F

03/29 13:49, 6年前 , 7F
在排隊 很多東西靠話術靠美術就好像有這麼一回事
03/29 13:49, 7F

03/29 13:50, 6年前 , 8F
他就是來討拍的啦,推你認真回
03/29 13:50, 8F

03/29 14:06, 6年前 , 9F
那美國的稅制比台灣也是科科
03/29 14:06, 9F
美國1+1就不是2嗎? 我在台灣住了30幾年,來美國也是用台灣帶來的邏輯 ※ 編輯: four5 (67.164.27.47), 03/29/2018 14:13:57

03/29 14:25, 6年前 , 10F
原文都跟你說台灣定價內含營業稅,不漲價等於利潤全被吃光
03/29 14:25, 10F

03/29 14:25, 6年前 , 11F
,跟美國消費稅,觀光稅另外算根本不一樣
03/29 14:25, 11F

03/29 14:25, 6年前 , 12F
一漲價消費者全跑光了
03/29 14:25, 12F

03/29 14:27, 6年前 , 13F
連小費都另外算,減輕老闆的負擔
03/29 14:27, 13F

03/29 15:11, 6年前 , 14F
樓上,訂價你自己訂的當初不考慮營業稅,叫營業稅也好消費
03/29 15:11, 14F

03/29 15:11, 6年前 , 15F
稅也好邏輯同一個啦腦子動一下拜託你
03/29 15:11, 15F

03/29 15:12, 6年前 , 16F
講的好像營業稅今天突然被發明你超吃虧
03/29 15:12, 16F

03/29 15:17, 6年前 , 17F
我還是覺得直接稅外加比較好 內含根本是反人性的設計
03/29 15:17, 17F

03/29 15:21, 6年前 , 18F
內含、外加視個人觀感,有的人就會覺得看到價格還要另
03/29 15:21, 18F

03/29 15:21, 6年前 , 19F
外計算,增加消費者的困擾
03/29 15:21, 19F

03/29 16:09, 6年前 , 20F
外加還不是店家代收,到時一樣老闆出來跳針為什麼我
03/29 16:09, 20F

03/29 16:10, 6年前 , 21F
要繳營業稅,消費者消費也不會去分都直接看總價的
03/29 16:10, 21F

03/29 17:57, 6年前 , 22F
內含跟外加對老闆差在哪 求指導
03/29 17:57, 22F

03/29 17:59, 6年前 , 23F
內含老闆就不知道稅要含在售價
03/29 17:59, 23F

03/29 18:00, 6年前 , 24F
外加消費者買到價格是會不一樣喔
03/29 18:00, 24F

03/29 18:18, 6年前 , 25F
日本都想改內含了…外加我反而覺得麻煩,買個東西還要算
03/29 18:18, 25F

03/29 18:18, 6年前 , 26F
多少錢,吃飯有的要加有的不用
03/29 18:18, 26F

03/29 19:23, 6年前 , 27F
不管外加內含價錢都一樣,減輕負擔勒,當人都猴子喔
03/29 19:23, 27F
文章代碼(AID): #1Ql7oKe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4 之 31 篇):
文章代碼(AID): #1Ql7oKe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