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第三人稱單數 動詞為何要加s?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1/07 00:53), 編輯推噓3(301)
留言4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SangoDragon (SANGO)》之銘言: : 坦白講 這個規則毫無意義 : 三單+S 最主要原因只不過是區別 你,我 之外的那個他的重要性 : 脫褲子放屁 : 講中文時,沒替三單加任何東西,你就區分不出重要性嗎? : He sleeps in that room. : He sleep in that room. : 不加S,你就不知道他,比較特別嗎? 當然不 : 就像可數名詞複數 + S 也是沒意義的 : I have ten book ,沒加複數 你就不知道 10本書是複數嗎? : 當然不 : 這種規定完全是無意義的 《英文漢詁》殘稿 - 李敖   二 中文文法與英文文法   丹麥語言學家耶斯柏森(Otto Jespersen)讚美中文文法最合邏輯、是最進步的文法 。英文文法聖之時者,幾百年來,越來越向中看齊了。雖然have與has之分,仍有醉後狐 尾,但比起德文、法文,已經超越前進多多矣。德文「這個」有12種變化,第一位英國詩 人喬叟(Geoffrey Chaucer)開創所謂「喬叟式文體」(Chaucerism)中,猶見此類鑿痕 ,今日the只有一種而已。英文得以成強勢語言,從語言本身看,亦有其道。中文文法是 全世界最簡單的,中國稱強國,從語言本身看,亦著先鞭,洋鬼子想不到也,唯語言學家 先得之。   三 魯迅之流與余光中之流   魯迅之流,譏中文文法,說文法太差,因而強學文章,以「的」「地」「得」等字附 麗其後,表示中文有現代文法,其實是林語堂所譏的「盲人摸象,庸人自擾」。林語堂舉 例說:   我們且就代名的「牠」說起。左派仁兄看見人家有it,而國語沒有,非常慚愧。此「 牠」字之所由來也。然而事實並不如此簡單。襲人、紫鵑等,可以差小丫頭說,東西須收 好,「仔細別給丟了」,絕不說「仔細不要丟了牠」。這是純粹國語。凡賓位說法,平常 說,「把人殺了,把錢搶走,把屋子燒了。」絕用不著「牠」字。手錶「丟」了,或「給 丟」了,用不著說「丟了牠」。國語何時演出此文法構造,應該做語言學上的考據。因為 古文未見此種構造。   其實語言學上並無考據餘地,這全是魯迅之流的怪胎,降至今日,唯罕用「牠」字改 為「它」字而已,集大成者,乃余光中之流。余光中晚歲譏中文西化,不知此輩當年正是 中文西化「盲人摸象,庸人自擾」等魯男子人物,好笑呀!   四 孫中山譯錯了   古書因為沒有標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十個字,即可因標點有異而意思大 不同。如標點   A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B式,「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AB兩式,便看出主格、受格的不同。今人為民所用、為民所繫、為民所謀等用法,語 意欠明,亦同此疑義在焉。   1963年11月19日,林肯(Abraham Lincoln)蓋梯斯堡(Gettysburg)演說,最後楬 櫫「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孫中山譯為「民有」、「民治」、「民享」,是以人民為主格的。但 林肯原意,卻在賓主之間。用到by則主格在民;用到of則受之慾出;用到for則受格在民 。林肯在這篇演說前兩年,1861年7月4日對國會演說,早已明指政府乃「of the people by the same people」,則賓主之間,已極明確,孫中山譯錯了。   孫中山傳世題字中,有為居正寫的一幅,上書:「美語曰民國者,民之國也,為民而 設,由民而治者也。覺生先生正。」語意較細,但賓主盡歡,不可得也。   五 洋涇濱正字   三民書局《大辭典》洋涇濱條下說:   「洋涇濱」(pidgin)由兩種語文的接觸而產生的一種比較簡單的輔助性語文。這種 語文在文法上是兩種語文特色的結合,發音常與兩者有很大的差異。洋涇濱一詞可能是「 必斯諾斯」(business生意)訛誤發音而形成。舊時「上海」租界以及其他港口,因「華 」、洋人雜處,語言相混,所以稱不純正或雜有「中國」語文的「英」語為洋涇濱「英」 文(pidgin English)。而今此詞並廣泛用來指遠東、「美拉尼西亞」(Melanesia)或 「西非」等與「英」「美」人士交往的地區,所使用帶有與當地語文混雜的「英」文。「 洋涇濱」的「濱」字,有人以為是「濱」字的簡體字,因而改為「洋涇濱」,是絕對錯誤 的。馬英九之流號召正體字掛帥,不知亂正一通,適顯其無知耳。   Pidgeen English字面上是「鴿子英文」,別作pidgin English,pidgin是「混雜語 」、「混雜行話」。三民書局《大辭典》把《洋涇濱》一詞解釋成「訛誤發音而形成」, 是錯的。洋涇濱是上海的一塊地名。19世紀上海的「聖若瑟天主堂」就叫「洋涇濱天主堂 」,位于洋涇濱南岸(後為四川南路)。   六 Yes與No   英文「唯諾之輩」曰yesman;「反調者流」曰no man。美國有笑話說里根(Ronald Reagan)總統手下非yesman(yesmen),因里根以no斥敵人時,彼輩眾口一no也。   楊絳《我們仨》寫錢鍾書和女兒錢璦故事:   鐘書愛逗她、惹她、欺她,每次有吃的東西,總說:「Baby no eat.」她漸漸聽懂了 ,總留心看媽媽的臉色。一次爸爸說了「Baby no eat.」她看看媽媽的臉,迸出了她自造 的第一句英語:「Baby yes eat!」她那時約6歲。   這是很有趣的洋涇濱英文,但別忘了,yes雖是副詞、名詞,也是動詞「同意」、「 贊同」、「稱是」之意也;no是副詞、形容詞、名詞。所以,以詞性評定父女二人的洋涇 濱,別有高下也。   七 另   英文another,有「另一個」和「再一個」歧義,前者是「換一個」,後者是「加一 個」。太太對菲傭說:「小心吧,再發生這種事,我要另找一個了。」(Now, mind, if this occurs again, I shall have to get another servant.)菲傭答話說:「太太, 真求之不得了。家裡事太多了,我一個人忙不過來。」(I wish you would, ma'am; there's quite enough work here for two of us.)   劉家昌《往事只能回味》情歌,最後一句是「夢裡相依偎」。可是,聽來像「另外想 一位」。——樂觀者之聽覺,多圖利自己也。   八 以具體寫抽象   高明的表達法,除了數學一類以外,都在於以具體寫抽象。例如表達什麼是「過去式 」(past tense)呢?答案是:   一種從咬緊牙根到張牙咧嘴的狀況。   The condition where you go from gritting your teeth to baring your teeth.   把past別解作「超越」、把tense別解作「緊張」,然後桃花聖解,別解出「超越緊 張」的複合詞,呈現出具體意象,這就是高明。   九 正名哲學   Spade是鏟子,也是紙牌中黑桃。Call a spade a spade,通常譯為「是啥說啥」、 「有啥說啥」、「直言不諱」、「直言無隱」。都是指鏟子而來,不是黑桃。實際上,此 中涉及正名哲學,一如孔子所堅持的「觚不觚。觚哉?觚哉?」英國作家本奈特( Arnold Bennett),1911年有作曰「卡」(The Card),中有句曰:   「ye can call it influenza if yelike,」 said Mrs Machin.「There was no influenza inmy young days. We called a cold a cold.」   沈約有言:「守株膠瑟,難與適變。」動輒以學名為雅者,名正而言不順,失之雅矣 。   十 鐵弗龍   1983年8月2日美國國會紀錄(Congressional Record)有民主黨女眾議員一分鐘發言 ,批共和黨總統里根,說細看此公,在政治技術上試行突破,優為「不沾鍋總統」是也( Mr. Speaker, after carefully watching Ronald Reagan, he is attempting a great breakthrough in political technology—he has been perleeting the Teflono-coated presidency.)。   英文teflon音譯「鐵弗龍」,即聚四氟乙烯,是一種不沾性塗料。   中國古人有首相級大員號稱「劉棉花」者,百官劾之,安然無恙,耐「彈」者也,古 之鐵弗龍也。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74.79.1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9987211.A.811.html

11/07 01:01, , 1F
這樣沒人想看喇
11/07 01:01, 1F

11/07 01:10, , 2F
11/07 01:10, 2F

11/07 01:32, , 3F
沒人看好嗎
11/07 01:32, 3F

11/07 01:54, , 4F
11/07 01:54, 4F
文章代碼(AID): #1Q09EBWH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Q09EBWH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