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一例一休修法方向 賴清德6日將拍板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6年前 (2017/11/06 16:06), 編輯推噓-1(019)
留言10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31 (看更多)
※ 引述《cerberi (cerberi)》之銘言: : ※ 引述《TTDEarl (努力~~~!!!!)》之銘言: : 恕刪部分幹話 : : 這位鄉民我不是很確定你想表達的 : : 但領導階層確實掌握了公司80%以上的產值 : : 所以領導階層的薪水也算是不錯的 : : 而資深員工通常比新進員工的產值高 因為熟練 : : 但這不是一體適用 : : 有些人的能力就到那裡 產值就到那裡 : : 當然有些人會說好的管理會提升員工的產值 : : 這也是真的 但並不是全部的人都適用 : 關於員工產值如何估算 : 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經濟學家的大議題 : 無論是用於同公司不同部門 同性質不同公司 : 甚或不同國家 對成本的精算會更好 : 但因素太多 : 舉一個最簡化的例子 : 1974年 Ruch 和 Hershauer 提出 : "The Conceptual Schematic Productivity model" : Productivity 生產力分四部份評估 : Technology -- : Task Design --> Task capacity : Physical Inputs -- : Knowledge -- : Skills --> Individual capacity : Abilities -- : Attitudes -- : Beliefs --> Individual Effort : Uncontrollable Interference : 前兩項又稱為potential productivity : 生產力潛能(? 中文不知道怎麼翻 請見諒) : 後兩項是 achievement of potential : 潛能開發 (?) : 前兩項限制了後兩項的最大值 : 就好像 HP最高100 吃再多紅藥水還是100 : 但這作法用於評估還可以 : 可是仍然很難量化 : 台灣目前使用的生產力衡量 : 是以總產出除以總投入的平均觀念 : 勞動生產力= 實質國內生產毛額 / 勞動投入量 : 勞動投入量考慮:工時 就業者數 等就業者 : 等就業者不是待業 : 是為將不同工時的勞動投入 化為同一工作時數的就業者 : 故予以標準化為「等就業者」 : 目前產值統計其實是將 領導者與勞工算做一起 : 而您提到的 [但領導階層確實掌握了公司80%以上的產值] : 是另一個更難的問題 如何評量一個leader : 如果只有leader一個人 產量絕對比不上10個人 : 製造技術是研發部門 : 產品販賣是銷售部門 都不是領導一個人做的 : 但leader負責設定目標 聯絡與排除困難 : 也不能說其產值等於一個勞工 : 假設台灣勞工素質平均 : 那 同等大公司產值不同是否代表領導的產值 : 有公司可以賺錢 有公司卻要倒閉 : 明顯是老闆一個人的問題? : 回歸原文, 公司無法獲利 : 到底是 領導的產值 < 人事成本 : 還是 勞工的產值 < 人事成本 呢 : 如果是勞工的問題 換一個勞工就會大賺了嗎 : potential productivity 如何增加 : 會是公司該思考的問題之一 不好意思 因為經濟學沒有學到你那麼高深 所以我也是看不懂你在說什麼 但產值估算非常的簡單 不同公司大小有不同的任務 但我就非常簡單的分一下 老闆的產值:統合所有的資源決定公司方針 一個決策錯誤就是虧損 主管的產值:管理資源使其發揮最大效益 強將手下無弱兵 好的主管會提升非常多的效益 最基層員工的產值:交待的任務能在時間內順利完成 老闆如果無能,公司早八百年倒了 除非他後盾十分的強大 家產十分雄厚 主管無能,整個團隊會產能就會十分低落 那整個團隊的產值就會超差 最基層員工無能 就是單一點的問題 今天要看領導的產值 只要看他公司是不是能正常獲利 方向對了 可以獲利 但卻產能低落 那就要看主管的管理是不是出問題(或老闆的用人或管理) 如果大致上沒有問題 但某個單點一直出問題 那就是那基層員工單點的問題 是要怎麼排除改善 這就是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 : : 人力市場是不可能被壟斷的 : : 有經營過公司就知道 : : 你要找一些越有專業技術的人才或越高階主管的通才 : : 是非常不容易的 : : 我們公司最後是自己花了一年的時間在培養 : : 但要找一些沒有任何門檻的人力 : : 報紙登下去 104登下去一堆人就來應徵了 : : 不信的去104打開來看 : : 去看看各工廠的作業員 沒有學歷限制 : : 應徵的人數永遠是最多的 : 抱歉我的用詞不精準 : 應該說 目前的人力市場 尤其是基層 : 薪資是被聯合控制價碼的 : 還記得前一陣子的股王 大立光 : 招募作業員出的薪資多少人應徵 : 答案是2張 : 但沒人來 理論上薪資應該會提升再招呀 : 之所以沒有再提升 : 主因是 外勞招募 : 將來還可能更進一步擴大至白領 : 這點就不再多說了 https://www.104.com.tw/job/?jobno=kzaf&jobsource=checkc#jobRec 現在這個年代新聞媒體很喜歡炒作 104上面徵才應徵人數超過30個人 這就是真實的社會 再去看看其它公司的作業員 也是一堆人應徵的 你經濟學學了那麼多 應該就知道供過於求會出現什麼結果 : 結論: : 勞基法的目的在保護勞工 : 您文中所提的案例是否可引用至台灣 : 是需要討論的 : 包括 產值 工時 與薪資 物價的關係 : 包括 勞檢強度 企業型態 : 目前看來都遠遠不到邊際 這就回到勞基法的本質是要保障勞工 但不可能保障所有的勞工 假多、薪資高、福利好 相對的願意當資方的人就少 工作職缺就少 願意當勞方的人就多 這也就是為什麼勞基法修法到現在 卻那麼多的黑工 不遵守勞基法 而有那麼多的人也願意去做 : 就好比 一個吃撐的人多吃一顆葡萄就吐了 : 結果逼著空肚子的人一顆葡萄都不能吃 : 還要吐出葡萄皮來 : 嗚呼哀哉 我是不知道人怎麼樣算吃撐了 像郭台銘投資幾兆 每個月賺幾億這樣算吃撐了嗎 還是像某些人只想躺著幹 就認為要有錢掉下來 你願意給他葡萄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94.4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09955600.A.F60.html

11/06 16:08, , 1F
未來不知蔡政府要背負了多少人命才會想再修改
11/06 16:08, 1F

11/06 16:34, , 2F
老闆不無能公司會倒是建立在遵守法規下喔
11/06 16:34, 2F

11/06 16:35, , 3F
今天連勞基法都不用遵守的中小企業 人力成本可以精簡到
11/06 16:35, 3F

11/06 16:36, , 4F
極限,請問會倒嗎?而且還會劣幣驅逐良幣 大家都這樣玩
11/06 16:36, 4F

11/06 16:36, , 5F
不說別的 看看中南部勞動環境啦 大立光作業員高薪我相信
11/06 16:36, 5F

11/06 16:37, , 6F
你一直扯遠,覺得勞工都是想躺著幹錢掉下來
11/06 16:37, 6F

11/06 16:38, , 7F
我問你超時工作該不該給加班費 切割別人的假日該不該給
11/06 16:38, 7F

11/06 16:38, , 8F
勞基法有說 要你用三百請掃地的嗎,你要人家一天掃12小時
11/06 16:38, 8F

11/06 16:39, , 9F
該不該多給錢啦,假日下午 1,3,5,7點叫你加班 只算四小時?
11/06 16:39, 9F

11/06 16:40, , 10F
勞基法只是基本保障好嗎?
11/06 16:40, 10F
文章代碼(AID): #1Q01WGzW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1 之 31 篇):
文章代碼(AID): #1Q01WGzW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