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一顆晶片的失誤 為何讓聯發科市值蒸發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6/22 07:50), 編輯推噓25(28323)
留言54則, 3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6 (看更多)
全球科技股在過去兩年高歌凱進,聯發科股價卻跌了40%。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口中的「 小失誤」,到底有多嚴重?竟足以讓副董事長謝清江因此淡出權力核心,讓位給蔡力行? 今年的聯發科股東會眾所矚目。這是前台積電執行長蔡力行今年6月上任聯發科共同執行 長之後,首度對外亮相。會後,中外記者雲集的「雙蔡共治」新時代的第一場記者會,重 點卻是放在聯發科的「復甦計劃」。 當蔡力行面對敏感的是否裁員問題,他主動說明,「決不裁員」。並在接下來的問答,意 有所指地表示,聯發科的復甦計劃,是要靠「更有成本競爭力的Modem(數據晶片)架構 」,靠科技來節省成本,而不是靠裁員。 「過去執行上有些小缺失,我們把它補起來,」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也輕描淡寫地補充。 從幾個財務數字,可看出這個「小缺失」的影響。 股價跌四成、毛利大衰退 過去兩年間,全球科技股連創新高的同時,聯發科股價跌掉40%,從每股420元,跌到股 東會當天的251元,市值蒸發了2720億。 若單看營收,2016年聯發科可說嚇嚇叫。去年聯發科兩個主力客戶Oppo(歐珀)、Vivo, 演出「驚異大奇航」,全年銷量大爆發,最後分別奪下中國市場第一、第三名的寶座。聯 發科全年營收也因此大幅成長29%,中國市場4G市佔率也一舉超過高通。 但這卻是一個「笑不出來的第一名」,因為出貨大爆發的同時,竟伴隨著毛利大衰退,公 司毛利率竟然從2015年的43%,跌到今年第一季創歷史新低的33.5%。 也因此,聯發科2016年全年的稅後淨利還下滑7%。 這個手機產業史罕見的「毛利崩壞」,並不是來自外界過去刻板印象的「高通、展訊殺價 競爭」,而是因為聯發科自身錯誤。 失誤1:生產成本比高通還高 一位資深IC設計公司主管指出,因為聯發科4G中階晶片的生產成本比高通還高。當高通殺 價,逼得聯發科降價追趕時,就變成幾乎以成本價在賣產品。「如果高通(中階晶片)的 毛利率四成,聯發科就是兩成,」這位主管指出。 台廠向來以成本競爭力傲人,聯發科竟然出現製造成本高過美國對手的離譜失誤,連美商 聯博證券都在研究報告中以「驚訝」(surprising)形容。 聯博認為,原因可回溯到中國移動決定於2013年提前導入4G,逼得聯發科急忙推出產品, 「而沒有進行設計最佳化。」 聯發科為求快速推出4G產品,於2012年以10.3億台幣併購瑞典公司Coresonic,並將該公 司設計的4G LTE DSP,用於數據晶片。一開始也的確達到快速進入市場的目的,在中國4G 的起飛期,得以與高通分庭抗禮。 但隨著通訊協定日益複雜,聯發科這顆急就章的數據晶片,後遺症也日益凸顯。 以去年推出的中階手機晶片P20為例,數據晶片有多顆DSP(數位訊號處理器,包括 Coresonic LTE DSP、2G/3G採用智原的FD216 DSP,還有一顆是當年向威盛取得CDMA2000 技術授權之後,整塊一起加進來的的CEVA DSP),結果採用同等級的16/14奈米製程,聯 發科P20的晶粒面積(die size),竟然是同等級的高通驍龍625的1.8倍大,製造成本自 然貴上不少。高通不願回應為何同等級數據晶片較聯發科小。 賣愈多、賺的不會愈多,「沒有獲利的成長」因此成為去年聯發科業績的基調。然而,連 這股成長力道卻在去年底嘎然而止。到了今年,1到到4月的營收合計,竟比去年同期衰退 6.5%,導致聯發科在第二季面臨每股獲利一元的保衛戰。 原因出在聯發科在數據晶片的另一個嚴重失誤。 失誤2:誤判風向,產品規格落後 去年4月,中國移動出人意表地宣布,10月1日以後採購入庫的兩千人民幣以上手機,均需 要支持LTE Cat7或以上的技術。這消息登時震撼整個中國手機業與供應鏈,而最吃驚的莫 過於聯發科主管,因為這代表當時聯發科所有產品,都不符合中國移動的要求。 當時聯發科最新的的helio X20、MT6755等晶片,只支持到LTE CAT-6技術。因為聯發科判 斷,4G的技術規格不會演進得這麼快,不用這麼早推出Cat7規格的數據晶片。華為也這樣 判斷,但高通與展訊卻都已有支援Cat7的產品。 LTE Cat6與LTE Cat7的不同在於資料上傳速度,兩者下載速度均可達每秒300Mb,但後者 上傳速度可達每秒100Mb,是前一代的兩倍速度。 眼見要在半年內趕出新一代規格晶片不大可能,聯發科主管當時想出的辦法,跟中國移動 談判,將LTE Cat6的性能提升到上傳速度達每秒100Mb,稱為「LTE Cat6.5 」的折衷方案 ,並說服中國移動同意。 結果卻是Oppo等中國品牌客戶望之卻步,因為規格上寫的還是LTE Cat6,帳面上是落後對 手一代,挑剔的消費者不會買單。 「我們整個都傻眼了,」一位前聯發科主管說。 現在聯發科處於產品真空期、任人宰割的窘境,得等到隨著今年第三季,搭配全新數據晶 片的Helio P23上市,才得已改善。 由美國團隊趕工兩年完成的全新的數據晶片,不但支援最新的LTE Cat7/13等通訊規格, 解決產品線的燃眉之急,更將多顆不同通訊規格的DSP整合成一顆,體積大幅縮小,改善 成本競爭力不如人的窘境。聯博證券估計,成本可下降10%~50%。估計Oppo、Vivo以及 金立等中國品牌可望採用。 接下來,由格羅方德代工的第二代產品,成本還可望再降10%~15%。 因此,聯博證券認為,今年第一季,聯發科創下歷史新低的33.5%毛利率已經是谷底,將 隨著新產品的推出及導入而逐季改善。隨著新數據晶片在2018年逐步導入全產品線,預計 第四季毛利率可望回升到38%的水準。 「要看到V字反轉,不是那麼容易,」蔡明介坦白說。他指出,新產品導入、量放大,都 要時間,「需要一、兩年時間來復甦。」(責任編輯:洪家寧)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83227 講那麼多 不就是中國做出來了 聯發科認為時機未到 結果中國就想稱這機會把聯發科幹掉 扶植展訊嗎 兩次都這樣阿 所以市場擺在中國 被陰了不意外阿 趕快往印度發展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15.21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98089020.A.90C.html

06/22 07:51, , 1F
所以關鍵就是臺灣人要支持自家的聯發科 多買MTK晶片的手機
06/22 07:51, 1F

06/22 07:51, , 2F
但是從手機版的風向來看 似乎臺灣人都很沒有忠誠度
06/22 07:51, 2F

06/22 07:52, , 3F
不但不支持 反而大多是落井下石之輩
06/22 07:52, 3F

06/22 07:52, , 4F
樓下說聲習包子啊
06/22 07:52, 4F

06/22 07:52, , 5F
臺灣人要有和聯發科一起共度難關的決心
06/22 07:52, 5F

06/22 07:52, , 6F
社論+非核准媒體 掰
06/22 07:52, 6F

06/22 07:53, , 7F
然後還連排版都不會 都不知道要怎樣吐槽了
06/22 07:53, 7F

06/22 07:53, , 8F
mtk就是O
06/22 07:53, 8F

06/22 07:57, , 9F
說中國做出來的...不如說聯發科以為躺著就能賺
06/22 07:57, 9F

06/22 07:57, , 10F
聯發科賺錢時賺很爽 輕視對岸風險 現在決策失敗 反倒要台
06/22 07:57, 10F

06/22 07:57, , 11F
灣人支持
06/22 07:57, 11F

06/22 07:58, , 12F
對手有cat7..他卻想說反正cat6能賣就好
06/22 07:58, 12F

06/22 07:58, , 13F
台GG屌打所有台灣企業
06/22 07:58, 13F

06/22 07:59, , 14F
台積電現在還能贏的地方不就是靠快對手一步
06/22 07:59, 14F

06/22 08:02, , 15F
就跟只做路克的低能商家一樣以為只要舔,中國就會臨幸
06/22 08:02, 15F

06/22 08:03, , 16F
太相信中國人的下場 技術全被偷光光
06/22 08:03, 16F

06/22 08:03, , 17F
你給印度手機廠6代貨,到時展訊高通丟出同等價格7代,你是
06/22 08:03, 17F

06/22 08:03, , 18F
如果台積以為對手沒那麼快追上來..想躺著賺..早就被淘汰了
06/22 08:03, 18F

06/22 08:03, , 19F
印度廠你要那個?還不說印度聯發科其實早就進場了,只是中
06/22 08:03, 19F

06/22 08:03, , 20F
國手機廠吃貨更大
06/22 08:03, 20F

06/22 08:04, , 21F
發哥
06/22 08:04, 21F

06/22 08:05, , 22F
差別在上傳速度 當然是政策決定規格
06/22 08:05, 22F

06/22 08:05, , 23F
不是說中國做出來了??市場擺中國或印度有差嗎???
06/22 08:05, 23F

06/22 08:05, , 24F
還技術被偷呢…同級的確設計就是出問題,成本高,就算展訊
06/22 08:05, 24F

06/22 08:05, , 25F
沒有起來,高通可不是靠偷
06/22 08:05, 25F

06/22 08:06, , 26F
印度幾家廠是還在做低階為主,影響還不大就是了
06/22 08:06, 26F

06/22 08:06, , 27F
自身速度跟不上也沒辦法 再者技術就是比別人差
06/22 08:06, 27F

06/22 08:08, , 28F
政策吧,扶展訊打一下mtk
06/22 08:08, 28F

06/22 08:09, , 29F
不意外,台灣老闆:能賣就好
06/22 08:09, 29F

06/22 08:12, , 30F
智障支那人又出現了
06/22 08:12, 30F

06/22 08:12, , 31F
員工:敢快研發7 老闆:我6還可以賺很多年
06/22 08:12, 31F

06/22 08:14, , 32F
阿發舔共的下場
06/22 08:14, 32F

06/22 08:14, , 33F
GG
06/22 08:14, 33F

06/22 08:15, , 34F
哈哈發哥哈哈
06/22 08:15, 34F

06/22 08:18, , 35F
新版本出來了,成本會更低,沒有技術追不上的問題
06/22 08:18, 35F

06/22 08:20, , 36F
一核有難 九核圍觀
06/22 08:20, 36F

06/22 08:22, , 37F
領導沒有遠見 加上自大 所造成的失敗
06/22 08:22, 37F

06/22 08:25, , 38F
要打mtk當初就不會放行cat6.5,還是經營決策問題
06/22 08:25, 38F

06/22 08:26, , 39F
聯發科輸就是永遠慢對手1步阿
06/22 08:26, 39F

06/22 08:40, , 40F
拼裝的晶片 成本 設計 都有問題 當初硬上市是為什麼
06/22 08:40, 40F

06/22 08:47, , 41F
因為別人有更新的,你總不能什麼都沒有吧
06/22 08:47, 41F

06/22 08:51, , 42F
GF做出來不會又落塞嗎
06/22 08:51, 42F

06/22 08:57, , 43F
支持 支援傻傻分不清
06/22 08:57, 43F

06/22 09:18, , 44F
這篇的內容不知道該怎麼吐嘈了
06/22 09:18, 44F

06/22 09:21, , 45F
怎麼看都是聯發科太樂觀 中國手機就是規格戰
06/22 09:21, 45F

06/22 10:20, , 46F
蠢蠢的,這就是舔共的下場
06/22 10:20, 46F

06/22 10:27, , 47F
這根本不是慢一步的差距了 廢物發哥
06/22 10:27, 47F

06/22 10:27, , 48F
那三星上次晶片出包 也會步上一樣的下場囉?
06/22 10:27, 48F

06/22 10:56, , 49F
台灣都是老二哲學啊
06/22 10:56, 49F

06/22 11:14, , 50F
中國市場好棒棒
06/22 11:14, 50F

06/22 11:26, , 51F
又在自慰被26弄?人家規定到cat.7爽到高通,連軍企華為都吃
06/22 11:26, 51F

06/22 11:28, , 52F
鱉,要賣世界中國市場不要?想印度??你以為阿三是吃素的?
06/22 11:28, 52F

06/22 11:36, , 53F
中國幹掉連發科有什麼用嗎?罰高通比較實在
06/22 11:36, 53F

06/23 10:19, , 54F
怎麼一堆文組跑來這裡推文
06/23 10:19, 54F
文章代碼(AID): #1PImOyaC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PImOyaC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