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司改放送頭】說司改有結論 林峯正:發言不當我道歉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7/02/23 22:47), 編輯推噓4(401)
留言5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1.媒體來源: 鏡傳媒 2.完整新聞標題: 【司改放送頭】說司改有結論 林峯正:發言不當我道歉 3.完整新聞內文: 司改國是會議委員賴恭利法官,今質疑籌委會執行副祕書林峯正在分組討論會後對媒體說 ,大法官解釋將直接平反冤錯案件、擬提高檢察官外部評鑑委員人數,關於監督檢察官的 議題,與會委員認為法務部提案很好。但事實上,根本沒這些討論與決議,質疑林峯正綁 架分組委員,利用媒體引導議題結論,將坐實外界對司改黑箱的指責;林峯正回應:「針 對發言不當,我道歉。」 對於賴恭利法官的質疑,司改國是會議籌委會副召集人瞿海源教授也認為不妥,已請林峯 正道歉,並不可再犯,瞿海源並指林峯正發言時他在場卻未及時更正,他也向分組委員道 歉。林峯正強調,自己是擔心媒體不了解議題內容,才引述上週四法務部記者會針對檢察 官監督的說明,若因此引起外界誤解,認為司改國是會議還沒開會已有結論,他對此道歉 。 林峯正強調,他前天對媒體說明裁判憲法訴願議題時,也擔心媒體不了解,才舉例說,過 去有一些冤案,到最高法院可能就結束了,而司改國是會議將討論,未來若有裁判憲法訴 願,這類案件還可以跟大法官解釋,林峯正認為,如果這樣的說明,容易引起誤解,他也 將避談,林峯正強調,他不是在宣布會議結論,無法也無意去導引結論。 參與司改國是會議的台中地院法官賴恭利,今發電子郵件給司改國是籌委會副召集人瞿海 源教授及分組委員,指昨《中央社》報導司改國是會議時,指林峯正說,外界相當關心司 法官「監督」的議題,法務部上週已提出改革方向,「與會委員也認為這是很好的方向」 ,要讓檢評會委員能有主動提案的評鑑權,而不只是被動地接受檢舉。 賴恭利質疑,有關「 監督」、「評鑑」的議題在昨天分組會議中根本沒有討論,何來「 與會委員也認為這是很好的方向?」,且在2月20日第二分組的會後記者會,也出現類似 的情形,該次分組會議根本沒有談到平反冤錯案,也沒有討論實質的內容,只是在處理議 題優先性的程序問題,林峯正副執行祕書同樣急著對外宣示政策方向,指大法官解釋將直 接平反冤錯案件。 賴恭利法官在郵件中指出,這顯然都是林峯正擅自代分組會議的委員作主,第二分組成員 前已有人向林峯正副執行祕書反應,但他在第二次會議後又再為之,令人遺憾,賴恭利法 官在信中提及,輿論及部分法官、檢察官已一再質疑司改籌備會黑箱操控與會委員、議題 ,也質疑司改籌備會已先有司改結論,開會不過是為求表面上符合民主正當程序。 賴恭利指出,他雖是法官票選的代表,為多數法官發聲,但基於審判的性格,實事求是, 他不願拿著別人的麥克風發聲,仍保有他自己的獨立判斷空間,他是以眼見為憑,寧可先 相信籌備會沒有操控的情事,一切都是為國家司法制度的改善設想。 信中指出,司改國是會議籌委會一直認為外界的攻擊沒證據,未審先判,無法接受外界的 質疑,這種場景簡直是外界對司法誤解的翻版,外界對司法的攻擊,也常常是沒證據就未 審先判,所以他對籌委會被質疑的處境有著同理心,但林峯正副執行副祕書的連續兩次會 後記者會發言,已流露出似乎已有內定結論方向的痕跡,自己坐實外界指責籌備會操控的 指控,讓司改國是會議客觀性的立場遭受質疑。 賴恭利法官認為,這會讓外界認為,在還沒有實質開會討論議題前,就先利用媒體引導議 題結論的手法,等於是綁架分組委員,無論最後結論是否相同,都是陷分組委員於不義, 一旦最後結論相同,更會使分組委員遭受被收編的質疑,他請瞿海源副召集人提醒林峯正 副執行祕書,謹守發言份際,不要再為司改國是會議增添紛擾。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goo.gl/YIslMd 5.備註: 林籌委會執行副祕書兼前酒駕受緩起訴確定人還會繼續出包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7.151.23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7861234.A.1F8.html

02/23 22:52, , 1F
更生人怎麼不談談大家對於司法最不滿不敢判死的議題
02/23 22:52, 1F

02/23 22:52, , 2F
去看看有多少廢死的人在司改會
02/23 22:52, 2F

02/23 22:53, , 3F
然後再看看這次司改劇本是誰寫的
02/23 22:53, 3F

02/23 23:12, , 4F
法官收錢 怎麼都沒討論?
02/23 23:12, 4F

02/24 08:46, , 5F
瞿是廢死聯盟召集人...
02/24 08:46, 5F
文章代碼(AID): #1OhlNo7u (Gossiping)
文章代碼(AID): #1OhlNo7u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