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徐偉強:再會了,台灣--出走的創業家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1/28 21:38), 7年前編輯推噓15(15011)
留言26則, 1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1/39 (看更多)
欲轉載麻煩站內信告知用途,並註明出處... 尤其是記者朋友們... [ Disclaimer ] 工作的關係 筆者的認知主要來自新加坡的經歷 加上一小部份美國的經歷 跟「聽來的」一小部份關於台灣以及中國的 有親身接觸的新創公司大多在融資A輪 (含) 之前 此篇「創業」專指某種程度上運用科技來創立一個公司 (最低限度是個網頁或是個app 往上可以是更複雜需要高度研發的科技 例如大學的科技的 Spin-off 公司) 開餐廳、會計師事務所、顧問公司乃至醫生開診所都不在此討論 這篇獻給對這個領域有好奇有熱情的板友 才疏學淺年紀輕 有錯請指正 也希望能從臥虎藏龍的批踢踢學習關於台灣或是美 中的現狀 [ 一些普遍的認知 ] 1. 創業「失敗率」就是高到靠杯 至少五年前的數據,美國平均就是 95% 的新創公司 (Start-up) 五年內會倒。 隨領域不同失敗率也會浮動 製藥、生技、能源等高科技 (甚至加上高法規) 門檻的失敗率普遍遠大於網路、電商 2.「創新」基本上大致可以分為兩種: A. 科技的創新 B. 商業模式 (Business Model) 的創新 (很多平台類的 Start-up可能就是屬於這種 透過某種方式 使自己比現有其他競爭者營運上達到更高的效率 進而取得更高的利潤 在美國 透過商業模式創新而成功存活的 Start-up 還是比較多的 例如 Uber,老實說(至少在最一開始)就是個 app 而已 但其商業模式是以往運輸產業中沒有人成功實現的) 3. 中小企業 VS. 新創公司? 這個我一開始也常常混淆... 我現在的理解是: 中小企業求穩定成長穩定獲利 新創求高成長高投資回報率 (我想要說 ROI 翻譯錯誤請見諒) 高回報相對的就是高風險 別說天使輪了 就算到後面 A B C 創投輪,ROI/風險 都還是靠杯高 (想想買債券差不多 ~3%,股票 ~5%? 創投至少 1.5X~2X 起跳... 股票都會輸到脫褲子了何況是創投...) 4. 常見融資過程如下 (相關數字來自新加坡): A. 家人朋友贊助 (Family & Friends) 風險高到難以評估 實在沒人要投了找自己家人或有錢朋友支持一下吧 xD (有的Start-up 自己連市場有沒有真的有需求都不知道... 可能自己自己生活經歷覺得有而已...) 有的政府基於鼓勵的目的會提供一筆小錢 (新加坡有 SGD10k 左右的相關 Grant) 也有為了初期技術研發的一些更高金額的 Grants *補充:Grant基本上指政府的「免費」錢 -- 即不拿 Start-up 的股份 * B. 天使輪 Start-up 可能慢慢確立了需求的存在 (例如潛在客戶的認可、試用) 但可能還不確定市場是不是夠大 自己的產品/服務是不是真的能滿足這個需求 (外加上其他未知的因素 如科技研發本身的風險 法規等等) 所以風險還是靠杯大 這時候會投資的投資人... 不是天使是什麼 xD 所以普遍稱之為天使投資人 (Angel Investor) 新加坡政府也有設立相關的幾個 Grants 滿足這階段的融資需求 額度大概在 SGD 50k~250k 之間 C. A輪 (Series A) 這時候就是大家聽到的創投普遍會介入的時候了 東南亞活躍的一家叫做 500 Startups (美國起家 在美國以及其他地區也很活躍) 新加坡普遍稱為 A 輪的大概是 SGD 500k ~ SGD 3M D. B輪 (Series B) E. C輪 (Series C) 我一邊打字一邊怕網路不穩白打...這就一起講了... 基本上還是創投為主 後期也有可能有私募 (P.E Fund) 參與 金額更大 風險較 A 輪之前小 F. Exit 我不太確定中文翻成什麼才是對的 基本上就是指先前投資人終於可以出場將投資回收的時間點 發生的方式多為 Start-up 被收購 (收購方買下之前投資者的股份) 相對較少是 Start-up 上市 (大眾投資人買下之前投資者的股份) 到這個階段少說也要個 5~10 年... 生技、製藥更久... 你看A輪之前得多有耐心跟多大的膽去賭一個未來... 5. 投資人看什麼? 我同意那篇臉書說的 美國中國錢相對容易拿 比如說新加坡就要比矽谷難拿很多 不過... 我只能說還是有一定比例的美/中投資人 很需要 Start-up 能以數據給他們帶來信心 英文有個詞叫做 "Traction" 我的理解是任何證明你的營運模式有效的指標 該臉書說到的「營利 (Profit)」 是一個可能的指標 沒有營利的話 普遍 A 輪 (甚至天使輪) 就會問 Start-up 有多少營業額 (Revenue) 或是至少有多少用戶 對一個沒辦法提供 Traction 資訊的創業團隊 卻什麼都不問的投資人... 我猜有幾種吧:佛心來的、什麼都不懂的、更慘的 -- 詐騙集團 Orz... 要知道創投的錢也是他們融資來的... 他們也要對他們背後的金主 (俗稱 LP)負責... 最近新加坡有個叫做 RedMart 的公司被以很差的價格收購... 他們背後的投資人都要瘋掉了... 其中還有很有口碑的創投... 6. 新加坡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台灣其實有很多比新加坡好的天生條件… 光是自身市場規模就屌打了 我們還有一些自己很好的產業 新加坡的新創環境還很新 (別說矽谷了 比紐約倫敦都還年輕) 大概五年前政府才開始越來越著力於發展新創 但已經慢慢看一些成功的 Exit 了 這點真的值得他們驕傲 新傳統上也是非常不冒險的傳統東方思維 老一輩跟台灣家長一樣 也希望自己小孩好好乖乖的找一份「正當」工作 大公司最好 (題外話:創業這種痛苦的生活 如果只是想做發財夢 沒有真正的熱情真的很難撐下去 常常看到一些創業者有活動有免費食物就去聽講座順便吃免費的 還有時候晚餐就是一片吐司加花生醬... 要知道跟他們同時期大學學歷以上的至少也是一個月 2.5k+ 以上新幣 學歷高一點的研發人員 或 能力好一點去大公司的碼工可能都到5~6k+/mon 了 ) 目前為止 沒有出過國(留學或交換)的年輕世代也還是這種思維的多 (不過隨著整個環境慢慢改變和鼓勵 年輕世代 甚至慢慢的老一輩也在改變中) 基於這些 筆者以下一些淺見 關於我們能從新加坡這部分的經驗學到什麼: A. 新加坡瞭解環境/生態系的重要 拿歐巴馬之前拿來跟矽谷比的 Blk71 為例 (歐是有點太抬舉了啦...) 五年前開始把廢棄的工廠改建成鼓勵新創的基地 那時候他們就有概念如果僅僅是空間... 是沒辦法吸引投資人 新創 人才 大企業 進而成功創造一個好的環境/生態系的 所以他們很早就有幾個重要的官方及民間組織一同努力 用盡各種辦法慢慢建立一個 Community 現在該區域已經從一棟 (Blk71) 變成了三棟 (Blk71, 73, 79) 還有另外三棟正在興建中 步行五分鐘就可以找到大量的創投 政府相關機構 跨國大公司 當然還有數百個新創團隊 方圓兩公里內就是新加坡大學以及知名的法國商學院 INSEAD B. 政府真的很敢砸錢 而且都是很有策略性的在砸錢 (e.g.) 引進相關的投資人 加速器/孵化器等等 由於自己本身市場小 現在也積極尋找 跟其他東南亞國家在這方面合作的機會 也已經慢慢有一些成果了 C. 某種程度上 越來越多年輕人認可新創並覺得是可能的一條生涯規劃 不管是自己試著創業或是為新創工作 越年輕機會成本越低 這點我覺得蠻重要的 (... 網路一直不穩... 先打到這邊 有疑問歡迎推文 如果有相關的經驗知識再補上... 如果有人想看的話啦哈哈...) ※ 引述《tpetyo (taipei)》之銘言: : FB卦點說明: : 被視為創業之星的徐偉強,決定放棄台灣、赴中國發展。 : FB連結: : https://www.facebook.com/johnnyhsu761127/posts/1138055886302318 : FB內容: : 再會了,台灣 出走的創業家 : 我決定去中國北京常駐,設立中國公司,發展當地市場。 : 目前公司組織架構調整完畢,之後會將總部設在中國。 : 公司不再從事硬體產品的開發,而是提供軟體的物聯網平 : 台服務,讓不同品牌的物聯網裝置可以互相連結,透過單 : 一的App就可以控制,並進行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 : 公司會發展中國和美國市場,在沒有成功之前,我是不會 : 回來發展台灣市場。 : 做這個決定,考量了整體創業環境,包含了資金、人才和 : 市場,我實際在美國矽谷、中國和台灣創業環境經歷過, : 用自身的經驗分析了以下創業環境的差異。 : 資金 : 美國 : 我在台上做募資Pitch 3分鐘,沒有Demo產品, : 投資人就要投資了。 : 中國 : 我做募資Pitch後,投資人叫我直接拿Term : Sheet(投資條件意向書)給他們。 : 台灣 : 投資人主要都問這2個問題。1. 公司獲利了沒? : 2. 公司營收多少? (我心裡想,我公司現在獲利 : 了,還需要你投資嗎?) : 人才 : 美國 : 創業人才通常具有「鷹性」,視野高且創新。 : 中國 : 創業人才通常具有「狼性」,執行強且敢衝。 : 台灣 : 創業人才通常具有「小確幸」,舒適且安逸。 : 市場 : 美國 : 成熟穩定的大市場。 : 中國 : 持續成長的大市場,許多科技領域是最大的市場。 : 台灣 : 整體市場小。 : 針對台灣的創業環境,我這邊提供幾點建言給台灣政府, : 最好的辦法是直接請負責的官員,直接在美國矽谷,從 : 無到有創業3個月,就知道創業者需要什麼,不過這點實 : 現起來不太可能,所以可以直接調整「亞洲矽谷」的政策, : 請參考下列建議項目。 : 資金 : 將核定的新台幣113億,約3.5億美金,分為以下用途。 : 1. 天使輪基金 : 1億美金,投資200個天使輪團隊, : 每個團隊投資50萬美金。 : 2. A輪基金 : 1億美金,投資20個A輪團隊,每個團隊 : 投資500萬美金。 : 3. 海外創業人才基金 : 1億美金,投資1000個來台灣 : 創業的海外團隊,每個團隊投資10萬美金。 : 4. 加速器基金 : 0.5億美金,投資50個加速器,每個 : 加速器投資100萬美金,提升軟硬體設施、投資海內 : 外創業團隊和與海外加速器、市場資源做連結。 : 人才 : 1. 除了上述的海外創業人才基金外,鬆綁海外創業家 : 簽證的條件,吸收海外優秀創業團隊。 : 市場 : 1. 因為台灣市場小,所以請上述獲得加速器基金的加 : 速器,做海外市場資源連結,幫助創業團隊拓展海 : 外市場。 : 法規 : 1. 鬆綁海外創業家簽證的條件。 : 2. 鬆綁公司法,讓創業者更靈活運用,不然創業者還 : 是會選擇做海外架構。 : 3. 針對新型態的商業模式,訂出明確法規,與時俱進。 : 效能 : 1. 政府所有單位全面導入電子公文系統,取代紙本, : 讓資訊更公開透明有效率。 : 2. 針對例行且不用做決策的公事,用人工智慧做處理。 : 3. 設立全國創業單一窗口,處理海內外創業者的問題。 : 創業將近2年,學到了很多知識、經歷了以往不曾遇到 : 的事情,體會了箇中艱辛滋味,讓我更加成長。 : 感謝所有幫助過與支持過的朋友和家人,也感謝創業夥 : 伴的打拼。受到別人的幫助,我也希望可以分享自己的 : 創業經驗給對創業有興趣的朋友,以下連結是我受邀到 : 各單位演講的投影片,可以參考看看。 : 演講題目 : 挑戰矽谷:創業的優勢與策略 : https://drive.google.com/open… : 即使遇到再多挫折與困難,我一定會堅持實現改變世界 : 的夢想。 : 夢想是人生一輩子一定要實現的事,沒有了夢想,人生 : 就沒有意義。祝大家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 Do what you love : Pursue your drea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9.74.145.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0340321.A.E24.html

11/28 21:43, , 1F
台灣人易騙難教 以為什麼都可以賭 99%會失敗也敢賭
11/28 21:43, 1F
---

11/28 21:45, , 2F
Exit翻套現啦 呵呵
11/28 21:45, 2F
感謝補充 ---

11/28 21:46, , 3F
台灣的創投其實挺亂七八糟的 說實話根本不知道在幹嘛
11/28 21:46, 3F

11/28 21:47, , 4F
高雄的駁二文創除了一兩間本身自己有資本以外...都不知道
11/28 21:47, 4F
---

11/28 21:47, , 5F
Exit在股市叫獲利了結,出場啦
11/28 21:47, 5F
感謝補充 ---

11/28 21:47, , 6F
中央 地方政府 勞發署? 還是到底有哪些措施
11/28 21:47, 6F

11/28 21:48, , 7F
這篇我最認可的是2分法...新創=高風險獲利 小公司=穩定
11/28 21:48, 7F

11/28 21:49, , 8F
台灣很喜歡套模子 像是各地老街一樣 什麼古早味童玩...
11/28 21:49, 8F

11/28 21:49, , 9F
所以如果你想穩定賺個3000~5000萬,應該是去創小公司
11/28 21:49, 9F

11/28 21:49, , 10F
如果你不想賺錢,想要亂衝亂發夢...就去新創
11/28 21:49, 10F

11/28 21:50, , 11F
這是兩條不同的路~ 新創不見得賺的比較多,甚至更少
11/28 21:50, 11F

11/28 21:51, , 12F
畢竟新創上投一堆投資人,他們都要賺..輪到你估計也不多
11/28 21:51, 12F

11/28 21:52, , 13F
很有可能最後公司賣了,你分到的錢也不到5000萬,但VC走光
11/28 21:52, 13F

11/28 21:52, , 14F
所以新創=夢想 中小企業=穩穩賺錢 這樣二分應該不錯
11/28 21:52, 14F
同意 尤其有家庭之後 大部分的人 (包括小弟我) 都不太敢輕易要一家人跟著自己賭一把大的 各人自己的選擇囉

11/28 22:11, , 15F
很中肯。
11/28 22:11, 15F

11/28 22:14, , 16F
這一輪下來又更新了一些觀念,對於我這只有接觸皮毛的我
11/28 22:14, 16F

11/28 22:14, , 17F
來說很有收獲
11/28 22:14, 17F

11/28 22:29, , 18F
11/28 22:29, 18F
謝謝各位的推文~ 如果有人熟悉目前 台/中/美 環境的話 或是對新的環境有興趣的話 歡迎站內信交流 ※ 編輯: pttlyt (119.74.145.194), 11/29/2016 00:03:35

11/29 00:29, , 19F
好文推~
11/29 00:29, 19F

11/29 00:55, , 20F
好文 比起一些鍵盤企業家中肯多了
11/29 00:55, 20F

11/29 01:26, , 21F
推一個,說明清楚
11/29 01:26, 21F

11/29 08:19, , 22F
推一個,非常清楚
11/29 08:19, 22F

11/29 14:33, , 23F
11/29 14:33, 23F

11/29 20:38, , 24F
11/29 20:38, 24F

11/29 20:52, , 25F
推解說詳細!!
11/29 20:52, 25F

11/29 21:24, , 26F
11/29 21:24, 26F
文章代碼(AID): #1OF3DXua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1 之 39 篇):
文章代碼(AID): #1OF3DXua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