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川普要蘋果回美生產 庫克回應好簡短…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11/25 22:45), 編輯推噓-3(5818)
留言31則, 1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2 (看更多)
很多人沒有一個觀念:勞動成本其實「並不重要」 我在說的,可不是什麼左派的理想高空論喔,因為對賺錢來說, 最重要的是「單位勞動成本」 什麼差別?打個比方,「勞動成本」就是很死板的「你的薪水3萬元」 「單位勞動成本」是指「生產 1 單位的產品,所需要花費的薪水」 也就是說,中國人薪水 3 萬元,美國人薪水 6 萬元,沒關係 工廠裡,平均中國人一小時做出 1 支手機,只要美國人一小時做出超過 2 支手機 在美國生產就比中國賺了!所以薪資並不是一切,重要的永遠是生產力 (生產效率) 也許你會質疑:這怎麼可能啊!平平都是人,他怎麼可能做得比我多 2 倍! 我告訴你,這個世界上,就是有這麼神奇的事,而且比比皆是 比如說中國人用流水線手工作,美國人可以開外掛操縱機械手臂來做, 一個程式設計師指揮100隻手臂,這樣平均下來,製造1單位產品花的薪水, 就不一定比中國多。美國薪水這麼高,深圳的苦命民工薪水超低,經過單位勞動成本 和投資設備的換算,研究單位估計,每隻iphone只要增加20~30美元的成本, 很多人不相信,其實就只是這個道理。 這基本上就是德國人在BMW車廠之類的地方做的事, 這也是為什麼他們的製造業薪水這麼高,還有辦法混下來。 德國工人的薪水都快台灣4倍,車子再賣怎麼貴,也不可能賣到4倍貴 都是多虧生產力的提高,降低了單位勞動成本 再告訴你一個驚人的事實,中國的單位勞動成本,從2013起,就已經比日本還要 也就是整體而言,日本人製造出一個產品,還比中國便宜! 這也是為什麼台商會鯊魚返鄉,還有各國都在從中國開始部份撤退的真相。 現在他們要轉移南進去囉..... 以上所面臨的問題,就是國家治理的經典難題。 你提升生產力的速度,要追得上薪資提升的速度,北京目前是非常頭痛 只要生產力沒有提升,薪資就不會提升 簡單來說,台灣薪資凍漲的根本原因,不是老闆邪惡,而是老闆 請搞清楚這個重點,才不會把很多事情搞錯方向 如何提升生產力、降低單位勞動成本呢? 以製造業來說,趨勢一定是:我超屌,一個人可以做一百個 這一定是靠自動化,還有精密控制產量的智慧化來解決,但是說來簡單做來難 以文化業來說,台灣人5個臭皮匠圍在一起,做的作品可以賣 1000 人 但日本人5個臭皮匠圍在一起,做的作品可以賣 1,000,000 人 或是增加「附加價值」 台灣人做的手錶,可以賣 1,000 元 瑞士人做的手錶,可以賣 100,000 元 全部都是說來簡單、做來難 所以也不要太苛責了,要把生產力提高,就有如變魔法,是多困難的工程啊 這個世界裡的魔術師,本來就是非常稀有的(咳咳) 上面講的,基本上就是世界運作的原理,不只用在討論大勢,也可以用在你個人奮發 只要你做的事情效率變多,或是做的事情變值錢,你就愈能輕鬆賺錢 就是用這種很基本的道理,來正道、正派的駕馭征服這個世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125.24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80085156.A.217.html

11/25 22:48, , 1F
推推cpu vs gpu的概念
11/25 22:48, 1F

11/25 22:51, , 2F
日本勞動單位成本最好比中國低 唬爛
11/25 22:51, 2F

11/25 22:52, , 3F
你查查數據吧
11/25 22:52, 3F

11/25 22:52, , 4F
2013年開始就是了 完全無法逆轉
11/25 22:52, 4F

11/25 22:54, , 5F
尾田表示
11/25 22:54, 5F

11/25 22:54, , 6F
維護那麼多精密機器的成本呢?
11/25 22:54, 6F

11/25 22:55, , 7F
看機器做的好不好 需不需要維護啊
11/25 22:55, 7F

11/25 22:56, , 8F
整個製造業移出中國的趨勢 說明回日本比較有賺
11/25 22:56, 8F

11/25 23:02, , 9F
11/25 23:02, 9F

11/25 23:03, , 10F
我想這應該也部分因為日本薪資也停滯很久了吧...
11/25 23:03, 10F

11/25 23:03, , 11F
現在美國就是沒有那個生產量的技術好嗎 = ="
11/25 23:03, 11F

11/25 23:03, , 12F
不是只有薪資較高的問題而已
11/25 23:03, 12F

11/25 23:04, , 13F
當然你要說美國有高技術可以生產機械手臂 但重新架構
11/25 23:04, 13F

11/25 23:04, , 14F
也是$$$阿
11/25 23:04, 14F

11/25 23:05, , 15F
算出來就一隻iphone貴20~30美元
11/25 23:05, 15F

11/25 23:05, , 16F
現在就是美國長期都靠高科技 生產技術都不管
11/25 23:05, 16F

11/25 23:05, , 17F
回日本比較有賺?你是在開玩笑嗎?你知道Sharp會倒...
11/25 23:05, 17F

11/25 23:05, , 18F
就是因為他們每年的維護費上繳IBM跟SBS高到驚人嗎 XD?
11/25 23:05, 18F

11/25 23:06, , 19F
uniqlo把生產往日本遷移了
11/25 23:06, 19F

11/25 23:06, , 20F
還不提付給NTT跟KDDI的另外一堆保護費了 XD
11/25 23:06, 20F

11/25 23:06, , 21F
SHARP就是管理技術失敗,整體數字而言,日本的單位
11/25 23:06, 21F

11/25 23:06, , 22F
勞動成本就是低於中國,差距還在拉開,這是事實
11/25 23:06, 22F

11/25 23:07, , 23F
所以製造業移出中國回流日本的趨勢正在發生
11/25 23:07, 23F

11/25 23:13, , 24F
市場沒需求, 做這麼多手機幹嘛? 堆倉庫
11/25 23:13, 24F

11/25 23:18, , 25F
妙禪有靈性佛,法輪功李洪志有法身,宋七力有分身,莊圓佛舞
11/25 23:18, 25F

11/25 23:44, , 26F
你說事實就算 還要人自己查數據 reference在哪啊
11/25 23:44, 26F

11/26 00:02, , 27F
不同產品所具有的單位成本差異很大,而目前科技對又硬
11/26 00:02, 27F

11/26 00:03, , 28F
直接end
11/26 00:03, 28F

11/26 00:41, , 29F
11/26 00:41, 29F

11/26 00:55, , 30F
87,哪有這麼多技術取代人力,設備比人力貴多了
11/26 00:55, 30F

11/26 01:42, , 31F
明明就是市場導向
11/26 01:42, 31F
文章代碼(AID): #1OE4wa8N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9 之 12 篇):
文章代碼(AID): #1OE4wa8N (Gossi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