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科技業 還有機會恢復昔日榮景嗎?消失

看板Gossiping作者時間7年前 (2016/08/08 10:35), 7年前編輯推噓1(326)
留言11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9 (看更多)
科技產業的基礎應該是學界 學界的基礎是國家投資 臺灣的科技是隨著臺灣經濟的起伏而起伏的 看一下2016 Nature Index 就知道為什么了 Top Countries 國家排名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6/country/all 1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2 China 3 Germany 4 United Kingdom (UK) 5 Japan 6 France 7 Canada 8 Switzerland 9 South Korea 10 Italy Top Insitutions 機構排名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6/institution/all/all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 2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3 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 4 Max Planck Society, Germany 646.59 655.67 3110 5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6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Tokyo), Japan 7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8 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search Centres, Germany 9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UK) 10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UK) Top Institutions - chemistry 化學研究類機構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6/institution/all/chemistry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 2 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 3 Max Planck Society, Germany 4 Peking University (PKU), China 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6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Tokyo), Japan 7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NU),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8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NTU), Singapore 9 Kyoto University, Japan 10 Nanjing University (NJU), China Top Institutions - Earth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地球與環境科學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6/institution/all/earth-and-envir onmental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 2 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search Centres, Germany 3 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 4 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 (NASA), United States of Am erica (USA) 5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UW),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6 U.S. Geological Survey (USGS),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7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ETH Zurich), Switzerland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9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ltech),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10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 (NOAA),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Top Institutions - life sciences 生命科學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6/institution/all/life-sciences 1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2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3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4 Max Planck Society, Germany 5 Yale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6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7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UCSF),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 USA) 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UC San Diego),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9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 10 University of Oxford, United Kingdom (UK) Top Institutions - physical sciences 物理學 https://www.natureindex.com/annual-tables/2016/institution/all/physical-sciences 1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China 2 French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 3 Max Planck Society, Germany 4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UTokyo), Japan 5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MIT),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6 Stanfo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7 Helmholtz Association of German Research Centres, Germany 8 Harvard University,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USA) 9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UK) 10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ETH Zurich), Switzerland ※ 引述《loloman (吃飽的感覺真好)》之銘言: : 科技業最賺的年代大概是1995~2000的期間, : 大概就是現在50歲左右的族群, : 可以聽到各種很誇張的事蹟很多都是哪年代有的, : "掃地的阿姨也可以領股票" : (誰來證實一下這是否是真的) : 至於往後2000~2007可能還有喝到湯, : 再往後2008之後每下愈況。 : 現在的科技業大家一講就只會講那幾間而已, : 其他的都是要死不死要活不活的, : 因為人都跑光而且跑還帶著東西跑, : 剩下的人做不出新東西或是做的出來會動但是賣很差沒單, : 最後也是一樣加入cost down賣老產品苟活下去。 : 我剛進科技業的時候都聽到晶片的週期都非常快, : 可是現在一賣就撐好幾年的並不少, : 是沒有東西可創新還是無人願意創新研發? : 很多人都是人才不僅僅是科技業, : 但是當給的薪資不足以讓你付出到那種程度你心裡 : 就會對要做的事情自動打折, : 給你22K去做事情跟給66K動力就不同,抱怨也會變少, : 舉例 : 今天要開發新產品,我給你七萬月薪做出來, : 你有能力做而且也有機會可以提前把中間可能會出的問題都列出來, : 但考量之後有這樣能力的人不多而且只要每天都有進度就能交代過去, : 所以你選擇不要盡全力可以準時下班好好過生活就好, : 工作則是能交代進度有到甚至不要落後太多即可: : 1.產品今天有問題要找其他單位確認是否可行,但是其他單位在忙所以要等 : 2.客戶端驗證出現狀況有可能要再改製程,PE要去跟foundry確認哪裡出問題 : 然後PE薪水領更少繼續用"正常的"速度推進 : 3.大家壓時間日期都會壓的很寬, : 考量因素都會把家庭跟個人計畫放進去一起安排 : 類似這樣的拖延產品可以到量產的週期會拉的非常長。 : 反正每年頂多就是固定14個月再加上少少的獎金大概10~20萬, : 這樣的薪水就是給在小間不賺錢的design house但年資八九年的RD, : 若是還虧錢說不定還更少。 : 你覺得這群人領百萬就該滿足?相比22K一年二三十萬已經很多? : 你可以這樣想,但同樣的能力年資大概十年有獨立作業甚至帶領project的人 : 不要講在西方國家光是在對岸至少就是double起跳, : 這些人以前要放棄多少聯誼的機會要放棄多少網路打嘴砲的時間, : 別人過生日跟妹去好樂迪夜唱的時候,他們在看書 : 別人帶著妹偷偷回宿舍舒活一下的時候,他們在看書而且還被迫戴耳機, : 別人研究所正常做兩年可畢業,可是他們可能需要很認真拚三年才能 : 讓晶片做到一定程度讓教授說可以畢業。 : 分紅費用化對財務是正義,可對科技業工程師的熱情卻是極大殺傷力, : 現在的科技業幾乎都會提四大碩士畢業然後在那最賺肯發的十幾二十間公司, : 就會看到年薪還有兩三百萬的狀況,甚至做滿十年年薪僅破百萬還羞於開口, : 但在更大多數的科技業裡面,學士畢業不到32K碩士被開到40K以下並不少見, : 甚至還不保障14個月年薪,即使是老人做滿七年以上年薪也不一定能破八十, : 整個產業都在走下坡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咬著呀痛苦的在撐著, : 越做越沒希望。 : 有台灣如果沒有科技業的八卦嗎? : 現在看到陸客變對旅遊業有相當程度的殺傷力, : 這不是我擔心的,最令人擔心的是如果今天衝突再升級, : 大陸開始主動封殺,發布相關命令舉凡產品要進到大陸都禁止使用來自台灣產品, : 只要想入關就會檢查產品履歷, : 晶片是台廠 NO : 曾經有在台灣做封裝測試 NO : 有給台系統廠代工 NO : 在大陸的台廠願意歸順的就給生路,不願意或是不表態的通通搞死你。 : 相比大陸韓國的競爭只是小打小鬧,而陸廠的崛起絕對跟台灣過去的人才有密切關係, : 是這群人不愛國,還是國家讓這群人感到委屈? : 今天你在台灣不要講22K這麼極端,如果你的能力在台灣能拿40K : 可是去到國外,國外雇主願意給你120K月薪而且還尊重你,why not? : 如果剛好你會的東西懂的人不多你一走台灣就沒什麼人做的出來或是做的比你慢, : 那你會願意為了台灣繼續留下來領40K嗎? : 要繼續被親友看輕"幾歲的人薪水還這麼低,房子也買這麼小間" : 要繼續被現在的老闆畫大餅留下來? : 分紅費用化就是照妖鏡, : 政府沒有禁止發股票,但是明顯不願意發的更多, : 股東不願意分享利益給員工的更多, : 最後就是少數幾間還肯發的就是會發即使不給股票給出去的 : 依然會讓員工能感到心滿意足願意盡心盡力為公司做事情忍受不合理的制度, : 可是更多的是不肯給或是沒能力給, : 這群能力很強可又進不去少數肯發公司的高手就會心思向外, : 這就是分紅費用化的效果, : 我們都要正義,可如果這樣的正義帶來的傷害足以吞噬整個台灣的未來 : 澆熄經濟往前衝的火車頭動力,那還是正義嗎? : 蔡英文提的五大創新能真的再次創造台灣經濟往前衝的火車頭嗎? : 薪資不起來我看很難,不然就只是少數人賺大錢其他苦哈哈而已 : 看看某個公司可以讓RD當輪班用, : 我是說真正的研發不是那種故機台的輪班, : 不太會有什麼要等別單位有空再開會, : 或是講說"明天再繼續再討論再聯絡"的鬼話, : 有問題就是要迅速立即的盡快處理把量產的週期最大程度縮短, : 拉開跟對手的距離,你說哪間公司這麼屌! : 讓四大碩士的學生可以日夜輪去開發新產品, : 而且大家還搶著要進去輪? : ※ 引述《aass5566 (挑戰國考第5年)》之銘言: : : 科技業現在還是很爽阿~~ 再低年薪都有60萬以上吧?! : : 甚至100萬 200萬的應該也不少 : : 這樣難道還不夠爽嗎?? : : 要說辛苦的話 勞工工作難道不辛苦? : : 勞工辛苦工作也只有22-25k 年薪也才30幾萬 : : 在科技業工作 賺的已經是勞工的2倍以上了 : : (更不用說還有更高年薪破100萬的) : : 之前分紅分股票分太多是不公不義 : : 哪有工作5-10年就可以退休的事?? : : 靠大量的股票股利 : : 40幾歲不用工作居然可以月入5萬以上?? : : 看在勞工眼裡 情何以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5.171.8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470623710.A.DB8.html

08/08 10:36, , 1F
韓國排世界第9 法國世界第6 義大利世界第10
08/08 10:36, 1F

08/08 10:36, , 2F
我一直覺得嘲笑法國和義大利的鄉民很智障 超有臉
08/08 10:36, 2F

08/08 10:36, , 3F
真的是「超有國際觀」 簡直頗呵
08/08 10:36, 3F

08/08 10:37, , 4F
中國崛起的意思?
08/08 10:37, 4F

08/08 10:37, , 5F
08/08 10:37, 5F
※ 編輯: czqs2000 (114.245.171.82), 08/08/2016 10:38:53

08/08 10:41, , 6F
英國才最常被嘲笑吧
08/08 10:41, 6F

08/08 10:43, , 7F
法義被拿出來笑的點 好像跟這個無關吧...
08/08 10:43, 7F

08/08 10:43, , 8F
拿張飛打岳飛啊
08/08 10:43, 8F

08/08 10:55, , 9F
被中國收買的無聊機構
08/08 10:55, 9F

08/08 12:03, , 10F
CHINA NO. 1
08/08 12:03, 10F

08/08 12:26, , 11F
可是我用英國的東西,確實很有巧思
08/08 12:26, 11F
文章代碼(AID): #1Nf-_Usu (Gossiping)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9 篇):
文章代碼(AID): #1Nf-_Usu (Gossiping)